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書101
-
2 # 鑑水漁翁
田氏這話說得不錯,你看看千古名篇蘭亭序,看看祭侄文稿,看看懷素篇,看看砥柱銘,再往後看文徵明,看魯迅。他們都是自作詩賦,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可為後世之師。這些才叫文學大師,這些才叫書法家。而縱觀現代書壇,文學氣息全無,只會爭名奪利,不會詩賦只會寫個毛筆字也裝得道貌岸然儼然大師,有的乾脆把字寫成道符寫成天書譁眾取寵。有的寫通俗小說的,唱口水歌的,看到所謂的書法能忽悠人民好賺錢,也來幾句狗屁詩寫幾幅字辦書展斂財。這樣的文化氛圍和取向,極不健康。
所以,我見到這種人就想笑。我可以捧起一杯酒還沒喝完寫成一首詩兼送一首詞,我可以五分鐘對出朋友發來的四聯,我可以醉斷片也能寫成一幅工整的邀月共醉。我從不會抄別人一首詩詞,全部原創。但我從來不敢當自己是文人,不敢稱大師,更不敢稱書法家。什麼蘭亭七子?什麼狂草四人展?在我眼裡,只是文壇笑話!沒有自己文化內涵的所謂書法,根本就沒有藝術價值,藝術生命力。炒作完畢,藝術長河的大浪一衝,驟變一張廢紙。
-
3 # 高地38
田蘊章的書法副教授,僅此而己,算是破格字好錄用,文化水平也僅受過中等教育。田英章的倆大學,也僅呵呵的成人教育,充其量中學生,據說人大博導更呵呵,噗嗤!否則一輩子只抄錄文章詩詞?!這種文化?
-
4 # 佟進義2168
田先生說的非常精準。若沒文化只能描字、雕字,也就是隻能寫其形不能書其生,沒有生氣的字就缺少韻,沒有生機的字呆、滯、板、僵。怎樣才算有文化呢?用當今話說,最起碼是高中甚至以上的文化。不能說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但那些常見的詩詞韻律、常見的古典經文應通達。
-
5 # 孫政道
文化是一種對人對物對事的尊重,和學歷沒關係。不認識字的婦女如果懂得尊重,也是有文化的。一個大學生不懂得尊重就是沒有文化的。
孔子可以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就是為了改正自己的缺點,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斷的完善自己,瞭解自己,然後做該做的事。
乾癟的麥穗都高高的昂著頭,而飽滿的麥穗則謙卑的彎著腰垂著頭。一個人在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瞭解自己。把自己的問題羅列出來,對自己展開調查,調查問題就如同九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如同十月分娩,可以說調查就是解決問題。聖人都能保持謙卑,而普通人則趾高氣昂常常驕傲自滿,這就是有知和無知的區別。
-
6 # 壹庸方室
這話說的沒有一點毛病。
書法本身就是文化的藝術,只是拿漢子的書寫來表達這種藝術罷了。古往今來,凡事在書法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之人,無一不是文化的結晶,當然,有文化,也可能是書匠。
書法以文化為背景,其中蘊含著文化結晶下來的東西,另外,學習書法和發展書法的過程,也是學習文化和推動文化的過程,沒有文化的層次,就成了雜耍。
書法不僅是手上的表現,更是文化的傳遞,鑑賞書法也需要文化作為支援,為什麼人家能看出作品優劣,知道作品的淵源,流派,內涵,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
很多人認為書法就是把字寫漂亮,這個觀點就是一個錯誤的觀點,書法不能用漂亮來形容,它蘊涵的是一種美,外在的美和內在的美,光是漂亮是不夠的。
為什麼會有江湖書法,也出現了醜書,而這些不能登入大雅之堂,也是被人所唾棄的。正是因為它違背了書法文化,違背了書法的傳統。
-
7 # 竇國書法
先說文化是什麼?如果是學歷,那麼美術院校的博士生導師學的字就是文化字,儘管你看不上,但人家有文化;如果說文化是對傳統的認識,切近華人的審美習慣,那麼大眾歡迎的,就是文化字。至於詩詞歌賦,還是算了吧!過時的東西,瞭解就好,你還要讓京劇咿咿呀呀佔據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
-
8 # 一笑貫長天
提出這種觀點首先需要自己底氣足!
不要以為自己頂個教授的頭銜就能偷換成文化的概念!現在欺世盜名其太多了,什麼給他多少年就超過誰的!作為教授的不是也為人家的書畫詩詞大唱讚歌嗎?那人的畫還算是個畫,可是書法行嗎?詩詞行嗎?一個教書法的教授竟然為一個不懂書法的人唱讚歌,可見你的書法怎樣?
文化有無不是一個教授頭銜就能彰顯的,也不是會畫幾個漂亮字就體現的,文化需要體現出你深刻的內涵,文化需要拿出有見解的思想,戴個好像是文化的眼睛,動不動就用毛筆寫一個,兩個字去炫耀漂亮字是文化?那是淺薄,那是恐懼別人說你沒文化!
有文化不用自己去說,談一些觀點,說一些見解,或是發表有深度的詩文,有見識的人自然會為你定義!
書法就是文化的照妖鏡,你的文化高低,可以從你的書法大致體現出來!
-
9 # 劉皇叔講GRE
時代變了,現代人不可能做詩寫字了,甚至都不寫字了。以我為例,工作20年,可以說一個字沒有寫,用計算機敲。所以現在寫字的"文化"是什麼?肯定要重新定義。
過去沒有宇宙飛船,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現代種種科技,幾乎所有東西都用上了科技。就知識而言,多數現代人的見識遠大於古人,知識難度也遠高於古人。常理講,書法應該有變化,然而變化不大。
知曉古文,能做詩,是有文化,但這顯然不足以概括現代文化。有人說教授不見得有文化,這是嚴重錯誤的。你不要要求搞原子彈的教授天天吟詩,那一定搞不出來。科技是文化,書法還沒有科技感,復古佔主流。
有人說,蘇軾,王書聖字好,文化好。請大家關注一下他們的職位。就現代而言,我看很多影片中的字驚為天物,完美流暢,但是顯然,沒有機會做書聖第二了。民間很多人的字非常好,但是沒有機會留傳下來。就連書聖的真跡都不多,以至於我懷疑蘭亭序是不是皇帝精心造的假。。。
我買了一本《中國書法史》正在學習,受益頗多。
-
10 # 碧伶居士
他說的這句話本身就沒文化,什麼叫“字匠”,成不了書法家的也算是“書匠”,比“教書匠”差那麼點兒,幫著別人寫東西的叫“代書”,頂多也就改稱“代筆”,可沒有叫“代字”的,倒是有個“待字閨中”,哈哈哈哈
-
11 # 阿旺讀石
我是阿旺,我來回答。
我文化不高,也不會書法,那些東西我搬弄不了,但是對於字匠,我小時候到是有所耳聞。
小時候在老家,有一老人,在印刷坊工作大半輩子,也寫的一手好字,但是人問其意,他卻是不知道的,知道怎麼寫字,又以字為生,為字匠也。
在書法人的世界裡
說某某人是字匠,應該是一種譏諷。
如果自己說自己是字匠,那多半是自謙。
什麼算有文化?什麼算沒有文化?
我讀的書少,生活裡亦在不斷學習,對我來說文化無關多少,只關乎用心否。
-
12 # 藝緣堂主
“書法家必須要有文化”這個觀點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書法家,首先必須要寫好字——尤其是寫好楷書,其次還要熟知本領域內的相關常識,再次還要將與書法有關的知識融會貫通為我所用,最後還要“一專多能,博採眾長”。否則,僅僅埋頭寫字,是遠遠稱不上一個書法家的,最多算個“字匠”。田蘊章教授有關書法的大多數觀點,歷來在學界是備受推崇的。我也如此。
-
13 # 柳棋棋甲森棠主人
書法家和字匠其實差不多,前者是聽起來高大上值錢,後者顯得很低端,書法家是用中國漢字表達語言,字匠也是!如果非要區分書法家和字匠,我覺得沒必要,書法家高高在上,如同北京當大官的,字匠顯得卑微,普通百姓,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義務,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至於書法家必須的有文化。這句話本身沒毛病,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礎,最起碼漢字每個書法家的知道怎麼寫怎麼表達!但是有的書法家未必比字匠文化深厚,文化不是讀了幾年書,有個學歷,就是有文化的。
我想聊聊中國文化,什麼是文化,文化如同中醫,讀了很多中醫書的人,沒有悟性,只是個庸醫,而有悟性的人讀了一本書就能治療大病!這裡提到的文化,不是讀了多少書,而是讀懂中國文化才是關鍵,所以說讀懂中國文化不是讀了多少書就可以,而是悟到中國文化的真諦。
-
14 # 存希齋書法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觀點,我們共同討論!
田蘊章老師,也就是大家經常所說的“二田”之一,他是田英章的兄長,二人從小一起習字,同用一支筆,共用一個硯臺,他們都鍾情於歐楷,在書法界傳為美談的兄弟合書更是讓他們獲得讚譽無數!“沒文化,只能算是字匠”,田蘊章老師在他的書法節目|每日一題字》當中表達過這個觀點。
他認為,書法不是一門藝術,書法首先是文化,並且他認為書法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核心。脫離了文化的土壤,書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書法擁有無窮的魅力,如果只懂得技法,或許能把字寫好,但是如果不瞭解相應的文化知識,那麼寫出來的字則有匠氣,而寫字的人也被稱為匠人!
書法不是打磨一塊石頭,書法是雕琢一件玉器。
我們說一個人的書法有書卷氣,其實是對他書法的技法和他內外文化素養的全面認同。縱觀古代書法家,他們哪一個不是文人呢?所以說,田蘊章老師主張書法家首先應當是文學家,而現在的情況是書法家既不是文學家,同時書法家也不好好寫字了!
-
15 # 寫字峰法
當下,所謂“書法家”,按大眾的理解一般是“寫字水平很高的人”。一副好的書法作品,評判的標準是多方面的:筆法、結構、章法、墨法、勢法,這些都能作很好的處理,寫的字遵循古法,富含古韻,同時又符合今人審美,有很好的藝術情趣在裡面,使觀者賞心悅目,就可以稱之為上品。這樣的書寫者必然是有較好的書法理論,和較好的書寫功力,據此判定為書法家,應該是可以的。這是從狹義的、“技”的角度而言,無可厚非。
“書法家”三個字,在某種程度上承託了大眾對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一種尊重和嚮往,是一個嚴肅的稱謂,但在這個喧囂的社會,這三個字往往被用濫了。不用說遍佈全國各省、地、市的名目繁多的“某某書法家協會”,單就國字號中國書法家協會一家,會員就有上萬之眾。這些所謂的“書法家”,有不少人寫字拙劣、惡俗、矯揉造作,廣受詬病。有擅“吼”的,有擅“醜”的,有擅“射”的,還有擅“描”的。這些人,頂著“書法家”的名號,在各種場合不知羞恥“表演”書法,出醜露怯,成為笑柄。這樣的人,單從“技”的層面來說,就不配“書法家”的稱號。
田蘊章老師所說的“書法家”,是站在了更高的高度,用“道”的標準來衡量的,是指書寫者除了要有全面的書法理論,深厚的書寫功力,還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不但在書法圈裡有著眾多擁躉,在其他方面也有相當的影響力,這樣的人才有資格稱之為“家”。這樣講當然也沒錯,這是站在書法歷史的高度作出的評判。按照這個標準看,兩千多年的書法史,能名垂青史的也就那麼幾十上百人而已。他們才是書法圈當之無愧的王者、書法家。李斯,鍾繇,王羲之,歐顏柳趙,蘇黃米蔡等等這些真正的大咖,才配有這樣的稱呼。
現在的社會,很多人是浮躁的。書法圈裡,趨名趨利者眾。他們搗騰出各種紛繁亂像,搞壞了社會風氣。然而一切都是浮雲。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當喧囂不再,塵埃落定之時,在書法史上依然能被大眾記住名字的人,才會是真正的“書法家”。
-
16 # 抱庸詩書
本來想寫一篇文章的,碰巧遇到這個問題,就簡單地說一說。一家之言,拋磚引玉,目的是讓更多的朋友共同來探討這個問題。
不敢說如果再深挖下去,其背後是否會揣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輿論巔覆傳統、淆亂大眾視聽、為醜書當道搖旗吶喊、使醜書“大師”的虛名做實……。
啟功先生說,書法,小技耳。他老人家把書法藝術劃到技法技能方面來,其實就是說書法是人人可學的技能罷了。我支援這種看法,儘管書法藝術中確有文化情懷的成分,但必須以技能為主,筆法、墨法、結體、章法,衡量書法藝術水平的第一依據就應該是這些東西。
啟功先生這話,細思恐極,會讓很多醜書家無處遁形。呀!要比技能,比點畫結構這些硬功夫,那可不妙啊,我們的強項可不在這裡,在於樸拙的線條……。不行,得找理論依據,於是把畫家傅山的“四寧四毋”當成法典聖訓,可算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這理由還不夠充分吶,於是開始鼓吹文人書法、名人書法,總之,只要是不美不妍的都可勁地吹。
說到這裡,田英章先生該出場了。田先生堅持寫了一輩子的楷書沒有向拙,而且竟然把字寫得比印刷體還工整嚴謹,這不成啊,這跟醜書大師們鼓吹的理論格格不入啊。於是乎,田先生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了,於是乎“千人一面”“俗書”“印刷體”的稱呼全出來了。
實踐證明,凡是把書法當成技術的,都把字寫好了。凡是把字當成純藝術的,鼓吹文化決定論的,沒一個寫的不是醜書。當然,醜書家們是永遠自我感覺良好的。
公道自在人心。抱庸淺談。
-
17 # 翰墨書道
這句話沒毛病。
舞文弄墨,舞文弄墨,書法就是在舞文弄墨。沒有文化怎麼去舞文弄墨。書法與文化修養是成正比的,文化修養越深厚,書法造詣也就越出類拔萃。比如歐顏柳趙四家,哪一位不是飽學之士,他們不僅有文化而且是一流的文化學者甚至是文人,是真正的舞文弄墨一輩子的人。雖然以書法留名青史,但其他方面仍然有著作傳世,還不是書法方面的。如歐陽詢就是突出的代表。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歐陽詢應詔與人主持編撰《藝文類聚》。七年書成,詢撰序言。全書凡100卷,分48部。此書徵引古籍達1400餘種,這些古籍後來大多散佚。賴《藝術類聚》儲存諸書許多重要內容。注意是應詔,也就是奉皇帝之命主持編撰的,這該相當於什麼樣的文化。起碼學者,博士以上文化水平了吧。比如現代的啟功和趙樸初等大書法家的學問同樣可以說是著作等身的大儒。還有蘇軾、米芾,直接就是大文豪,書畫學博士。文化修養基礎是什麼,就是識文斷字,文和字就是文化。沒有文化,確實就沒有書法的藝術。
文化簡單來說就是:文治教化。或 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具有的書本知識。 往深裡說就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
18 # 水滴紋繡
這個提法是有道理的,你盤點一下古代史家,你就會發現,但凡古代大書家,沒有一個不是文化底蘊很深厚的。古代衡量一個人的文化成就,除了死後的清譽,就是追封的諡號,生前則主要看官職。
李斯,文學家,官至丞相。
蔡邕,文學家,官至司徒椽屬。
鍾繇,官至太傅。
王羲之,官至右將軍,所以也稱王右軍。
王獻之,詩人,官至中書令,所以也稱王大令。
索靖,官至後將軍。
虞世南,文學家,詩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起居舍人,就是皇帝的秘書。
褚遂良,精通文史,官至禮部尚書。
歐陽詢,官至弘文館大學士。
顏真卿,官至太子太師,封魯郡公。
柳公權,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
蘇東坡,大詩人,文學家,官至禮部尚書。
黃庭堅,文學家,官至秘書丞。
米芾,官至禮部員外郎。
蔡襄,官至翰林學士。
趙孟頫,詩人,畫家,官至榮祿大夫。
王鐸,官至太子少保。
董其昌,官至禮部尚書。
一流大書家中有四個例外:張芝,張芝的父親是大司農,也是官宦世家,張芝本人的史料極少;智永和懷素大家都知道是僧人,文化修為也屬上乘;孫過庭,孫過庭只做過參軍這種小官,但從《書譜》的措辭用句可以看出,孫過庭在文化修養上絕非等閒之輩。如此看來,一流大書家個個都是文化大家。我們其實可以大膽的得出一個結論:書法是文化的副產品。反推回去說,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最多是個寫字匠是完全成立的。
那麼一個寫書法的人如何才算有文化呢?
我認為這個文化是由以下幾方面組成的:
精通文字演變史,中國的文字中就藏著中國文化。
精通書法演變史,書法的魂魄就綿延在書法中。
精通書法理論,書法理論是書法構建的基礎。
精通文學,一幅沒有文學氣息的書法是沒有靈魂的,
精通曆史,中國文學如果剔除歷史就只剩下一張皮了。
精通美學,藝術沒辦法離開美學而獨立存在。
-
19 # 情棋書畫
我對老田的話腹誹比較多,但這句話說得很中肯。
只是字匠也好,書法家也好,在漢代以前老祖宗那裡寫字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字因人貴的現象普遍存在。到了漢末魏晉,書法搖身一變而為藝術,玩字的遊戲變成一種貴族身份的象徵,甚至能寫一手好字的草根兒也能躋身於人才行列得到統治者提撥任用,如粱鵠,如韋誕,可是地位仍然差強人意。
當然我們今天不必舊事重提,書法藝術發展至今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含,書法及書法家地位有了巨大提升,而其承載的文學、思想、藝術、哲思等文化也是實至名歸。而作為一個書法家,同時能融諸多文化於一身,對書法作品創作不無裨益。
-
20 # 碧伶居士
他說的這句話本身就沒文化,什麼叫“字匠”,成不了書法家的也算是“書匠”,比“教書匠”差那麼點兒,幫著別人寫東西的叫“代書”,頂多也就改稱“代筆”,可沒有叫“代字”的,倒是有個“待字閨中”,哈哈哈哈
回覆列表
田英章先生說,沒文化,只能算字匠。這話沒錯,書法家的確首先應該是有文化的人。
其實田英章先生說的還算是留有餘地的,在我看來,沒文化,做一個字匠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田英章先生
我們都知道,中國書法史上那些熠熠生輝的書法大家,沒有人不是具備豐厚的文學功底、繪畫功底,甚至有許多人還精通音律、涉獵哲學等等等等。比如蘇東坡,不光是宋代書法藝術的代表人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代文豪,比如張旭,不光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草聖,狂草書法的創始人,而且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張旭的著名詩篇《桃花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我的一副書法近作,張旭《桃花溪》
還有黃庭堅、徐渭、王羲之、趙孟頫等等,可以這麼說,在古代,文化知識,特別是文學知識是書法創作的基本功,是創作書法作品的前提。
反觀今天的書法家們,普遍都存在文學知識嚴重不足的現象,不管在書法圈的哪個層面,就算是蘭亭獎獲獎作品,本該是中國書法最高層面,也千篇一律必定是唐宋詩詞,這實在是一件令人掩面的尷尬之事。
當然,我實在是覺得這個問題也確實是無法解決,因為畢竟時代不同了,社會環境不同了,現在讓我們的書法家的文化水平都達到蘇東坡的標準,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我的觀點是:田英章先生說的對,沒文化的人的確不能成為書法家,也就是說,嚴格來講,現在不會有真正的書法家了。在今天這個時代,能做一個書匠已經難能可貴,一些人還經常動不動就說自己是大師、誇自己已經超越古人,實在是一件不要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