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胡說三農
-
2 # 路途故事
梁山被招安後,魯智深不願做官,遂隱居浙江六和寺修行,那一年的八月十五三更十分,錢塘江大潮如約而至,滾滾之聲如擂戰鼓,聽著如雷的潮信,猛然想起和師父臨別的一番話。
老師智真長老與魯智深分別時說:“吾弟子,此去與汝前程永別,正果將臨。送你四句偈語,將終身受用,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這時,看到此景,想起往事,徹底大悟,沒讀過多少書的魯智深,馬上給眾兄弟留書一封,書信寫得是充滿禪意: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遂沐浴更衣,走進法堂,焚起一爐好香,把寫好的書信放在禪床之上,捉把禪椅,當中坐了,自疊起兩隻腳,左腳搭在右腳上,自然性騰空,不大功夫,也就靈魂出竅了。
魯大師即能坐化,可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也可以說,具足一切功德為圓,遠離一切煩惱為寂,也就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
生前沒特意做什麼好事,只知道隨性解決一切,此時此刻,什麼塵世情緣,兄弟名利,都如解開束縛自己多年的金繩玉鎖,隨著來自錢塘江上那似曾相識的潮信呼聲,一起走進那沉睡的記憶中…………
-
3 # 風舞鷹翎
魯智深在《水滸傳》中排名十三,天孤星步軍統領第一。他也是《水滸傳》當中唯一一個綽號和《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畫贊》所記載真實宋江起義相同的人物。在我看來,魯智深也是梁山上僅有的當的起“俠”字的人。那麼,魯智深圓寂時悟到了什麼?我以第一人稱主管臆測一下。請看下文。
一、喜
我一生隨心隨性,雖然孤身一人,但是心中總是高興的。我知足常樂,率性而活,有錢時喝酒吃肉,與眾兄弟逍遙快活。沒錢時,也從不抑鬱消沉,人活一世,何必管那些腌臢之事?當活出個自己,才有樂趣。我自己快活,自然也見不得別人受苦,縱是螻蟻一般都人物,也要有自己的尊嚴。觀我一生所行之事,為了孤苦之人罷官上山,浪跡江湖。我卻從無一個悔字。大丈夫頂天立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雖我一人之力有限,但是行隨心願,也換得今生痛快而活。
二、怒
眾兄弟皆道我脾性不好,暴躁衝動,誰又曾與我一樣,眾多事情皆由不相干之人所起?我怒這煌煌蒼天,不平之事太多,世人皆苦,我只怒自己能力有限,救不得幾人。官家坐廟堂,喜書戀畫,似一逍遙員外,大宋虎狼四窺,民不聊生,他卻視而不見。汴京漫天絢爛煙花,人道承平,視不見百姓疾苦,天下糜爛。我怒了一輩子,今日方知,世事輪迴,非我一怒便得改變。
三、哀
我這一生,所哀之事太多。想我那林沖兄弟,愛妻被戲,卻畏畏縮縮,不得解氣,最終所迫,上得梁山,也是萬事不語,真不是英雄豪傑所為。我哀他雖是英雄氣卻短,名為豪傑身淪陷。想當初,我二龍山三山結盟,後進得梁山,本以為與眾兄弟能一展抱負,誰知眾人心非我所願。落入朝廷之手,徵遼徵田徵方臘,眾兄弟死傷殆盡,悲哉哀哉!公明哥哥志短才疏,他不見大宋百年,又有幾個良將武人能有立席之地?唉,罷了,罷了,今日生死別離,又哀嘆這些做甚?黃泉路下,和眾兄弟痛快喝酒去。
四、樂
我一生所樂之事,便是救助孤苦,與兄弟把酒言歡。所幸的是,我都做到了。人活一世,匆匆數十載,轟轟烈烈來一遭,便是最大之樂。回看此生,雖不能事事如願,但也從不苟且。我一草莽,比起那小種經略相公將門世家,活的卻是樂多苦少。我身在佛門,心在紅塵。今日聽潮而圓寂,是我之宿命。千百年後,我落草之梁山、方臘,將門之種家、折家,乃至大宋、大遼,不過是寺前東流水,誰知如何記得?誰知怎樣評說?
來也罷,去也罷,一句笑談,一身臭皮囊,隨他罷!
-
4 # 長弓視野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最經典的人物之一。原名魯達,在渭州延安府當過提轄,人稱魯提轄,為人豪爽仗義,嫉惡如仇。因三拳打死鎮關西,避難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取法名“智深”。因出家為和尚期間,不遵循佛家清規戒律,喝酒吃肉,遂又被人稱“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醉酒大鬧五臺山後,被智真方丈介紹到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萊園子,後結交林沖。林沖受高俅迫害,魯智深因保護林沖而得罪了高俅,遂離開東京,與“青面獸”楊志一同在二龍山落草為寇。後三山聚義,隨眾人一同上了梁山。位列十三把交椅,為步軍頭領之首,星號天孤星。
梁山受朝庭招安,征討方臘得勝後,魯智深不願接受朝廷的高官厚祿,遂在杭州的六和寺出家。一日,錢塘江潮信聲響,好像戰鼓擂鳴一般。寺裡的僧眾解釋“今日是八月十五日,合當三更子時潮來。”魯智深聞聽一驚,遂又拍手笑道:“俺師父曾囑咐與我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當日在萬松林活捉了個夏侯成,又生擒了方臘。而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於是叫燒了熱水洗浴,兩腳一盤,果真圓寂了。
在《水滸傳》裡,魯智深是最具正義的人,也是最具佛性的人。因此,他在聽見了潮信後,平靜地說道:“灑家既聞潮信,合當圓寂”。魯智深此時已經看破了一切,淡然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他在遺言中寫到的:“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無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那個不聽老天不信邪的魯智深突地大徹大悟了。也正如他師父智真說的話:“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魯智深在圓寂時感悟了,他在塵世間的一番使命已經完成,正果已經修成,如今該去他來時的地方了。
-
5 # 月影清泉51085696
平生不修善果,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圓寂時,已經頓悟,把世間一切凡事看得通透,緣起緣滅,原來都是束縛人性的金繩玉鎖。該來的到時候一定要來。該走時必走。平生未做虧心事,認準西方大步行。
-
6 # 精彩寧波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聽水聲,看潮頭,知人性,而圓寂!!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佛家曰人最難看懂自己,你真的懂得自己,也就是開悟之時,也就是緣滅之際!!!達摩祖師在洞中悟道,最終影入石壁!!!
-
7 # 雄獅帝國
魯智深悟道了自身的渺小,和名利的虛無 曾經不信天 不信邪。拳打鎮關西 義救金家婦女 救下林沖,想要匡扶正義。還這世間一個清平太白,可最後發現什麼也改變不了。就像波濤中一粒細沙,既然這樣不如歸去吧。這塵世苦海無邊罪孽 只有離去,才能徹底超脫。
-
8 # 葉之秋
在《水滸傳》原文中,魯智深臨終時有一句偈語,明白說出了他死前的頓悟: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偈語之中前兩句極好理解。
魯智深當和尚和一般人不同,一般人是要修善果,求個來生福報。可是,魯智深當和尚只是為了避禍,逃避官府追捕。因此他說,平生不修善果。
魯智深乃是軍官出身,早年抵抗西夏,在前線殺敵人,後來到了後方打抱不平殺壞人,再後來上了梁山殺貪官。總之,在世人眼中十分罪惡的殺戮,卻是魯智深的老本行。
偈語中三四句有點難理解。
其實,金繩也好,玉鎖也罷,都象徵著枷鎖,束縛人心,人性的枷鎖。
言下之意是說,此前自己總有著種種執念,有許多困惑,有許多不滿,有許多仇恨,可如今,忽然之間一切束縛都消失了。
我們結合魯智深的一生來看,早年他畏懼的是朝廷緝捕,於是落草為寇;後來,他擔心的是兄弟們的前程,於是打官兵,上梁山;再後來與宋江不合,卻還是歸順了朝廷;再後來,平田慶王虎,征討北遼屢經艱險;最後打方臘,眾多兄弟死傷慘重……
此時,魯智深心中是怎樣的呢?自然是憤懣不平!怨恨天,怨恨地,最恨的人是誰?
自然是帶頭大哥宋江。
可是,當聽到錢塘江潮來時,魯智深忽然想起當年師父給自己留下的一句話: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為何魯智深聽聞海潮之聲,便一切圓融,悟透了一切?
為何魯智深聽到了海潮之聲,就放下一切,立刻就死了?
只因潮水便如這人世,潮起潮落,生生死死。所謂人生,不過是大夢一場。夢中的一切,不過是夢幻泡影,無論曾經如何執著,都必須,都只能放下。
其實不僅僅是魯智深,歷代許多名人在臨死之前的剎那,往往都看透一切,得到了頓悟。
回覆列表
遇到你提的這個問題,我趕緊去看了一下《水滸傳》,結果,是沒有答案。
沒有答案該怎麼辦呢?於是,我趕緊去請教萬能的網友,一個神通廣大的網友透過“穿越術”,找到了魯智深的靈魂,魯智深的靈魂說——
在即將離開人世的那一刻,可謂是感悟良多。
第一個感悟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年輕時不知道珍惜光陰,不是吃喝玩樂,便是打打殺殺,結果,一生就這麼度過了。現在想一心向佛,可為時已晚!如果再有來生,一定會做本分之人,幹本分之事,潛心誦經拜佛,為佛學做一些貢獻,免得枉活一世。
第二個感悟是:做人,不能沒有文化,不能只有匹夫之勇。如果自己不是文盲,豈不也能坐上梁山的頭把交椅?豈會屈居於宋江之下?看起來“武夫受制於文臣”這句話一點兒都不假!假若有來生,一定要多讀書,要多學文韜“,少學“武略”,用智慧統領別人,而不是用武力去征服別人。
當然,魯智深圓寂時還有其他一些感悟。不過,主要的感悟就以上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