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遊方詩人

    說錫金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此言不對。應該說錫金從來不是印度的一部分。錫金是中印(英)之間的一個小國,曾尊崇西藏地方政府。但中國自晚清以來,衰弱百年,西藏都幾乎保不住,錫金就只能一直生活在英印的陰影下。新中國建立後,百廢待興,戰略方向在東面,無力對錫金施以援手,所以印度步步進逼,全面控制了錫金,印度仍不放心,就直截將錫金吞併了。當時中方抗議且不承認,但美英及蘇俄黙不作聲,這樣印度吞併錫金就成了歷史事實了。

  • 2 # 平安快樂106

    在聯合國成立後的國際環境裡,印度能吞併錫金,主要原因是:

    一、據說錫金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國,聯合國管不了。

    二、當時的中國美國蘇聯都不干涉此事。美國蘇聯都與中國有矛盾,美國蘇聯要利用印度來牽制中國,所以他們就放任印度吞併錫金,實際上印度吞併錫金後與中國的矛盾摩擦更多了,比如大家知道的洞廊衝突。中國當時內外交困,也沒有精力干涉印度吞併錫金。

    三、因為錫金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印度吞併錫金像是溫水煮青蛙,用了很多計謀,大量移民去錫金,在印度人佔多數的情況下用公投“合法”地吞併了錫金。

    印度獨立後變成了貪吃蛇,印度佔領穆斯林為多數的克什米爾、吞併錫金、佔領東北部是得不償失的。印度為了佔領這些地方耗了資源精力,又不能安心搞好國家建設。現在印度與周邊國家都有矛盾,四面樹敵,這樣的情況對於印度是極其不利的。

  • 3 # 歷史真相背後

    印度吞併錫金,主要是四個步驟,逐步控制,吞併錫金。第一,主子打基礎。錫金古代稱哲孟雄,是中國西藏的附屬,是中國的藩屬國。本來跟印度沒關係,但是英華人佔領印度後,不但幫助其統一,還把周邊的國家和地區納入。正是這種情況下,英華人在19世紀入侵錫金,並且透過逼迫清政府簽訂藏印條約,將錫金納入自己的保護國。這才跟印度扯上了關係。第二,全面控制。二戰後英華人逐步退出印度,在1947年搞了個蒙巴頓計劃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但是獨立後的印度胃口膨脹。立刻逼迫錫金簽訂條約,將內政外交國防全部交給印度,完成了實際上的控制。甚至任命印度人出任錫金首相,並進一步控制錫金的議會。透過這一步,印度幾乎控制了錫金的一切,包括經濟命脈,內政外交,國防等,錫金淪為無自主國家。第三,囚禁國王,修改憲法。印度的霸道,引起了錫金王室和百姓的反抗,因此60年代末,錫金爆發大規模騷亂,反對印度。印度採取高壓政策,在錫金大開殺戒。並且在1973年,大軍進入錫金,透過錫金議會修改憲法,將錫金併入印度。而且還將末代錫金國王押送到印度囚禁,在1975年完成吞併。當時錫金向我們發了100多封電報,甚至單方面宣佈加入我們,我們都沒有回覆。第四,徹底吞併錫金。在1975年吞併錫金後,為了實現徹底的控制和同化,防止錫金鬧事。於是印度政府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錫金,將錫金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非常發達,並且建立了工業。經過幾十年的投入,錫金成為印度最富裕的邦之一。錫金人的生活比錫金王國時期更好,於是沒人願意反抗,錫金徹底成了印度的錫金邦。從這也可以看到,印度深刻學會了英華人的那一套,逐步蠶食,全面控制,最後透過經濟將其納入自己的體系。而現在的不丹,馬爾地夫,甚至孟加拉,尼泊爾等,似乎都在走這條路。

  • 4 # 銘蘇先生

    錫金原是中國一鄰國,歷史上曾是中國的藩屬國。1890年英國將錫金納入其保護範圍,英國結束統治後錫金獨立。後來印度將錫金納入自己勢力範圍,1975年4月印度吞併錫金,錫金成了印度的一個邦。

    印度是如何吞併錫金的?

    1950年12月,印度強迫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印度控制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等大權,印度成為錫金的“保護國”。

    1968年錫金人民為了捍衛國家利益,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並爆發了反印示威,結果遭到了印度的血腥鎮壓。

    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並軟禁了錫金國王。其後廢黜國王,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錫金國王流亡美國,在紐約建立了流亡政府。

    印度為何一定要吞併錫金呢?

    第一,錫金是印度北方的命門,戰略位置重要。

    錫金北部背靠喜馬拉雅山與中國西藏地區接壤,東部與不丹相鄰,南部與印度接壤,西部與尼泊爾接壤。錫金與中國之間有一個重要的關口——乃堆拉山口,該山口距離中國西藏亞東縣約52公里,距離錫金首府甘托克約24公里,距離拉薩460公里,距離印度加爾各答約550公里。越過山口可達中國西藏的亞東,同時該山口是連線中印陸路貿易最短的通道。

    自從巴基斯坦從印度分治以後,印度失去了恆河下游最富饒的恆河三角洲,並且孟加拉國把印度的版圖一分為二,使印度東北地區失去與外界聯結的陸路和水上通道,只有透過一條狹長的西里古裡走廊將其與印度其他地方連線起來。這種與印度核心區地理上的割裂,使該地區變成孤島,從而助長了其分裂傾向。一旦外來勢力控制了西里古裡走廊,那麼就會把印度國土一分為二,切斷印度東北部與印度內陸的聯絡。

    為了彌補這種天然的缺陷,印度需要牢牢掌控西里古裡走廊,並且把可能存在的外來勢力排除在這一地區以外。縱觀南亞大陸,能對這一地區可能產生威脅的也只有中國,所以印度需要儘可能把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勢力排除。而中國透過乃堆拉山口可以直接進入錫金,如果從錫金南下,那麼可以直接控制西里古裡走廊,甚至直下印度洋,對印度造成威脅。因此,錫金對印度來說成為喜馬拉雅山天險的安全門戶,只有控制了錫金,才能控制進入南亞的重要關口乃堆拉山口,阻擋中國勢力南下。

    第二,錫金是南亞地區的小國,自身實力弱小。

    國土面積7096平方公里,人口60萬,這對於印度這種大體量的國家來說,實在顯得微不足道。雖然錫金不想加入印度,並不斷地抗爭,但還是被印度強佔了。

    第三,對印度有利的國際環境。

    印度吞併錫金雖然遭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但是聯合國並沒有派兵干預或對印度進行制裁。因為此時還處於冷戰時期,印度同美蘇關係都不錯,而印度吞併錫金只會損害中國的利益,對其他國家不會有影響,因此默認了印度的這一侵略行為。而中國此時正處於特殊時期,無法進行武力干預。

    中國過去一直不承認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2003年印度承認西藏屬中國的領土,於是中國對錫金屬於印度的既成事實予以承認。從2005年以後,中國出版的地圖上不再有錫金這個鄰國。

    綜上,印度先是透過跟錫金簽訂和平條約的方式,對錫金進行控制和干預,其後面對錫金人民的示威和反抗採用武力鎮壓,最後直接吞併錫金,將其變成自己的一個邦。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錫金位於中印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面積7096平方公里,海拔超過1500米,人口約60.7688萬人,這其中75%為尼泊爾族,其餘為錫金族、雷布查族、藏族等,居民普遍信奉印度教和藏傳佛教。

    錫金在中國古代史籍中稱為哲孟雄。大約在公元7世紀青藏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將哲孟雄納入自己的版圖。9世紀時哲孟雄成為獨立的部落,但其境內的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1642年錫金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文字記載的世襲君主王國建立,蓬楚格·納姆伽爾稱為錫金王國的第一代國王。在他的統治下雷布查人與錫金人融洽相處,藏傳佛教被確立為國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這一時期錫金的藏傳佛教奉西藏的達賴喇嘛為宗主。1700年錫金的鄰國尼泊爾入侵錫金並一度攻佔了錫金當時的首都拉達孜,錫金國王越境逃到西藏向宗主達賴喇嘛求救,達賴喇嘛將今天的亞東一帶賜予錫金國王暫居。尼泊爾軍隊一路追擊錫金國王進入西藏境內,一度佔領整個後藏並洗劫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達賴與班禪面對尼泊爾的入侵向清政府請求援軍。1791年清軍在福康安率領下將尼泊爾軍隊從西藏領土上逐出並一度追擊到加德滿都谷地。尼泊爾軍隊被清軍逐走後錫金國王得以返回錫金並試圖從尼泊爾手中收復失地,這時錫金的另一個鄰國不丹突然發兵進攻錫金,一時間腹背受敵的錫金喪失了大片領土於尼泊爾和不丹之手。

    1835年錫金遭到英國的入侵,被迫割讓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1861年錫金在英國的壓力下被迫與其簽訂條約而將自己置於英國的”保護“之下。1890年2月27日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和清政府的談判代表、駐藏幫辦大臣升泰在加爾各答簽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清政府正式承認原為中國西藏藩屬的錫金成為英國的“保護國”。英國為強化對錫金的控制而大力鼓勵尼泊爾人移居錫金南部,由此造成了如今尼泊爾族為錫金第一大民族的現狀。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錫金實際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但由始至終都保持著“保護國”的名號,也就是說至少在名義上錫金仍保留了一個國家的形式,從未被併入過英屬印度殖民地。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錫金國王塔希·納姆伽爾。塔希·納姆伽爾國王隨即實行了許多經濟和社會改革:廢除各種無償勞役,徹底檢查稅收制度,廢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職能,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1947年8月原英屬印度殖民地按宗教信仰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印度自獨立之日起就渴望繼承昔日英國在南亞的勢力範圍,為此印度不斷強化對位於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麓的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國的控制力度。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繼承了英國向錫金派駐專員的權利。受印度扶持的錫金國家大會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同年5月9日國家大會黨政府正式成立,但遭到錫金王族強烈反對,群眾運動也日漸興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錫金內亂為由出兵錫金,成立了親印的新政府,更離奇的是印度居然給錫金這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空降了一名印度人作為政府內閣首相。1950年12月印度又迫使錫金簽訂了《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確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由印度派駐錫金的首席行政官代行首相職權,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由印度派駐的政治專員進行全面控制。

    印度在錫金加強控制的行為不可避免地和錫金當地人民發生了摩擦,雙方的矛盾日積月累,對印度的不滿情緒在錫金漸漸滋長著,終於在1968年8月爆發了反印示威。當時的錫金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趁機提出錫金要錫金化的主張,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錫條約。印度方面的迴應則是在1973年4月派出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全面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和錫金簽訂了新的條約:印度不僅繼續控制錫金的國防外交事務,如今甚至連錫金的內政事務也由印度全面接管,至此錫金已成為空有國家之名而無國家之實,實際已與印度治下的地區無異。

    1974年6月20日印度又迫使錫金議會通過了由印度擬定的錫金憲法,印度政府派駐的首席行政官成為錫金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1975年2月3日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了錫金國王。同年4月10日印度控制下的錫金議會通過了廢黜國王的決議。4月14日錫金就錫金的未來舉行了“全民投票”,在印度當局監管下的投票結果自然是錫金自願成為印度治下的一個邦,隨後印度議會透過決議追認這次印度控制下的投票結果,正式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印度佔領錫金後錫金王室流亡美國並拒絕承認印度佔領錫金的既成事實。1982年1月29日錫金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在美國紐約逝世,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即位成為錫金第13代國王,他堅持聲稱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是非法的。

  • 6 # 方不二

    錫金是南亞歷史上的一個封建君主王國,於1642年由蓬楚格.納姆伽爾建立,至1975年被印度佔領並納入印度共和國,成為錫金邦,末代國王帕爾登在亡國後定居於美國紐約,1982年去世後其子旺楚克以錫金第13代國王名義繼位,但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認可。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面積70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海波1500米以上,人口60萬,居民早期主要以屬蒙古人種的少數民族為主,被併入印度後,大量尼泊爾、印度移民遷入,現在原住民在錫金的人口比例不到30%。

    遠在公元7世紀,錫金就是吐蕃(西藏高原)的附屬地,直到1861年,英國殖民者強佔錫金,並於1890年與滿清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將錫金與中國劃定邊界,英國成為錫金的保護國。20世紀四十年代,由於二戰爆發後英國自顧不暇,印度等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後的印度與錫金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並向錫金派駐專員,對錫金的外交、國防、財政進行全面控制,因此與當時的錫金王室產生了極大的矛盾,在王室授意下,自60年代起,錫金民眾紛紛示威,反對印度的控制,要求廢除印錫不平等條約。於是,印度直接派軍隊進入錫金,解除了錫金王室的衛隊武裝,緊接著透過他們控制的議會廢黜了國王,並舉行帶欺騙性質的全民投票,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就正式把錫金變成印度的第22個邦。

    為何錫金一個貧窮落後彈丸之地,會讓印度在當時冷戰對峙的情況下冒險去強行吞併呢?其實原因只有一個:西里古裡走廊。我們看一下地圖: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錫金地處印度東北部,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剛好扼守著連線印度大陸和印度東北各邦的西里古裡走廊,一直以來印度東北地區因為民族、宗教等問題和印度中央政府離心離德,始終是實現印度大國夢想的一塊心病,再加上中印關係緊張,錫金緊挨著西藏,一旦錫金投向中國或者被中國佔領,那就相當於掐斷了印度的脖子,印度東北地區本身就更傾向於中國,如果西里古裡走廊被封鎖,那東北各邦的獨立是意料之中。這是任何一個印度政治家都不敢承擔的風險!

    所以印度在強行吞併錫金後,把西里古裡走廊從20公里拓寬到了80多公里,使得印度大陸與東北地區的交通更加便利,在加強經濟來往的同時,也更利於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政權。

  • 7 # 邱永崢

    印度吞併錫金準備時間相當長久:先是在外交、經濟與軍事上控制了錫金,禁止錫金與外界發生任何的直接關係,派出將近10萬印度軍警常駐錫金,完全掌握了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

    當印度正式決定吞併錫金時,已經完全掌握軍事權的印軍向王宮迅速開進,而錫金王室唯一的獨立軍事力量-王宮衛隊也就進行了象徵性的抵抗,然後整個王宮就被徹底佔領,衛隊被繳去了所有的武器。整個行動過程幾乎沒有遇到多大的麻煩。

    不過,錫金社會精英階層迅速向國際社會求助,包括向鄰居大國。不過,由於東西方冷戰已經開始,印度是東西方爭相拉拔的物件,所以印度的侵吞行徑居然神奇般地沒有受到任何的指責,更別提制裁了。只有錫金的大鄰國一直在言語上支援錫金王室,並且直到本世紀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控制。

    錫金王室隨後整體流亡到美國,直到今年,錫金王室仍在美國有流亡政府,並且國王仍然存在,只不過整個國際社會早已經把錫金被吞併的歷史忘記掉了,王室也基本上淹沒以在歷史的長河裡。

  • 8 # 北玄武

    印度吞併錫金,走了三步棋,第一,扶植代理,第二,變為保護國,第三,趁亂吞併。第一步,印度在錫金扶植代理人

    1947年,剛獨立的印度一方面自認為是古印度的傳承者,另一方面還自認為是英印殖民政權的繼承者。當時,英印政府在錫金有一系列特權,對錫金進行“指導”。印度獨立後,立刻忘了曾經被殖民的痛苦,旋即繼承了英國對錫金王國特權,圖謀控制吸錫金,向錫金派駐專員,同時扶植錫金國民大會黨作為自己的代理,透過該黨反對錫金國王,逼迫錫金國王讓權。

    第二步,將錫金變為保護國

    1950年,印度強迫錫金簽訂所謂的和平條約,這個和平條約可真夠“和平”,裡面將錫金變為了自己的“保護國”,怎麼個保護?就是錫金外交國防都得聽印度的,而且印度還直接派印度人當錫金首相(外華人當首相,真是很怕“累著”錫金人吶),印度軍隊也開進了錫金。印度所謂保護,其實就是在內政外交上全面控制了錫金。

    第三步,趁錫金內亂將其吞併

    錫金人,尤其是國王當然不樂意被錫印度控制著,於是各種反抗,民眾中也發生了反印運動,錫金亂局一片。1973年,印度藉口維護錫金秩序,動用軍隊接管錫金一切權力,國王徹底被架空。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規定錫金為印度“聯絡邦”,到了1974,直接廢了國王,將錫金變成了印度一個邦。當時還煞有介事的舉行了一個公投,說錫金人自願國滅,不過這就有點扯了。有點幹了壞事還立牌坊的味道。

    透過這三步,印度吃了錫金,至於錫金以後會不會再次獨立?答案很明確,不會。

  • 9 # 世界史圖鑑

    處於南亞的小國錫金被中國,印度,尼泊爾和不丹包圍著。作為一個內陸國家,自然資源也不豐富,但是卻受到印度的不斷欺壓。曾經與中國關係很近,但由於中國當時並沒有像如今一般經濟發展迅速,也沒有辦法有效的保護。印度自從獨立之後,一直謀求在南亞的絕對領導地位,對於錫金,尼泊爾,不丹等國家,也採取了十分強硬的手段。

    當時的印度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確實比周邊的小國以及中國都要高。因為它承接著,英國在印度幾百年的殖民成就。在印巴分治時,曾經約定其他土邦可以自由決定歸屬。尼泊爾,錫金作為當時的土邦決定獨立。這三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當然重要。由於青藏高原阻隔,使得印度和中國邊境地區擁有很多的山口,每一個山口都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印度害怕這些山口被大國利用,進而成為戰略威脅。

    於是對尼泊爾,錫金和不丹這三個國家動了歪心思。1949年直接派兵接管錫金的國防,並與其簽訂和平條約。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的大權都被印度所控制。在第三次印巴戰爭勝利之後,錫金被印度所吞。當時的中國正經歷文革動亂,沒有精力關注印度的軍事動作,而當時正值美蘇冷戰的關鍵期。

    美蘇兩國上綱上線兒,都希望可以拉攏印度,因此對印度的軍事行動絕口不提,聯合國也沒有透過任何議案。如此,一個主權國家,便被印度輕易吞併。當時中蘇已經交惡,蘇聯希望以此討好印度作為限制中國的助手。而美國也在下一盤大棋,雖然與中國交好。但也不忘為未來的霸權鋪路,因此對印度也採取拉攏態度。

    除了錫金之外,印度在經濟,國防,軍事等領域都與當時的美蘇兩強有著一些合作。作為世界為數不多的大國當中,唯一一個能與冷戰兩極的國家同時談生意的印度,由此變得不可控制。一直進行著自己南亞霸主的美夢。

  • 10 # 品點歷史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與中國西藏、不丹和尼泊爾接壤,面積約7096平方公里,北部為山區,南部為肥沃的谷地。

    錫金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乃堆拉山口是進入藏最便捷通道,可以說是中國和印度的交通要道。清朝時,乃堆拉山口是印度和西藏之間最大的貿易通商口岸,80%的貨物交易都是在這裡完成。今天,這個通道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裡是唯一適合使用坦克叢集大規模突擊的通道,印度只要攻克乃堆拉山口,立刻就可以進入亞東。從亞東至日喀則和拉薩,基本上可以說無險可守。

    錫金的歷史

    根據中國的古籍中記載,古代錫金名為哲孟雄。公元7世紀除,在青藏高原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吐蕃。吐蕃興起後,四面用兵,很快就將錫金入了自己的領土範圍,錫金成了吐蕃的藩屬國。到了九世紀中,吐蕃逐漸衰落,對藩國的控制越來越弱,錫金趁機脫離了吐蕃的統治。

    此後,關於錫金的史料就很少了。直到1642,一個西藏貴族後裔蓬楚格·納姆伽爾登上了錫金王位,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納姆伽爾王朝,首都在甘托克。1700年,尼泊爾的廓爾喀派軍攻打錫金,錫金向清朝求援,乾隆派福康安和海蘭察兩次進藏,打退了廓爾喀的軍隊。從此,廓爾喀和錫金都成為清朝的藩國。

    隨著大英帝國的崛起,印度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勢力也不可避免的進入到了錫金。而這個時候的清朝逐漸走下坡路了,在內憂外患中,自顧不暇,更顧不上像錫金這樣的外藩國了。之後,英國開始逐步殖民錫金。

    1835年英華人佔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

    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

    1887年,英軍強佔錫金。

    1890年,錫金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從此,錫金和印度都成了日不落帝國中的成員了。

    二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活動

    二戰後,鐵幕落下,大英帝國的勢力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收縮,包括南亞地區。但是,英國勢力退出後,錫金並沒有獲得獨立,而是又被印度盯上了,真是剛出狼穴,又入虎口。

    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派大量專員進入錫金,同時動員了很多印度人移民錫金,這些移民為日後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活動起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印度在錫金內部扶植了一個國大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

    1950年12月,印度強迫錫金簽訂了《印度錫金和平條約》,透過這個條約,錫金又淪落成了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控制了錫金的國防、經濟、政治。

    1968年8月,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大規模反印遊行,要求廢除1950年同印度簽訂的《印度錫金和平條約》,恢復錫金主權。這一運動遭到印度的殘酷鎮壓,上萬錫金人在街頭被軍警打死,數千人遭到逮捕。

    1973年,印度強行宣佈對錫金實行軍事接管,並操控印度在錫金的傀儡黨派國大黨修改憲法,使錫金成為印度的“聯絡邦”,隨後,印度軍隊又鎮壓了錫金的反抗勢力民族黨及其支持者。

    1975年,印度軍隊進入錫金皇宮,解除了國王頓珠南嘉衛隊的武裝,利用國大黨操控錫金議會,罷黜了國王,隨後,在錫金舉行“公投”,“公投”結果毫無懸念,錫金同意併入印度,5月16日,印度議會宣佈錫金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以上基本上就是印度吞併錫金的全過程,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預謀的行動。其實,大英帝國退出後,印度認為拿回錫金只是繼承大英帝國的遺產而已,印度也不愧是得到了大英帝國的真傳,連侵略步驟都和英國如出一轍。

    從1947年到1975年,印度謀劃了28年,最後吃掉了這塊肥肉。然後,印度還是不安心,因為中國還沒有表態。直到2005年,中國承認印度吞併錫金的事實,不再承認錫金是一個主權國家,印度才算徹底的吞併錫金了!

  • 11 # 甜嘟爸爸觀察

    錫金,是一個南亞內陸小國,1947年被印度吞併,2003年中國才予以承認。

    其實,從7世紀開始的1000多年,錫金都屬於中國西藏的領地。公元1700年,尼泊爾入侵錫金,國王逃亡西藏,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先後兩次用兵,協助錫金趕走了侵略者。

    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錫金;1887年,英國強佔錫金,並在第二年,英國出兵西藏,清廷妥協議和,於1890年2月27日,簽定《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

    1947年,英華人走後印度獨立,把吞併錫金作為目標,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印度人繼承了英華人當年的地位。1950年12月,協迫錫金簽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將錫金變為保護國。1968年8月,錫金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度錫金和平條約》,爭取獨立,被印度軍警鎮壓。1973年4月,印度強行對錫金實行軍事接管。1975年4月9日,印度軍隊解除錫金武裝,軟禁並廢黜國王。隨後操縱錫金議會進行所謂“公投”,5月16日,印度議會宣佈錫金正式成為印度第22個邦。

    而國際社會當時在幹什麼呢?當時,印度吞併錫金沒有招致國際社會譴責,也沒有受到任何制裁。因為當時世界處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想借助印度在南亞的影響,不想得罪印度,從而讓印度鑽了空子,印度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其它許多國家也不願意為一個彈丸小國而得罪印度,結果,印度輕而易舉吞併錫金,納入印度版圖。

  • 12 # 歷史知事

    印度能夠吞併錫金,主要原因在於,錫金從來不曾是一個獨立國家。

    錫金,目前面積7096平方公里,人口 607688人,曾經是南亞最小的國家,現在是印度的一個邦。

    錫金的位置十分重要,北有中國西藏,東有不丹,西有尼泊爾,難免則是印度連線東北部的狹窄通道西里古裡走廊。西里古裡走廊只有20公里寬,錫金加入印度,對加強東北部的管理意義十分重大。

    錫金,原來叫哲孟雄。在清朝,哲孟雄是西藏的藩屬國,而西藏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一部分,所以,錫金實際上也是清朝的藩屬國。尤其是乾隆朝的廓爾喀之戰後,廓爾喀尼泊爾作為喜馬拉雅最強國向清朝稱臣,錫金毫無疑問也是清朝的勢力範圍之一。這一切,要感謝廓爾喀之戰的清軍主將福康安和1萬入藏作戰的清軍。

    廓爾喀之戰發生在1788年,在這之前的1757年,英國早已開始了對印度的征服。康熙皇帝在尼布楚之戰中見識到了俄軍火器的犀利,而乾隆也在廓爾喀之戰和緬甸之戰中見識到了更犀利的火器,但自詡千古一帝的這兩位皇帝,一起選擇了閉關鎖國和掩耳盜鈴。這就註定了清軍在喜馬拉雅山的軍威國威,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

    1849年,英國終於完成了對印度的征服,同時以印度為跳板,開始了對喜馬拉雅三國、中國西藏、緬甸等地的征服。1861年錫金成為英國保護國,1890年中英條約規定錫金脫離中國。當時清朝是個四面漏風的大篩子,唯一的鷹派左宗棠已經在中法媾和時被氣死。慈禧和李鴻章奉行雖遠必陪的外交政策,錫金這樣的小地方,自然拱手送上,免費!

    錫金雖小,可是獨立卻比印度早。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塔希·納姆伽爾國王。從此錫金就成了相對獨立的小王國。就在幾乎同時,英國殖民者主持的西拉姆會議,在藏南地區劃出了麥克馬洪線,北洋政府除了口頭上反對法律上不承認,毫無辦法。這一點北洋政府和印度國大黨是一樣的,國大黨正在印度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英華人表示很無語。

    1947年,印度終於獨立,獨立之後的印度,繼承了英屬印度大部分的遺產,除了東西兩個巴基斯坦,連歷史上從來沒有統治過的陌生的東北部也劃入印度。這讓印度野心爆棚,1949年6月初,印度以派兵進駐錫金,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1950年12月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從此錫金成為印度的保護國。

    錫金的主體民族是尼泊爾族和錫金族,主要信仰是佛教。這一點和印度絕大多數地區是格格不入的。但是,錫金政教分離,喇嘛和國王被印度的國大黨各個擊破,以至於錫金人幾乎沒有抵抗就接受了印度的統治。

    隨著時間的推移,錫金越來越傾向獨立出去建立新國家,實現完全自治,這一點引起了印度的注意。1968年8月,甘托克發生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錫金隨後大亂。1973年4月,早已準備好的印軍開進錫金,這個彈丸之地很快被全面控制。印度人制定了憲法,讓錫金議會表決,全票透過;印度人派駐首席行政官為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全票透過。畢竟,對於錫金的上層階級來說,保命要緊。

    印度吞併錫金後,錫金的國王被廢黜,被軟禁。多年後,錫金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流亡美國。1982年錫金國王去世,繼承王位的是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這是第十三代錫金國王,他仍然堅持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的。

    2003年,中國承認錫金為印度的一個邦,2005年,我們通行的中國地圖路上鄰國改為了14個,去掉了錫金這個鄰國。交換條件是什麼你知道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幸福三重奏》裡的福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