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鯤
-
2 # 中外古今說說
貞觀長歌是娛樂片,演員個個都是精英,只可惜遇到爛戲,唐朝皇帝穿戴著明朝的CROWN、清朝的頭盔、宋朝的龍袍,雖然劇情有點胡扯不過總體還不錯,配樂很好聽,所以想看戲說、愛情的,看長歌。不過這個是真的長啊,80多集,慎入。
貞觀之治有歷史深度,服裝道具都十分貼近史實, 想看真正的歷史劇,真心喜好歷史的,特別是考據黨的,答案當然是《貞觀之治》,不過貞觀之治比較悶,有一點晦澀壓抑之感。
總之,蘿蔔青菜,看你口味了。
-
3 # 純粹雜談
《貞觀之治》《貞觀長歌》兩部同題材電視劇,上映時間也很接近,很奇怪,這是要死磕嗎?看完才知道,雖然題材相同顯然面對的觀眾是不一樣的,觀眾看的傾向性很明顯,很少有人兩個都喜歡的。
《貞觀之治》屬於一部史詩電視劇,人物和情節更注重歷史事實,趣味性就差了些,演員選擇上比較保守正統,畫面偏暗。對於喜歡歷史的觀眾來說覺得這部劇還是拍的不錯的,還原了歷史,比看教科書有意思多了。
偏重娛樂的《貞觀長歌》虛構的情節較多,服裝道具也不嚴謹,對於歷史控的觀眾是不能容忍的。這部劇憑著更多明星陣容,華麗的場面,顏值服飾養眼女演員的愛情故事大大增強了娛樂性,作為影視劇更受大部分觀眾喜歡。
要說兩部電視劇哪一個拍的更好還真不好說,沒有標準。《貞觀長歌》被罵得多但收視率更高,還在中央一臺播出。《貞觀之治》只能是被小眾欣賞的藝術片吧。
-
4 # 李十雜談
當年中央一套播《貞觀長歌》,地方臺就播《貞觀之治》,兩部劇前後腳上映,又取材於同一歷史背景,毫無懸念的被拿來比較。話說當年的爭論還是很激烈的。
怎麼說了,兩部都是歷史劇,但定位明顯不一樣啊。
視覺上,《貞觀長歌》服裝道具都極盡華麗之能事,可以說非常重視視覺體驗,看起來很舒服的。而這樣就不能完全照顧到歷史的真實情況了。這就是被嚴謹的觀眾吐槽最多的地方。《貞觀之治》的服裝道具就非常嚴肅了,各種冠冕、髮飾幾乎是複製了大唐年代的樣式。尤其是劇中出現的屏風、各種唐時的花紋圖案,真的是美輪美奐。
劇情上,《貞觀長歌》有明顯的之前清宮戲的影子;人物形象的設定也都是戲說的成分偏多,基本是虛構了。這樣子劇情也會顯得很飽滿,給人一種豪邁不羈的感覺,這種精神面貌倒是另一種的符合歷史了吧。《貞觀之治》的劇情基本按照史實編排,所以看得時候會略顯沉悶。
所以我個人對兩部劇的好壞是不予置評的,不同的受眾,不同的定位,本來就沒有拿來比較的必要了。
-
5 # 積微湖水深
個人認為《貞觀長歌》更好!
劇中介紹了大唐帝國在石頭縫中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為東方巨人。
在化解常勝左屯衛軍事件,平定頡利後妥善處理好胡漢,治吏之並省官員 ,治軍之留將去兵,等等片段中。讓我看到了都是滿滿的政治處理技巧。
回覆列表
若論貼近歷史真實,《貞觀之治》全方面超越《貞觀長歌》,是更符合歷史真實的一部劇。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像《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一樣,《貞觀之治》是可以拿來當正史故事看的,而《貞觀長歌》僅僅能當做一部文學演義而已。
劇情《貞觀之治》的劇情由唐史學者孟憲實先生擔任編劇,而不僅僅是歷史顧問,進行把關,大體上完全按照《唐史》內容展開其情節。而《貞觀長歌》雖然由張國剛教授擔任歷史顧問,但在編劇環節似乎並未請唐史學者參與,所以整個劇情的走勢,並不符合《唐史》記載,甚至出現了本來在歷史上並不重要的李恪參與奪嫡的原創情節。
服裝《貞觀之治》的服裝大體參照了北朝後期與唐朝初期的帝陵墓葬中的石像與壁畫,進行設計,雖然看似樸素,卻相當符合史實原貌。而《貞觀長歌》則片面追求服飾的華麗,在看似唐式的服裝造型上,添加了過多符合現代觀眾審美趣味的修飾,反而與史實相背離了,至少與唐初相對簡樸的貞觀氣息不相符,當不得真。
對白《貞觀之治》的對白,充滿了有史可依的職位官制、經濟時況、身份關係、瓜果品種,除了稱突厥為“草原十八部”一處缺陷外,大體上是符合唐初風貌的。而《貞觀長歌》則徒有些許唐代制度的殼子,對白設定則充滿了明清時期的味道,甚至有網友批評《貞觀長歌》是一部沒有辮子的辮子戲。
選角《貞觀之治》中的選角,李世民之馬躍、李淵之馬精武、裴寂之戈治均、魏徵之金士傑、長孫皇后之苗圃、長孫無忌之馬少華、李靖之吳堅等等,均為形象符合唐史本傳風采,且演技上乘之選。而《貞觀長歌》則選角形象難說符合歷史原貌,演技上則很少有能和唐國強(李世民)、杜志國(侯君集)棋逢對手的演員。以至於,《貞觀之治》更像是武德、貞觀人物之群像,而《貞觀長歌》則更像是帝王演繹模範戶唐國強先生的獨舞。
當然,《貞觀長歌》雖然比不上《貞觀之治》那樣符合歷史原貌,好歹在豆瓣上也有7.7分的中國產劇中上流分數,雖然比不上《貞觀之治》9.1分的超高分,但在劇情設計上想必也是值得認可的。只不過,我們觀眾在觀看時,對於《貞觀之治》,大可當做科普劇,既看劇情,又看史實,對於《貞觀長歌》則只能當做戲說,看看劇情就好,當不得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