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弄潮兒2231

    封建社會為啥要要禁黨爭?因為一但形成黨爭,他們就會以所在政治集團利益高於天下利益,建國後因為政治原因,學的歷史是帶有很強政治立場,特別是九十年代以前的課本,只要是反封建王朝的再壞他們也被寫成好人,如太平天國丶李自成起義都被認為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是正義的,但這兩個政權恰恰沒有得到當時社會精英及士人的絲毫支援,戊戌六君子中有人要出賣新丶藏兩個地方的,東林黨除了少數人,大部分是隻會高談闊論不會幹實事的書呆子,還清高臭傲,把不少能幹實事的要逼下野了,要麼被逼到太監那去了,馬士英最後都比東林黨人有骨氣,不少東林黨人高喊忠君愛國,但清兵一破城,他們節操還不如妓院的婊子,史可法人品不錯,可惜不是治國之才,只配去教書,只會幫倒忙,明末東林黨中有骨氣的大都是類似於史可法這種只會空談不會實際。

  • 2 # 呼風喚雨的男孩

    最重要的就是在明朝財政吃緊的狀況下,阻止皇帝徵收工商稅,礦稅,海稅,把說不可與民爭利,然後把稅攤派到最底層農民身上,感情農民不是人不是民,導致流民越剿越多,財政也繼而崩潰,局面徹底失控,本來天啟時代重用宦官,文官集團和它們代表的大地主,大商人階層被壓制,明朝財政是足夠的,一有災荒就賑災了,一有流民,朝廷就賑濟了,一直沒有民亂,天啟死後,東林上位,朝廷斷了經濟來源,有災賑不了,流民撫不了,流民越來越多,各地軍費都發不了,譁變不斷,大量軍隊軍閥化,戰鬥力急劇下降,很多人都認為明朝滅亡因為小冰河糧食減產,減產是不錯,但是如果朝廷有錢,是可以掌控局面的,明朝滅亡就在於宦官集團被打敗,東林黨上位,權力結構崩潰,朝廷無法徵東林利益集團的賦稅,只能向底層農民攤派,財政徹底崩潰,民亂徹底失控造成……

    諷刺的是,明朝滅亡了,東林大多投了闖和清,到清時期,這幫人又想效仿明朝時期很皇帝剛,繼續以直邀名,以名謀官,以名權謀利,要知道在明朝時期誰跟皇帝吵架吵的最橫,誰挨的板子最多,誰的名望就可以急速提高,然後在文官集團大踏步進步……在清時期,這幫人依然想來一波,結果被集體斬殺……明朝皇帝派人去收礦稅,這幫人僱一幫人抗議,把收稅的太監都打死了,皇帝也沒收成稅,到了清時期,這幫人又想跟滿清皇帝講道理,不能與民爭利,結果被集體斬殺……

  • 3 # 周易星雨

    文官及各階層被壓制的太久,借勢壓制皇權階級而已,雙方矛盾大到借用外部勢力,就是保皇和倒皇之爭。可惜被漁翁得利。

  • 4 # 三國兩晉南北朝

    東林黨比起閹黨都不如,東林黨代表的江南地主利益集團,把持明廷中央大權,他們以犧牲禍害朝廷利益來增長江南地域利益,這是典型的地方吃中央,這群文人士子不通軍事反而亂指揮瞎指揮,對投靠他們集團的委以重任,對非同道中人則無情的打擊貶斥,這樣的政治集團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呢。

  • 5 # 銀鍠朱武

    魏忠賢的閹黨是誤國,對於大明王朝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但是東林黨卻是實打實的害國,成為了為了反對而反對。你支援的,我們全反對。你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援。

    應當裡面有好人好官,東林黨裡面也有很多禍害。這件事不容辯駁的

    魏忠賢的閹黨依附皇權存在,王朝倒下了,他們是沒有機會選擇新主子的。東林黨卻不同,他們是臣子,他們有選擇新主子的權利和機會。北京城破的時候,這些人就選擇投降李自成,結果怎麼樣呢?李自強把這些人全關起來,硬生生的折磨套出了七千萬兩白銀,光是白銀就七千萬兩呀,更別說什麼宅子田地古董玩物等等一系列的財富。你們想一想,崇禎當時向他們借錢的時候,大臣們都哭窮,甚至到街上去賣家當,結果李自成這麼一折磨就弄了那麼多錢,可見這些大臣之富呀!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歷史故事,崇禎向大臣們借錢救國的時候,他的老岳父都不出一分錢,無奈之下,皇后將自己的私房錢給了父親,結果這個國丈爺貪下一半的錢,是不是很奇葩呀?

    我不是為魏忠賢洗白,至於後面的南明,也被東林黨給坑死了

  • 6 # 一生最服王陽明

    東林黨最大誤國就是拼黨爭拼名利牛逼,拼虛偽拼道德高點牛逼,卻實無治國安民之才,更是在大明內憂外患時硬生生下推入逆淘汰的深坑,最終把億萬百姓和他們自己推入火坑。

    當東林黨把砸大家飯碗搶大家飯碗的事演成保大家飯碗的事後,把送國破家亡的機會演成救萬民於水火時,掩護他們收取江南富商地主利益輸送,截留國家稅源時,演得正義凜然,義正辭嚴時,當整個國家被東林黨搞成越虛偽越吃香,官員越維護國家越正直越幹練越倒黴,將軍越為國拼命越小命不保,國家就時日不多了。

    就像他們把魏忠賢罵成最無恥小人,但袁崇煥立了軍功,魏忠賢和閹黨只是搶了袁崇煥功勞的大部分,但至少讓袁崇煥喝了口肉湯,把袁崇煥氣得回家抱孩子而已。輪到他們遇到袁崇煥立了大軍功,他們一看不是他們東林黨的人立了大功,對他們這可是天大的恥辱,結果恥辱之下,合夥算計袁崇煥,有功不賞就算了,竟然讓袁崇煥落了個千刀萬剮的下場,結果李自成兵圍北京,天下竟然無人敢勤王,因為不勤王不至於死,勤王勝利後必死的頭讓東林黨開了,誰願意觸這個黴頭誰傻誰就是二百五。從這件事上稍稍比較一下,如果說魏忠賢閹黨很無恥很無底線,但與東林黨相比,其實還算君子多了。

  • 7 # 歷史的微妙啟示

    從揭露、反對名不正言不順卻竊弄皇權、權傾朝野的魏忠賢集團的腐敗行為看,明末東林黨人似乎應是支援、推動、輔助崇禎反腐敗的功臣;以此說東林黨人黨爭誤國,把有效收取工商稅足夠國防費用的魏忠賢逼死、廢除工商稅、把稅負加在不堪重負的農民頭上、迫使農民起義,內憂外患下明朝滅亡入罪東林黨人明顯有失偏頗;那不是專權專制承擔全權全責的崇禎皇帝的乾綱獨斷嗎?崇禎吊死在皇宮內煤山樹上後,努力為崇禎死後爭名譽,認為崇禎皇帝符合太祖先皇聖訓能夠專權專制,不是亡國之君的難道缺少了東林黨人嗎?

    如果說東林黨人應填補魏忠賢倒臺後的權力真空,或應像1215年英國貴族市民與英皇約翰簽訂有關稅政的《大憲章》,不能讓素質低下的崇禎專權專制廢除工商稅,工商階層應為國家社會承擔責任,否則誤國誤民,卻又不無道理;但難度似乎太大了,歷史證明,古老中國經濟體制成功變革的不乏其人其事;但相應政治體制改革之難,僅那麼一種話語權也是明末的東林黨人所無法掌握的。

  • 8 # 中國歷史探索者

    主要是三條,搶功,搶錢,黨爭。

    例如,熊廷弼是楚黨,兩次去遼東,迅速扭轉局面,對後金獲得優勢。然後東林黨為了搶功,兩次派人奪權,局勢急轉直下一發不可收拾,把熊廷弼活活坑死。遼東局勢的崩潰,東林黨出了大力。

    搶錢就更別提了,作為東南資本勢力的代表,反對朝庭的一切加稅,除了加農民田稅,他們自己又是免稅的。大規模的進出口走私,開礦開工場,不交一文錢。

    著名的東林黨黨魁李三才,現在的高考知識點上都讚揚他反對朝庭礦稅商稅的事,似乎一身正氣。但沒提到的是他在做漕運總督的時候,把稅單交給商人,讓他們想填多少隨便寫。自己過著富貴奢華無度的生活,遠遠超過王侯, 當時的明朝文人多有記載。

    李三才的錢哪來的,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灰色收入。損國家肥自己的典型,即撈足了錢又撈足了名聲,無恥至極。明朝財政的崩潰,東林黨功不可沒。

    黨爭是最厲害的,東林黨的口號是非我即敵,創造性的利用了京察,作為打擊其他黨派的武器,引爆了整個官場,可以說這是導致明朝末期政局混亂不堪的主要原因。

    為了加強對官員的管理,明朝規定每六年要對南北兩京的官員進行考察,謂之“京察”。京察時,四品以上的官員由皇帝親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員由吏部、都察院會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員,則會被直接罷黜,削職為民。

    萬曆三十三年乙巳京察,主持者是吏部左侍郎署尚書楊時喬,左都御史史溫純,起重要作用的官員有吏部考功郎中劉一琨和都察院河南道掌道御史吳達可。這些或是東林黨的骨幹,或是與東林黨人來往密切。由這些人主持的京察往往只給東林黨人帶來好處,結果是錢夢皋等一批浙黨骨幹遭到處分。但由於首輔沈一貫(浙黨)的內中活動,京察奏請處分的公文拖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批覆下來。吏部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最終是由皇帝出面,敷衍了一下,不了了之。

    萬曆三十九年辛亥京察,鬥爭異常激烈。這次的京察主持者是吏部尚書孫丕揚,署理左都御史徐宏綱,以及吏部考功郎中王宗賢,吏科都給事中曹於汴,河南道掌道湯兆京,都是東林干將,同時在內閣擔任首輔的葉向高也是東林黨人。由於勢力太有利,東林黨諸君有些膨脹,他們把一切與自己勢不兩立的,關係不密切的,立場不一致的小宗派都稱為邪黨。

    處分了一批對立派人物,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宣黨黨魁湯賓尹。湯賓尹原任南京大學校長,頗為自負,只因為與東林黨對立,就遭到查處。有人憤憤不平為他申訴,吏部尚書孫丕揚就給駁回,而且還說:老夫為今日去一嚴嵩,快哉。其實湯賓尹的職位,就像現在的中央大學南京分校的校長一樣,位才四品。明朝校長這個職位照慣例又很難升遷。與嚴嵩相比,相差實在是太遠了。更不講道理的是,一些官聲頗佳的人,只因為是湯賓尹的門生,竟然也遭到株連的處分。就連後來成為閹黨重要骨幹的王紹徽(宣黨)也是在這次京察中被驅逐的。

    東林黨人在辛亥京察中幹得痛快淋漓,卻也遭到非常激烈的反抗。齊黨,楚黨,昆黨,宣黨不甘於失敗,於是聯手向東林黨反攻。在京察後的兩三年中,他們運用各種手段,不但趕走了科道部屬中的一大批東林黨人,連葉向高,孫丕揚這樣的閣部大臣也被一一驅逐出朝堂。可以說,由於東林黨人在辛亥京察中行動過於激烈,反而導致了一場慘敗。

    萬曆四十五年丁巳京察的時候,已經是邪黨們在最後鞏固戰果了。東林黨人真正處於極端劣勢中,正是在萬曆朝的最後這幾年。直到萬曆帝駕崩,光宗和天啟帝相繼即位,東林黨人才有了真正的轉機。

    仰仗光宗的知遇和他們自己的努力,東林黨人逐漸在朝廷中扎穩了根基。

    天啟三年癸亥京察,這次輪到東林黨人算總賬了。此次京察的主持者是吏部尚書張問達,左都御史趙南星都是東林黨的健將,趙南星尤為著名。這趙南星是河北人,萬曆三年考中進士,他與顧憲成等人來往密切,為人嚴苛。京察的結果公佈,南北兩京官員被彈劾處理的四品以上的官員有23人,五品以下的庶官有315人,邪黨大敗。

    天啟後期,齊黨,楚黨(張居正就是楚黨),浙黨等其他黨派日子過不下去了,被迫抱成一團,最後投奔了魏忠賢(魏曾經討好東林黨,送禮送錢公開讚揚結果被羞辱),成了閹黨主力。閹黨把東林黨再次打壓下去,不久崇禎上臺東林黨又殺了回來,再次清算閹黨,最後一黨獨大。

    在這種黨爭異常劇烈的情況下,明朝朝政不可避免的走向混亂毀滅,東林黨罪無可恕。

  • 9 # BMLGGZSGCS秋水長天

    很多歷史白子一知半解,胡說八道,混淆是非!明朝的滅亡,如果一定要找誰是罪人的話,一則是明王朝自身腐朽無能,二則是天災與施政不當(還是當政者之過),三則是閹黨魏忠賢的胡作非為,禍亂朝綱!四則是官逼民反,農民起義直接埋葬了明王朝。根據各種史實記載,東林黨的作用更多是積極向上,力圖革新的。

    下面大體還原一下從天啟到崇禎時的歷史脈絡和主要事件:

    一,東林黨與閹黨之爭

    明朝後期,朝臣結黨,派系林立。萬曆32年,落職還鄉的原吏部朗中顧憲成在地方官的資助下與高攀龍一同講學於無錫東林書院。他們諷議朝政,裁量人物(評價誰誰誰),其言論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人物和東南城市勢力,以及一些地方實力派都聚集在他們周圍,形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東林黨。

    早期的東林黨對立的主要是一批代表大地主利益集團的官員,東林黨與各黨派的鬥爭是以"京察”為發發端的。以後爭鬥的中心逐漸轉移到太子廢立的問題上來了,後期黨爭主要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鬥爭。魏忠賢原本是當地有名的市井無賴,後因為賭博輸光了家產做了太監。天啟時魏忠賢與天啟的乳母客氏勾搭,日益得寵,成為新的政治集團,被稱為"閹黨"。

    魏忠賢把東林黨人當成阻止他實現野心的重要障礙。天啟四年,魏忠賢在宮裡基礎已經牢固,開始向外廷出擊。六月,素有剛直敢諫的楊漣上書參劾魏忠賢的24條大罪,請請求驅逐客氏出宮。魏忠賢設計使熹宗下旨嚴責楊漣。不久,楊漣和東林黨另一重要成員左光斗一起被罷了官。天啟五年,閹黨的爪牙許顯純捏造口供將楊漣,周朝瑞,左光斗,袁化中等人下進錦衣衛大獄中,不久又在他們殺害。天啟六年,魏忠賢捏造了"七君子”事件,把東林黨人周啟元等七人迫害致死。此外,為了打擊反抗或不依附他們的官員,魏忠賢的黨羽們還羅列了一個黑名單,將不肯同流合汙的官員指為東林黨列在黑名單上(都指鹿為馬了)。當時開列黑名單已經成為一大風氣,東廠西廠都照單捕人,並把他們弄死。一時間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魏忠賢的權勢達到了頂峰。

    天啟皇帝利用閹黨打擊勢力漸大的東林黨(主要干涉朝政,官員了)。最後東林黨下去了,閹黨又橫著走了。到崇禎時,閹黨也玩完差不多了,可崇禎再也無可以推心置腹的大臣可用~這與他本性有關。

    天啟七年,熹宗病逝,崇禎繼位。魏忠賢見大勢已去,自知被天下人所恨,難以自保,然後自縊而死。閹黨勢力也遭到嚴重打擊,東林黨人士逐漸返回朝廷。東林黨人主張改良政治,開放言路,反對橫徵暴斂,提倡減輕人民負擔緩和矛盾,並以此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他們敢於揭露批判黑暗腐敗政治為民請命,為挽救明朝危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反映了社會進步勢力的要求。

    二,崇禎自毀長城

    袁崇煥在遼東打了勝仗,炮轟努爾哈赤,以致努爾哈赤最後病死。這個功勞卻被閹黨魏忠賢記在了自己的名下,還責怪袁崇煥沒有親自救錦州是失職,袁崇煥知道魏忠賢有心跟他過不去,就辭了職。

    崇禎繼位以後又把袁崇煥召回朝廷提拔他為兵部尚書,負責指揮整個河北,遼東的軍事。袁承煥重新回到寧遠,選拔將才,整頓軍隊,士氣大振。有一次,東江總兵毛文龍作戰不力,虛報軍功。袁崇煥使用崇禎賜給他的尚方劍把毛文龍殺了。

    皇太極打了敗仗,當然不肯善罷甘休,他知道寧遠,錦州的防守嚴密,決定改變進攻路線。1629年農曆十月,皇太極率領幾十萬金軍從龍井關,大安口(今遵化北)繞道河北直撲明朝京城北京。

    這一著出乎袁崇煥的意料,袁崇煥得到情報趕忙帶著明軍趕了兩天兩夜到了北京。沒顧上休息,就一與皇太極的軍隊展開激烈的戰鬥。後金軍隊退走以後,崇禎帝親自召見袁崇煥慰問一番。但是一些魏忠賢的餘黨卻到處散佈謠言說,這次後金軍繞道進京是由袁崇煥引來的。

    崇禎皇帝本身是個疑心極重的人,聽了謠言也有些懷疑。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被後金軍俘虜去的太監,從後金軍中跑出來向崇禎帝報告,說袁崇煥和皇太極定下了密約要出賣北京(皇太極的反間計)。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袁崇煥被處以凌遲。

    三,農民起義。

    這一節省略了,陝北發生一年乾旱以致後來發生人吃人的慘劇!崇禎並未採取有效賑災安民措施,再加上一系列不當施政導致農民大起義。明實亡於農民起義。

    四,崇禎自己剛愎自用,猜忌極強。以致沒有重臣可用以重振朝綱。士紳階級的貪婪,底層人民的困苦,內憂外患,最終讓明帝大廈倒塌了。

    以上幾條均源於正史史實,明朝的滅亡怎麼賴上東林黨了?這又是什麼梗?流行嗎?歷史定位的東林黨是正面而積極的。

  • 10 # 湍流袞雪

    整日搞心學立牌坊,誤導華人沉浸在烏托邦裡,背後卻幹苟且之事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到了明末崇禎皇帝籌軍餉盡然無人響應,然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在嚴刑拷打一番居然搜出七八千萬兩白銀,這比帶路搬梯子還要可惡。

  • 11 # 史道驛站x

    崇禎皇帝一登基,就急匆匆的把壞人魏忠賢給剷除了,一時大快人心,畢竟魏忠賢獨斷朝綱,排擠賢臣,崇禎的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譽,尤其是東林黨人,那更是痛快無比。魏忠賢死後,崇禎重新啟用東林黨,以至於把明朝直接給葬送了。

    那麼東林黨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何說是他們造成了明朝的滅亡。

    東林黨人是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代表,不得志的東林黨人顧憲成,為了宣揚他的政治主張,在無錫開設了東林書院。一時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加入者很多,人多了集在一起,就開始發牢騷,指責時政。

    明朝後期宦官勢力增大,與文官集團進行爭鬥。但文官集團總是處於優勢,張居正時期達到巔峰,萬曆去世後,明神宗卻又重用宦官,魏忠賢就是當時著名的代表人物,文官被打壓,遠離了權力中心。

    東林黨人在苦苦煎熬中等待機會,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向權力發起衝刺,在萬曆確定繼承人的事情上,發生了“爭國本”事件。東林黨支援朱常洛,並不是因為朱常洛的優秀。而是以此來博得大義的名聲。

    這一次東林黨人成功了,朱常洛順利繼位。隨著葉向高出任內閣首輔,東林黨人終於走到了權力的中心,還沒有來得及慶賀的東林黨人,在九千歲魏忠賢的打擊下,東林書院被毀,同時把東林黨人定性為反面教材。東林黨得到了徹底的清算。魏忠賢就是東林黨人的剋星。

    崇禎繼位後,下詔為東林黨人恢復名譽,並出資修復東林書院,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東林黨人捲土重來。再次歸來的東林黨人,並沒有吸取以前的教訓,也沒有總結以前失敗的經歷。而是得寸進尺,對宦官集團進行政治追殺,所謂的偽善面具徹底撕破,公開為大地主和大商人站臺。

    東林黨人不顧國家財政空虛,取消了工商稅和海稅,對邊遠山區的老百姓加征剿餉,並對最底層人民加徵練餉,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揭竿而起,為此給明朝敲響了喪鐘。

    崇禎帝重用的內閣首輔東林黨人韓爌,在崇禎還沒有去世前,就拜見了闖王李自成,內閣首輔東林黨人成克鞏,後來成為了順治的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少傅兼太子太傅,成了十足的漢奸。這些道德君子真的還比不上一個太監有骨氣。

    東林黨人真的是壞事做盡,禍國殃民。

  • 12 # 帝國烽火

    明朝末年顧憲成等人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在講學的同時,他們還抨擊朝政,最終逐漸聚合成一個政治集團“東林黨”,而東林黨在明亡的道路上需要承擔很多歷史責任。

    第一:東林黨加劇了黨爭。我們知道,明亡於黨爭,而東林黨則加劇了這一現象。其中山東人的齊黨,湖北人的楚黨,安徽宣城人的宣黨,江蘇崑山人的昆黨,而以浙江人

    的浙黨聲勢較大等團體比較突出。他們為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權位,以攻擊東林黨為首務,東林黨人則一再抓住對方的弊端加以參劾,於是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明末黨爭。

    東林黨與對立各派之爭,圍繞著是否擁立朱常洛(神宗長子)為皇太子這條主線,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中激烈爭鬥,其間,雙方都利用京察制度作為打擊對方的手段。黨爭的結果是,自己黨內的人,無論有錯誤錯都必選報,其它黨的人,無論賢與不賢都進行攻擊,結果造成大明無人可用。

    第二、阻止政府的稅負改革。東林黨人代表了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並藉著崇禎帝清除魏忠賢勢力的時機,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再加上當時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第三、書生誤國,缺乏遠見。東林黨人是一群沒有多少政治遠見,缺乏治國才能計程車大夫,東林黨人從不曾提出過救治國家的政綱,長於內爭,短於治國、治軍。明朝的最終滅亡,晚明東林黨是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罪責。

    第四、影響了國家的執行力。魏忠賢時期黨爭已經非常厲害,而魏忠賢利用其內廷勢力,使明朝的政府執行力得意繼續,但是東林黨上臺之後,加劇黨爭,抨擊時政,都影響了政治執行,這也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東林黨的出現,加劇明朝內耗,雖然他們中不乏一些正義之士,但是對於國家而言,並沒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建樹,反倒是加劇了黨爭,加速了明朝滅亡。

  • 13 # e_listen141814398

    人是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的,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惡魔,而那些被很多人排斥打壓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明朝末年的華人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些。

    崇禎王朝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直到崇禎末年,周延儒上臺以後,才禁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周延儒此舉深得民心。但後來周延儒因為提拔馬士英而被列入《明史》奸臣傳中的六大奸臣之一。

    顧炎武,聖安本紀卷之六: 馬士英伏誅。士英渡江後,黔兵逃散,乃潛居天臺寺中。其家丁某縛之以獻貝勒,貝勒數其罪惡誅之;剝其皮,實之以草,用快眾憤。時人有以周、馬作對者:『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屍;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

    周延儒、馬士英都被《明史·奸臣傳》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在馬士英執政期間,批評馬士英就會遭到嚴厲的打擊,連《讓馬瑤草》的作者,在馬士英逃跑以後,馬士英已經很大程度失去權力的時候情況下,都做好了遭到白道黑道的威脅的準備,《明史·奸臣傳》稱馬士英日事報復,就是一天到晚就整人害人像惡魔一樣。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人民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東林黨實際上是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執政的機會並不多,他們執政的共同理念包括:減稅、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以及全民參政,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雷電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末年的東林黨和復社的人出資幾萬兩白銀,資助周延儒再度出山,當時的周延儒因為減稅以及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的隱私,使得當時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被明史和馬士英一起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小人是很難從感性的角度看出來,一般的人往往會把小人當成很好的人。人性就是這麼複雜,看起來非常好的人其實可能壞的要死,而看起來被大家都排斥迫害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實際上在明朝末年,馬士英非常討人喜歡,朋友圈極廣,給人一副精明強幹的印象。周延儒就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明朝末年,黨爭劇烈。崇禎14年,周延儒為了復出接受了阮大鋮贈送的萬金,作為活動經費。但阮大鋮作為閹黨分子,東林黨人都不接受。馬士英不是閹黨分子,跟周延儒的關係也很好。後來馬士英當政之後,周延儒有一個弟弟家的親家的親戚,找到馬士英,馬士英對這個周延儒家的親戚贈送了大量金錢,又封官又改名。馬士英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那是不用說的。阮大鋮被江南計程車大夫們視為小人,也就是叛徒。主要是因為阮大鋮當年當時曾經背叛出賣過不少的江南士大夫,使得他們有的坐牢,有的失去了性命。後來阮大鋮企圖緩和雙方的關係,比如他出錢3000兩白銀給侯方域去為李香君開苞,侯方域已經答應和解,但李香君堅決不同意,阮大鋮就構陷罪名準備逮捕侯方域,侯方域逃跑了,但後來還是被阮大鋮關了起來。這就是明朝末年的黨爭。對於馬士英大家都沒有意見,都願意接收馬士英。開始的時候,大家對馬士英的印象還很好,不少人還認為他是于謙再世,能救民於水火之中,挽救大明朝。當馬士英把他的妹夫越其傑派到開封去擔任河南巡撫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見,儘管越其傑先前因為貪腐被處理過。本來,馬士英是把河南巡撫拿給阮大鋮當的,如果這樣的話,阮大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似乎後來會少了很多故事。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註定了中國近代的悲慘命運。明朝末年,李自成能夠透過行賄官員多次成功逃脫。而很多不夠世故的知識分子卻被極端殘暴的虐殺致死。

    在秦淮八豔中李香君痛斥馬士英,馬士英罵李香君是賤人,實際上,馬士英才是最大的賤人。

    《續明紀事本末》記錄了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據史書記載,被馬士英策反的方國安其破壞力比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還要大。在江陰保衛戰的81天中,江陰孤城就抵抗了清軍重兵圍困長達81天,體現南明王朝真正的抵抗能力。之後在浙江地方,勢力超過幾百個江陰的魯監國政權割據政權,幾乎又成為了南明政權光復的希望,但馬士英又徹底毀滅了南明政權的最後希望。方國安敗退就敗退了,但他之後成為了消滅南明王朝的主力,對於消滅南明魯王政權,本來方國安沒有投降清軍,但經過馬士英策反之後,手握重兵的方國安的對於消滅南明王朝的貢獻甚至超過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

    《續明紀事本末》記錄了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透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升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

  • 14 # 武大官人

    東林黨的政治活動經歷了神宗、天啟、崇禎三朝!那麼他們都做了什麼?

    首先是明朝末年的國本之爭和明末三大案中,東林黨和其他各個派別的鬥爭非常激烈,東林黨的政治主張一般情況下都是透過個人活動表現出來,他們代表了江浙地區地主商人的利益,開放沿路,反對宦官干政,反對礦稅,是東林黨的三項具體主張!並且在崇禎初年,朱由檢剷除閹黨以後,朝廷中的東林黨勢力開始擴大。取消了一大批工商業的賦稅,導致明朝末年的財政收入變得非常單一,主要依賴於向農民徵收稅務,加上明朝末年天災不斷東林黨在崇禎時期的政策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了明朝末年的農民大起義!

    其次就是東林黨也是空談誤國和理想主義者的典型代表!雖然他們致力於改變明朝的現狀,力圖拯救國家,但是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又表現的無能又無力,反而把明朝更快地推向了滅亡,東林黨人大多數以高尚的道德品質自居,用道德輿論攻擊其他派別,但是正如崇禎皇帝臨死時唯一的心願,就是要殺光所有文臣一樣,在明朝滅亡之後,有相當一部分的東林黨人投降了清朝,而被他們標榜的高尚道德品質,也被他們棄之一地。而東林黨人的死對頭閹黨確做出了最後的反抗!歷史就是急劇諷刺,東林黨並不是一個政黨,它只是一個社會團體!

    我們都知道明朝末年的黨爭非常激烈,更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明朝的滅亡!今天咱們就來看一下明朝著名的東林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萬曆八年無錫人顧憲成中進士,次後一直在京為官,由於顧憲成直言敢諫,在立皇太子一事是引起神宗反感!到了萬曆22年,朝廷在推舉內閣大學士的時候,顧憲成所提人選都被神宗不接受,最後顧憲成被革職回鄉!

    回到家鄉以後顧憲成和弟弟顧遠端修繕了一處宋朝學者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由於顧憲成在江南人士中聲望比較大,很快就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援!

    同年十月發起東林大會,後來規定每年進行大會一次,每月小會一次。東林書院講學的地方其實就是議政的地方,吸引力很多士人而來,有一部分在朝廷任職的官員也參與其中,逐漸由一個講學計程車人團體變成了一個政治派別!

    參考 明史傳

  • 15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並不在東林黨,而在於兩個字:礦稅!當下,有很多人認為,明朝萬曆政府缺錢,缺錢那就要增稅,而以前的三十稅一確實太低,所以萬曆皇帝想手裡多點零花錢,就得加稅。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皇帝的加稅,能否得到百姓的支援?更具體的,則是收多少,既能不激起百姓的反抗,又能滿足朝廷與皇帝的需求。如果能達到一個平衡點,東林黨人主持之下的抗稅運動,未必就會有那麼多的支持者。

    萬曆皇帝的這次徵稅,確實犯了幾個重大錯誤。頭一個,便是誰來收稅?居然不是戶部的正式人員,而是皇帝直接派出的宦官或其他人員。而宦官,大家都明白,是最容易製造腐敗的一個人群。他們所收取到的稅款,很大一部分中飽私囊,這便意味著他們必然會狐假虎威,肆無忌憚地撈錢。

    事實上,礦稅原來就有,這裡涉及的其實是一種稅上加稅。稅上加稅,本身就讓人反感。更何況是沒有明確界限(收多少、怎麼收全部掌控在宦官手裡),而且操作者還是宦官。面對這一切,東林黨人成為反對派的主力。包括大學士葉向高在內的東林人士紛紛上疏要求罷撤礦監、稅使。東林黨認為:礦監、稅使不但使貧者斷絕生計,富人也蒙受其害,這樣下去,勢必激起大亂。 所以在明神宗死後,朝廷便撤掉一切礦監、稅使,可以說這是東林黨的勝利——由此也成了稍後魏忠賢迫害東林黨的內因之一。

    那麼到了今天,為什麼有人會反而站在魏忠賢一邊,反而指東林黨為惡呢?這實際上是一種對歷史的重新創造,即以當下的標準來解讀明代的歷史,他們鼓吹國家就應該收高稅收,收稅有理,抗稅無理;魏忠賢是帝國利益的代言人,東林黨則是部分士大夫與商人的代言人,如此來簡單定性,自然也就離真相相距越來越遠了。而從另一方面講,東林黨確實也執政能力不足,失誤多多,不能說是一個成熟的政治派別——但即便如此,捧魏壓東的做法,依舊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觀點,政治大於歷史,時髦大於事實。試想,這種觀點如果成立,是不是要指責北美人民,當初不該抗拒英華人的印花稅票,以至於演變出獨立戰爭來呢?

  • 16 # 仁者厚德載物

    所謂東林黨誤國,大多是一些顛倒黑白的勢利文人編造的謊言。

    這些勢利文人為了吹捧魏忠賢閹黨,編造魏忠賢向富人徵稅的神話,及崇禎帝時期東林黨不向富人徵稅導致明朝滅亡的謊言。

    事實上,魏忠賢閹黨貪贓枉法大肆揮霍,崇禎帝朱由檢繼位的時候,明朝國庫已經被魏忠賢閹黨掏空,是崇禎帝重用財政專家畢自嚴開源節流打擊貪汙,才挽救了明朝的財政危機,北京保衛戰為四十多萬勤王大軍提供糧食後勤。

    著名的東林黨內閣首輔李標在崇禎帝朱由檢自毀長城冤殺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時候,還盡力為袁崇煥辯護。

    魏忠賢閹黨餘黨溫體仁王永光高捷等為了替魏忠賢的乾兒子毛文龍報仇陷害袁崇煥,編造後金軍進攻北京是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導致的謊言,想把內閣首輔韓爌及李標錢龍錫等為首的東林黨一網打盡。

    事實上,崇禎時期的東林黨大臣韓爌李標孫承宗等都是非常正直的大臣,他們對魏忠賢閹黨心慈手軟,並不想擴大打擊面,崇禎帝要求處罰的魏忠賢閹黨有262人,而韓爌李標等只提出五十人名單。

    而民族英雄袁崇煥是無可置疑的東林黨,他的兩位老師孫承宗韓爌都是崇禎時期的東林黨領袖,袁崇煥被冤下獄,為袁崇煥辯護的李標成基命也是東林黨。而被袁崇煥斬殺的毛文龍是魏忠賢的乾兒子,是不折不扣的魏忠賢閹黨,明朝末年的朝廷鬥爭歸根到底主線是東林黨與魏忠賢閹黨之間的鬥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崇禎上吊自殺前,為何讓人重新厚葬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