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壹白
-
2 # 瑤箏彈清風
應該是練了許多年的書法。
寫得還算熟練,可是路數不對啊!
很顯然書者很少臨帖,我說的貼是古人的法貼,而書者臨的都是現代人的書法,所以,你的書法今人的味道太濃了。
書法還是從古人的法貼學起,不能學今人的書法,因為今人沒有人夠得上稱法貼,學今人的書法是不可能達到理解書法的地步的,所以,建議臨帖!
-
3 # 劉萬君915
該書法可謂一般。書法作品的構件有三:點畫、結構、章法;上列作品在這三個方面只是做到了一般性掌握;江湖氣十足。
-
4 # 書法有云
說了您別生氣,還真的沒有寫好。
一、從整體上看
章法佈局就沒有安排好,右邊第一列字的重心一直朝著右下角偏,另外,整幅作品的頭不平尾不齊。俗話說“十年頭,二十年尾”,這句話也間接說明了您真正學習書法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書法創作是檢驗書法的綜合能力,因此,不管如何,既然嘗試創作就要把它當回事,該做到位的地方一定要做到位,如我上面所說的兩點,一列下來字的重心一定要穩住不能偏移,格式上,上下要平齊,不能出現如下圖中的如此的高低差別。
二、技巧上來說
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點筆畫的書寫有“墨豬”之嫌,點筆畫在行書中算是最為重要的筆畫,其顧盼生姿關聯整幅作品的氣勢,而在您的作品中,點筆畫的姿態都變沒有了,只剩下墨點點。另外,就是駐筆與轉筆處理的很是生硬,你的書法基礎是有的,但是,若是每次的書法創作都是按照這種態度是沒有辦法寫出好的作品出來的,應該在創作之前斟酌再三,直到腦中沒有發現問題了再開始書寫,意在筆先,一氣呵成,那麼,書法作品的氣勢就出來了。
三、鈐印與題款方面
這幅作品使用了兩枚印章,這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地方在於:
1、兩枚印章都偏小,在一幅作品中印章的大小,以略小於字即可,因此,你的印章應該是現在的兩倍左右大小方才適宜。
2、題款中的“乙亥年”可以更改為“歲在乙亥”更為傳統。
綜上所述
確定創作的格式與章法佈局,斟酌再三再下筆,創作是綜合能力的表現,一定要認真認真再認真,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若沒有想清楚最好不好去創作,直到清楚為止。
-
5 # 子衿書法
這樣的書法,我只能說,不適合我的胃口。書法風格是多樣的,並不因為別人不喜歡就不好。比如您的這三幅作品,會有很多人會喜歡,這完全可能的。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喜歡?就以第一幅為例。首先,書寫的題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絕句。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類題材,不需要太深的學問。在這一點上能得到大眾的共鳴。
其次,枯潤濃淡相結合,肥瘦相間,再加上書體選擇的是草書。這一點很重要。大多數人對草書的認知度不高。如果我們把作品中的字一個一個剪下來,很多人都會傻眼。不認識。但在整幅的作品中,大家只要大概的認出認出幾個字,便知道這幅作品中寫的是什麼內容。作者在選擇書寫題材和書體時,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假如寫的內容是自作的詩詞,大家都不知道,讀起來很費勁,想顯擺自己有文化也顯擺不成。只能對著作品說“好!好!好!”好在何處,不知道。轉身離開了。作者高明之處,就在於寫這樣的作品,可以讓許多人有顯示自己才幹的機會。
其實,只要有人喜歡,咋樣不咋樣的沒多大意義。哪個人的作品能夠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喜歡,愛咋咋地!
-
6 # 無妨齋主
要說這書法好,只要你文筆夠好可以把它吹上天,給欣賞者來一場審美觀大洗腦。如果要說不好呢,我可以給你提供一百條不好的理由,幫你把每一絲墨跡的缺點都找出來。
審美是個人的事,相信自己,你覺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問一萬人會有一萬種答案。
-
7 # 麓風軒
從這三幅書法習作看,作者有了一定的書法基礎,對書法也找到了一些感覺,缺陷是學習經典的東西比較少。
三幅習作均採用行草書進行創作,書寫的內容分別是:
圖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圖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圖三: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取之處:三幅習作中的絕大部分字的草法是對的,可以看出不是臆造的寫法;
從整體章法佈局、大小輕重對比上看,作者並不是初學,有一定書法創作基礎。
不足之處:個人的東西比較多,繼承經典的東西比較少,接近古帖會更耐看;
個別字有些刻意做作,如第一幅的“萬”字、第三幅“入”字最後一筆;
個別字草法不準,如第一幅的“門”字、第二幅“掛”字(容易看成“樹”字草書)、“直”字;第三幅“樓”字(容易看成“櫻”字)等;
線條質感不強、起筆、行筆、收筆幾乎都一樣,筆法較為單調,相同字雷同也較多。
解決途徑:建議作者多看一些經典碑帖作品,多看一些古代書論,先開闊眼界、提高鑑賞能力;
另外多臨摹古帖,先解決筆法,再解決字法,最後解決章法。
堅持正確的方法,假以時日,一定會更上層樓。
-
8 # 江南書院
這幅字表明書家很有功底!注意幾個細節就能成功,捺筆有問題,秋,天,黃,都是敗筆,特別是秋黃的捺雷同,千,東,太楷書化,
注意:草書創作應該多字連一組,空二字,字數自己去掌握,字有大有小,重心要不倒,特別是造型不能太新!你現在多練王羲之的草書肯定有收穫!
-
9 # 我來學評論
飛流直下的,(下)字那去了,三千尺的,(尺)字再怎麼看都像個(衛)字!功底還是有,比書協的大部分(家)字級別要好!
-
10 # 涵苞戴放
筆力很弱,謀篇佈局也不好。首先多大的紙寫多大的字、寫多少字,要作到心中有數。你這幾幅字都是因為紙太大,而寫的字又太少太小,就顯得很空曠,不飽滿。同時又因為右邊起手時留的邊過寬,就導致了你把握不好第一行字的走向,殊不知第一行字是整篇作品的基礎。另外,我覺得兩個千字寫得是最敗芼的
-
11 # 蟬山
書寫感覺還不錯,有部分絞轉筆法,也知道追求線條的弧度,這點很難得,很多人不知道線條的弧度的,那寫的字彈性和圓潤就不足。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不到位,筆法就是動作,動作做出筆法也就能出來,感覺你動作沒做到位,注意打點入紙,行筆的提按,收筆。還有動作沒出來,也是速度沒控制好,後面沒人追,不要跑,找到閒庭信步的感覺。第二個是線質有待提高,感覺你練的還是不多。推薦懷素小草千字文,很符合你的個性。個人意見。
-
12 #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由於三幅書法都是書寫人們早已熟讀入心入腦的內容,人們對書寫的內容都可背誦如流。因此人們還可以根據熟悉的內容,先入為主地推斷出寫的是什麼?都是些什麼字。這種書法,如果不是書寫人們早已熟悉的內容,而是書寫一些人們從未聽聞過的內容,相信這三幅書法上的很多字,全世界都無人認識。
-
13 # 信念永存777
不管幹什麼,都是熟能生巧。讓一個模特,去走貓步,隨意,好看。因為她們是經過了無數次專業的訓練才達到了那個隨心所欲的地步的。以前的武術大師,有的一輩子就練一套拳,卻能無敵手。真正的書法大家,是經過了無數次的,長時間的,潛心的,研究練習各家書體,最後才成就一代大師的。他們的字看似普通,卻是經過了漫長的修行,才能隨意而成的。看起來舒服,漂亮。所以說,練了幾天,或幾年,寫個看起來挺拽的字。內行的一看,就很彆扭。就好比普通人走貓步,以為自己走的很好,卻是很做作,不自然。所以說,沒功夫,啥都是表像。像武術的花架子一樣。看似像那麼回事,但沒功夫。
回覆列表
基本上屬於自由體,但有一定基礎。第一張和第三張似乎模仿類似於武中奇(江蘇省前書協主席)的風格。
[一]先粗略的概括一下自由體的幾個特徵:
1.不臨古或涉古不深。
2.書寫者愛好寫字,起碼硬筆還不錯,在小圈子裡寫字受到一定程度的認可。
3.曾欲透過臨帖提高水平,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方法,或恆心不夠。
4.作品多喜走放縱、蒼古的路子。
[二]說說諸如武中奇一類的書法風格:
當代學碑的書家很多,常常被網友罵為“醜書”。為什麼碑學如此“興盛”呢?
1.清末民初碑學的大興大約100年前左右,其間出現了不少碑學大家,如包世臣、康有為、吳昌碩、于右任等。碑學是近現代書法開闢帖學以外的一條新路,有其積極意義。當今碑學的亦是這種書風的延續。但碑學不是所謂的“醜書”。
2.近現代的戰亂以及建國後“文革”等諸多原因,使中國文化出現斷層,文人、書家疲於奔命,對傳統書法營養的汲取不足。
3.毛筆字的實用價值逐漸消亡,乃至今天手寫漢字的式微。讓當今書壇的探索者認為,書法的唯一的價值是觀賞。日本現代書法的影響、商品社會價值觀的變異、生活節奏加快、官方書法展覽的影響等等,很多原因把很多人“逼”到這條衚衕。
武中奇先生的作品有叫濃魏碑的筆意,在同時代的書家中亦不失為較成功者。但亦有時代的侷限性。
一、三兩張雖走的是蒼古路子,但線條缺乏韌性,字法也不太考究、缺乏古意。
第二張作品比較傳統,不足是線條較滑,且行氣不足,書寫性也不夠。落款似有歐楷的影子,章法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不過這第一張相對較好。
書寫者的基礎不錯,下苦功夫臨帖,定會有所成就。
以上淺薄之論,貽笑方家,多多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