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藏地菩提x子樹

    從商業片的角度來看,集結號是比較成功的。金陵十三釵的票房雖然達到6億元,而集結號的票房只有2億多。但前者投資成本和宣發也差不多6億,這是張導的一貫風格,大製作大投入,應該是沒有賺到多少錢,甚至是虧損的,而後者的投資成本包括宣發費還不到1億。

  • 2 # 賀賀影片坊

    兩部電影均是由國內兩位大導演拍攝,雖然同為戰爭片,但是院線上映的口碑及觀後感卻有著很大的區別。

    先談談張藝謀導演拍攝的《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在人物塑造上過於臉譜化,並被強加了主觀的是非。電影幾乎把所有華人都樹立了一個很高的形象,集真善美於一身,這讓人覺得有些刻板誇張。正面形象太多時,讓人觀看的時候心裡總有些不適,同時讓人物性格的真實可信程度大大下降,也使十三釵值得凸顯頌揚的品格顯得不足為道。而至於日本人,電影為了不一味醜化日本人,塑造了日本人長谷川這個角色,他當著女學生彈奏了家鄉之曲,顯得有教養,同時又不得違抗軍令逼迫女生去表演,本該是個複雜的、值得深挖的角色,卻沒想到也是草草沒了戲份、胎死腹中。而即便用了這個角色,“彈鋼琴”怎麼也有些模仿《鋼琴家》、《辛德勒的名單》的味道,畫虎不成反類犬,角色刻畫還是有些許問題的。另外就是電影中一半以上使用的都是英文, 華人在中國也說英文。於是華人反而不像華人,外華人又看不懂,都不買賬。最後就是電影的基調太過壓抑,而最壓抑的未免在於最後的選釵,說難聽點,這是一個華人爭著去送死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交給我們華人自己看,未免都太過感傷,畢竟故事無論如何,都是悲劇收場。於是乎一百四十分鐘看下來,我只覺得心裡堵得慌,各種憋屈,國仇家恨無從宣洩,民族情懷也只能生生憋成內傷。

    而馮小剛拍攝的《集結號》同樣作為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它擯棄了傳統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手法,還原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荒謬絕倫。它沒有歌頌,甚至也沒有批判,而是以冷靜的敘事角度講了一個極為殘忍和迷亂的故事。一次事先未知的有去無回戰役。

    一群生死與共、血肉相連計程車兵。

    一個丟失了自己身份,但是永不放棄的執拗軍官。

    一段永遠沒有吹響的集結號,一段不為人知的背棄故事。

    戰爭戲拍的非常出色,兄弟連和拯救大兵的既視感,相比很多中國產戰爭片出彩太多了。人物眾多而且都很飽滿,不空泛有血有肉。整體看來本片情節連貫,演員表現非常出色,道路服裝佈景等均屬一流,是部難得的中國產佳片。

  • 3 # 瓜皮影話

    從豆瓣評分上看,這兩部片子不分上下,《金陵十三釵》高出0.1分。都是很不錯的好片子。先說《金陵十三釵》吧,其他的不多少,就看最後一幕“秦淮景”,本人認為這絕對是國際範的導演才能幹出來的事,給個五星好評,總體來說老張還是無人能敵的。

    我不認同以票房和商業價值來論英雄。高票房的商業價值高,是因為導演會忽悠,發行宣傳會炒作,抓住了觀眾的心理。票房低的影片也不一定不是好片子,從電影被髮明出來至今,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想要票房就別想獲獎,想獲獎就別談票房。所以《集結號》與《金陵十三釵》相比,真的不是一個量級的,也不是一個檔次的。

  • 4 # 西域誘導社

    兩部影片都去影院看了。首先,兩部片子都有讓人壓抑的地方,金陵十三釵更是說不出的滋味。小剛的片子可能並不代表頂峰,然而水準都不低。能結合商業和藝術,更符合主旋律。老謀子的玩法太多。藝術高於生活沒有錯,關鍵是它也來源於生活啊。比起讓姑娘們爭著去送,還是更願意看到,一個烈士價值七百多斤米。附上兩張對比圖。

  • 5 # 影視趣苑

    個人意見啊,從觀感上說,《集結號》很慘烈,但卻陽剛十足,讓人看得蕩氣迴腸,大呼痛快,看過一遍,會再看第二遍,《金陵十三釵》卻是從頭到尾的憋屈,壓抑難受,絕不會再看,商業片不同於文藝片,要快意恩仇,節奏感十足,說白了,得讓大眾願看、愛看,而文藝氣息重的片子則曲高和寡,註定是小眾的觀愛,小剛的

    《只有芸知道》怕是太文藝了,所以就低落了

  • 6 # gj黑貓警長

    兩部影片都去影院看了。首先,兩部片子都有讓人壓抑的地方,金陵十三釵更是說不出的滋味。小剛的片子可能並不代表頂峰,然而水準都不低。能結合商業和藝術,更符合主旋律。老謀子的玩法太多。藝術高於生活沒有錯,關鍵是它也來源於生活啊。比起讓姑娘們爭著去送,還是更願意看到,一個烈士價值七百多斤米。附上兩張對比圖。

  • 7 # 永不妥協57415857

    在觀眾看來《集結號》和《金陵十三釵》都屬於製作精良的戰爭片,雖然《集結號》的票房沒有《金陵十三釵》高,但電影評價及觀賞性卻略勝一籌,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兩者的時代背景不同,《集結號》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期間,連長谷子地看到戰友一個個犧牲,而以集結號為撤退的號聲卻沒有響起,從而發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而《金陵十三釵》則是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在日軍進城後,在一所教堂裡,美國神父,避難的女學生與拼死抵抗的軍人之間發生的故事。相比較而言,人們更容易接受前者,因為南京大屠殺是華人揮之不去的傷痛。

    2.兩者的畫面處理風格不一樣,《集結號》運用了多角度拍攝,而且場景佈置高度還原,細節處理十分完美。特別時爆破場面,聘請的南韓團隊來製作,視覺效果很震撼。而》金陵十三釵》相比較而言視覺效果不是那麼有衝擊力,但人物刻畫鮮明,劇情發展前後相應,只能稱作為戰爭文藝片。

    3.兩者敘事風格不同,《集結號》是以穀子地一人為主線,追尋真相為輔,縱穿整部電影,敘事性比較符合大眾。《金陵十三釵》則人物比較多,所表現的主題思想不是太明顯,總體看來亂而雜,受眾面較小。

    這就是我所總結的,如有不同之處,望請指正。

  • 8 # 縹緲孤鴻影539

    1、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之前的華語電影票房情況,第一位是李安的2000年初的“臥虎藏龍”,它的內地票房低的可憐,2000萬RAM都不到,並不被內地人看好,其實我也不喜歡,但是由於這部電影的中國式武俠和藝術,加上李安導演在美國的號召力,加上之後的奧斯卡獎,外華人就是感興趣,全球票房居然拉到2.13億美元,所以說國外的票房缺口是相當的大的。還有張導的另一部影片“英雄”在全球票房可也是拿到了1.7億的票房,在當時可也是相當於12億個RAM啊,呵呵,金陵這部電影就目前的發展來看遠遠超過英雄是毫無疑問的。

      2、延續上面的觀點,張導這次動用的是國際明星貝爾,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他可能在中國不為人熟知,但是他在國際上的號召力可想而知,現在他可是紅的一塌糊塗啊。還有,在國際上,張導還是很被看好的,雖然他最近的確拍過一些垃圾,罪過人最清楚,但外華人可不一定清楚。好名聲是傳出去了,但壞名聲卻只留在了國內,因為國外的那些人不知到啊,他們只知道他導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還有他的“英雄”還有他的早期幾部比較有名的電影,所以說,張的電影在世界上相對於中國的其他很多電影來說還是有點知名度的,況且也拿過不少國際上的獎項,拿過國際上獎項的華語片不多,他的就有好幾部了。

      3、故事講的是二戰時期,大家都有所瞭解,這次的戰爭畫面拍的也是非常的好,逼真,而且要看對外是如何宣傳的,這部電影對外宣傳可是請了最好的**的來拍的戰爭特技畫面(具體不太記得,看了就知道,戰爭畫面那塊的特技的確拍的很好)。劇情設計的也幾乎perfert,符合一貫拿大獎的電影的那種文藝風格。

  • 9 # 王展出品人

    《金陵十三釵》導演的表現欲太強,而《集結號》真的以故事打動人的。毛主席說:藝術要為大眾服務。人民喜歡,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

  • 10 # 鎮三江2

    其實,真實情況可能與拍的好壞無關。就個人而言,很少看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東西。在小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參觀那段歷史,結果連續多少天吃不下飯,真堵的慌啊,心裡那個恨啊,就想馬上把東京屠了。這股子惡氣,三十年都沒出去,估計不真把東京屠了,這輩子是過不去那個勁兒了!因為如此,像什麼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二十二,拍的再好也不會去看。老話講,血債血償,想來是對的,否則氣難平恨難消!

  • 11 # 城市飛哥

    同為戰爭片 一部戰爭年代的 戰爭片 一部現代戰爭片,倆者之間都有不同的商業價值,從影片的觀看感來說 《集結號》觀看感 給人更為記憶猶新,影片, 很慘烈 ,又很熱血沸騰,有者戰爭片的那種蕩氣迴腸,讓人看 了忍不住還想看一遍的感覺,然而金陵十三叉,從頭到尾給人觀看感 都是一種壓抑感覺。

  • 12 # 恆超電子產品維修

    首先感謝兩位著名國際級大導演。寫哪說哪吧。

    1 《金》劇出發點高屋建甌 ,《集》劇直擊人性。前者對外戰爭,後者兄弟相殘。

    2 《金》編劇線索太多,普通朋友看不太明白。《集》編劇以老谷個人深情發展,時間誇度大,通俗易懂。

    3 《金》《集》兩劇表現手法各自體現張藝謀與馮小剛導演風格的相異。國師張導與馮褲子馮導各自人生成長環境的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周杰倫這三個字代表什麼?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