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閩南網
-
2 # 麗水金沙崑山玉
漢語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古代漢語大概可以分為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古漢語。倘若不要求學術性的嚴謹,那大約可以以為秦漢為上古,隋唐為中古,遼金元以後則為近古。
古漢語演變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融合。譬如今天假如有十萬外藉人士併入中國,見面你說你好,他說哈羅。天長日久,哈羅就是漢語一個新詞了。
各地方言都不同程度地保留著古漢語的部分特徵。
比如吳方言湘方言甚至晉方言,都保留了不同程度的入聲。粵方言則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古音音調。閩南語也不例外,它當然也有一些古漢語成分。
任何一種方言都不是古漢語的本來面貌。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其它地方語言已經與古代不同,難道閩南語可以一點不變,仍然是千年前的模樣?它當然也在變化。
今天某地說某方言如何正宗如何古老……經濟需要而矣。如此自誇者,也不獨閩南一家。
-
3 # 飛影疾電腿
潮汕話是閩南語的一支,下面我列出幾個潮汕話裡的古字詞。
1、浥(ib4):濕潤
《廣韻·緝韻》:“浥,溼潤。”
《詩.召南.行露》:“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毛傳:“厭浥,濕意也。”
《文選.謝靈運<入彭蠡湖口>》:“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李善注:“濕露而行,為翫芳叢之馥。”
2、枵(iao1):飢餓
《新唐書.殷開山傳》:“公等勿與爭,糧盡眾枵,乃可圖。”
3、精肉(zian1 nêg8):瘦肉
《水滸傳》第三回:“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頭。”
《格物粗談·飲饌》:“荷花蒂煑肉,精者肥,肥者沈。”
4、哺(bou7):咀嚼
唐 劉禹錫《武夫詞》:“昔為編戶人,秉耒甘哺糠。”
又作㕮
《抱朴子·內篇·登涉》:“又有沙蝨,水陸皆有,與躬工相似,皆煞人,若己為中者,㕮咀赤莧汁飲之,塗之亦愈。”
5、掿(nag8):用手把握,持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緊掿著鐵棒,牢坐著鞍轎。”
元佚名《凍蘇秦》:“木不鑽不透,冰不掿不寒,膽不嚐不苦。”
《水滸全傳》第九十八回:“李逵手掿板斧,直搶過來。”
6、挽(mang2):拉,牽引,拔
《玉篇·手部》:“挽,引也。”
唐 杜甫《前出塞九首》之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7、挼(ruê5):雙手來回摩擦碾壓
《集韻·戈韻》:“捼:《說文》:‘推也,一曰兩手相切摩也。’或作挼。”
宋 楊萬裡《凍蠅》:“隔窗偶見負暄蠅,雙腳挼挲弄曉晴。”
8、摠(zang2):把散亂的東西紮成一束
同緫。《集韻·董韻》:“緫巜說文》:‘聚束也。’一曰皆也。或從手。古作總、摠。”
9、摎(liu7/lao1):勒緊,纏繞
《廣韻》:“力求切。”
《說文:手部》:“摎,縛殺也。”段玉裁注:
“縛殺者,以束縛殺之也⋯⋯凡以繩帛等物殺人者曰縛殺,亦曰摎,亦曰絞。”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手部》:“凡繩帛等物二股互交皆得曰摎,曰絞,亦曰糾。”
10、掊(buê2):用手或工具扒開土
《說文·手部》:“掊,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為掊。”段玉裁注:“掊者,五指杷之,如杷之杷物也。” 《漢書.郊祀志上》:“見地如鈎狀,掊視得鼎。”顏師古注:“掊,謂手杷土也。”
11、縈(êng1):纏繞,盤繞 《說文·糸部》:“縈,收韏也。”朱駿聲通訓 定聲:“《通俗文》:‘收績曰縈。’《桂苑珠叢》:‘縈,卷之也。’按:收卷,絲若索繞而疊之也。今蘇俗語‘縈績團’、‘縈草把’皆是。” 唐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 縈巖巒。” 宋蘇軾《張競辰永康所居萬卷堂》:“清江縈山碧玉環,下有老龍千古閑。”
12、婓(hui1/huin1):來回轉轉 《說文·女部》:“斐,往來斐斐也。”《廣韻·微韻》:“斐,斐斐,往來皃。”《漢書·揚雄傳 上》:“昔仲尼之去魯兮,斐斐遲遲而周邁。”顏師古注:“斐斐往來貌。”
13、斡(ug8):轉動 《廣雅·釋詁四》:“斡,轉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鬥部》:“斡,引申之凡執柄樞轉運,皆謂之斡。” 《楚辭。天問》:“斡維焉繫?”王逸注:“斡,轉也。” 南朝宋謝惠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傾河易迥斡,款顏難久悰。” 宋王安石《杜甫畫像》:“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顏毅色不可求。”
14、輠(huin1):旋轉 《廣韻·馬韻》:“輠,轂頭轉皃。”《集韻.緩韻》:“輠,回也。”《六書故.工事三》:“輠,斡旋也。” 《禮記·雜記下》:“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陸德明釋文:“輠,迴也。”孔穎達疏:“關,穿也。輠,迴也。謂作倫之人以扶病之杖,關穿車轂中而迴轉其輪也。”
-
4 # 圭海四記
一般認為閩南語屬於“中古漢語”,而現在推行的普通話為“近古漢語”,二者的差異在於文字表達習慣演變及不同時期融入的語言影響程度。
上古:較早的古代,在我國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漢(公元前2070年—公元220年),粵語可能含有上古漢語成份。中古:較晚的古代,在我國曆史分期上多指魏晉南北朝隋唐(公元220—684),如閩南語。近古:指武則天當政(684)到鴉片戰爭之前(1840)。閩南語的語法和用詞除了與中古時期文言文相對性外,還保留有大量上古漢語詞彙,這些文字方言現象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均有體現。
一、衣食住行飲食方面:“鍋”稱“鼎”,“筷子”稱“箸”,“開水”稱“滾水”,“吃”稱“食”,“蛋”稱“卵”,“豬”稱“彘”,“粥稱“糜”,“喝”稱“飲”,“蒸”稱“炊”;
如“環肥燕瘦”,“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爾雅·釋言》注“粥之稠者曰糜”。穿衣方面:“衣”稱“衫”。
居住方面:“房屋”稱“厝”。
出行方面:“走”稱“行”,“跑”稱“走”,“進”稱“入”。
如“扁鵲望桓侯而還走”。二、稱謂類身體類:“眼”稱“目”,“臉”稱“面”,“胖”稱“肥”,“翅膀”稱“翼”
稱呼:“姐”稱“姊”,“兒子”稱“子”,“祖父”稱“公”,“祖母”稱“嫲”,“曾祖”稱“祖”,“哥”稱“兄”,“你”稱“汝”或“俚”,“他”稱“伊”,“母親”稱“母”,“舅媽”稱“妗“,“岳父”稱“丈人”,“公公”稱“大官”,“老師”稱“先生”
如“甚矣,汝之不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兒少受舅妗撫育,尚無寸報”。用具類:“繩”稱“索”
其他:“太陽”稱“日頭”,“夜晚”稱“闇冥”,“書”稱“冊”
如“公歸,乃納冊於金滕之匱中”,唐張鷟《朝野僉載》“暗去也沒雨,明來也沒雲。日頭赫赤赤,地上絲氳氳” 。三、日常用語形容詞:“小”稱“細”,“太”稱“太”或“甚”,“壞”稱“歹”,“陡”稱“崎”
感官類:“亮”稱“光”,“香”稱“芳”,“黑”稱“烏”,“綠”稱“青”,“冷”稱“寒”,“熱”稱“燒”,“累”稱“忝”,“瘋”稱“悾”
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動作類:“打”稱“拍”,“曬”稱“曝”,“怕”稱“驚”,“殺”稱“宰”,“溼”稱“湛”
如《詩經.召南》“湛湛露斯”。方位類:“下”稱“落”,“上”稱“頂”
-
5 # 遠去的夢想
泉州莆田是晉朝時南遷的中原人,漳州是唐朝南遷的中原人,兩者語言一樣,說明古代中原這一代閩南語用比較普遍且時間比較久,為晉唐古語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普通話”是真正的漢語,其實不是。閩南語才是更接近上古漢語的語言,閩南語形成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很多海內外專家稱之為語言活化石。
能佐證閩南語是古漢語的例子有非常多,這裡給大家簡單列舉幾個:
1、閩南語把“客人”讀成“人客”[音:Lang3(第3聲) kei4(短促第4聲)]。唐朝杜甫的一首《感懷》詩寫道:“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這裡的“人客”的構詞方式和現代漢語相反,但跟閩南語是一樣的,也就是倒置詞,類似的倒置詞語還有很多,閩南語中的“衫褲"、"鴨母"、"腳手"等都是倒置詞。
2. 閩南語中,“床鋪”讀成“眠床”(音:Mian(第3聲) ceng(短促第2聲))。唐朝的李延壽一書《南史•魚弘傳》中寫道:“有眠床一張,皆是蹙柏。” 顯而易見,這裡也跟閩南語的表達相同。
3、閩南語中有一句俗語"日時走拋拋,暗時點燈膋"。其中的“膋” 就是古漢語的文字。在《詩經》中就有如此描述:“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
4、閩南語中,“不要”的讀法是“泯”(音:Mian(第3聲))。古語有云,“相逢一笑泯憂愁。”,這裡的“泯”也是閩南語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