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質躍
-
2 # 何處是家鄉
味道的苦與甜是自然選擇下,人的主觀判斷,只要是非人為干預的,人嚐到是甜味的,放心吃肯定沒有問題;同樣,嚐到是苦味的千萬別吃,肯定沒有問題。這是百萬年進化過程裡,人類自己的選擇。
有人曾經給“幸福生活”定義為——詩意的息息居。如果以此作為標準,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生活是否符合,符合的就是“甜”,不符合的就是“苦”啊。
-
3 # 巫合之眾
從字面上來看,生活的甜:從甜字我們會聯想到甜蜜,就是生活過得甜甜蜜蜜,讓人羨慕。例如家裡經濟殷實不愁吃不愁穿,人丁興旺子孫滿堂,或者是一家老小健健康康等等。
相反的,生活的苦:從苦字我們會聯想到痛苦,就是生活過得很痛苦,情況也有很多。如收入低導致家裡經濟比較拮据,父母離異導致家庭破裂,或者是家裡人意外殘疾等等。
總之就是從經濟、感情、和健康三方面來看,覺得美滿幸福的就是甜蜜的生活,而覺得缺失破裂的就是痛苦的生活。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
個人覺得,該如何定義生活中的甜和苦,取決於從哪個角度去看待。就如上文所列舉的例子來說吧:
經濟殷實不愁吃不愁穿,人丁興旺子孫滿堂和一家老小健健康康。這是透過外人的角度看到並且理解的甜。如果事實上並非如此呢?家境雖然不錯,但夫妻吵架,兄弟姐妹勾心鬥角,反目成仇等等。其實他們自己心裡苦不堪言,談何甜甜蜜蜜?
經濟拮据,父母離異導致家庭破裂和家人意外殘疾。同樣的,這也是外界人的角度所看到和理解的,並認為是苦的。其實他們並非想象得那麼苦,夫妻收入低經濟拮据,但生活還是可以維持,父母在工作之餘透過兼職增加收入,孩子努力讀書長大後能掙錢添補家用,一家子一條心省吃儉用同甘共苦,雖然家徒四壁但心是暖的。父母感情問題導致離異,長痛不如短痛,雙方認識到自己在第一段婚姻中的過失,吸取教訓培養新的感情和經營新的家庭,用心呵護和照顧共同的孩子,相敬如賓,冰釋前嫌,相信這樣的結局一定比不離婚,遷就孩子勉強著過一輩子甜吧。至於家裡人意外殘疾的,照顧一個殘疾的家人確實很辛酸,需要花費金錢,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但既然是一家人,當然得榮辱與共,多少這樣的家庭,雖然艱辛,但他們心甘情願並且努力得讓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這些例子雖然看似不容易,但一定會苦盡甘來的。
所以說,生活看著很甜其實過得很苦,而看著很苦其實過得很甜。最重要的是過日子的人自己的心裡感受,冷暖自知。過的差的想辦法一點一點的改善,過得好的就努努力過得更好。作為我們這些外人呢,就是客觀對待,絕不輕易打擾別人的幸福。大夥兒這麼覺得的吧?
-
4 # 法度之家
苦中尋得甜中甜!甜中不識苦中苦!人生總得做點有意義的事!可做了不一定讓別人感覺到價值!現代社會太看好價格,金錢利益了!其實最高的價值就是做好自己真智於世!用智慧造福於世界!產生了價值!被社會認可就不枉此生!而有些人多看重高階而乎視了低端!本體!一切定義於每個人對天地自然的理解程度!所以有人在艱苦中快樂著!那怕是一個希望與幻像!更有人在幸福中痛苦著!那怕擁有百萬千萬!還是貪得無厭不知滿足!一切在於對生活的理解!對物質,精神,思想!價值觀的意義!一一一思想者!
-
5 # 雯心的心
生活的苦與甜有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看個人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態度。
有人追求的是物質生活覺得有了錢有了事業別人能高看自己一眼,只管自己每天過著豐衣足食,花天酒地就是甜,沒有錢每天埋頭苦幹是苦!
有人追求的精神的苦與甜,覺得日子再苦再累回到家裡有杯熱茶就是甜!
-
6 # me行動
生活,苦甜並存。不論物質和精神,不同人生階段……
觀自內心,自己選擇怎樣的人生,苦甜只是調味劑。
-
7 # 思考36833346
苦與甜即:感知世界的認知。
例:
1,
野菜在窮人處是苦,是一文不值;
野菜在富人處是甜,是奇貨美味;
2,
金錢在窮人處是奮鬥的目標;
田園在富人處是美好的歸宿;
3,
一些窮人因金錢財富可能挺而走險;
一些富人因貪婪墮落選擇自殺解脫;
4,
一些只想著大眾利益而受苦的人,心裡是甜的;
一些只想著損人利己而受益的人,最終是苦的!
回覆列表
生活的甜與苦,這個是現實的感覺的。如何定義,這就成了概念的、理念的,已是抽象的思維裡的。同時也就是說已經成了形而上的脫離了實際的了。
人是生活的實踐者享受者是主體,所謂如飲杯水冷暖自知,甜與苦,是感官的事,感官是作為主體人的感官,感覺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否則不是死人否,而定義的顯然就是相對靜止的,這自有它的一定的作用,對於事物本質的探究巨大作用,但現實生活是實踐的,生活是現實的,甜與苦首先是感官實踐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思維裡想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