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雨聽瀾
-
2 # 風雨闌珊
把我之前回答過的問題答案拿過來吧:
一提到人性,就會涉及到人性善惡之說的話題,因為這一話題對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和生存方式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古往今來各家各派對這一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綜合起來以孟子的人性本善說;荀子的人性本惡說;告子的人性無善無不善說是最具代表性三種學說。
孟子——人性本善說:
孟子說:因為每個人都有根植以“仁”的惻隱之心,根植於“義”的羞恥之心,根植於“禮”的恭敬之心,根治於“智”的是非之心。而且這仁義禮智之德是我們本來就具有的,只要我們一經探求便會得到。
所以。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這種善良的本性對人來說正如同水向下流一樣的自然。
荀子——人性本惡說:
荀子說,人生來就是喜好私利的,順著這種本性,人與人之間的爭奪就發生,謙讓就消失;人生來就有忌妒,順著這種本性,殘害忠良的事發生,忠誠信用便消失了;人生來就有耳目的欲求,喜好聲音美色,順著這種本性,淫亂的事發生,禮義、等級制度和道德觀念便消失了。既然這樣,放縱人的本性,順著人的情慾,必然會發生爭奪,出現違反名分,破壞社會秩序的事,從而導致暴亂。
所以,一定要有君師和法制的教化、禮義的引導,然後才產生謙讓,出現合乎等級制度的禮義秩序,從而導致社會安定。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惡的,性善,不過是後天人為的。
告子——人性無善惡說
告子說,人性就像流動的水,在東邊開一個口,它便向東流,在西邊開一個口子,它便向西流。人天生是沒有所謂善惡定性的,正如水沒有向東或向西的定向。
告子的觀點是人的本性好像一張白紙,一碗清水,不分善惡是先天的,是自然的,善惡是後天習得的。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實,三位先哲說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他們分別從不同的層面對人性中的善惡進行了闡述。
我很贊同在近代的農民思想家王鳳儀先生的觀點,他以儒家的人文思想為出發點,透過自身在社會生活中進行的人文科學實踐,悟得對人性最為完整、最為精闢、最為科學的認識。
王鳳儀先生說:人性有天性、稟性、習性之分的。
孟子說的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本具有的天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靈性;荀子說的是受遺傳、地脈和時空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人的稟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動物性;告子說的是人在出生後的環境中習得的,並沉澱於潛意識之中的無善無不善的習性。
所以,人所表現於外的性格特徵是天性、稟性、習性的融合體。
那麼,什麼是人的稟性?人的稟性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所謂的稟性,就是與人的天性相悖離的,並可以以某種方式遺傳給下一代的性格特徵,由於它是與純善的天性相違背的,所以,常表現為人性中惡的特徵。
稟性主要是受到祖輩血統的遺傳及出生時地脈天時的影響而形成的。
這就同一顆大豆的種子,它原本應該攜帶大豆的所有資訊,但由於母株受到了生長環境的影響,而使其結出的籽,不但無法正常的表達出其本有的資訊,反而還會出現一些與其本有資訊相違的特徵,而且這些特徵又可能遺傳給下一代的現象是相同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人的天性比作是一面鏡子,未被汙染時,是以一顆至善之心與宇宙萬物想融通,不僅能準確明瞭地反映宇宙萬物的真實狀態,並具有“知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同參”的能力;但當這面鏡子被稟性所汙染時,便與宇宙萬物之間有了隔閡,使之無法正確的反應萬物的本來面目,不但在人的心理上產生一些與純善的本性相違背的特徵,而且還障礙了人本有潛能的正常發揮。
由於每個人稟性的不同,所以,表現出的特徵也不盡相同。如有人表現為好爭鬥、有人表現為好忌妒、有人表現為好貪財、有人表現為好聲色等等。
這就是荀子說的人性中惡的特徵產生的根本原因。
這些人性中惡的特徵,不但會給他人及環境帶來危害,同時,還會使自己的人生旅途充滿煩惱、充滿失意、充滿誘惑、甚至是使自己陷入絕境。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知道人性中的善,是人所固有的,是天地賦予的人之為人根本;而人性中的惡,卻是源於祖祖輩輩不斷地習染、遺傳而逐漸形成的,不是人所固有的。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有人忠信愛人時,會讚歎;看到有人無私奉獻時,會感動;看到有人身處險境時,會擔心;看到有人損人利己時,會鄙視;看到有貪贓枉法時,會憤慨。
同樣,也正是由於人性原本善良,所以,當汶川大地震發生之時,面對同胞們的苦難、不幸與死亡,我們的心靈才會被震撼,我們的良知才會被激發。
因為苦難與死亡對原本就善良的心靈所產生的衝擊力,已經足以穿透私慾與妄想對心靈的障礙。
願被人性的光輝所點亮的心靈能長明不熄,溫暖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
-
3 # 泰和道安
自然圓融,哪有陰陽?
一念佛魔,哪有善惡?
大象無形,盲人摸象;
善惡之分,乃住於相。
-
4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論人性,還有才情,
有源也有流,
更重要的是作為儒家一派,
基本主旨是一致的,
孔孟之道,
論性本於氣,
以生生為德,
取其善。
而荀子也是大儒,
其實踐性強,
強調禮樂刑政並施,
只是從才、情上說性惡,
不是本源之論,
若本無善性,
禮樂刑政又何施?
關於人性的分析,
王夫之有很多辨析,
可參考。
《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這句話是儒家人性論總綱。
我支援性善論,
因為我能有能存,
非我自己能力可以抉擇,
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的(海德格尓、薩特),
也可能是輪迴來的(佛教),
自然一點,人是氣之化生,天地之命(儒家、道家)
無論如何,只知其來,
未知其死!
能生我者能存我者非我,
乃千百年來的善良成就,
乃千百年來的文明教化,
乃千百年來的絲帛飯蔬!
若非先人有善,這些都其來無自,
我生而夭,長而折,成而敗,
如路易十四所言:
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我何以寄焉?
於是,又想到馬克思的判定: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換言之,我只是宇宙一分子,歷史一剎那,
可就是這一分子一剎那,
宇宙不棄歷史不捨,
天何言哉,惟人之善性為之!
是以,人活於世,
小則善身,
大則濟天下,
無非感恩致善,以待後來者也,
我為薪,火則不滅矣!
-
5 # 老牛的老牛
把我之前的拿過來吧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理論誰說的或許不重要,我們要探討的而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我們從小熟讀的《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其中“初”就是指人生命的開端,剛出生的嬰兒,而“善”按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善良,品質好,人性的光輝。或許正因這句話的存在,一直以來給人造成一個誤區,以至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善良的,沒有壞心,即便小的時候時常做調皮搗蛋的事,也不加以管教,任其所為,總認為孩子還小,天性不壞,等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然而,很多人都只記住了“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卻忘了後面的一句話—— “苟不教,性乃遷”,而這句話才是重點。“苟不教,性乃遷”的意思是說,如果孩子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因此而改變(壞),因此,“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因,而“苟不教,性乃遷”才是果,一個人的本初雖然是善良的,但是如果後天不加以教育,再善良的天性,難免會變成不善良的人。
舉個例子:我們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個老太太摔倒了,我們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想法是:過去把她扶起來,但是,緊接著腦海裡的第二個想法是她可能會碰瓷,可能會敲詐。所以,每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心的本質並不壞,而是在慾望或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壞掉了。“善”是人的本性和天賦,別人是奪不走的,而自己卻可能丟掉。
-
6 #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人生來帶有遺傳基因,其長輩血緣關係肯定對後代能力和品格有一定遺傳因素影響。這方面至今科學受制於政治因素不可能搞抽樣調查,或者即使有研究成果也不會公開,因為涉嫌社會歧視,只能視而不見,假定人生來就是一張白紙,既不是孟子說的“性本善”,也不是荀子說的“性本惡”,對兩者都應該給予否認,從人的成長和成熟過程觀察這樣做也是必要的。
當人既有能力有自由學習、重新求證和規劃自己的人生軌跡的時候,又不得不帶上社會既存體系觀念的枷鎖,原有的印象、價值選擇、不可能逃避的文化情態約束,使人之初留存下來的信仰和觀念都不得不重新選擇,人之初不論是善還是惡已經全不重要了,價值選擇完全是自主意志並且完全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時候了。這時真正有意義的只有法治。法治狀態如何,對人人都有私慾追求的所有人只能會產生正面導向或者負面導向。這時如果社會法治不能貫徹始終如一的正義和公平原則,只能從社會治理體制上找原因,再從歷史某個學說上追求原因或責任,只能說明社會的無能與荒謬。
人類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取決於當代人,絕不取決於歷史。那種藉口傳統文化為現實口實的做法無非是為了掩蓋某種不良的動機。無論是孟子還是荀子,他們連歷史都決定不了當然更決定不了現在。今天應該由今天的人負責,這樣的良知如果也沒有,那就永遠由他人決定自己的命運吧!
-
7 # 歷史哆唻咪
荀子與孟子同為先秦時期儒家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但二人關於人性的論述卻大相徑庭,人謂“雙峰並起”。孟子出於對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闡發,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性善論”。而孟子之後的荀子卻針鋒相對地提出了相反的觀點———“性惡論”。“性善論”與“性惡論”之爭持續了兩千多年,中國思想史所謂“荀孟之爭”即源自於此。就中國思想史發展脈絡而言,戰國時期孟子、荀子對人性的不同認識,開啟了中國古代思想史對人性認識的不同路徑,皆為對中國思想史的貢獻。
一、“性惡論”與“性善論”之比較(一)孟子和荀子人性論的理論淵源
孟子和苟子是繼孔子之後先秦儒家的兩大代表,他們的人性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先秦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影響。孔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人性理論的哲學家,但是對人性問題的論述並不是很多,在孔子之後,人性問題逐漸突出了。孟子強調“乃所願,則學孔子也”,荀子也堅定的認為自己是孔子的繼承人,但兩者在人性論問題上卻是各執一端,這正是由他們對孔子人性論的不同方面加以深化和闡發所致。
l 孟學直接來自孔子嫡孫子思的《中庸》,是透過子思才上繼孔子,故後人稱為“思孟學派”。
l 荀學則與經學有直接關係,是透過子夏而上繼孔子的。
l 孟學與荀學分歧的根本點,在於對孔學核心的理解不同。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是孔子人性論觀點的集中體現,“性”就是人的天性,“習”就是後天的習染。孔子的思想中,人的天性是有潛在的善的因素的,所以通過後天的習染能得以善質,孟子看到了這一點,他將這種可能性推而擴之,發展成為“善端”之說,認為人性本善,這也是“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根據。苟子則抓住了孔子人性論中惡的方面,認為人的天性都是不善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善”都是人為的結果。
(二) 孟子性善論的內容
“性善”說是孟子哲學的中心思想,性善說在《孟子》一書中有著非常明確的論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孟子在《公孫丑》中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當一個人看見小孩在即將落井的危險時刻,出於種“怵惕惻隱之心”,會立刻去挽救這個素不相識孩子的生命。在這一瞬間,其行為動機不是因為和孩子父母之間的交情,也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只是出於一種天然的、純粹的“不忍人之心”,即對別人痛苦、危難的同情心。
正是以此為基礎,孟子明確指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在孟子那裡,人的本質特徵集中表現為“四心”:“惻隱之心”(或“不忍人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或“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其中“惻隱之心”是最根本的。後來著名的“四端”即從“四心”演繹而來。人的不善乃是外力影響所致,非本性使然。他說:“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
(三) 荀子性惡論的內容
荀子則不同意孟子的這種觀點。他指出:“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荀子將人性看做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尚未進入社會的自然屬性,認為:“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者,本始材樸也。”人的這種自然屬性的表現就是“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
因此,人性是惡的,而不是善的。善,並非人先天就具有的本性,而是人為的結果———依據經驗觀察的結果,判斷善與惡。對此,荀子提出的一個十分著名的命題是:“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他說:“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因此,荀子理論體系中的“善”並非與生俱來,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實踐獲得的,而是由環境影響、自身修煉和學習而形成的一種品格,與孟子所論“天生”的“善”截然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雖對孟子的“性善論”大加指斥,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性惡論”,但實際上,二人在“止惡向善”的價值追求上並無二致。
二、性善論與性惡論的異同——人性追求目標的同一性都是善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固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究其內在,二者還是有相通之處的。目的都是教人從善。孟子認為人性善,其目的就是要引導人們最大可能地發揮自己善的本性,荀子認為人性惡,則是要對人的本性惡加以矯正,最終達到善的境界,成為如堯舜一般的聖人。而且均認識到後天環境、教育對能否達到善具有重大影響,都主張透過教育、自我修養等途徑達到“善”。
孟子說,善“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荀子也認為:“堯舜之與桀蹠,其性一也;君子與小人,其性一也”之所以出現賢與不肖的區別,是因為“注錯習俗之所積耳。”為達到善,就須“化性起偽”。
(二)性善論與性惡論的不同之處
1、“性善”與“性惡”中,“性”的所指有所不同。
人性是個較大的命題,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人的自然屬性,二是指人的社會屬性。孟子和荀子正是從人性的兩個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論點。孟子性善論中的“性”主要是指人的社會屬性方面,孟子認為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也就是說人性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徵。苟子性惡論中的“性”則主要足指入先天遺傳的自然屬性,“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即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和慾望,是一種未經加工和改造的質樸的原始素材。
2、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出發點不同,所以個體向善的途徑不同。
從性善論出發,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但是在現實中,並非人人都是堯舜或者都是為善的。“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苟子認為善乃是人為的,是在對人的質樸粗糙的自然之性進行改造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在個體向善的途徑上,荀子與孟子也是有區別的。孟子重視發揮人本身的善良的作用,強調內省,透過反求諸己,寡慾養心,求得保持善心。荀子則重視學習的作用,主張透過教育培養、社會約束、師長示範和個人的主觀努力化性起偽,達到聖賢境界。
3、孟子強調先天的道德觀,苟子強調後天的極偽而成。
孟子承認人有一種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為了補充“四端”論,他提出了“良知”,“良能”的觀點,“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而苟子的性惡論則在一定程度上否認了孟子先天的道德觀。他批評孟子的性善論混淆了天然的本性和後天人為的禮義之分,反覆強調人的道德觀念是經過人的後天學習積累而成的,其實即使是聖人也不可能做到不學而能,不慮而知。
三、結語由上可見,表面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是相互對峙的,其實這種差異的背後是孟子和荀子對待人生的不同態度而已。本源上還是由於二人生存的環境不同所導致的,孟子生活的春秋中期,社會相對穩定,使得孟子可以一種善意的心態看待人、看待人生,相信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荀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戰亂頻繁,道德日益頹廢,荀子以一種冷峻的心態提出性惡論,以此審視人、審視人生,懷疑人可以自我完善,肯定了完善性的必要性,但也否定了人的主動性。
孟子、荀子的人性論,標誌著以孔子為起點的先秦儒家人性論發展史上的各具特色的不同階段。
-
8 # 於兆東實習律師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如果說善是利他惡是利己,那麼人之初是利他還是利己的呢?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只有滿足或基本滿足了低階的利己性質的生理需求後才會產生高階的利他性質的需求,所以人性是惡是善是呈現出動態性和差異性的,惡(利己)需求的滿足是善(利他)需求產生的條件,沒有切實的滿足“惡”需要而只是靠說教來達到“虛擬”滿足是不能真正讓人向善的,相反長期壓抑“惡”需求只會讓人抑鬱、變態,這又與佛羅伊德的理論相一致了。
-
9 # 冷冷的雨後
無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其實跟境遇和本根有關,有些人性可能本善,經歷了太多的不公變了,也有很多幼年挫折,經歷了太多之後悲憫了,善惡本就一線之間。變了的是天在渡他,不變已然是天在渡他,輪迴是生生不息的,人在作惡時雖有萬種藉口但心是騙不了人的。錯的永遠是錯的。
-
10 # 縱史論今頻道
人善論和人惡論都是主觀意志,不符合唯物主義,人生下來沒有什麼善惡觀念,人的天性是需求,怎麼所取是後天形成的
-
11 # 凌霄玉女
在漫長的生命過程中,有些生命就變得不那麼純淨了,就得往下掉,人類空間就是一站。這一站的人是有貪心和慾望的。所以荀子的“性惡論”也是對的。
所以,二者不矛盾。只是基點不同而已。
-
12 # 看透古今
性本善,性本惡的判斷都是片面的,都只看到了人性的一個側面。人之初其性是善惡並存的。因為有善,所以人才能成為人,而不是別的什麼動物。因為有惡,所以人才需要不斷地學習,改造,使人的善性不斷地昇華完善。如果放棄了學習和改造,就使獸性暴發,危及他人和社會。單從一個方面來解釋人性是無法自圓其說的。
-
13 # 學林金喜鵲
性善也好,性惡也罷,只是聖人從不同角度對人性的不同體驗。但孟子與荀子的“發心”是高度一致的,都想現身說法,給人們指出一條通往彼岸的道路。
孟子是儒學“亞聖”,只所以提出“性善”論,是因為儒學倡導積極入世,對家與國高度負責擔當,建功立業,留名青史的陽性學說。如果孟子提倡“性惡”論,還怎麼能激發人性正能量呢?
荀子是道家的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之一,地位次於老子,只所以提出“性惡論”,是因為道家倡匯出世修生養性的,把身體健康、精神愉悅等生活情趣生活質量放在第一位的。荀子提“性惡論”,就是要告訴人們知惡避惡理念。這與佛教“性苦”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我們不必把目光放在“性善”“性惡”理論爭論上,浪費時間與精力,而應該吸收他們的精華為自己的幸福生活服務。
(蔣榮清,2019.12.16)
-
14 # 雲門磐石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判斷善惡的標準也不一樣,所以,人本惡還是本善,怎樣才算真善真惡,是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
如何去評判一個人是善還是惡?評判善惡的金標準,應該是看這個人是否自私自利。(為了生存,努力工作,合理所得,養家餬口,不能看做是自私)。
有人主張本善論,其積極的一面是鼓勵人們一心向善。消極的一面是看不到人性惡的一面,不利於加強人性的改造,不利於社會進步。
有人主張本惡論,強調人性的黑暗面,提醒人們加強人性改造,消極的一面是看不到人類的光明前途。
總之,人之初沒有善惡之分,善惡是後來社會因素決定的。
-
15 # 癸水谷子1
性善性惡是西方的一分為二論,只對一半。而東方文化的合二為一,陰相合才是正確答案。人性是中性,無善無惡,也是可善可惡,善中有惡,惡中有善,永遠互存,一切取決於環境的變化。
-
16 # 三匹山
儒家講究自律,君子得慎獨、修身,本善也好本惡也好,都是“修”、“省”的角度,“善”就保持,不要被汙染;“惡”就得不斷去惡,去“欲”。
回覆列表
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提出性惡論,側重點不同,而目標相同。孟子的主張源自孔子,“民貴君輕”在思想上佔據主流,政治主張是推行仁政;荀子提出的性惡論,主要是指人的本性之中的欲求應該控制,所以推行“嚴格管理”的法治。
01.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其根本目標一致。孟子提出性本善,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主張透過引導和教化,讓善在人心之中成長,讓善性得到發揚光大;荀子提出性本惡,主張透過引導和教化,限制人性中的本性慾求,控制惡發展的趨勢,讓人性中的惡向善轉化。
無論是孟子還是荀子,都是在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他們提出的理論不一樣,但是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讓大家認同自己的觀點。在人性問題上的看法雖然不一樣,採取的方法不同,孟子是揚善,荀子是抑惡,但是最終的目標都是使“善”得到發揚。
02.性善論和性惡論的提出。孟子提出性善論,主要是從道德角度出發,認為人具有先天的善根,並以“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作為仁義禮智先天存在的根本,是人與生俱來的,需要發揚,所以人性本善。
荀子提出性惡論,從務實的角度出發,認為人從出生開始就有著很深的慾望,表現在“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因為這些慾望的不滿足,才會出現紛爭和戰亂,必須要剋制,所以人性本惡。
03.先秦的思想家們其實更加統一的觀點是人性本善變。先秦諸子對人性易變都比較認同。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告子說:“性,猶湍水也”,墨子主張人性如染絲,並說過:“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管子說:“民之從利如水之走下,於四方無擇也”。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提出善惡之論的孟子和荀子,同樣承認人性不但變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欲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說:“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蹠,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明確肯定了人性的多種可能性和變易性。
04.結語。性善論和性惡論,終究都有一些偏頗,也都存在道理。我認為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且處理人性問題的手段和方法不同,這是兩個人和兩種觀點的最大區別。相同之處就在於,他們想要實現的目標一致,一方面就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另一方面就是揚善抑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