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東首席財務官

    隨著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的擴賽,歐洲主流足球聯賽正處在停擺狀態中,雖然中國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但作為足球這項運動的特殊性,中超聯賽肯定不會獨善其中。其實就在幾天前,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還專門發文表示,為了疫情防控,中超、CBA等大型活動,體育賽事等人群聚集性活動暫不恢復,這也說明了中超聯賽的開始時間仍是遙遙無期。

    在這期間包括拜仁慕尼黑、巴塞羅那、尤文圖斯等歐洲豪門俱樂部相繼與球員達成減薪協議,為減少俱樂部開支,很多歐洲球員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薪,這其中不少球員都是主動提出來降薪的。對於中超聯賽和中國的俱樂部而言,無論是從現實角度、還是俱樂部自身的生存與長遠發展,都應該效仿歐洲聯賽將減薪提上議事日程,畢竟中國的職業俱樂部都是靠企業或公司“輸血”而生存的,疫情期間,球員有責任和義務和俱樂部共渡難關。

    但就像是中國足球和世界足球是兩碼事一樣,在“減薪”這件事情上,至今還沒聽說過哪個球員要提出來主動降薪。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媒體的報道,由於中國足協之前已經出臺了限薪令,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會再出臺相關的減薪政策,足協只能希望俱樂部能透過與球員協商減薪的方式來共渡難關。

    由於中國的疫情爆發較早,而賽季之前,中超、中甲俱樂部紛紛前往海外集訓,這也造就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個冬訓。當然,球員滯留海外的食宿、交通、場租等費用,對於一些中小俱樂部而言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特別像迪拜這樣的城市消費水平是很高的,由於國內聯賽至今何時開賽仍是未知數,這就意味著這筆開支已經打了水漂。因此,根據目前的現實情況,不管是中超還是中甲,職業足球應該在減薪方面做出一些表率,遺憾的是至今沒有聽到這種聲音。

    當然對於歐洲球員降薪,中國球員不降薪,中超球員也是有充分的理由。正如武漢卓爾球員艾志波在談到降薪話題時說道:“歐洲球隊降薪的根源是球員都放假回家了,沒有訓練,等同於停工休息。但國內大多數球隊,除了疫情嚴重時有過短暫的放假外,幾乎都沒有回家休息,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正常訓練。正常上班的不給發錢,這個理由有點說不過去吧。”對於中超球員這樣的觀點,理倒是這個理,踢球的時候腦子怎麼沒有這麼好使,這也說明了就目前這種情況下中國足球就這水平,也是有理由的。

  • 2 # 足尖上的激情

    國外足球俱樂部收入主要靠門票,廣告等,一旦不能開賽,收入便會大幅度縮水,俱樂部便會出現財務危機。

    而中國足球俱樂部大部分都是靠金主投資,門票廣告收入不能實現收支平衡,很多俱樂部都處於虧損,靠金主其他行業賺錢投入,還有zhengfu支援,反正有他們支撐,虧不虧錢無所謂,所以國內好像沒有多少人提議減薪。當然如果輿論壓力大,俱樂部可能會被迫執行。

  • 3 # 中超球事

    第二、中超雖停賽,但未放假

    歐洲停賽後,球員直接放假回家。但是中超球隊卻一直在備戰集結。就拿武漢卓爾來說,疫情發生後,幾乎沒有回家,一直在集訓。嚴格意義來說,中超球員並沒有放假。

    第三、法律原因

    如果足協和體育局等不能統一降薪,而是讓俱樂部私下協調的話,那麼很有可能觸犯勞動法。盲目武斷的降薪,更不適合聯賽發展

  • 4 # 莫問前路無知己天下誰

    曾經有人戲言“中國男足高高薪低能”,如果只發10%的工資,還能不能踢好球?當然這僅僅是玩笑的成分大一些但是也足以看出國足水平。今年特殊時期,經濟肯定或多或少受點打擊,而隊員的收入卻是一分錢不能少,前段時間曾經有媒體爆料黃海俱樂部經營不善,養不起隊員了,其實像一些小俱樂部確實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資金週轉困難,贊助商缺錢種種困境困擾著俱樂部投資人,而大環境日趨惡化,俱樂部在“寒冬下”都在夾縫求生,隊員們也要養家啊餬口,很多媒體爆料法甲聯賽已經開始按比例發放工資了,而CBA明年也要限制最高年薪,那麼我們的中超中甲聯賽呢?是不是應該效仿呢

  • 5 # 雨辰聊球

    首先我對於這個做法是非常贊同的,我覺得我們聯賽俱樂部也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並且實施這樣的舉措。那麼我為何這樣說呢,下面說說我的想法。

    第二,我國疫情雖然整體得到了控制,但是最近的無症狀患者越來越多了,也是重中之重。所以聯賽開賽日期也遙遙無期,球隊也沒有收入,如果還開這樣的高薪,對於球隊來說也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第三,退一步來說,國內聯賽的球員真的值得那麼高的薪水嗎?他們真的名副其實嗎?他們真的比國外的球員厲害很多嗎?如果這樣,國足還至於現在的這樣的現狀嗎?

    總之,我覺得國內聯賽應該減薪,而且從此以後,不能再增加,因為有些征戰國家隊比賽出工不出力,怕受傷影響聯賽比賽,影響薪水發放。真的是太沒有國家榮譽感了,只有名副其實的能力與薪水相匹配,那麼國家隊成績才能上去。

  • 6 # 這裡聊體育

    中國的疫情雖然已經被控制住,但是疫情還是給中國足球帶來較大的影響,各個俱樂部也有經濟損失。因此中超減薪的問題已經被提上日程,已經有媒體發文討論中超俱樂部是否應該效仿五大聯賽的俱樂部對球員進行減薪。全世界的足球俱樂部都在減薪或者裁員,中超不肯獨善其身的。據《新京報》報道,中超俱樂部將於這周召開影片會議,討論減薪事宜。

    雖然說疫情期間部分中國足球運動員都捐贈的金錢或者醫療裝置,但是中超聯賽一直沒有統一的應對措施。雖然說各個俱樂部已經在慢慢恢復訓練,準備完成這賽季的比賽,但是疫情給俱樂部帶來的損失並未消除。球員應該與俱樂部一起度過難關。

    中超聯賽球員身價3.99億歐,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已經達到724萬人民幣,這個水平排在全球第六名,僅次於五大聯賽。此前中超球員500年薪頂薪,現在能達到2000萬左右。外援方面上海上港的奧斯卡年薪2400萬歐、胡爾克2000萬歐、魯能費萊尼2200萬歐、北京國安的巴坎布1800萬歐。中超慢慢朝著金元足球發展。

    對中超球員是否降薪,有許多不同的態度。大多數人認為球員應該降薪,拿那麼高的工資,也沒有取得什麼成績。不如減薪來支援那些抗議醫療工作者。也有人認為所有行業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只對足球運動員減薪是不公平的。球員們則認為疫情已經得到控制,這與世界其他地方足球聯賽情況不同、不應該減薪。

    總之各有各的說法,應該就在這個周足協、俱樂部、球員應該就減薪問題進行商討。我個人認為大機率會減薪,但是不會減太多,應該在20%左右。

  • 7 # 即刻足球官方

    應該考慮了!現在中超聯賽還沒計劃開賽的可能性。中超球員依舊還是拿著高額年薪,很顯然對俱樂部是一種負擔。而且從能力和實力上講,中超這些球員本身就不配拿高額年薪,外援拿高額年薪就勉勉強強能接受,中國這些球員還是算了!如今歐洲五大聯賽都提倡減薪,並且球員都同意,為什麼中超就不能如法炮製呢!俱樂部就應該對中超所有球員減薪,公平 公正!否則不開賽每名球員還拿著高額年薪,他們就更不好好踢,更把自己當個有價值的球員看了,這樣是不對的~~

  • 8 # 尼羅河大球場

    高薪、低薪或者減薪都是市場行為,在國外俱樂部紛紛減薪以後,中國聯賽的減薪步伐也勢必會跟上,這不是以個別人的利益為轉移的。

    疫情的肆虐令全球體育賽事按下暫停鍵,高質量的足球比賽也暫時停擺,以轉播和比賽來維持球員薪金的各俱樂部也難免跟隨起伏,有中超球員不贊成減薪,賭氣說’要降一起降’,實際上在目前的疫情形勢下,大部分行業已經深受疫情的影響,所以復工復產才成為主旋律,而相比之下體育賽事還沒有那麼急迫,這時候說出’要降一起降’這種話,只能是被高薪砸懵了頭。

    疫情肆虐、行業艱難,俱樂部老闆們概莫能外,順利時大筆一揮製造高薪,低迷時垂頭喪氣減薪也在所難免,不能老闆意氣風發時坐享其成,行業困難時依然想當然,這樣的高薪砸不出有擔當的球員。

  • 9 # 空投騎士

    中國國內足球俱樂部的錢絕大部分都來自贊助商的撥款,俱樂部自身沒有能力去賺錢。而五大聯賽俱樂部收入靠的是球迷、球衣等,贊助商佔比比較低,如果沒有比賽,球隊會解散,停止運營。在中國聯賽,贊助商基本是做的賠本買賣,投資很大直接收益很小,沒有任何一家足球俱樂部能做到自營收和支出平衡。都處於嚴重虧損的狀態。贊助商的錢都來自其行業利潤中提取,滋養足球。

    然後,疫情的進展情況

    疫情的肆虐全球,全球經濟都受到打擊,贊助商盈利難度加大,全球體育賽事暫停,各個俱樂部主營板塊有經濟損失。五大聯賽完全停擺狀態中,包括巴塞羅那、國際米蘭、拜仁慕尼黑等歐洲豪門俱樂部都與球員達成減薪協議。中國疫情雖然已經好轉,中超聯賽肯定不會獨善其中,但中超球隊卻一直在備戰集結。贊助商的利潤已經深受疫情的影響,俱樂部便會出現財務危機。贊助商的金錢沒有了,外加疫情影響,降薪還好,有可能都要解散。

    最後,國內球員本身價值虛高

    大多數人認為球員拿那麼高的工資,據統計,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已經達到690萬人民幣,但什麼成績也沒有取得。人們都說“中國男足高高薪低能”,薪資太高不匹配現在提出的成績,中超確實一直在往錢看。再加上外援方面的薪資高的嚇人,上海上港的奧斯卡年薪2400萬歐。這麼高的薪資俱樂部已無法養活。

    總之,我覺得國內聯賽應該減薪,基於這些年他們的表現和結果。

  • 10 # 泉哥侃球秀

    我們的聯賽水平和排名之所以靠後,主要還是梯隊的機制不夠清晰,青訓水平,俱樂部缺乏長期經營理念,市場化運作模式相對狹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有創意的客廳背景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