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絡健康

    最初,“日行萬步”的概念大約是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上由日本一家研發計步器的公司提出的。

    在中國,這個口號是由衛生部門提出的,但這個“一萬步”與平時以提高心肺功能、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為目的的體育鍛煉還是有所不同的。

    衛生部門倡導日行六千到一萬步,目的是讓大家做到吃、動兩平衡,避免因生活條件改善引起的營養過剩、超重肥胖等亞健康症狀。

    毋庸置疑,動起來肯定比成天坐著不動好。

    不過,千萬別以為每天走一萬步就等同於成功走上了健康大道,其實不然,有氧運動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

    再者,如果走了一萬步後,為了補償自己而一通大吃大喝,那樣不僅徒勞無功,反而可能影響健康。

    走路的N種走法,你知道嗎?

    作為最簡單易行的有氧運動,走路被譽為“心臟健康之路”。不過,走路也分幾種不同的走法,效果也各不相同。

    散步

    最慢的走法是散步。散步的步伐、動作比較隨意,速度往往比一般走路還慢,一般每小時走3.5公里左右。

    散步的運動健身效果不佳,但至少可以活動一下筋骨,適合年齡較大、行動不便但可行走者等。

    走路

    第二種速度是走路,步伐依個人習慣速度走路,呼吸不受影響,一般每小時走4~4.5公里左右。

    運動健身效果要看行走的時間長短而異,通常30分鐘以上視為達到輕微運動量。

    快走

    第三種速度是快走,步伐比一般走路較大些,一般每小時能完成5.6~6.5公里左右。

    快走的速度較快,手臂的動作也會自然增加,呼吸上感覺較明顯,可以輕易達到每日運動強度量的標準目的。

    暴走

    比快走還要快的叫暴走,一般每小時能完成6.5~7公里左右。長時間堅持並不容易,要視個人的心肺能力及肌耐力進行調整。

    競走

    最後一種是競走,一般都是專業運動員練的。競走的速度取決於步頻和步長。普通走路每分鐘約為100~120步,而競走可達180~200步。

    普通走的步長一般是70~80釐米,競走的步長可達90~110釐米,身材高大的運動員的一步是120釐米左右。

    一萬步中,你走對了幾步?

    走路的強度即使你每天走一兩萬步,但如果沒有速度和強度,它對健身的意義並不大。

    在運動訓練學中有個“超量恢復”的概念,無論是心肺功能還是力量的提高,前提都需要先增加負荷,再經過適當休息,並在體質尚未回到原來的水平前,繼續進行鍛練,這樣就可以在已經提高的基礎上再提高一步。

    走路鍛鍊也是如此,步行時的快慢因人而異,但太慢沒有效果,至少中等強度,即年輕人每分鐘步頻在130~135次左右,中年人每分鐘步頻在120次左右,60歲以上者每分鐘在100步左右,連續走上30分鐘。

    檢測你的運動是否達到“中等程度”有兩種方法可以參考:

    ①利用腕錶、心率帶等可穿戴裝置進行監測,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的心率=最大心率×60%~80%;而每個人的最大心率一般用“220-年齡”這一公式來推算。運動時可以透過心率來自我監測運動強度。

    ②“談話試驗”,走路健身時說話很自然,說明強度比較小;呼吸急促、伴有氣喘,屬於中等強度;如果不能完整交流,則屬於大強度了。

  • 2 # 幸福汪汪隊

    最早看見這個資訊是十幾年前/當時女兒參加中考,本人在學校邊上的報刊亭的展示區有一本健康之友的雜誌,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每天一萬步/書價20元,當時嫌貴,沒買/過了幾天/一狠心,買下雜誌,看了幾邊/覺得做不到,看看而已,當時本人在廠裡上班,每次騎4O分鐘的腳踏車,每天二次,再說做鉗工,運動量只多不少,現在又看見文章說,有很多老年人把膝蓋走壞了,覺得,有點盲從,一窩峰的上,最後出事了/,,傳播知識本身沒錯,怎樣正確引導是關鍵…

  • 3 # 張慶路

    世界衛生組織提倡人們運動健身,每天行走6000—10000步。

    中國衛健委也提倡全民健身,也提議每天行走8000步左右。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普通大眾參加健身運動多流於形式,對步數的記憶深刻,往往忽略了走路的具體要求。

    當一陣風過後,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活。

    我們知道,這種情況是有勝於無,但是如果不能正確掌握行走姿勢,很容易造成膝關節尤其是半月板損傷,那就適得其反了。

    每天行走8000步左右的運動量,相當於4~5公里,用時在1小時左右(因人而異)。

    如果我們是用平時散步的速度,不僅不能起到鍛鍊身體的效果,還會造成半月板損傷。

    這個速度行走,除了覺得有點累,基本是漢都不出,同樣的,你的半月板裡的關節液也沒有充分釋放,相當於半月板與骨頭在幹磨,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疼痛感就會伴隨著你。

    這也是跑步前先要做熱身的原因。

    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在行走健身運動的時候,採取快步走也就是我們說的健步走,抬頭挺胸,讓全身肌肉組織充分調動起來,有些許的用力感,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這樣就能啟用我們身體的排汗散熱這個微迴圈系統,同樣也會啟用其他迴圈系統,我們的半月板以及肌肉韌帶締結組織等得到一個適應過程的時間,最主要的還是能啟用我們的潤滑系統,使我們在運動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希望大家在運動健身的時候,都能掌握基本的運動知識,科學合理的運動健身,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 4 # TU小阿圖

    “日行一萬步”也是這些大爺們最近興起的一個養生活動

    但我們真的需要每天步行一萬步嗎?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為什麼是每天步行一萬步?

    2014年,專家們試圖考證“每天都要走一萬步”的根源,結果發現,一切都不過是一場營銷。

    上個世紀60年代,隨著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日本也興起了一股健身熱潮,由於步行對裝置和場地的要求很低,很快得到大眾的喜愛,並風靡全國。

    於是,運動器材廠家抓住這一機會,推出了一種計步器,拿錯了,重來!!這個命名為萬步計,並宣稱“每天至少要走一萬步才能保障健康”。

    “一萬步”的說法,便由此誕生。

    之後幾乎沒人對此說法感興趣,直到本世紀初,即2001年,澳洲健康促進研究人員為鼓勵人們積極運動,再次提出了“每天步行一萬步”的倡議。

    在澳洲,成年人平均每天約走7400步。

    因此,他們每天再額外走3000到4000步就可以達到10000步的目標。

    那它科學嗎?

    應該明確一點,一個標準並不適合所有人

    當然,有些人每天積累的步數要少得多——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辦公室職員。

    而兒童、跑步人群和一些藍領工人每天累積的步數可能會超過10000步,所以“每天步行一萬步”這一目標並不適合所有人。

    因此,可能出現我們所說的“反向因果關係”,即不是人們走得越多就越健康,而是越健康他們每天就會想要走越多。

    儘管如此,大多數研究確實發現,人們走得越多就越健康。

    而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每天行走5000步的女性過度肥胖或患高血壓的風險明顯低於步行量更少的女性。

    但需要認清的一點是,完全適合每個人的公共健康指南是不存在的,公共健康資訊服務於大多數人。

    即便如此,我們不應低估社交網路傳播公共健康資訊的力量:10000步是一個容易記住的目標,你能透過這一目標輕鬆衡量和評估自身的進步。

    總之,運動要因人而異,不要痴迷刷步數,也不要只盯著步行一種運動。一個合理的運動計劃,應該包括日常活動、有氧訓練、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健康。

    最後祝觀眾老爺們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 5 # 運動康復陽

    有益健康的不是“走路”這個動作,而是走路時是否對關鍵肌群有足夠的鍛鍊,比如心肺能力,核心是否收緊,臀肌是否活躍等等…

    現在很多人走路,臉不紅心不跳,核心、臀肌鬆垮…也就是說走路對這部分人健康來說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相反過多走路還可能給關節等造成不必要的磨損!

    走路也好,跑步也好,你想透過運動獲得健康,是有很多細節,很多注意事項的。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

    運動就跟上學一樣。

    每個人都能上學,但卻不能說上學一定能上北大。

    運動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這輩子吃過最好的東西,用兩個字描述一下,你會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