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是一場耕心之旅

    朱元璋尊重元朝,並不是尊重元朝的統治者,他尊重的是皇權!

    首先,從朱元璋指示李善長等人用極快的速度修好《元史》,就能看出,朱元璋是承認元朝正統地位的。既然承認其正統地位,那麼元朝的皇權就具有法理。換句話說,元朝的皇權不是遊牧民族的部落首領,而是和歷朝的皇權在政治文化上具有相同的地位

    其次,朱元璋雖然出身貧農,但是他在反元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了地主階級的代言人。朱元璋是封建禮教的堅定的擁護者和程朱理學的忠實信徒。封建禮教的最大要義就是皇權至高無上。因此在朱元璋看來,元廷可以被推翻,但皇權不容褻瀆,敵人的皇權也是皇權!不僅如此,能夠和元朝皇帝平等對話的,就只有同為皇帝的自己。讓元太子行獻俘禮,在朱元璋看來就是在褻瀆皇權。

    最後,說到底,朱元璋和元朝的矛盾只是爭奪統治權和生存空間的矛盾,不是階級矛盾。朱元璋既不是民族英雄,更不是革命家

    朱元璋推崇元朝,說到底是為了烘托皇權的至高無上,這個和“恩出於上,罪出於下”是一個道理。所以說,朱元璋尊重元朝,不是因為元朝值得尊重,更不是為了籠絡人心。

    正相反,他是用這種方式來敲打他的臣子,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皇室的尊嚴是不容褻瀆的,哪怕是成為了俘虜的敵方皇室,也不是他們可以侮辱的!

  • 2 # 世界有糖豆

    明朝建立後,儒臣們依然不斷向朱元璋傳授傳統儒學思想:“臣聞易之為書也,貴陽而賤陰。春秋之法,內中國而外夷狄,蓋中國者陽也,夷狄者陰也”繼續向朱元璋灌輸華夷之辨的思想。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完全接受和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內中華外夷狄”的華夷之辨思想。他從這種華夷觀出發,提出“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朱元璋和他的群臣普遍認為少數民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形成對少數民族處處加以防範的華夷之辨思想。

    朱元璋

    明太祖在處理與北方蒙古各部的民族關係時,不得不提到“驅除鞋慮,恢復中華”思想。至正二十古年(1367年),為了動員北方廣大民眾的積極性,支援北伐,與元朝進行決戰,明太祖釋出了一條由宋嫌起草的討元撤文,即著名的《諭中原槪》: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率師渡江,居金該形勢之地,得長江天整之險,今十有王年。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巧、兩淮、徐、邱,皆入版圖,杏及南方,盡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虞,挺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慮民人未知,反為我仇,緊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上久汙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虞、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等其體之!

    在明代的儒學家眼裡,漢族是中國的主人,居內,少數民族居外以奉中國,自古就有明顯的地域界限,不可逾越,否則就是違背綱常倫理。因此,對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他們是極力反對、極端仇視的。但是,這只是朱元璋華夷思想的一部分。

    在一般人印象中,明朝似乎是中國歷史上華夷觀念最為強烈的一個時代,但這種時代氛圍並非肇始於明初。事實上,明朝開國君臣對於蒙元王朝常懷感念之情,太祖朱元璋就自稱“朕本農家,樂生於有元之世”。又謂“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統中華,生民賴以安靖七十餘年”。洪武三年六月,中書省以左副將軍李文忠所奏捷音榜諭天下,太祖見榜文中有不遜之詞,遂責備宰相說:“元雖夷狄,然君主中國且將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元之興亡,自是氣運,於朕何預?”

    《明史》卷三《太祖紀贊》在總結明初施政方針時,稱其對待前朝的政策是“加恩勝國”,也是基本符合事實的。朱元璋稱帝建國後,總是強調他的天下不是取自元朝手中,而是得自群雄之手,他曾對朝廷臣僚做過這樣一番表白:“(元末)盜賊蜂起,群雄角逐,竊據州郡。朕不得已,起兵欲圖自全,及兵力日盛,乃東征西討,削除渠魁,開拓疆域。當是時,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顯然沒有把元朝視為復仇物件的意思。

  • 3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金陵少年作答。

    明朝開國皇帝太祖平元末治,立大明朝。自即位以來,其痛者,在他眼,官都是欺人之,是故,其為之一隙者,身為百官之長,而疾百官。若曰彼此是幼之陰,其頌元,承元之正位,非有異?

    在革命之際,中國之人皆欣,滿心歡喜,烈求太祖大清元人之罪。而太祖而止。元順帝倉皇北遁後,明兵獲皇子買的裡八剌。臣請於南京行獻俘”禮,以慶祝勝。太祖不許,以為是於前子之辱。

    謂中國言,亡蒙古之,乃披雲霧,復生,大抵漢人皆不服蒙古統治者正統位。而太祖而服蒙古之治曰:“正統”,元之所受於天,耿介,理之當然。可注意者,,他不但將元滅宋而之十年視為正統,且元、宋並之十餘年亦視為元之正。

    明太祖事蹟之人宜知,其家在元之下,紛紛者死,其亦餒者不能,去為僧,而為丐者,其居者甚悽苦,而何以願承元之正位,至謝元之,猶將自起義之事為身中之大玷視?

    其所為者一切自為固權,不使民義。

    在文學上,其行之“刪孟”政。將孟子有不利其君之說悉刪。其削去王必仁——謂帝不得有所求,其王姓皆宜服。其不言紂——非太祖好紂,若郭沫若先生之為紂翻案,乃以其言,雖皇帝如紂之無道,臣不宜刺,更不當反。於四書五經,孟子之論,譬之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所為輕。臣可以不尊帝;有恆產者有恆,無恆產者無恆也說,於皇集中制者實謂帝有禁,帝得之少,而鮮有帝敢廢,惟有太祖,其一無所有中摸爬滾打至,其不以何是無上,神聖不可犯之。

    其三曰“命觀”。太祖初即位,內有點無底:華人素敬門,有出身,自古以來,豈有乞丐而為天子?以為眾人雖服於其劍,於其人而當輕。是故,太祖欲廣明命論”,即“天命無常,有德者居之。。天之意難!,證之一證也,是誰終得天下。

    末,其言“德論”。皇帝謂天下者有二大德:一曰開太平,使天下不相殘,可以保全性命;二曰天下土地,皇家之,則凡所食則皆在皇族之地上長出者。從此意謂,天下人皆帝獨存者,各宜謂帝德。雖也不好,亦宜感恩,不要起義。

    雖太祖也元之正位,然凡事之出發點皆從固權發之,如此觀之,其行之不難矣。

  • 4 # 反真

    說格外尊敬也說不上。

    朱元璋尊重元朝,主要見於:

    元雖夷狄,入駐中國,百年之內,生齒繁浩,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雖古有獻俘之禮,不忍加之。令服本俗衣以朝,朝畢,賜以中國衣冠。--《明實錄》

    朱元璋說這段話是因為李文忠攻破北元,俘虜北元太子,想舉行獻俘禮,朱元璋不同意。

    朱元璋尊重元朝主要有下面兩方面的原因:

    承認元朝有利接收政治遺產

    承認元朝的正統地位,帶來的好處就是元朝當時的疆土明朝都無條件接收,高麗、緬甸、安南、占城等藩屬國也無條件接收。避免再次對這些地方進行征戰。這也是朱元璋的過人之處。

    承認元朝有利安定人心

    明朝初定,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如果製造民族矛盾,不利於國家發展,朱元璋也是深深認識到這點,所以不詆譭元朝,那麼蒙古人、色目人等少數民族就會服從明朝的統治。而元朝的那些遺老遺少和得利階層也不會採取過激的行動。

    正如朱元璋所說,“朝畢,著中國衣冠”,也有一定去民族化的成分,所以說,不能說格外尊重。

  • 5 # 奚萌子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利用了漢族民族主義。壞處是,割裂五族,把好好的多民族帝國局面,自我降格為類似漢獨的王國小格局。

    大明最終難以經略塞北,這是註定的,是朱元璋起事時喊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所決定的,格局如此,就沒想要塞北,強則犁庭,弱則為所懸命。。

    幾百年後,又有南方人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同樣的想法,滿蒙可以不要,最終無法搞定北方,敗於“五族共和”。

    又一百年後,網路上還是很多人叫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雖然我不喜歡地域歧視,但我知道這些人指定是南方人。。

    以上是一時激憤,發了點牢騷,也偏題了。下面迴歸正題。

    朱元璋對於元朝,特別是元初建立者的評價是蠻高的。他說他的祖父父親輩,是享了元初的太平的,所以反對有人詆譭元朝。這大概是真實的。中國文人不可靠,反覆玩弄話語權是歷史常態,但朱元璋是帝王才,不屑於文人小家子氣的花花腸子彎彎繞也是很正常的。那個討元檄中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更像是一個戰術行為權宜之計。

    但是,得其利者承其弊,“驅除韃虜”語境下造就的社會心理,國家形象,對於大明繼續北進也形成了額外的阻力。

    我認為朱元璋對元朝談不上“格外尊敬”,但其評價客觀。他沒有說自己祖母母親老婆受蒙古人佔初夜權,也沒說自己有個大哥在嬰兒時被摔死了。。。

    網上有些人經常無辜侮辱自己的女性祖宗,主要是因為不學無術智力低下。所謂初夜權是西方人玩的,一些領主的特權。蒙古西征後,領主成了蒙古人了,也就享有原領主的特權了。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蒙古人統治的特點就是按當地傳統來統治當地。

    關於四等人,不見於官方,但作為統御術,它應該是實際存在的。就像國朝,城鄉二元,當年反差巨大,但你找不出官方有二等人之說。

    朱元璋同樣沒有在討元檄中聲討元朝的四等人歧視壓迫,這個問題大概不怎麼重要吧。

  • 6 # 一貳一橙

    朱元璋從小生活在元朝暴政的統治下,他的父親朱五四流離失所,最後還是因饑荒而死,朱元璋本人更是被逼得去做了和尚。

    而且不止朱元璋一家,全體漢人,尤其是南方漢人都同樣受過元朝統治的苦:比如臭名昭著的四等級別、處處都存在著的種族歧視,以及完全不合理的元朝法律。這些本來就是元末群雄爭相起義,推翻元朝的主要原因。

    按理說朱元璋應該也是十分痛恨元朝的,否則的話也就不會造反了。可從後面朱元璋對待元朝的態度來看,似乎他更像是一個深受元朝厚恩的小臣民,除了下令不準屠殺元室之外,還說自己深受元朝恩德,還宣傳大明王朝是繼承大元的制度,這些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兩個字就可以解釋了:天命

    我們知道朱元璋起身其實是很低的,他本來就是一個放牛娃出身,做過下九流的和尚,甚至還當過乞丐。可偏偏就是這麼一個下等人出身的朱元璋,卻最終獲得了號令天下的至高無上權力,朱元璋是爽了,可有人不服。尤其是那些出身高貴、自詡為精英的豪強士族們。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出身不足以在當時講究門第的社會站穩,所以一開始他也想著像劉邦一樣找個好祖宗。漢高祖劉邦以神話來塑造自己,自稱是赤帝的後代,而朱元璋則找了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來給自己編家譜。

    不過這事不靠譜,很容易被人看破,別的不說,就湯和、徐達這些和朱元璋玩泥巴玩大的,朱元璋身上幾根毛他們都知道,還能不知道他祖上八輩都是名副其實的貧農?所以朱元璋必須從別的地方來宣傳自己得位的合法、合理性,這就是他後來所說的——“天命論”。朱元璋一改歷代統治者都要攀高枝的慣例,坦然承認自己的出身是“淮右布衣”、“匹夫”、“出自寒微”、“起自田畝”等, 還用一些神人預言來美化“朱家的天命”,比如當時有名的狂仙周顛,其事蹟就被朱元璋寫成了《周顛仙人傳》,並在裡面有周顛預言朱元璋將做天子的描寫。

    那朱元璋為什麼要用天命來美化自己呢?很簡單,因為天命是看不到、摸不著的,特別適合拿來做文章,你看在幾百年前,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蒙古部落會在後世統治中國近百年呢?那既然少數民族也有天命庇護,那朱元璋就算起自寒微,只有有天命的話就都不是個事了。

    正如朱元璋在《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中所說: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製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非人力,而在天授。

    天命在元,則宋室傾移,天命在朱元璋,則元室北狩,所以朱元璋必須尊奉元朝,視元朝為正統,以彰顯自己對天命、對古代三皇五帝大業的繼承。

    這一招在後來取代明朝統治中國的清朝上也是用得出神入化,順治入關後直接宣佈自己是繼承明朝的天命,康熙甚至六次拜祭南京朱元璋的陵墓,以表明清廷的正統性,清朝能延續兩百多年,“天命論”在其中就起了不小的基石作用。

  • 7 # 夏慈史

    《匪夷所思》:朱元璋進攻元都前攻而不圍,遣使讓元順帝體面退場,元順帝贈詩讚其明主,元順帝三千佳麗朱元璋也不取一瓢。

    (1):其一老朱一路進攻打下元朝都城大都,元順帝落荒而逃,老朱順理成章的接手了元皇宮成了新的地主大老爺,自此開始了老朱的統治生涯,由於老朱進攻迅速加之元對於漢人來說還是外族,在百姓的幫助下元順帝很快就失去了絕大部分土地,被嚇壞的元順帝不得不棄城而走,甚至來不及帶走自己宮中的這諸多佳麗,不過這也給老朱留下了難題,如何處理這諸多後宮女眷朝中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賞賜給有功之臣,以此犒賞三軍,一種聲音是將這些女眷放回家鄉,為朱元璋博得一個寬厚仁君的名氣!

    影響:老朱深思之後選擇了後者,把這些可伶的女眷放回了民間,於是就在有大臣奏請說妥寬待處理這些前朝遺孀的時候,朱元璋就借坡下驢同意了奏請,這一舉動在天下人看來也彰顯朱元璋的氣度和胸懷,再者說朱元璋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老朱這一舉動在很多人看來就是老朱肯定了前朝元人的地位,畢竟厚待前朝女眷是朝代更替明君繼位才會有的仁舉!

    (2)其二就是朱元璋在馬上就要進攻元順帝都城時,特意拍了一個使者見元順帝妥懽貼睦爾向他傳達了自己的想法:元第一不能戰,第二也不能降,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你元順帝打不過我所以你不能和我進行戰爭,而我朱元璋也不需要你向我投降,我給你一個體面退場的機會,於是才有了文章開頭的元順帝落荒而逃,朱元璋給了宮內女眷一個體面歸鄉的結局,元順帝自知這個結局無法改變還送了一首詩給朱元璋《答明主》表達了自己認命放棄,想要求一個體面退場,誰也不再為難誰的結局。

    金陵使者渡江來,漠漠風煙一道開。王氣有時還自息,皇恩何處不昭回。信知海內歸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歸去誠心煩為說,春風先到鳳凰臺。答疑:為什麼有題者這種類似的問題出來,主要是朱得天下後對元遺留問題的這一系列的處理方式讓人不匪夷所思,能狠心幾乎殺死所有多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的朱元璋居然會放元順帝體面退場,這讓人不得不猜測元朝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給了人一種朱元璋可能非常尊重元朝的感覺?還有就是元后宮幾千佳麗,朱元璋居然不取一瓢?為什麼還讓人不要輕易侮辱前朝?

  • 8 # 包依剋星

    朱元璋多“尊重”元朝到看不出來,但是在特定場合承認元朝的“正統性”應該有以下幾個目的。

    一、有利於接受元朝的政治遺產。

    二、有利於安撫投降的蒙古人,明朝政府和部隊裡有很多蒙古兵。

    三、有利於分化瓦解北元勢力,畢竟在中原過了100年舒坦日子,沒人想去繼續放羊。

    實際上朱元璋對蒙元的態度從他日常言行就能看出一二。

    朱元璋奉天討元檄文:“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朱元璋賜爪哇國書:“中國正統,胡人竊據百有餘年,綱常既隳,冠履倒置,朕是以起兵討之。”

    朱元璋賜高麗國書:“元非我類,入主中國百有餘年,天厭其昏淫,亦用殞絕其命。”

    朱元璋賜日本國書:“上帝好生,惡不仁者。向我中國自趙宋失馭,北夷入而據之,播胡俗以腥羶,中土華風不竟。”

    朱元璋賜占城國書:“曩者我中國為胡人竊據百年,遂使夷狄佈滿四方,廢我中國之彝倫。”

    朱元璋頒行天下振興文教詔書:

    “自胡元入主中國,夷狄腥羶,汙染華夏,學校廢馳,人紀蕩然。” “胡元入主中國,蔑棄禮義,彝倫攸斁,天實厭之,以喪其師。”

    至於有人拿明朝祭祀忽必烈牌位說事,同樣能用文章開頭三點解釋,庚戌之變發生後嘉靖更是直接把忽必烈牌位給砸了。

  • 9 # 歷史微點

    所謂朱元璋尊重元朝的說法,是其部下俘獲元朝皇族子弟,從朱元璋與大臣們商量如何舉行慶祝活動時所說的話中,理解而來的。

    朱元璋是這麼說的:“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聯之祖父爾預享其太平,雖古有獻俘之禮,不忍加之,令服本俗衣以朝,朝畢,賜以中國衣冠”。

    其實這段話讀者不必過度解讀,朱元璋說這些話也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如果是對元朝有好的感情,朱元璋為什麼還要推翻它?說白了,這只不過是朱元璋為了收買人心,言不由衷的言辭。

    朱元璋從社會最底層的貧苦家庭出身,當他的父母兄長死於瘟疫後,他窮得連給他們下葬的地方都找不到。後來沒有辦法當了和尚,以求溫飽,可是和尚也不好過,最後只能外出化緣,受發小湯和的影響,參加了紅巾軍,二十多年後,一個華麗的轉身,成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國之君。

    從當初無地下葬父母,到擁有全國的土地,他是要感謝元朝的橫徵暴斂,殘酷壓迫給了自己機會,能夠成為開國之君,但絕談不上尊敬。

    以朱元璋心狠手辣的性格,因父母兄長死於貪困,自己也歷經磨難,他對元朝可能只有怨恨,可是言不由衷的話,有時必須得說,為了自圓其說,也實在無人可講,才只能拿自己的爺爺輩兒來說事兒。

    朱元璋之所以要表現出元朝的敬重,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當時天下尚未一統,還有軍閥割據勢力需要剿平,朱元璋必須要獲取民心。因為元朝統治近百年,有很多人已經根深蒂固地適應了元朝,併成為忠實子民,對元朝也是有感情的,朱元璋這麼說,無非是要他們安穩的過渡到自己的統治之下。

    從這一點看,朱元璋與李自成有天壤之別,李自成因當初用一口破棺材入殮崇禎皇帝,放在在街上示眾三天,遭到了不少非議。民心所向,從來就是帝王成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朱元璋必須極力體現出寬容大度的姿態,讓百姓、前朝遺老、藩鎮割據勢力看到自己仁愛、體恤的從政思想,使他們有所觸動,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從而加速大明全面統治的順利實施。

    朱元璋對元朝未必有多尊敬,他之所以這麼說,只是出於自己籠絡人心的目的。

  • 10 # 江雨燕

    其實,不能說朱元璋尊敬元朝,這是一個偽命題,與其說朱元璋尊敬元朝,不如說朱元璋內心存有敬畏。

    他敬畏什麼呢?答案是“天命”。

    特殊的經歷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幼年時過的十分艱辛,後來迫不得已只好跑到寺廟裡當了小和尚,可是後來鬧起了饑荒,寺廟的土地也顆粒無收。

    朱元璋只好離開寺廟四處乞討,在社會上四處流浪。元末時期,白蓮教興起,當時還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

    這段特殊的個人經歷再加上社會上宗教氣息的瀰漫,無意間對朱元璋的心性產生了諸多影響。他自身恐怕也感到匪夷所思——試想他只不過是一個貧農之後,當年甚至還險些餓死,結果卻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成為了一個大軍閥,最後還打敗陳友諒這個勁敵,最後當上了一國之主。

    他的“天命觀”

    或許正因為這種離奇起伏的人生經歷,所以讓朱元璋對“天命”更加充滿敬畏,在冥冥之中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操控世間。

    因此,他對於元朝的看法便逐漸湧現出一種強烈的天命觀。

    昔在趙宋,君主天下,立綱陳紀,黎庶奠安,逮至末年,權綱解紐,故元太祖興於朔方,世祖入統中國,此皆天道,非人力所能強為也——《明太祖實錄》卷六十六

    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朱元璋對於宋元的更替歸咎在“天命”上,在他看來,元朝能夠入主中原是天命所歸,不是人力能夠阻擋的。否則當年崖山海戰宋朝或許能夠憑藉兵力優勢扭轉戰局,但是老天要讓它滅亡,這不是人力能夠改變的。

    元起朔方,世祖始有中夏,乘氣運之,盛理自當興,彼氣運既去,理固當衰,其成其敗,俱繫於天——《明太祖實錄》卷三十二

    這不僅是一種“天命觀”,而且還有一種盛極而衰的思想,元朝為什麼會敗呢?很可能不是他朱元璋厲害,而是氣數盡了。

    況元雖夷狄,然君主中國,且將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餋。元之興亡,自是氣運於朕,何預而以此張之四方?——《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

    這句話其實很容易誤解為朱元璋在感激元朝,其實不然,這要結合朱元璋早年時期艱苦的生活來理解,實際上元朝的統治對於當時的中原來說是非常殘酷的,漢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實際上,朱元璋的“天命所授”觀念十分深厚,他既然能夠認為元朝入主中原是天道為之,那麼他自然會對元朝的地位另眼看待。

    這裡還有一個證據:

    自古天生聖人,主宰天下,立法創制,以安生民。三代、漢、唐之君,姑置不言,且以近代論之。若宋創業之君能行善政,其民樂生,故天佑之,厥後子孫微弱,疆土日削,故天命爾元世祖代之——《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

    這句話完全透露出了朱元璋心中的“天命觀”,既然元朝入主中原是天命,那麼他又有什麼辦法呢?所以只好接受元朝的統治,其實這些“天命論”的背後也說明他朱元璋的明朝也是天命所歸。

    正因如此,朱元璋對元朝的評價顯得很高。

  • 11 # 鄧海春

    元朝苛政,統治殘暴,漢人地位十分低下。推翻元朝統治後,中原漢人揚眉吐氣,要求清算元朝統治者罪行;當朝將領大臣也紛紛上奏,批判元朝皇親貴族。而這時的朱元璋卻對宰相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他為什麼這麼尊敬元朝呢?

    起義初,朱元璋歸在紅巾軍頭領郭子興手下,處於勢力弱小階段的朱元璋將他當恩人般看待。同他一起抗元,他的恩人是很不待見元朝的。當時的背景,是外蒙古人尤其把漢人視作螻蟻般迫害,其統治階段國內漢人不滿怨憤,矛盾積累,起義紛起。與郭子興同一戰線的他,為了號召起更多的漢族同胞進行起義,他在表現上是反元的。

    起義中,北方劉福通的紅巾軍力量分外強大,統一天下需要對抗他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根據地建在了中部,利用肥沃的糧草資源,更進一步南下與漢起義軍作戰,任由北方劉福通抗元廝殺。到南方的平定,朱元璋便推徐達出師北伐,以清君側的名義,統一天下。

    登上皇位後,他也沒有改變對元朝忠心的想法,因為他感激元朝,是元朝讓他擁有了皇位。他需要鞏固政權,他也需要承認並尊敬元朝,使他的統治合理化。

    據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自宋祚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予恐中土久汙羶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等其體之。”他此舉,言及了這一切都是個誤會,表明他其實是元朝的忠誠信服者,他起兵是看著元朝已被亂臣賊子推向了危機重重的境地,是為了剷除奸匪從而護元護天。他承認了統治者的地位,從而也讓他的權力天授論成為正當理由支撐。元朝統治者治理不力,故上天選擇了他成為天子繼位,這為他的統治找到了理論基礎。也就有了明代小說中概括的思想:“朕本元民,天下之亂,實非朕始”,為他洗刷抗元史,為他暗示百姓不要造反。

    他承認尊崇元朝的一大原因,除了成全完善他自己的繼位的目的,還有他守護元朝廣大的統治疆域的心態。他表示,元朝時的國家子民,都是屬於華夏民族。這為民族融合,維護安定,緩解矛盾起了突出的作用。

    總而言之,朝代的更替不是一個瞬息,歷史的程序也不是一蹴而就。朱元璋尊敬元朝,除卻個人主觀目的影響作用,更多的是響應歷史潮流的種種客觀行為選擇。是他鞏固政權,維護統治的需要。是更替適應,推動發展的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個很好的異性朋友,關係比較微妙,因為走得比較近,現在這個關係比較尷尬,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