回覆列表
-
1 # 菲小咖
-
2 # 佑琛
巧克力的運用在甜品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巧克力產品分為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可可脂。
黑巧克力是可可脂含量在55%以上的為黑巧克力,口感偏苦。
白巧克力的主要成分為可可脂,糖,奶粉等,不含有可可固形物,可可脂含量通常在28%—33%,口感偏甜。
牛奶巧克力主要成分為可可脂,糖,奶粉,可可固形物,可可脂含量通常在33—40%。口感介於兩者之間。
可可脂可以用來做巧克力噴霜,調整巧克力的稀稠度,與油溶色粉調配顏色,調整慕斯奶油的穩定性。
調溫過的巧克力可以用來做巧克力裝飾配件,達到很好的光澤度和柔韌度,口感上會更順滑。也可以用來做巧克力糖果,儲存期限會延長,口感順滑醇厚。
未調溫過的巧克力在甜品中的用途非常多,用來做蛋糕胚口感溼潤軟糯,做慕斯奶油,巧克力甘納許,慕斯鏡面,巧克力餅乾都可以。
-
3 # 小於家常菜
巧克力可以做好多甜品,比如巧克力酸奶、巧克力麵包、巧克力奶昔等等。我最喜歡巧克力酸奶了!
做法:
1:
準備純牛奶500ml、酸奶150克,巧克力醬100克,多功能燉鍋一臺。
2:將純牛奶和鮮奶倒進燉盅內膽。
3:用勺子順一個方向攪勻混合的牛奶,攪拌後讓它靜置10分鐘。
4:將裝有牛奶的內盅放進燉鍋內,接上電源,按功能鍵調到酸奶功能,顯示內定設定時間9個小時。到點後取出,吃的時候加巧克力醬或其他自己喜歡的水果就好了。
巧克力(chocolate)最初來源於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 。1300 多年前 , 約克坦瑪雅印第安人用焙炒過的可可豆做了一種飲料叫 chocolate 。早期的 chocolate 是一種油膩的飲料, 因為炒過的可可豆中含 50 %以上油脂 , 人們開始把麵粉和其它澱粉物質加到飲料中來降低其油膩度 。16世紀初期的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當地的阿茲特克國王飲用一種可可豆加水和香料製成的飲料,科爾特斯品嚐後在1528年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一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
1642年,巧克力被作為藥品引入法國,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進入美國,被本傑明·富蘭克林贊為“具有健康和營養的甜點”。
1828 年, 荷蘭 Van HOUTEN 製作了可可壓榨機 , 以便從可可液中壓榨出剩餘的粉狀物。由 Van HOUTEN 壓榨出的可可油脂與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 , 世界上第一塊巧克力就誕生了。經過發酵、 乾燥和焙炒之後的可可豆, 加工成可可液塊、 可可脂和可可粉後會產生濃郁而獨特的香味 , 這種天然香氣正是構成巧克力的主題 。
1847年,巧克力飲料中被加入可可脂,製成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
1875年,瑞士發明了製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從而有了所看到的巧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巧克力的生產,巧克力被運到戰場分發給士兵。
巧克力由多種原料混合而成 , 但其風味主要取決於可可自身帶來的滋味 。可可中含有可可鹼和咖啡鹼, 帶來令人愉快的苦味 , 可可中的單寧質有淡淡的澀味, 可可脂能產生肥腴滑爽的味感。可可的苦 、 澀 、 酸 , 可可脂的滑, 藉助砂糖或乳粉、 乳脂 、 麥芽 、 卵磷脂 、 香蘭素等輔料, 再經過精湛的加工工藝 , 使巧克力不僅保持了可可特有的滋味而且令它更加諧和、 愉悅和可口。
而到了現代,巧克力除了直接食用以外,也廣泛應用於多種食品當中,比如巧克力冰激凌,巧克力蛋糕,巧克力夾心糖,熱巧克力飲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