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亮子669

    古人和我們說話完全不一樣,古人要是復活我們肯定聽不懂他們說什麼,現在的南方方言更接近古代口語,保留了一小部分古音方法,所以南方方言很難聽懂,比如吳語、粵語。當然古代也有方言之分的。

    古代也有官話,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的一種共通語,是做官的人便於行政交流必須學習的語言,所以叫官話,一般百姓如果活動範圍廣也要使用官話,便於交流。當然官話我們也聽不懂。

    具體到書面語,你所說的文言文是古代統一的書面語,是古代讀書人統一使用的書面文字,你說的史官有可能是說民間很多人不會讀書寫字,有文化的人根據他們口語的意思記錄下來。提醒一下,古代史官寫史不是民間採集,只是從古籍中選材料,你說的從事民間語言採集的人可能是詩官,就是統治者派往民間收集民間詩歌的官員,《詩經》就是靠這些詩官做成的,他們寫下的基本還是民間的本色語言,但不排除做了文學加工的可能。

    總之,簡單的說,官話寫下來就是文言文。古代也有不用官話寫的作品,比如《海上花列傳》是用吳語寫成

  • 2 # 夏彤小課堂

    一般來說,在古代也是言文分離的。在遠古,比如甲骨文、金文時代,因為書寫難度相當大,因此書面語肯定比口語簡約,節省文字以節省時間、物力和精力,當然可能二者的距離還不像後來那樣大,或許相當於現在的日常口語和文藝作品中經過加工的口語的區別。但越到後來,言文分離的距離越大。

    看揚雄等人的《方言》,就記載了不同地區對同一詞彙的不同方言詞彙。可作言文當時已有分離的明證。到宋明清時期,不但出現了夾雜口語的大量語錄文體的出現,而且出現了白話小說。

    從中也可看出,在不同的場合,是有言文一致還是分離的區別的。像大臣向皇帝上奏章,裡面的文字就文言居多,日常中應當是文白夾雜,不同的人之間程度也不同。士人之間文或許多一些,一般民眾與士人之間或許白的比重在加大,到了一般民眾,就基本上只是白話了。

  • 3 # 雲往千年

    古代人說話都各自具有各自特色,“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語言都會有輕微的區別,但是一點點區別逐漸累積,比如你在長安,有個河東的人來跟你說話,你都不一定能聽得懂。唯一的交流就是同樣的中國字。

    中國幅員遼闊,具有語言片區,比如河南等地的中原官話區,山西省的晉語區等等。所以想知道古代人怎麼說話,瞭解下當地的方言,就是最原始的狀態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你能夠喜歡

  • 4 # 新牛城

    一、秦朝前,很多地方沒有統一!方言版比較多,語言肯定不統一。

    二、秦朝後,那就不一樣了。正常教育會以文言文統一學習。主要是秦始皇統一了6國,文化也要統一。

    其次,要分另外兩部分來看,一是語法方面,二是語音方面。

    語法方面,一般觀點認為,文言文和白話文在先秦是比較一致的先秦材料記載的語法基本可以窺見當時的說話方式,因此也有一些先秦諸子的研究會根據其語法常用語乃至擬音的感嘆詞等等判斷其方言特色和時代特徵。後世的文言文對前代有一些繼承和模仿,即,在後世的語言更加白話的情況下,文人書寫會因為一定繼承性而顯得更“文言”一點,因此存在一定差異。不過這種差異主要是正規作品裡,如奏章詩詞著書立作,像通俗小說那種,差異會小很多,明清小說裡的人物對話,基本可以視作當時人的說話方式。而且看小說戲劇裡的用語,也會發現各個時代各地區間差異很大,有很多明顯口語的詞彙和慣用語,這些基本是從俗語中來的。語音方面,上古音和中古音現在都有比較公認的擬音,雖然具體還有爭議,但大概方向是比較明確的。題主想知道某字的擬音,可以單獨去查,當然也可以自己根據廣韻等等來猜測,不過除非有爭議,既然已經有人研究了直接拿來用就好……中古音相對好理解,聽著有點像南方方言,上古音……反正我聽著就壓根不是漢語了→_→另外以上所述以官話為主,像各地方言那更是數不勝數,古人也有一些專業講各地方言的作品,可以參考……不過作為一個當代人,我也只能聽懂普通話,所以……呵呵相對來說,越是口語化的古文,今天讀起來就越是晦澀難懂(專門裝逼的不算→_→),因為古今口語差距太大了,反而文言文差距相對小一些,你看先秦的諸子和史書還是能看懂的,但看詩經裡就基本離不開註釋了,當然另一方面就是文學作品有一些特殊性,這種逼格放在當時也是需要文化素養的,有些先秦的人就因為不學無術聽不懂詩,未免讓人笑掉大牙。總的來說,慶幸漢字不是表音的吧,不然像我這種音韻學渣渣基本可以告別傳統文化了……

  • 5 # 夢迴紅樓醉一場

    人學習語文時,對古代文言文非常恐懼,那一堆堆不知所云的古文,讀起來簡直和外語一樣費勁。以至於有的小夥伴不免發出疑問:說這麼變態的文言文,古人真是受罪啊。

    其實這裡面有很大誤會。所謂的文言文,只是一個相對概念。

    在先秦時代並沒有文言文這一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文言文,本質上是書面用語,和口語是分離的。但在先秦時代,書面用語基本和口語差不多。

    《詩經》裡非常有名的篇章,我們高中語文學過的《邶風·靜女》,“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我們現在讀起來非常費解,但在春秋時期,這就是當時老百姓的大白話。所以你要穿越回去,跟先秦老百姓說,你們學文言文嗎?他們估計會一臉懵:啥是文言文,能吃嗎?

    到了西漢,同樣是口語一統天下。劉邦和韓信聊天,韓信說:“陛下將兵,多多益善。”這話就是當時人們的口語,司馬遷寫《史記》把這個直接原文照錄了。所以大家如果有夢想穿越回楚漢爭霸時代,提前學一下《史記》,基本就能和那時候的人交流了。

    口語和書面語開始分離出現在西漢中後期,到東漢大致基本就是兩碼事了。司馬相如、揚雄這些大咖們研究出了漢賦,書面用語開始追求對仗、華麗。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文言文基本上定型了。大家觀察一下,從東漢寫成的《漢書》,一直到民國編修的《清史稿》,二十五史中的24部,都是用完全一致的文言文寫作的,2000年基本沒變。

    文言文走進了死衚衕,但口語卻一直在變化,總體上就是越來越簡單,越來越直白。

    三國時候的口語就比西漢易懂了些。曹操釋出文告,為了讓老百姓都能看懂,說得非常直白,“孤嘗以語妻妾,顧我百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意思是我曾經給老婆小妾們說,等我百年後,你們都嫁人去吧。

    南北朝時大量胡人湧入中原,一下子把漢人的口語又推動的淺近化了。《木蘭辭》是北朝民歌,裡面很多詞句很容易懂:“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現在北方一些地方,口語裡對父親仍然稱作“爺”。

    東魏渤海王高澄看不起傀儡皇帝,有一次喝醉了酒大罵皇帝:“朕朕朕,狗腳朕!”這種罵法和現代人的髒話幾乎沒區別。

    隋唐和兩宋的口語上承南北朝,仍然在簡易化的道路上繼續推進。唐肅宗時大太監李輔國說過一句名言:“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分。”意思是皇上您在宮裡待著就行了,外面的事我處理。

    所以你如果穿越回去,腦海裡總是盤旋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用駢四驪六的文言文和王勃、李白們交流,人家估計會像看動物一樣打量你:您敢情有毛病吧,舌頭捋不直還是咋地!正確的說法大概是“阿兄曾睇否,赤霞下有鶩飛,江水與天一色樣。”

    元明清時代的口語長啥樣,相信看過《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的人都能明白。李逵大罵宋朝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裡!”

    蠍子精調戲唐僧:“御弟,你記得寧教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唐僧回敬說:“我的真陽為至寶,怎肯輕與你這粉骷髏。”除了個別用詞習慣,其他與現代很相近了。

    清朝皇帝在奏摺裡也留下過大量口語化的批覆,比如真性情的雍正帝,回覆喀爾喀副將軍策旺扎布,特別親切關懷的寫道:“朕之親切寶貝爾等俱好麼?”不僅是大白話連篇,肉麻程度也與現代沒啥兩樣。

    所以說,文言文在絕大多數時代都不是通行語言,而只是文化人的專利,大部分老百姓都整不明白。哪怕是文言文學得很溜的高手穿越回去,估計也會因為古代口語瑣碎、用詞習慣迥異等問題,乾瞪眼聽不明白。

  • 6 # 鋒在起時

    客家話是中國現存語言中,最接近古漢語的語言。

    客家話也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話的形成,與客家人歷史上的六次大遷移是分不開的。

    南宋時期,客家先民在閩、粵、贛邊區定居,隨後客家話在這時開始正式形成。

    客家話分佈

    在詞彙方面,客家話保留中原古語甚多。例如稱“黑”為“烏”,繩子為“索”,臉為“面”,吃為“食”,“餓為“飢”,脖子為“頸”,稻子為“禾”,走為“行”,早晨為“朝”,柴為“樵”,等等。據研究,稱我為“涯”亦是古音。古時稱我為“吾”,而古音“吾”與“牙、衙、雅”

    是同聲通用的。有趣的是,客家話常用“等”來表示複數。例如“我們”稱“涯等人”,“你們”稱“你等人”,這也是唐宋古語中常見的“吾等”、“爾等”。

    客家圍龍屋

    與普通話相比,客家話的單音詞也較多。例如,面板稱“皮”,健康為“健”,知道稱“知”,墳墓為“地”,房屋為“屋”,乾淨為“淨”,等等。

    客家話的詞序中,常有倒置的現象。例如,稱客人為“人客”,灰塵為“塵灰”,“輕重為“重輕”等等。

    客家話中的單音節量詞重疊的情況比普通話多些。例如“日日”為每一天,“碗碗”為每一碗,“擔擔水”為每一挑水。

    客家土樓

    中原漢人的南遷中,將當時的漢語帶入南方的偏遠山地,相比較被胡語影響得一塌糊塗的普通話,客家話則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特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隊長上班長時間門口玩手機,出去和女朋友吃宵夜,動不動扣錢,這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嗎?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