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舒利60980666
-
2 # 趣聞檢視
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的山西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自然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不管是在城裡還是在農村,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山西是如何過春節的。 年俗月三十,過年的高潮已醞釀到了極致,除夕下午家裡的男主人會扛著大掃帚,認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掃得乾乾淨淨,而在他身後的屋子裡,心靈手巧的女人,會用粉紅、金黃、翠綠、天藍、濃紫等色彩豔麗的紙張,剪出網狀鏤空、帶有穗子的五色紙,形狀像是一朵盛開的花,在除夕傍晚,這些美麗的“花朵”就會被貼上在對聯、院牆、福字、堂屋等顯眼的位置上。當天的年夜飯是不吃餃子的,餃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來吃,這叫做吃“連年飯”,大約是取衣食豐足,一年連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來到了,一整天,村人都會四處遊走拜年,今天主要去長輩家,磕頭有時也是必要的。正月初二,是去姥姥家團聚的日子。正月初三,去姑姑家拜年。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今天人們不出門走親戚,人們燃放大量煙花爆竹,表示破除過年期間的眾多禁忌。另外村裡會請表演團來村裡表演。家鄉有句俗語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個正月裡,所有人家都會不斷走親戚或款待親友,處處都是歡聲與笑語。 提起春節,讓最念念不忘的應該還是大年初一的那頓羊肉餃子。為了這頓餃子,人們往往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 山西的花饃,跑旱船,鬧花燈等形式各樣的表演,會逐漸上演,有錢沒錢圖個高興,一聲問候,拉進你我距離,希望來年紅紅火火。
-
3 # 寂寞的墨跡雞
山東風俗習慣#丁酉新春#
山東風俗 破五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為“破五”節。
這一天不準婦女串門,串門不吉利。《清裨類鈔》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這天各家都吃水餃,意為用水餃包起來,以求吉利。如今雖說人們對婦女串門不講究了,但這天吃餃子卻成了各家習慣。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又叫“燈節”在濟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景象極為壯觀。每到此時,各大公園、廠礦企業及大街小巷,均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入夜,宮燈、紗燈、魚燈、花籃燈、跑馬燈……光華四射,美不勝收。 尤其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燈會,更是獨具特色。各式各樣的花卉燈、鳥獸燈、走馬燈、故事燈、謎語燈等或富麗堂皇,或古樸典雅,或靈巧別緻,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這一天,家家戶戶盛行吃元宵。 此外,元宵節前後,濟南的街頭巷尾,到處是踩高蹺的,跑旱船的,舞龍燈的,舞獅子的。人們把一些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以及強烈的愛憎和美好的願望融入這種富有民族傳統的民間藝術中,增加了節日的歡快氣氛
“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俗叫“龍抬頭”,意為龍興治雨,風調雨順。
清朱蠡尊《日下舊聞考》載:“都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抬頭。”這一天,市民早起,炒“蠍子爪”(即豆子醃泡後)吃,以避免蟲咬蠍蜇;老男少兒都理髮,以視精神,免除災病;農村盛行用爐灰“打囤”,預祝豐收。這些習俗已被人們延續至今。
-
4 # 尤子吟視界
一是掃塵,將家裡打掃乾淨;二是敬菩薩,用一個生豬頭敬;三是做包子、搓肉圓,節前節後都能吃;四是除夕夜吃豬大腸(又叫呼啦圈),據說是堵住髒口不說髒話;五是除夕夜在門外放蔥和蒜,據說是"衝"過去就"算"了;六是到上人墓地燒紙,謂之"送壓歲錢";七是蕩湖船,這是正月初一的大戲;八是初一早餐吃湯圓和糕茶(蘇北特有年糕,玉米做的),寓意團團圓圓步步高;九是除夕晚上煮好魚放到正月初一吃,象徵年年有餘;十是正月初一家裡不能打掃,據說不讓財氣掃走。雖然是"土"風俗,但年年樂此不疲。
-
5 # 我愛生活老頭子
過年敬神祭祖耍社會是我們過年的特色。廟會,糊花燈,唱戲,跳廣場舞是我們過年要玩的,新郎新娘第一年要回門,出嫁的姑娘要回孃家拜年,舅舅給外甥送燈籠直到正月十五。
-
6 # 悟理趣道
正月十五去偷青:歷史上富人少,窮人多,很多人家都吃不起飯。所以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天黑後,很多人家裡沒吃的,就去富裕的人家菜地裡去“偷”菜吃。名為偷,實際上是正大光明的去砍。富裕的人家就算是過大年做善事積德了,睜隻眼閉隻眼,任由大家去“偷”點菜回去過年吃頓飽飯。正月十五偷青的風俗流傳至今,大家正月十五晚上出去偷點青菜回來,煮年糕吃,特別有意義,特別的香。但並不是每個有菜的都願意讓別人去偷的,如果你不想讓別人偷你的菜,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往菜園潑灑人畜糞,別人知道你不願意,就不會去偷你潑了大糞的菜了。
-
7 # 忠哥建築
過年的風俗太多了,大年三十那天一早起來首先張羅的便是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上午八九點鐘各家各戶陸陸續續開始上山給祖先墳頭送亮,既點香燭,燒紙錢,鳴炮仗,下午三四點開始吃年夜飯。開飯前首先敬祖人,上飯,上酒,上茶,嗚鞭炮。吃飯一般在堂屋,關上大門,散席方可開大門,年夜飯飯要煮多一些不能吃完,魚是必不可少的,飯要慢慢吃,比平常要用時多很多,吃過年夜飯便要守歲,燒旺旺的火盆一邊烤火一邊開始準備敬祖人,長輩這時會給小輩發壓歲錢,敬祖人敬菩薩很隆重,會進供豬頭。糖食果品,燒紙錢香燭,求祖先神靈保佑家人平安,生活美滿,一家人烤火看春晚,火要燒旺,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燈的說法。待十二點,各家各戶開始放鞭炮辭舊迎新,這是最熱鬧的一刻。到外是鞭炮聲,天空中滿是煙花焰火。流光溢彩整個夜暮都被撕開。你方放罷我上場,整個天空半小時內都是奪目的煙花。當所有的鞭炮聲結束,大家才去睡覺,團年結束,待天剛放曉再開啟大門放鞭炮迎新年。辭舊近新,新年伊始。
-
8 # 夢臻
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就特別多。 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一隻帶有硬幣的,一隻包一塊糖,誰吃到了錢這樣新的一年有財,要是吃到糖新一年裡有福,所以到吃年夜飯時菜吃得少,都搶著吃餃子盼望新年有財有福。謝邀
-
9 # 故城清欣
以前,我們這裡過年,幾乎村村組織有“影子會”習俗,一個姓氏家族中,按輩分順序寫有全部已逝先人名諱的幕布一般稱作“祖影”或“影子”即“祖宗影子”的意思,單寫一支家族的中堂式幕布叫“著子”(又稱軸子、家堂),節日中,家族全體成員聚在家族祠堂,供養拜祭“祖影”時,稱作“影子會”。
我們村的影子會自清乾隆年間開始舉行,族人在村中修建了坐北向南東西五間祠堂一座,祠堂為青磚掛麵土木結構,中間大殿房頂上置二層樓重簷,祠堂布局莊嚴肅穆,前有容幾百人的寬敞院子,寬門樓,兩扇厚重大木門臨街向南開。祠堂平時為村中子弟唸書做學堂用。
每年初二,族人各家輪流執事,天不亮就負責把祖影大幕布從祠堂檁梁間的空心大竹竿裡取出,掛在正廳牆上,大家捐錢買好紙錢爆竹,準備好祭祀貢品,並在祠堂院裡立灶生火燒飯熬大鍋燉肉白菜,和蒸饅頭。
這一天,各家也都起得特別早,各家長支老人供養完自家的祖宗、故去的爺爺奶奶,家中男子便拿著香,步行到墳地送自家爺爺奶奶了,送完回來大家都齊聚祠堂院內,點香燒紙放鞭炮,磕頭跪拜祖影上的列祖列宗,然後集體浩浩蕩蕩邊走邊放鞭炮和兩響,前往村西北的老墳場,墳頭挨個燒紙,完畢回家,這時天剛剛發亮,每個人從家中拿一雙筷子一個碗,再次聚到祠堂院子裡,不論老幼都滿滿盛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燉菜,大饅頭隨便吃。現在有影子會的村越來越少了。
-
10 # 莫兮若兮
中國那麼大,各地的風俗很多不一樣,也許隔一個城市,一個鎮,甚至是一個村,分風俗都不一樣了。過年是我們全國最為重要、最喜慶的節日,臨近過年,在外的遊子一般都會千里迢迢,風塵僕僕趕回家,趕上那一頓年夜飯,一家人熱熱鬧鬧過年。各地通有的風俗都少不了,除塵,貼春聯,吃年夜,放煙花,張燈結綵,守歲,收壓歲錢,有些地方除了這些習俗,還有很多風俗要遵守,比如,我家鄉的,現在和大家說說我那裡的風俗。
我那裡過年風俗,還真不少,以上的風俗是必有的,就不多加討論了。在我那裡過年期間,還必須要做些過年小吃,如,糖環,米餅,年糕,湯圓。在除夕那天必須要拿上貢品去拜神祈福,一個村有好多地方要拜,拜完一圈回來都半天了。當晚必須要用桂葉、柚子葉、香蔴草混在一起燒出來的香香的水洗澡,必須從頭到腳都要淋一遍,意味著新的一年重新開始了,要乾乾淨淨迎接新年,清洗掉晦氣。晚飯後,屋子一定要燈火通明點到天亮,沒電來的,某油燈、蠟燭都要點上,表示燈火迎接新年,新的一年更加美好光明。在十二點整就要放鞭炮煙花了,煙花過後,家裡的大門就要敞開直到天亮,把財氣、運氣迎接進來,喜氣盈門。忘了重點一點,在除夕當天一般都會把初一需要的食物準備好,比如,殺好雞,摘好菜,切好肉,因為初一不能殺生見血,衣服也要在12點前洗好。
初一那天是最為吉利的一天,早上起來要先放鞭炮,不能說髒話,不能罵人,不能打破東西(假如真的不小心打破了,一定要說落地開花,富貴榮華,或是其他吉利的話),見誰都要笑眯眯地道,新年好 。那天,不能踩門檻,過門一定要跨過去,門檻意味著一堵高牆,可以把不好的東西拒之門外,保家人平安。飯前,要先拜自己祖宗,飯後去廟裡祈福,祈求神靈保佑新的一年順順利利。發利是的話,用紅包紙裝的,一般都會配上零錢,如1毛,一元,寓意出頭,年年有餘。午後,村裡的舞獅隊,就開始行動了,到家家戶戶去舞獅慶祝,祝福。
回覆列表
每個地方過年不一樣。我們這裡過年臘月二十九凌晨二點鐘就起床做菜,做飯大門二邊放著沖天春雷炮竹,把桌子擺好開始 祭祖人碗上面放筷子,用木盆放著豬首三隻碗和三柱香一封鞭炮,端到土地公面前叩頭,燒紙,裝香再放炮竹,又把豬頭端到堂屋開始關門吃飯,吃飯的時間外面不能有人打門,如果有人打門你那年就會倒媚,就會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