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崇禎後期全靠洪軍和秦軍,尤其潼關南原之戰,可是單獨洪承疇和孫傳庭都不行,松錦大戰救援洪承疇的軍隊出不了山海關,為什麼放出孫傳庭救洪承疇
10
回覆列表
  • 1 # 小群162019709

    我個人認為,洪承疇對明朝更重要,明末崇禎年間,明朝重視的是能力,洪承疇征剿農民軍所向披靡,因此,在傳出洪承疇戰死松棉前線時(當然是謠傳),崇禎皇帝大辦國喪,悼念洪督師。而孫傳庭真正為國戰死潼關時,訊息傳入,明庭還懷疑他沒死,拒不為他發喪,洪承疇的‘死’為何不遭懷疑,因為他在征剿農民軍時,充分展現了能力,國家需要這麼一個人才,而孫傳庭,因北京保衛戰被下獄,剿匪多次失利,懷疑其沒能力,不勝即降。於明朝而言,洪承疇更為重要。

  • 2 # sss215074033

    題主漏洞百出

    我談一下孫傳庭,我認為他更重要,至於洪承疇不是斷送了十三萬明軍嗎?松錦之戰“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但是看過明史

    孫傳庭的重要性是很明顯的。

    當是時,賊亂關中,有名字者以十數,高迎祥最強,拓養坤黨最眾,所謂闖王、蠍子塊者也。傳庭設方略,親擊迎祥於盩厔之黑水峪,擒之,及其偽領哨黃龍、總管劉哲,獻俘闕下。

    活抓高迎祥,本身就很牛逼了,但是,還有更牛逼的。

    河南賊馬進忠、馬光玉驅宛、洛之眾,箕張而西。傳庭擊之,賊還走。又設伏於潼關原,變蛟逐賊入伏。而闖王李自成者,為洪承疇所逐,盡亡其卒,以十八騎潰圍遁。

    把李自成打成這樣。

    還有經濟能力

    西安四衛,舊有屯軍二萬四千,田二萬餘頃,其後田歸豪右,軍盡虛籍。傳庭釐得軍萬一千有奇,歲收屯課銀十四萬五千餘兩,米麥萬三千五百餘石。

    簡直就是全才。

    後來被崇禎皇帝下獄,再後來,戰事失利又開始“思傳庭”。。。。。

    孫傳庭固守潼關,崇禎開始催戰,解開封之圍。孫傳庭說“兵新募,不堪用。”,崇禎不聽,導致大敗。當然了也有客觀因素

    是役也,天大雨,糧不至,士卒採青柿以食,凍且餒,故大敗。豫人所謂“柿園之役”也。

    第二次,孫傳庭固守潼關

    打造火車“火車載火砲甲仗者三萬輛,戰則驅之拒馬,止則環以自衛。”“募勇士,開屯田,繕器,積粟,三家出壯丁一"

    崇禎再次催戰,當地士大夫也說他玩寇自重。最後孫傳庭感嘆:“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

    唉!我知道我去了就回不了,但是,大丈夫怎麼能再次對著獄卒呢?

    最後,官兵“死者四萬餘,失亡兵器輜重數十萬。”

    孫傳庭逃回潼關。崇禎無恥地說

    戊辰,諭兵部:孫傳庭輕進寡謀,督兵屢潰……

    甩鍋的藝術。

    最後孫傳庭戰死,崇禎“或言傳庭未死者,帝疑之,故不予贈廕。”

    傳庭死而明亡矣!

    呵呵,識人不明,不可謂明君

  • 3 # 雨老師

    洪承疇雖然在松山丟了十幾萬精銳,但後金仍然過不了山海關。

    但是孫傳庭一敗,十萬大軍覆滅,潼關丟失,中原地區再也沒有像樣的抵抗力量。

    李自成很從容地進了京城,滅掉了明朝。

  • 4 # 走過滄桑1962

    孫傳庭為大明,四處征討,幾次打敗了農民軍,最後戰死在疆場,對其主子來說是盡忠了!

    最後來說一個戰死疆場,一個投降敵人,就其這點來看,孫傳庭比洪承疇氣節要高,對大明來說要重要!

  • 5 # 史詩雜談

    洪承疇

    明朝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崇禎元年,陝北地區爆發農民大起義。崇禎二年,陝西總督楊鶴令洪承疇領兵出戰,他斬殺敵兵三百人,解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後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全力清剿且集中兵力進攻陝西農民軍,一度使農民起義軍陷入低潮。

    松錦之戰失敗後被清俘虜,後投降成為清朝漢人大學士。後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他宣導儒家學術,針對順治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見,為滿漢合流打下基礎;建議清廷多采納明朝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信納且加以推行,完善了清朝的國家機器。為鞏固清朝統治,他建議滿洲統治集團要“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康熙四年,洪承疇卒,享年七十三歲。

    洪承疇:明清交替之際的重要歷史人物,也是一個具有重大爭議的歷史人物。他本是明朝重臣,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官至三邊總督、薊遼總督。松錦戰役失敗後,他被清軍所俘。經過皇太極的勸降,洪承疇審時度勢,最後投降清朝。

    之後他出仕清廷,為清朝統治集團出謀劃策,參與其中央佐理機務,在招撫江南、避免江南生靈塗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這是有利於國家與民族的。他勸降鄭芝龍、得以順利進軍福建,被譽為“開清第一功”。

    孫傳庭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崇禎十五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後升為兵部尚書,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俘殺高迎祥後,孫傳庭一時聲譽鵲起,威名甚至蓋過總督洪承疇。高迎祥是民軍中實力最強的,他的敗亡對農民軍起到震懾作用。

    後出戰李自成,但由於時疫流行,糧草、兵員、彈藥不足等原因而草率出兵,終兵敗。李自成以十萬軍圍孫傳庭,孫傳庭向渭南撤退,同年戰死,馬革裹屍,時年51歲。但崇禎帝卻認為他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但在乾隆四十一年,清廷追諡其“忠靖”。

    孫傳庭自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至崇禎十六年兵敗身亡期間,他由知縣逐步升至兵部尚書,統領七省軍務,先後參與並主持數十次對明末民軍的鎮壓活動,深得明廷賞識。多次使農民起義軍處境艱險,成為明廷手中一張不可多得的王牌。《明史》稱其:"傳庭死,而明亡矣。"

    小結:

    他二人都在鎮壓明末的農民起義中名聲大噪且多次取得不俗的戰果,但不同的是:洪承疇兵敗被俘後出仕清廷,為推翻明王朝的清廷出謀劃策;而孫傳庭為明王朝馬革裹屍,力戰而亡。

    洪承疇最引人爭議的就是他作為明朝官吏不僅降清還為其效力,倘若孫傳庭不戰死沙場,誰又能保證他不會是第二個洪承疇?而洪承疇也只不過是審時度勢、識時務之下的選擇。不投降就意味著死亡,怕死是人之本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捨生取義的!

  • 6 # 燕北林叢

    洪承疇,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崇禎年間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早年與義軍作戰,立有戰功。督師薊遼兵敗松錦,葬送明朝精兵十三萬、馬匹四萬,被俘後降清。

    孫傳庭,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崇禎九年(1636年)任陝西巡撫(後來官至兵部尚書。改稱督師),與農民起義軍作戰,多有戰績。並伏殺高迎祥。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攻入長城,孫傳庭、洪承疇奉召回師勤王,因不滿洪承疇把陝西軍隊全留下守衛薊遼,憂鬱成疾,以致耳聾。後因小人讒言,被崇禎投入大獄。

    李自成東山再起時,重被崇禎起用。在與義軍作戰中因湖廣戰將左良玉不配合,幾吃敗仗。提出“放棄中原,以江山社稷為重”,崇禎沒有采納,並再次被投入監獄。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因瘟疫流行,糧草不足,在與李自成的義軍作戰時戰死潼關,時年51歲。《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著有《白谷集》(六卷)、《鑑勞錄》(一卷)傳世。

    相比較,孫傳庭對於大明王朝的作用遠大於洪承疇。但他與朝中主和派矛盾很深,雖被重用也是因為他能力出眾、多有謀略。

  • 7 # 海藍藍13

    這兩個都是明末名將,都是剿滅農民起義立下戰功聲名鵲起,但是農民軍戰鬥力與八旗精銳不可同日而語,都很難對清朝大勢造成太大影響,實際自從皇太極打敗蒙古,可以繞道山海關輕鬆入關,縱橫中原,對明朝實施消耗戰術起,明朝已經出於全面被動地位,野戰無法擊敗八旗是最大的問題,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唯一生存的可能是利用長江天塹南北對峙,可惜崇禎不遷都導致缺乏強有力領導核心,最後被滿清各個擊破。。。

  • 8 # 鐵木真165163663

    要說兩個人誰更重要我只能選擇一位對於大明王朝大廈將傾不離不棄馬革裹屍到處當消防隊長麗孫傳庭孫大人,因為孫傳庭大人始終沒有背叛過大明始終忠於大明與大明共進退共存亡,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把國家的利益置於個人的利益之上這樣的人才值得我們去敬佩去讚揚,孫傳庭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文武雙全但不得志,他有心為大明盡忠職守,但無奈遇上領導大亂分寸的崇禎皇帝,懷才不易,雖然有心殺賊但無力迴天,千里馬始終遇不上伯樂,而洪承疇雖然剛開始為大明盡忠職守,為大明平定的很多判斷,但是他沒有始終如一堅守到最後一刻,他選擇了變節投降了滿清,後來還成了滿清的帶路黨,為滿清入主中原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與汗馬功勞,中冠洪承疇的一生,他的功大於她的過錯,雖然他是兵敗無奈的投降,但是作為大明的臣子他沒有為大明王朝流盡最後一滴血,而是選擇了背叛,你說孫傳庭對大明貢獻大還是紅洪承疇對大明的貢獻大,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個半途而棄選擇的背叛大明,成為滿清的帶路黨,兩者之間誰對大明的貢獻大一目瞭然不用多說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突然有一天發財了(中了一個億),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