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瞎七搭八

    哈哈,我們有老師的班群,就是這個現狀。

    一年級建群的時候,老師明確要求每個家庭只能進一個家長。

    可是後來由於大多家庭是雙職工,所以上班不能及時看老師的訊息。有的家庭先是進了雙方父母,後來又進了每天接送孩子的人……

    不過我家爸爸堅決不要進群,因為沒有老師的家長群裡面訊息太多了。

  • 2 # 小小侃教育

    父母爺爺奶奶都在群裡的這種現象很多,但是需要跟家長說明的,有的通知是需要家長回覆收到,並且需要截圖上交,這種情況家長需要看聊天記錄,不要重複回覆,以免給老師造成很大的麻煩,其他就沒什麼了。

  • 3 # L煙柳畫橋

    一個班級有45個孩子,家長群裡有81位家長,這是怎樣的體驗呢?只能用一個字回答:“瘋”!

    可以這麼說吧,老師最初建家長群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工作,比如通知一些學校或班級工作安排。可是後來家長群就變味了。

    建群,也是老師自找煩惱,可是又沒辦法啊。

    一個老師曾說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家長中午時在群裡對老師說,天氣熱把他孩子的外衣脫掉,接著就有幾個家長也說讓老師把孩子的衣服脫掉。

    下午那個家長又在群裡說,讓老師把孩子的衣服再穿上,接著就有幾個家長也這麼說……

    媽呀,簡直令人想發瘋。

    還有一個老師因為把幾個作業沒寫齊的學生拍照發群裡了,結果有家長就不高興了,直接在群裡質問老師……

    還有學校不讓公佈分數,家長就要分數,只要告訴家長分數了,群裡就熱鬧了。

    七八十年代,沒有家長群,作業學生抄下來,有事了,老師與家長面談,老師靠家訪瞭解學生的,根本沒什麼矛盾問題發生。

    群裡人越多越難管理,事也就越多,老師完全可以和家長講清楚,一生一家長,其他的不要進群,如果需要,一個人看到可以通知其他家裡人的。

  • 4 # 熹熹媽咪呀

    一個班級有45個孩子,家長群裡有81位家長。這個很正常,而且也不算多。

    因為家長群是開放的,只要是家長,只要想進群就可以進,除非老師限制人數。

    我女兒高中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群裡人數基本上是班級同學人數的1、5倍到2倍。當然還是一名同學只進一個家長的多。

    我閨蜜家孩子初中,她及她老公進了家長群,孩子的姥姥也進了家長群。閨蜜說讓她老公加進來是因為她不喜歡看手機,經常錯過群訊息,這樣有個保障。至於孩子姥姥因為孩子是她從小帶大的,她對孩子的關心甚至超過了閨蜜。群裡一有動靜,孩子姥姥總是第一時間檢視,然後馬上致電閨蜜,監督她回覆老師訊息。

    孩子都是家中的寶,家長都想第一時間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所以,家長群人多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

  • 5 # 左or右3

    作為老師,我覺得這個很正常,因為有時候孩子的父母都會入群,這個沒有必要非的多少人多少家長這麼較真,我的班裡39個孩子,群裡連著孩子奶奶,爸爸,媽媽一大家子入群的也好幾個,難道我要去踢人麼グッ!(๑•̀ㅂ•́)و✧?不合適,只要把這個家長群引導好就行了。雖然說這樣很累人,但是為人師表,得做好自己的工作。經常有人說老師的工作很清閒,他們只看到了老師歇著的時候,沒有看到老師經常要犧牲個人時間來處理班級和教學事務,確切的說,老師的個人時間和工作時間是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個人時間都是工作時間。希望社會上更多的人真正看到老師的付出,而不是一味的批評,不要把老師和家長對立起來,那樣,中國的教育就真的堪憂了!我不否認教師隊伍裡有個別道德敗壞的人,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教師隊伍中默默奉獻的還是絕大多數的。

  • 6 # 雪花飄飄169744527

    我們班有70個孩子,140個家長,不包括隔三差五來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儘可能的和平相處,他好我也好!努力練好語言藝術,交往能力以及忍耐功夫!

  • 7 # Longsuixinyuan

    看到這個問題,不禁啞然失笑,一個班45個學生,家長群才81個?真的是少呀

    舉個例子來說吧,有個班,也是45個學生,家長群有多少個人呢?

    145個,除了爸爸媽媽是標配以外,有的孩子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於姑姑都加入了。

    所以群裡浩浩蕩蕩的人數一直是居高不下的,而且年級越高,有些孩子也申請了QQ號,也加入了,所以人數一直在慢慢地增長。

    有的人會問,怎麼這麼多家長?家裡到底是誰在管理孩子的學習?

    當然 ,父母齊上陣。

    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進來幹什麼呢?要知道,現在的老一輩,年齡也不是很老了,也不是老朽得不得了,他們有的攝影、寫文章、發感想等等,也都不在年輕人之下,也許他們在群裡並不吭聲,但是他們會默默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

    在某校運動會上,來的銀髮攝影師們,都不在少數。

    而對於一些古老的技藝,比如,腰鼓、葫蘆絲、跳繩等,這些祖輩們甚至可以到學校來當業餘的輔導員。

    所以他們的加入和關注都是非常正常的。

    而有些群裡,關於不停地發廣告、發徽商、發各種小段子,這些事情如果提前約束好了,家長們一般不會在群裡這麼亂髮東西的。

    家長群裡又為什麼會加入一些孩子呢?

    這就是關係到一些“小班幹部”,他們有時會代替老師釋出一些東西,比如 作業、或者成績、或者預備帶的一些學習資料等等,而且年齡大了,也會發通知了,家長們會感覺讓他們加入更方便一些,於是,有些孩子也堂而皇之加入了班級群。

    班級群,就是為了方便通知一些學校的事宜的,而不是比吃比玩的,更不是家長們賣東西的地方,約束得強一些,多少人都沒關係。

    不約束,幾個人也有可能 會打鬧不休。

    關鍵是看你怎麼引導啦

  • 8 # A00Dizuo周

    這問題問的真是他媽的白痴,傻逼都知道,看來你比傻逼還傻,很多人現在都做生意,剛剛母親帶孩子,但是也很多父親也進群裡,比如雖然母親負責帶孩子,但是父親也想關注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所以也進入群裡,這樣的問題可能也只有你能問得出來,說白了中國有你這樣的人真是悲哀

  • 9 # 途蟲的百味人生

    沒有關係,我當了十九年班主任,每帶一屆學生都要建立兩到三個家長群,其中一個是老師和家長的交流群,群裡有近100位家長,爸爸媽媽為主力軍,有些爺爺奶奶想加入,我也同意了,關心孫子孫女的表現,是好事。此群家長可坦誠交流,但有嚴格群規和我的一些建議:

    第1,不要在群裡公開質疑老師。這個規定看上去有些霸道,但其實真的是為班級好,如果家長對老師有意見,可以跟老師私下溝通,也可以跟我這個班主任溝通,在群裡質疑指責老師,會讓整個班級氛圍非常緊張。當然,與此同時,我們老師對家長說話也要客氣,彼此尊重,良好的氛圍對一個班級來說十分重要,家長對這一點也是十分認可的。

    第2,不準在群裡發任何廣告。

    還有一個群是班級公開群,此群僅供老師發作業,或者班主任發重要通知和相關資訊,所有家長禁言。

    其實只有家長群氛圍好了,老師和家長之間就能形成合力,就成彙集成正能量。這麼多年了,我的家長群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執,質疑和謾罵,大家相處都很融洽。有時遇到開心的事情,比如說運動會學生成績不錯,比如說新年元旦聯歡會等等,群裡一片歡樂,這樣的感覺也很不錯。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教育很沉重,我們不能再在心裡添堵。

  • 10 # 誤解無解悟界無界

    我班上60個學生,現在家長群有94人。

    開始的時候一個學生就有一位家長在群裡。但由於有些在群裡的家長監管不到孩子,家長自己又會把學生其他的家屬加進來,平時有事才好通知。

    比如剛開始加進來的是學生的爸爸,但爸爸在外上班,爸爸就把媽媽加進來。

    所以,題主所說的很正常。我們這兒的班級的家長群基本都有一百多個家長。

  • 11 # 小公主變形計

    估計像我這樣,一家只有我一個人在群裡的,少之又少。

    我們家一般都是我在負責孩子的功課,所以我根本沒有把其他人拉進群。

    但我注意到別的孩子除了孩子的父母在群裡聊的時候,還有孩子的爺爺或者奶奶也在群裡頭。我猜肯定也是其中一個主要負責,其他人進群主要是起多重保險,以防萬一的作用,倒是也不難理解。

    透過這一年多以來的觀察,我發現我女兒班上同學的家長素質都還蠻高,一般有重要通知需要家長回覆的,一家基本上就是一個人出來發言,不會出現重複發言、大量刷屏的情況。

    唯一有一次比較尷尬的是老師在群裡派發話劇的票。

    因為票數有限,所以讓家長接龍。我是老師特意提醒了,一定要注意開演時間,孩子能夠去的也能接龍要票。

    結果某位孩子,先是他爸爸說,孩子那個時間要上輔導班,不去看話劇。老師把票剛給到別人,他媽媽又在群裡冒出來,說我的孩子最愛看話劇,我們還是要去的,票不能送給其他同學~

    都已經把票給出去了,老師尷尬,接票的那個人也尷尬,不知道這孩子的父母自己怎麼想……

    同是一家人,難道兩口子不能先商量清楚,再在群裡發言嗎?

    所以大家如果有不止一個人在群裡的,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類似的尷尬事件再次發生~

  • 12 # 沛澤媽讀心理

    有時老師發了一條通知,很多家長就跟著在後面回覆“收到”“老師辛苦了”之類的,稍微晚點看,要爬樓很久。

    可能有人會覺得多幾個家長在裡面,表示對孩子的學習關心,這是兩碼事,我始終覺得教育孩子不是人多就力量大,反而更容易添亂。有一次,有一個孩子的媽媽與孩子的奶奶在群裡就吵了起來,起因就是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搞得其他家長都不敢說話,這裡儼然成了婆媳戰場。

    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外,有些家長進群是帶有私心的,比如有一個家長在學校附近開小飯桌,時不時地就在群裡打個廣告,雖然群裡禁止打廣告,但有些家長就是違反規定,時間久了,大家也就習慣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個人覺得班級微信群無法就是老師公佈一些通知,說一些孩子的學習情況,並不會有針對性地說某個孩子,所以,沒必要那麼多人盯著群吧?家裡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就可以了,我家就是老公加了群,我沒有加,又沒有多大的事,真有事,老師會直接通知家長去學校了,真沒必要一家人都在群裡,有時也讓老師搞不清楚誰是誰,有事情真不知道該找誰了,老師麻煩,大家也不省事,不是嗎?

  • 13 # 說文寫作

    我來說說,自己的親身體會吧。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同時也是班主任。我們班有54名同學,但是班級群裡總數是180餘人,都是什麼人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叔叔姑姑們,好像孩子上學必須得有四五個家屬瞭解情況,否則就會出問題一樣。

    與之相比較,我想對題主說您就知足吧,45個孩子,81位家長也就意味著只是爸爸媽媽加入了班級群,跟我比較一下,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差距了。

    之所以這麼做,您看完以後可能認為老師怎樣怎樣如何?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班級群裡人數過多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在群裡發了一條訊息,緊接著就開始刷屏,四五十條,七八十條收到等等。

    如此這樣就會使得一部分家長,真正有需求的家長,認為班級群成了一個資訊轟炸群,不得不把手機裡這個班級群,設定為振動或者說遮蔽訊息,這樣一來,很多時候就會錯過班主任發的訊息,於是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後續事情。

    這樣的體會,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

  • 14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完全正常啊。

    我兒子班裡47人,家長群裡90人。

    有的是父母都在群裡。

    這樣很好啊,父母有誰沒看到老師的通知,另外一人看到了,可以及時告訴孩子,以免誤事。

    我覺得,你之所以會提問,是有其他的想法吧--覺得太多家長關注孩子,對孩子過度重視。

    但是,家長關注孩子沒錯啊,說句實話,現在的父母普遍比過去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這是一大進步。

    你別想多了,家長群裡的父母都在關注孩子,配合老師的工作,很好的!

  • 15 # wyts001

    人多不礙事關鍵是不能隨便發聲,沒個學生只能有一個家長可以發聲,其他家長可以看看老師的通知和要求,絕對禁止家長在群裡發廣告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如果發現立即踢出群。

  • 16 # 打瞌睡的小蝌蚪

    體驗?沒什麼體驗!家長群起到它的作用即可!

    家長群本是用來方便發通知和加強家校合作的,群裡有學生的監護人,可以及時收到學校佈置的工作通知以及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就可以了,沒必要要那麼多人進家長群,進群了不配合學校工作的進群也沒什麼用,還不如不進!

    我們班51位學生,家長群84個人,除去三位老師,也就81位家長,還有幾個是學生賬號,他們能配合好我們的工作就OK,沒必要要那麼多人進家長群!

  • 17 # 止如初見

    很正常啊說明孩子家裡的大人都很關注孩子。

    我之前那個幼兒園班級,因為孩子剛上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想知道孩子剛上幼兒園會不會不適應。以及在幼兒園的生活動態。

    主要的是,老師每天都會把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動態,上課的影片分享在群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對什麼失望透頂卻還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