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視界觀天下
-
2 # 簡約即止
中國人是最不敢坦然面對死亡這個問題的,根子在缺乏宗教信仰。能夠坦然談論的人,基本都是健康無憂之人。雖是永恆話題,卻是忌諱之題。鄙人不才,談談自己的淺陋之見,貽笑大方。
一、生是偶然與意外,死是必然結果。但是,中國人寧願相信這孩子將來會成為達官貴人,也絕不會說,這孩子最後一定會死,恰恰反應了我們民族的虛偽之風:喜歡幻想,不願意面對真實。
二、中國人喜歡死者為大,忘記規則。交通事故處理,無論對方怎麼違反了交通規則,只要人死了,一般活著的都要贖罪。同樣,貪官汙吏、地痞流氓等等,只要死了,立刻形象就光輝了一些。根子在,中國人心目中,死亡的人都是可以饒恕的!證明了中國人的健忘與善良。
三、中國喜歡錶揚一些了不起的死者,甚至去神話之。根源,蓋棺定論之說。人死後,總不會再犯錯誤了!中國很多古人喜歡斬草除根,徹底殺死。唯有死,才是安全的!證明了中國人的科學一面,死亡才是真消失了!
綜上所述,死亡這件事,最能考驗民族的精神狀態,特別是我們這麼多無所託付的靈魂。
-
3 # 紅月雅集
一切生命有生必有死,這是任何生命形式都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
很多人害怕死亡,因為我們認為死亡後一切都會消失,認為死亡就是破滅,死亡就意味著消失。
佛教對普通人死亡經歷的描述,是一個“四大分解”的過程。所謂四大,即地、水、火、風四大。用現代語言來講,地指的是肌肉與骨骼等,水指的是血液等身上的液體,火指的是體溫,風指的是呼吸系統。就是說,人死的時候,是依次在這四大方面有這強烈的痛苦的感受的。這種痛苦怎麼體會?簡單來說,比我們一般的重病還要痛苦。
在佛教看來,人生有四大苦:生、老、病、死。而一般而言,死苦高於病苦,病苦高於老苦,老苦高於生苦。
佛法認為,死亡不是終點,死亡只是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轉折點。就像水蒸發變成了雲,水作為液體的形態消失了,但又以雲的狀態存在。白雲中也有水的影子。
這就是輪迴!而我們死後的去向,跟我們此生活著的狀態有關。
還有的人是因為對死亡後未知世界的恐懼,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會去到哪裡。有更多的人,是因為對感情的執著和留戀。不是害怕死亡本身,而是害怕死亡把我們與愛的人分開!
其實不用太過悲觀,他們只是去了另一個地方,並沒有消失,而只要我們的心中還有思念,他們就會在我們心的世界裡存在。
《金剛經》裡面講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它提醒我們事物就像夢幻、泡影、露珠、閃電一樣,都是無常的。我們要認識人生的真理,坦然面對死亡,首先就要生起無常的觀點。
歷史上有許多高僧大德對待死亡能夠走得非常從容,是靠平時的修養,才在最後有那樣的境界。
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滅,成住壞滅是萬事萬物的規律。
瞭解死亡,為了更好地活著!
-
4 # 逸泉212
有生就有死,不僅人類是這樣,動植物是這樣,大自然的所有都是這樣。據說太陽幾十億年後也是這樣。話是這麼說,但真的要我去死,面對愛我的人.我愛的人,面對不知修行幾輩子才能脫生成人類享受這自然的美好,那才叫真是捨不得。我已年近花甲,多次經歷過親人離世。不止一次長時間在ICU病房前兩凝望那扇門。希望裡邊的親人出來,可他偏偏不出來。夜裡偶爾門開了,推出來的是別人治不好的親人,推進去的是另一個需要搶救的人。這樣多次經歷自已親人和看到別人親人生生死死離離合合也就想明白了,人生,就像去別人家坐客,早晚是要走的。醫生只不過幫主人挽留我們多坐一會。或多住幾天,但他沒能力把客人變成主人。假如我到了那一天,我不贊成親人們不顧一切傾家蕩產的搶救,生死由天定,讓你走的留不住,不讓你走的推不掉。重要的是一定要讓走的人感到溫暖,感到關心走的有遵嚴。。藉著回答問題的便利,想說兩個想關的話題,一、人到此時去醫院,有病的不僅僅是病人,還有家屬,須要醫治的也不僅僅是行將就木的人,還有家屬那焦急決望無助的心。他們一樣須要醫生親人般的同情和熱心去醫治。二,個人不認同地方政府以擾民和以有礙環境衛生問題去簡單的禁止人們祭奠懷念己故親人的行為。因為故去的人須要遵重.須要懷念。簡單禁止切斷的不僅是傳統文化,還有人們的心靈。關避一扇門,一定要有效的開啟一扇窗。
-
5 # 龍建鳯
死亡是世間所有事物必然經歷的,以何種方式面對死亡因事物自身的特性而定。對於人而言,活著的對立面就是死亡,能安好,死亡就不可怕。
在你求生慾望超過死亡恐懼的時候,你會發現考慮生存的問題比考慮死亡的問題顯得更為緊迫,死亡只會讓你更為珍惜活著的點滴時間。
-
6 # 塔羅占卜師Hedy
電影《蝴蝶效應》講述了一個男孩伊萬·泰瑞博發現自己擁有穿越時間的能力,所以他總想透過自己的這種特殊功能回到過去來改變周遭好友不幸的命運,但沒想到每次回到過去事情都會讓事情的發展越變越糟,故事並沒有像伊萬所想的那樣發展下去,甚至讓伊萬自己也惹火燒身,最後伊萬發現改變命運最好的方式就是他選擇在還是胎兒的母親的腹中自殺。
影片講的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故事。生命,死亡,穿越,記憶是這部電影的關鍵詞。男主伊萬他在面對死亡前對自己的人生做了無盡的嘗試和努力。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以自殺結束這一切。
我之所以用這個電影為例子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覺得人生的很多時候其實和這個電影一樣,我們身處的環境一定是真實的環境嗎?死亡是一場結束嗎?世界是有輪迴的嗎?我們的生命能進入所謂的平行世界裡嗎?……
這部電影的燒腦指數:⭐⭐⭐⭐
當我們思考死亡時,我們在思考什麼?
-
7 # Time運轉
生之苦難,依舊要活,遠離死亡
以前看過餘華寫得《活著》,對生命的感悟比較深。這本書講述了徐福貴和他的家庭不斷經歷的磨難。徐富貴的人生中相繼失去了財產、母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在生的希望中一次又一次看到死亡,最後只剩下一頭牛為伴。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平凡人苦難的一生,生之如此不易,對於福貴來說,活著的苦難太多了,可是能因為苦難太多就放棄生的願望嗎?
這個社會上,很多人得了癌症,有的人想活著卻實現不了。有的人因為壓力太大,一時想不到就放棄生命。不管何種原因,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得到了解脫,但是對於活著的人來說呢?留下的是無盡的痛苦。我們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人說是:“為愛而生”。
生命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錢鍾書曾經所講的一樣:“人生雖然痛苦,卻並不悲觀,因為終抱著樂觀的希望”。所以,總結下來的意思就是,能活著就儘量好好去活著,生命只有一次,為自己所愛的和愛自己的人,珍愛生命!保重身體,遠離死亡。
正視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死亡是可怕的,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貪生怕死的,我亦如此。以前從未覺得自己如此怕死過,但是現在,自從我有了孩子之後,更加想好好活著,因為我想給他更好的生活,我的孩子需要我。我的父母也需要我。
我是一個哲學碩士,曾經無數次想過,曾經想過很多次人為何而生,為何而死。
每一個生物來到這個世界上,對於宇宙來說,都是滄海一粟,也許有一天,我們也如曾經的恐龍一樣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如今人工智慧發展迅速,也許有一天,將來會是機器人統治的世界。那時候將沒有人類。
每一個生物都有其開始和有消亡的過程,生就有死,死亡是早晚的事情,你擔心它,或不擔心它,都避免不了它。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事情。認識到人總會死亡的現實,才能大致算下生命的短暫和可貴,才能更好地去活著。
綜上所述,死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早晚都要面對,認識到死亡,才能更明白生命的可貴。不管人生有多少磨難、痛苦,都只想好好活著。畢竟,在歷史的浩瀚長河中,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已。永遠沒有回頭路。或許這就是人生的缺憾吧,有開始卻沒有如果。
-
8 # 使用者757953460178
生與死就是一條路的兩端
每個人行進的速度不同,終點不同。每條路的風景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
9 # 在召裡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天若有情天亦老。往深處講,按照佛教的說法,根本不存在生死,身體並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衣服破了再買新的,身體壞了無法修理了,就說明壽命到了,該換一種方式生活了,至於換哪種方式,是根據自己的業力。分為:佛、菩薩、天人、阿修羅、人、地獄、惡鬼、畜生。
-
10 # 深圳深處
生存和死亡,是生命的兩種狀態,生存是有限的,而死亡是永恆的。就象一條漫長而黑暗的隧道,生存便是這隧道明窗偶而透入的光亮,每一道光亮,都會豐富我們在下一段黑暗隧道中的遐想。積極生存,安於死亡,方能不負生命的意義。
-
11 # 手機使用者50843728796
死亡也許是新陳代謝的最好的方式,可以說沒有死亡就沒有進步,況且,我們自身“既存在又不存在”,每天都有大量細胞死亡。與生一樣,把死亡看成是自然現象。
回覆列表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和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讓活著的每一天有意義,不後悔,無遺憾。至於我們哪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那就交給老天來決定吧,自己想的太多,也是枉然,擔心、害怕也沒有用。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人死後就象睡著了一樣,然後靈魂又漂到另一個地方,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又開始新的生命,新的旅程,所以也無需害怕。只是自己的離開,會給親人帶來一些痛哭和打擊,所以會有愧於他們。因此,在有生的日子,我們要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好好相處,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