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灼灼其華6712

    聖人才可以為人師表,老師僅僅只是一匠人而已,別把老師與聖人混為一談,別偷換概念,老師之所以排名臭老九比娼妓還低一等,你們憑什麼要求老師那麼高?

  • 2 # 短劍5

    傳道,授業,解惑,沒說得成為表率啊,道是什麼道?像翟博士的導師,人家傳的是什麼道,業是什麼業?人家侯二傳給徒弟什麼業?惑是什麼惑?人家雞湯大師,給聽眾解了什麼惑。細想之下,還是蒼老師為人師表,真正做到了德藝雙馨。

  • 3 # 花兒朵朵150183730

    教師往大處說,為國家培養人才,

    往小處說,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往私處說養家餬口。

    如果家長素質低下,從小把孩子帶壞了,再交給學校老師,是很難教好的!

    一個學校一個班級那麼多孩子,有的孩子那麼好,有的孩子比較差,一樣的老師,家長不同!

  • 4 # 飛龍在天123013363

    老師古稱先生。先生者,先生先知可以為師。

    現在稱老師,年長為師,傳授知識,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

    真正來說,老師是文明傳承者,是民族文化傳承者,是民族希望的傳承者。

  • 5 # 願心在桃源

    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待發展中國家的各種人和事。並形成正確的判斷力。

    良好而正確的生活態度!教他們要有家庭和社會責任感。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塔尖精英,但每個人都是各自家庭的重中之重。

    同時教他們生活!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永遠的一部分。生活還有其他部分,比如運動,欣賞美,與人如何相處,珍惜資源和身邊的人與事。。。這些老師要教,家長更要教,誰碰到機會誰來完成這個使命。

    教他們學會學習~~遇到任何新事物如何學習運用的~~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我就是老師,我就這樣教的。

    暫時想到這些。

  • 6 # 月如刀1823

    現在的老師不就是背鍋專業戶嗎?娃出什麼問題都是老師的錯,孩子在自家車裡憋死了,是老師不提醒;孩子從家裡跳樓了,是老師管太寬了;放學後私自下河游泳淹死了,是老師的錯;學習成績差了是老師的錯;放學早了,是老師給家長出難題了,放學後讓老師多看一會,是老師想多收補課費了。

  • 7 # 淡淡人生淡淡煙

    最低層次一一按課本教書,

    上升層次一一深化教材教好書,

    再進一步層次一一教書育人。

    很遺憾,由於處在不尊敬尊重教師這個大環境,很多老師只能履行按課本上課這個環節了

  • 8 # 水寨仙人

    教師是個良心活,也難以找到約束的制度和標準,所以也很難管理。管學生狠了,家長會告你,不管又說你不好好教。就象扶跌倒的老人一樣,碰上好人,他會感謝你,碰上壞人。就會被賴上。所以沒人敢扶了。再說教師隊伍,不可能沒有壞的,也不可能都壞,好人還是多數。我們不能全盤否定。不要把教師妖魔化,反過來,我們應該信任尊敬老師,積極和老師溝通配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 9 # 魯梁3

    教師職業確實是良心活,從師範院校畢業,且受過正規職業教育的人,是信得過的。因為他們熱愛這個職業,對教育有研究,感興趣。

    因人數多,個別人出問題不可避免。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什麼樣的行為方式,什麼樣的家風,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僅靠學校不行。家長們可關注一些公益的家長學校。

  • 10 # 使用者7376693612

    現在老師成了熱門話題,有關部門不正確對的話,教師行業現在面臨的教師匱乏,老齡化嚴重,會成為斷裂城帶的!!!

  • 11 # 蒾鹿6

    保護好自己,按時上課就行。一個班上的學生,好學生不用特別輔導,學不好的別瞎費勁,管嚴了家長也不領你的情。想讓自己孩子學習好,去私立學校。花多錢,自然效果好些。

  • 12 # 颶風666

    教師的職責,傳道,授業,解惑。

    傳道,即傳授道理。傳授為人之道,為事之道,為父之道,為子之道,為夫之道,為婦之道。為鄰之道,為友之道,從商之道,從政之道,為師之道,為生之道……

    為師之道,學高身正,敬業尊人樂奉獻。

    為生之道,尊師重學,踏實刻苦知難而進。

    然而,現在,師者,已難承傳道之重。

    社會給教師的各種道德綁架,各種黑教師,一個教師犯錯,一群教師被黑甚至全國教師被黑。學生打老師,更多的聲音是翻查歷史,找老師當年的該打證據……為生之道不存,為師之道威難樹。

    呼喚優良傳統和文化自信,師道之道,當扶正社會偏見。給教師應有的懲戒權,讓學生迴歸學生本位。

    授業。教授學業。教師職責,授業為重。上課髮捲子,下課打麻將的懶惰者可以休矣。在其位不謀其政者可以休矣。庸碌之輩可以休矣。陳力就列不能者止!不要誤人子弟!

    解惑。解答學生的疑惑。教師要有耐心,對學生輔導不厭其煩。做到有問必答,有答必果,諄諄教導,誨人不倦。那些輔導課怕學生問問題的教師,好好埋頭做些題吧!本專業幹了數年,習題沒做過幾道,只會看答案讀答案的,應該洗洗睡了。

  • 13 # 大魚的智慧

    實事求是的講,教書育人就是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問題的關鍵是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素質,才能夠完成這項任務,一,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這是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對學生的授業,解惑的基礎就是專業知識,教師必須具備駕馭教材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之上,透過教師的分析,感悟,讓教材上的死的知識活起來,這個活就是指在教師心中一定將教材吃深吃透,知曉對學生的要求必須達到哪一步,學生必須對知識掌握到到什麼程度,另外活還指教師在授課之前要達到成竹在胸,依照由淺入深,先易後難的循序漸次層層講解,是學生透過老師的講解達到要求的程度。二,具有一定的授課技術和技巧。老師授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運用和展現技巧的過程,教師必須不但把課講好,更要講精彩,要講的生動形象,語言風趣幽默,聲情並茂,具有能夠處理授課過程中突發問題的機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化作學生自己的實際行動。注意區分文理兩大學科的特點,一般而言,文科講解要求注重語言的形象性,教師必須具備對教材形象的分析,總結歸納共同的特徵。對於理科而言,善於把概念,定律定理,公式講解明白,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起來。三,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對待學生要有父母帶孩兒女的仁愛之心,只有這樣,才能夠善待學生,正確看待學生的毛病和問題,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實際上,在現實的實踐中,教師的問題集中反映在基礎教育階段,大學老師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這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與家長學校關係聯絡緊密,幾乎每天都要和彼此打交道,其次是,這個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家長學校都會有嚴格的要求,因而教師少有疏忽,勢必引起家長學校的不滿意,容易造成負面的影響。不可否認,部分教師確實存在補課和不負責任的現象,它所形成的原因錯綜複雜,不可能以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分析到位。我們可以這麼說,社會對教師的過分譴責和部分地區教師待遇偏低它們互為因果,如同彈簧施壓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反向作用力。

  • 14 # 齊壽農民

    老師的職責為教師育人,可現在是以分數為準繩,分數再高人品不行將來也是危害社會的人,當前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老師也是很無奈。

  • 15 # 金DosenShanghai

    我不是正規老師,只是偶爾做著培訓的事情。講講我的觀點。

    現在的教育環境,比起20年前有很大的變化。適齡學生群體的變化,父母群體的變化,社會發展速度和資訊獲得與傳播速度的變化等。這些都與現在的老師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1.適齡兒童群體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變成獨生子女。任性,自我,不聽話,家長的護犢子等增加了教育的難題。以前問題學生佔少數,現在是佔多數。所以管不過來,也管不來。

    2.父母群體的變化。以前大多數父母的學歷普遍不高。大多數父母的學歷不高於老師。預設老師的教學模式。孩子被老師批評,就認為孩子犯錯。另外,以前的老師,確實是把寫生當自己孩子來教育的也不少。但是現在大多數家長的學歷普遍不低於高校老師。對於老師的教育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3.資訊獲取和傳播速度。在學校有點風吹草動,馬上發到網上。又有很多水軍灌溉。沒有的事情,也有事了。不管三七二一,先到教育局舉報。學生是說不得,更別提罵了。動了手可能就飯碗都砸了。做老師這哪裡是給學生上課,好像是給皇帝上課。

    我覺得,現在的教學模式需要改革。學校在教基礎知識外,應該多培養修養和責任感。少做面子學習,多放在學生間協同能力和解決問題上。另外,現在的學校組織架構也需要做調整。除了目前的專業知識教師外,應該多配一些生活輔導老師,心理輔導老師等崗位。即使糾正學生的行為。

    現在的學生,不像以前那樣,一個班主任就可以教的過來的。自己想想,現在的孩子,有幾個大人看著的。是能否看得住?

  • 16 # 手機使用者54753218811

    教師主要職責是給學生知識、技術。家長對自己孩子主要職責是生理、心理的培育和潛移默化,使他們具備好人基礎。社會對以上這兩個職責堅定維護。如果把教育後代的責任全扔給教師,教育肯定好不了。

  • 17 # 易查分

    1.模範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熟悉和遵守學校教學工作的有關規定。

    2.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樂教敬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

    3.履行教師聘約,積極承擔教育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按規定保質保量地完成一定數量的教學。

    4.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教育改革。

    5.刻苦鑽研科學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生產實踐和科研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和業務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成年人,不開心的時候可以表現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