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法線上課堂
-
2 # 張泗端
是的。《十七帖》共收錄26件王羲之信札,
其中19封是寫給益州(今四川)刺史周撫的。
信扎第一件有"十七日先書“句,故名十七帖。十七帖正長一丈二尺。二十六帖中,長者十數行,短者兩三行。其書法精絕,言辭清雅。若堅持臨習,不僅可得草書之法,也是一種精神享受。
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筆札。孫過庭對王羲之晚年的書法有如下評價:思慮通審,意氣和平,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唐人張彥遠說,十七帖是‘煊赫著名帖也’。米芾說,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可見17貼在學習書法,尤其是草書中的重要。我們看當今一些人寫的草書,輕飄纏綿,筆不入紙,任性恣意,就是沒有取法乎上,在十七帖上用足功夫的原因。
從藝術特點上來講,十七帖具有點畫狼藉,折筆雋利,截玉斷金,渾圓遒勁等藝術特點,用筆以側鋒取勢,重按輕轉等。若加之以在書譜上用些功夫,足以為草書備法。
-
3 # 煮雲吹月
王右軍、顏魯公之所以被譽為“二聖”,是因為他們的書法成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右軍以十七貼為代表的大草,開闢了草書的先河 ,乃後世楷模!
-
4 # 子衿書法
王羲之《十七》帖的得名,就是卷首“十七”二字得名。
這是一組王羲之寫給友人書信合輯。全帖由二十八封信件組成。行草書。這組信件的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學習王羲之書法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料。
這組書信合輯原為唐太宗收集王羲之書法作品中的一組。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派人四處蒐集王羲之書法。除了問疾弔喪的以外,全部裝裱成卷。每卷一丈二尺。現在大家看到的《十七帖》是摹刻拓本。墨跡僅有《遠宦帖》,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館。另外一帖墨跡《遊目帖》,是唐代日本遣唐使帶回日本,藏於日本宮崎私人手中。十分不幸的是,二戰時期被美國投下的原子彈摧毀。
《十七帖》在書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有“書中龍象”之譽。帖中的書風隨情緒的變化而起伏迭宕。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在帖中表示的淋漓盡致。王羲之書法最大的特點,便是志氣和平,不激不厲。在是他的這種書風,迎合了帝王們的治世理念。梁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宋徽宗,乾隆皇帝……眾多的帝王都對王羲之書法推崇備至。
現在學習草書的朋友,對《十七帖》的臨習也情有獨鍾。它沒有張旭和懷素那樣一瀉千里的奔放,使學習者難以找到學習的節律。《十七帖》的連帶不多,但氣韻洞達。筆意貫穿。這對初學草書的人來講十分有利於學習瞭解草書的筆勢。學習的難度沒有張旭,懷素的狂草大,而法度與用筆的精巧又遠勝於二人。用筆乃是學習書法的根本。這也是就是《十七帖》被廣泛學習的重要原因。
-
5 # 翰墨書道
這是通用的古代書法作品命名法,為便於識別,一般以第一二個字為主命名,如果前幾個字和過去一些已經命名的字帖名稱重複,則採用重複字後面的幾個字來命名書法字帖名稱。比如王羲之的的一些帖,多是從幾月幾日開始,有重複的就用後面不重複名稱的字命名,以此類推。【十七帖】顯然是按照這種命名方法進行的。現代書法如對聯作品,在命名時多采取上、下聯各取開頭兩個字來命名。
嚴格來說,【十七帖】的命名不是卷首而是第一帖的頭兩個字為“十七”。
十七帖彙集了王羲之經典草書作品26(27)帖。是我們學習草書最重要的法帖和首選草書字帖。其書疏放妍妙,氣象超然,乃書中之龍。其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之氣,且內含高古意,“筆鋒變化豐富而有姿彩”。充分表達了王羲之“古質今妍”相融合的完美的審美情趣和理想。
-
6 # 西漂族
的確是這樣的。因為王羲之迺中國千古書聖,巜十七帖》更是其草書代表作品,其作品連結長度1丈有2,字行數l百7行,共943字也,為煊赫之名帖。世傳太宗帝購求二王之書帖有三千紙,更率以1丈有2書作為卷首帖,《十七帖》又以其卷首“十七日”居首書,故而號之也。
《十七帖》之內容多現蜀中風物,為王羲之與益州㓨史周撫間的往來信件書札。周撫是東晉中興名將周訪之子,居蜀30餘載,二人交往甚密。這些書札信使,正如宋歐陽修所云“率皆弔哀俟病,敘睽離通訊問,施於家人朋友之間,不過數行而已”之所謂“法帖”者。此書“初非用意,逸筆餘興,淋灕揮灑,百態橫生”。其書之筆畫牽連暎帶而字字鮮有連屬,使轉為形質,點畫見性情,流便顯輕靈,具有很強很高之藝術水平,是古今書法家之不可逾越的山峰。而今人某些小兒狂言自己書法已經超越當年的書聖,認為“王羲之的書法水平不過如此”。古人書家多為本份做人,老實寫字,不求名利,只為實用,他們往往是在不經意間創造傳世經典,製造中國漢字美學觀。而今天的與家卻以寫“醜書”為能事,扭曲現代人的審美觀,他們寫的作品有很強的功利心,窐出來讓很多人看不情,感覺很亂、很臟、很醜,完全顛覆了中國傳統審美意識,誤導社會的主流潮訊。
所以《十七帖》的意義就在於表現中國漢字,書寫中國漢字要以“美觀、耐看”為宗旨,無論你是用何種書體表現,皆以突顯美好的漢字為準繩,寫出受百姓的喜愛和歡迎的作品,其藝術生命力才會會長久。(下圖是我2006年購買的第一版本的《十七帖》上海圖書館珎藏本碑帖叢刊2006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數1一2100冊)
-
7 # 藍光的書房
臨寫過幾次《十七帖》,蠻喜歡的。喜歡它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味道!總的來說,筆力遒勁有力,折彎有度,連線很妙,當然結體佈局有度,特別是對於我學習領悟用筆之妙,停頓粘連快慢很有裨益!
-
8 # 如石書藝
對,是卷首因“十七”名之。
為學草書的經典法帖。《十七帖》是一部彙集,共有二十七帖,計一百三十四行,一千一百六十六字。
“羲之書法晚乃善”。在王羲之眾多傳世書跡中,《十七帖》屬晚年力作,是無可爭議的草書精品,如在《七十帖》中說“吾年垂耳順之年”。即年近六十,而王羲之年五十九卒,可以說是他的晚年絕筆。
晚年的王羲之,從此帖中可知他心境坦然,如在《兒女帖》中敘及“我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是同母所生。孩子們婚嫁的事情基本完成,就差一小兒王獻之還沒有完婚了。等到小兒辦完這樁婚事,我就可以放心去你那邊(益州)遊玩了。現在我的孫輩和外孫輩共有十六個孩子,足可以讓我感到欣慰了。”
由此可知,《十七帖》大多是在王羲之無拘無束狀態下,信手而成。正如宋代朱熹所言“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真所謂從自己胸襟流出,竊意書家者流雖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
結合我學臨此帖經驗,深入分析此帖藝術風格特點:
一、 點畫靜中有動,筆斷意連。起筆迅疾力大,大多以切筆落紙,觸紙便以形成筆勢。如圖一的“十七”兩字。
二、要“透過刀鋒看筆鋒”。此帖刻工雖精良,但很難表現微妙之筆法,有的甚至被刀痕所掩蓋或磨去。如圖二中“大”的一捺的收筆,“多”字最後一筆的弧度,都明顯被刻工“處理”。難辨其筆法筆勢。故在lin
三、法度謹嚴藏於字中,看似順手書作,實乃風規自遠。雖為草書,源於章草,行筆如行、如楷。如圖三的“高尚”兩字。臨帖要注意點畫筆法沉著而流暢的同時,尤其要細心觀察細節,“點、轉折以及弧度的差別微妙”,筆勢完全不同。
四、行筆內斂沉著,既勁挺遒健又流暢而恣美,轉折、提按、使轉、節奏、虛實等自然天成,筆法、筆勢清晰,收筆或斷,或順勢,或連下一筆,錯落有致。
五、章法佈局。字距行氣跌宕起伏,左右擺動。臨帖時,尤其要注意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空間佈局和留白走勢,如圖四,正如唐太宗所言“煙霏霹結,狀若斷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
9 # 杜陵韻
首先十七貼是根據王羲之寫給友人信件組成,其次在首章出現十七二字而得名。
十七貼字型為草書,而草書又分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可分為大草和小草,大草又叫狂草。
狂和亂中尋找美妙的字型,取長補短,的手法來完成美妙的感覺。
也是從線條的流暢和字中偏旁的互補來進行完成的,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創新,他是一種與畫接近的藝術。
一般字是靠時間和長年累計而得到別人認可的,但是草書除了以上幾點,還要靠意境,和心靈,思想,琢磨而得到的成績。
-
10 # 李廣國同學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徵》一文可以參考。
此帖前人評價甚高。如宋黃伯思說:“此帖逸少書中龍也”。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認為此帖“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這些評價都很中肯。尤其說它們寫的從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從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最為深刻準確。孫過庭曾說過:“子敬(王獻之)已下,莫不鼓努為力,標置成體”,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寫字時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現自己有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樣就反而失去書寫時的自然之美了。這種對比式的評論,對書法欣賞很有啟示。
王羲之(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與兩漢、西晉相比,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總之,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實際上這是書法藝術的覺醒,標誌著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後來的書家幾乎沒有不臨摹過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書聖”美譽。他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傳說,有的甚至成為繪畫的題材。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沒有原跡存世,法書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樂毅論、黃庭經等,摹本墨跡廓填本有孔侍中帖、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快雪時晴帖、頻有哀帖、喪亂帖、遠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懷仁集書書《聖教序》等。
王羲之的書法影響到他的後代子孫。其子玄之,善草書;凝之,工草隸;徽之,善正草書;操之,善正行書;煥之,善行草書;獻之,則稱“小聖”。黃伯思《東觀徐論》雲:“王氏凝、操、徽、渙之四子書,與子敬書俱傳,皆得家範,而體各不同。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其勢,煥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其後子孫綿延,王氏一門書法傳遞不息。武則天嘗求王羲之書,王羲之的九世重孫王方慶將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書跡十卷進呈,編為《萬歲通天帖》。南朝齊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門之後,有法書錄入。釋智永為羲之七世孫,妙傳家法,為隋唐書學名家。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王羲之書聖地位的確立,有其演變過程。南朝宋泰始年間的書家虞和在《論書表》中說:“洎乎漢、魏,鍾(繇)、張(芝)擅美,晉末二王稱英。”右軍書名蓋世於當時,而宋齊之間書學地位最高者則推王獻之。獻之從父學書,天資極高,敏於革新,轉師張芝,而創上下相連的草書,媚妍甚至超過其父,窮微入聖,與其父同稱“二王”。南朝梁陶弘景《與梁武帝論書啟》雲:“比世皆尚子敬書”,“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於逸少亦然”。改變這種狀況的是由於梁武帝蕭衍推崇王羲之。他把當時的書學位次由“王獻之——王羲之——鍾繇”轉變為“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在《觀鍾繇書法十二意》中,蕭衍雲:“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蕭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評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輿論遂定。
歷史上第一次學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則在唐。唐太宗極度推尊王羲之,不僅廣為收羅王書,且親自為《晉書·王羲之傳》撰讚辭,評鍾繇則“論其盡善,或有所疑”,論獻之則貶其“翰墨之病”,論其他書家如子云、王濛、徐偃輩皆謂“譽過其實”。透過比較,唐太宗認為右軍“盡善盡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從此王羲之在書學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確立並鞏固下來。宋、元、明、清諸朝學書人,無不尊晉宗“二王”。唐代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帝、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歷代書學名家無不皈依王羲之。清代雖以碑學打破帖學的範圍,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仍未動搖。“書聖”、“墨皇”雖有“聖化”之嫌,但世代名家、鉅子,透過比較、揣摩,無不心悅誠服,推崇備至。
中國書史上雖推崇王羲之為“書聖”,但並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聖像,而只是看作中華文化中書藝創造的“盡善盡美”的象徵。事物永遠是發展的、前進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時代到達“盡善盡美”的頂峰,這一“聖像”必將召喚後來者在各自的時代去登攀新的書藝頂峰。
-
11 # 南寧小螞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徵》一文可以參考
-
12 # 影子Aaron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
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折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
此帖前人評價甚高。如宋黃伯說:“此帖逸少書中龍也”。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所渭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認為此帖“筆法古質淫然,有篆籀遺意”。這些評價都很中肯。尤其說它們寫的從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從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最為深刻準確。孫過庭曾說過:“子敬(王獻之)已下,莫不鼓努為力,標置成體”,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寫字時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現自己有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樣就反而失去書寫時的自然之美了。這樣對比式的評論,對書法欣賞很有啟示。
-
13 # 白澤遊俠
我認為:十七帖是王羲之傳世書法當中最晚的筆札。孫過庭對王羲之晚年的書法有如下評價:思慮通審,意氣和平,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唐人張彥遠說,十七帖是‘煊赫著名帖也’。米芾說,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可見17貼在學習書法,尤其是草書中的重要。我們看當今一些人寫的草書,輕飄纏綿,筆不入紙,任性恣意,就是沒有取法乎上,在十七帖上用足功夫的原因。
從藝術特點上來講,十七帖具有,點畫狼藉,折筆雋利,截玉斷金,渾圓遒勁,等藝術特點,用筆以側鋒取勢,重按輕轉等特點。若加之以在書譜上用些功夫,足以為草書備法。http://www.xiaomuwuys.com/Animation/dldl/1-113.html
回覆列表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徵》一文可以參考。
此帖前人評價甚高。如宋黃伯思說:“此帖逸少書中龍也”。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認為此帖“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這些評價都很中肯。尤其說它們寫的從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從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最為深刻準確。孫過庭曾說過:“子敬(王獻之)已下,莫不鼓努為力,標置成體”,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寫字時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現自己有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樣就反而失去書寫時的自然之美了。這種對比式的評論,對書法欣賞很有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