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走世界看天下1

    窮遊是一種體驗。也許你並不窮,也許你真的很窮。窮遊是專屬於自我提升的一種人生軌跡,在路上你可以豐富自己的三觀,還可以感悟人生。

    在許多人眼中,我是一個窮人,所以我身邊的很多人搞不清楚為什麼我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卻用來旅遊。但是比較起很多人,我卻是一個富人,因為我衣食無憂,因為我快樂,因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我有了想法馬上就去完成。所以我實現了自己的許許多多的夢想。

    我沉浸於窮遊的快樂已經不是一年兩年,很多人希望遊玩的時候能夠有大把金錢支援,於是他們去了所謂最好玩,其實是最安全的人造地點,買最貴的東西殊不知能夠以十分之一的價格也能夠買到並且能夠多帶東西送給身邊的好友,他們被騙,覺得這也沒有什麼,就是一個錢的問題,而這正是滋長了這種醜惡行為的導火線。無法體驗到冒險的樂趣,看著網上肆虐的風景,周圍圍著無數和自己一樣的遊人,睡在高階賓館,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旅遊。

    我喜歡窮遊,這是另一個自我認識的通道,這是一個自我滿足的機會,這是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

    不管是窮遊還是富遊,旅遊都包含了更深一層次的自我認知的機會和認知別人的機會、以及認知這個美麗世界的某一個角落。18年和幾個朋友的一次歐洲深度自駕遊玩、徹底的讓我認知到了朋友的兩面性、經常會聽到情侶們之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愛他或者她就帶她或者他來一次深度旅遊,去一個兩個人完全陌生的地方、來一次深度的瞭解對方、你會發現原來我愛的人是這樣的性格、或者我的朋友在工作上是和生活上是這樣的一個人。把兩個熱戀中的情侶放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你會發現很多你想不到的他或她的各種優缺點、窮遊的兩個人一般都會提前計劃自己的出行以及規劃自己喜歡的目的地和吃穿住行的各項規劃,從這幾項中就能看到一個人是否對帶一件事有意志和自制力、以及責任心。我們當時就是和幾個朋友出去自駕遊玩、提前三個月準備的、這可能和自己本省對旅遊瞭解有一定的關係吧、所以下手準備的很早、有人規劃路線、有人訂房間、有人負責租車、有人負責找好玩的景點行程、但是一旦把這些都放到國外不管你的英語或者別的國家語言說的再好、你都不是一個個體、都是一個集體、因為誰也不會因為和誰吵了架而離開誰、畢竟這不是在國內、所以能夠更徹底的瞭解每個人的性格、我們當時也是出現了各種的不和以及吵架、但是最後的解決方式就是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把每件事都溝通的特別清楚、不要帶著怨恨去旅遊、否則會很累的。

    我覺得,真正的窮遊其核心就是計劃,計劃出行目的,計劃出行路線和時間,同時也必須計劃旅行成本,不計成本的旅行那不是一般百姓的行為。即使你很有錢,去歐洲那些高消費國家你不考慮旅行成本這未免也有些“唬”。

    理智的旅行應該是在保障基本的生活條件的前提下更注重旅行之中的認知收穫和情感感受。在物質享受和精神獲得之間他們更注重後者。節省下來的錢去更多的地方,這是聰明人的考慮。

    我認為窮遊的意義是:增長見識,鍛鍊身體,開闊眼界,愉悅心靈……更加懂得物質上的捨棄,豪車,洋房,首飾,麻將等在平時生活中離不開的,在旅遊的過程中都會慢慢的不重要,心靈卻變得更加的充實。藍天白雲,青草綠地,既養眼,更養心。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窮遊的人,不是沒錢,只是對物質慾望不那麼強烈,對美麗風景又特別嚮往,我相信以後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窮遊,窮的是物質,富的是精神。

    我喜歡窮遊。

  • 2 # 一路慢跑W

    窮遊過一次,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再也不願嘗試了,二十年前了,當時我在國外讀書,我和閨蜜還有她男朋友的幾個朋友一起出去玩,決定租車去法國南部遊玩,之前我們在中國城買了好了十幾個三明治,和零食,準備路上吃。

    我知道那幾個小夥伴經濟條件比較緊張,但沒想到那麼誇張。首先晚上我們搭住帳篷,國外有收費營地,可以洗澡什麼的,當時大概一個人九元,他們覺得不划算,所以悄悄地跑進去洗了澡,再去免費營地扎帳篷,整的我很緊張,覺得這個要是被抓住實在是太丟人了,後來去免費營地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只能扎到旁邊都是石子的地方。

    再就是吃,大家一路上吃飯能湊合就湊合。那個三明治是法棒做的,放到第二天基本已經咬不動了,還是在努力的吃,不誇張的說後來我回來腮幫子疼了一個星期。反正就一路啃各種麵包,堅決不進餐館。一直到結束才吃了一個土耳其烤肉。

    這次一起玩大概就三四天,最後真的是又累又餓,實在是留下來不可磨滅的印象,再也不想窮遊了

  • 3 # 湖州杏花

    窮遊就是找一家便宜的但還靠譜的旅行社出去玩,住得差些,但基本設施是有的,跟著玩就行。累了,就叫"花錢買罪受",也蠻有趣的。

  • 4 # 月籠南窗

    我認為窮遊不是窮人出去旅遊,而是在旅遊中不奢靡。我出去旅遊都是窮遊,去敦煌旅遊不捨得坐飛機,也不捨得坐高鐵,坐了個普通火車,從家裡到張掖花了37小時。但收穫頗豐,在車廂裡,有外出民工,有放假的學生。有回族人,維吾爾族人。大家在一起聊天打發時間,讓我長了很多見識。大家聊少數民族風情,聊自己的打工奇遇,旅途見聞。我旅遊不愛跟團,到了目的地,找一個當地團去景點,在車上也能遇到朋友,旅遊時互相拍照 ,比跟團有趣。自己找酒店,找飯館,省錢還有趣。那次去了張掖七彩丹霞,嘉峪關,敦煌,回頭看了兵馬俑,也只用了四千。後來用這方式去了希拉穆仁,大同。總是花不多的錢,來感受旅遊快樂。去雲南雖然坐飛機,但是打折的機票,比火車還便宜。我理解的窮遊,是吃自己喜歡的,住中檔酒店 ,能坐硬座不坐臥鋪,這樣省錢,但旅途不寂寞。其實旅遊不僅要看,也要聽,不僅聽導遊說的,也要聽當地人說。坐硬座就有這種收穫, 是高鐵和飛機無法做到的,因為高鐵和飛機太快 ,車上人沒來得及熟悉就到站了。

  • 5 # 木木的旅行

    我沒有窮遊過,但是遇到過窮遊的人。

    在去新疆自駕遊的路上,碰到一對情侶,騎摩托車旅行,我們在服務區的時候停下來,聊了一會天。得知他們兩是因為喜歡窮遊認識的,有共同的愛好所以成為情侶,還是學生黨,費用有限,只能選擇窮遊。

    女孩曾經一個人去過西藏,男孩騎摩托車走過東北,青海等地,這個暑假,他們兩人計劃跑完新疆。他們沿路騎的比較快,因為風大,包裹的比較嚴實,但太陽又很曬,所以又熱,也沒有辦法,沒錢買太多裝備,自己帶帳篷露營。

    看得出來,兩人對旅行都很熱衷,對前方充滿期待,而且也很開心,面對路況氣候這些覺得根本不是事,只要在路上就很開心。女孩面板曬得很黑,也不在乎。

    祝福他們,窮遊有窮遊的快樂,希望他們幸福。

  • 6 # 行攝掌間

    想必都對窮遊這個概念有歧義?能出遊你還窮個啥?不去為溫飽努力,還能有閒心遊山玩水?所謂的窮遊實際是指出門不鋪張浪費,會精打細算,只花必要的錢而不花冤枉錢!所以說窮遊就是相對於出門就當土豪那類住豪華酒店,吃豪華大餐的遊客而言!當你手裡的票子膨脹的時候,你也可以這樣,不都是為GDP做貢獻嘛,只看根據自身的條件所做貢獻的大小而已。

  • 7 # 讓心去旅行tibet

    窮遊的定意不太一樣,我自認為當年子窮遊過,那說說當年我的窮遊和現在所謂的窮遊。

    在2000年前後,在中國大陸掀起一場戶外運動的熱潮,在暖飽之後華人慢慢走入“富裕”,旅遊這個字眼也慢慢映入眼簾,而除了報團旅遊(富有階層的活動)外,一群有著共同愛好的戶外運動愛好開起當年的戶外“運動”,最大特點就是週末,背起大包(誰的包大誰就牛逼),租一臺巴士,或者就是坐著綠皮火車出行,第到一處選擇紮營,自己做餐自給自足的戶外生活,雖然時間只有短暫的幾天,但一群人都特別滿足,結束後會,組織上幾場吃吃喝喝,吹水這次的旅行,分享著不成熟的照片……。

    2004之後的日子裡,當年的我已經不滿足周邊的走走吃吃喝喝的所謂戶外吹牛活動,開始了慢慢走向成熟,屬於我自己的旅行生活,為什麼改為“旅行”,因為我已經脫離了一味的我們這次只用了多少多少錢怪圈,走上了合理預算,合理控制的旅行生活,就有了第一次的“搭車進藏旅行”,又萌發了騎行進藏旅行的第一次,再著青藏線騎行、川藏躺車騎行、新藏線騎行……的一次個性旅行,很多人不理解當年我的行為,但我卻自得其樂也從中認識了很多同甘共苦的真朋友。 每年一次或者多次的進藏,讓我迷戀上這片神密的土地,精確的計算出行費用,規劃每一次的出行天數和目的地資訊,在當年這是我腦子的窮遊。 慢慢,我想把我的足跡踏出車門,而第一個國家當然是當年很多人選擇的國家“尼泊爾”,這個珠穆朗瑪南坡的神密國度,從西藏拉薩出發,開始了我的跨國窮遊,尼泊爾全境、陸路過境“印度”,再到“巴基斯坦”和戰火連天的“白沙瓦”,走中巴友誼公路(KKH)返回我們的大新疆,2005年,那持續5個月的“窮遊”三國的經歷,當年都是朋友圈的傳奇。 再後來,北韓、東南亞、中東、北非……,那裡便宜,符合我的預算標準的,我的足跡就踏到那裡!短短几年後,我走完了幾十個國家,一本護照用完後,再也不滿足了。 我的旅行也不只是滿足揹包的滿第三世界遊逛,我也帶著旅行箱開始了旅行,我相信,旅行會伴隨我的一生,2013年後,我加入了旅遊從業者的行列。

    而如今的窮遊=/=“窮遊”,在今天來來,我不花錢,點到便宜就是“窮遊”,就是牛逼云云,更有很多人寫書“48元搭車遊西藏”等等,而這48元背的經歷是太多無知少年無法知曉的,2011年25歲女孩“巍茵”搭車被殺事件,網上一堆所謂“窮遊”事故,讓如今的窮遊變了味。 所以我個人的理解“窮遊”,不是越省錢就越窮遊,一個合理的行程規劃,一個合理的預算,這是一個愛好旅行人士的理性成熟的窮遊!

  • 8 # 鬼椒

    一直在窮遊。

    因為窮,我愛上了戶外,戶外一切都是AA制,幾個玩的好的找一條線,然後背上揹包就走。

    這些年來,比起逛景區,我更喜歡去山裡看看,走走徒步線路,因為路上所見的風景與景區裡的風景完全不一樣。

    19年組隊去了洛克線,除去來回機票,我們10個人在山裡走了5天,人均才花了1000多元。那是我們扛了半隻羊上去,在雪山底下吃羊肉,抬頭就是聖潔的雪山,也曾在蛇湖駐足兩小時,整整隻為了看看日照下的央邁勇雪山。

    21年51 9人相約去了南太行,只能說:如果有時間,我會再去走走西太行,風景太美,人間值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速公路透過自己村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