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享受生活的奮鬥青年

    其實該不該帶孩子去電影院,各說紛紜,有支援的,孩子也有看電影的權利。有反對的,孩子吵鬧影響別人的觀影質量,侵犯了別人的權利。

    說到底,別人並不反對別人怎麼看電影,大家反感的是太鬧騰的“熊孩子”。如果孩子也能像大人一樣懂得約束自己,別人誰會去在乎別人影響自己的心思看電影。如果大家被吵到無法看電影 才會去在乎是誰在鬧騰。

    其實孩子鬧騰,跟家長的教育關係很大,家長從小教育他們在適當的場合要幹適當的事,懂得規矩。很多孩子放縱是父母不懂得約束。

    如果孩子能夠安靜的看電影,或者父母能夠在這些特殊場合約束住自己的孩子,帶去看電影又何妨呢。如果做不到,還是儘量在家裡看吧。或者現在有些親子電影院包廂。

  • 2 # 古月博遊

    遇到吵鬧的孩子,你就只能吃癟。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那是父母沒有教好,平時都不教孩子保持安靜,你還指望他在電影院會限制自己孩子說話吵鬧?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是豬父母,說什麼"他還是個孩子"就能抵消一切後果嗎?誰還不是第一次做人,咱憑啥忍讓熊孩子?該理論就要理論,當然你要是遇到那種撒潑的父母還是算了,自身安全和心情最重要,犯不著跟披著人皮的東西較勁。

    至於自家孩子,如果你覺得自己教的不錯,剋制自己,那就帶去電影院。

    個人在海外觀察的來看,孩子絕對是要教的。眼見為實,歐美孩子們的確在日常比較活潑,有創造力,但是他在公共場所仍然有剋制。你以為孩子小不懂,就不教,實際上孩子比你鬼精多了,你要是讓他覺得能頂著"幼稚,不懂事"這面大盾胡作非為的話,以後長大了就是個巨嬰,廢物,就是那種出國旅遊不滿意就在機場唱國歌的智障,而作為父母,你的苦日子會延續你整個人生。

  • 3 # 小小思維家

    我們從來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冠上“熊孩子”的帽子,但如果孩子真的打擾了別人,其實還是更應該檢討自己。

    仔細想想,電影院的環境是為成年人的體驗設計的,不論是它的大螢幕,音響效果,還是3D眼鏡。帶孩子去電影院,是讓孩子去適應成人的世界,可是他的身體也許並沒有做好準備。

    所以我們再想帶孩子去看電影,也請等他至少5歲了,再嘗試著去看看。但在看之前,我一般都會有這三個步驟:

    1、選什麼電影,提前做功課

    遇到孩子有可能感興趣的電影,我都會留心看看介紹和影評。既然是給孩子選電影,就不要怕劇透了。

    2、選座位儘量靠後排的位置

    一部電影時間長達1個小時以上,很難避免孩子會提問,會上廁所,選擇靠後排的位置,也是方便自己,少打擾別人。

    3、做好帶孩子提前退場的準備

    電影是不是真的適合孩子看,大部分時候,還得真正帶了孩子去看才知道。

    孩子看《冰雪奇緣》的時候,我滿心以為她會愛看,但沒想到,看到中途,她還是對我說:“媽媽,我不想看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具體因為什麼,也許是太吵,也許是還不適應,但我還是果斷帶著她提前退場了。

    後來她在家裡電腦上看過完整一遍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幾年下來來來回回刷了幾十遍,成了愛莎腦殘粉。

    兩張電影票錢,早已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帶孩子看電影,真的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簡單。

  • 4 # 笨點點

    中國的電影事業已經不能用蒸蒸日上來形容了,簡直是飛速發展,其中孩子的貢獻力量不容忽視。

    但是電影院無疑是公共場合的禮儀問題的重災區,讓很多家長抓狂,而遇到熊孩子的觀影網友甚至表示,一個熊孩子足以毀了一部好電影。

    首先讓我們來談一談電影文化。

    很多的外國家庭在週末都會有moie night(電影之夜)的說法,就是全家人選好電影,到時間了,大家準備好零食和飲料,然後一家人依偎在沙發上看電影,這樣的習慣甚至可以維持到孩子成年之後。

    溫馨的場面如下

    那麼為什麼很多家長還是更傾向於帶孩子去電影院看電影呢?首先,毫無疑問的是家裡的電視機配置不夠,不夠清晰,體驗感不佳;其次是電影院票價普遍偏低,在國內而且130cm以下的孩子免票。

    熊孩子能做出哪些熊事情?

    ""我們影院小孩子得量身高,有些孩子直接脫鞋加彎膝蓋,都不用家長招呼的,教育堪憂啊!""

    某院線經理A

    ""孩子一米三以下,所以跟別的顧客商量帶進去,這樣就不花錢了...“

    另一個院線經理B

    ”孩子在電影院跑來跑去,跑來跑去,關鍵是人家長很淡定,看的還很享受,是免疫了嗎?“

    網友“愛吃炸雞的小妞”

    ”看速度與激情5,後排老是傳來孩子清脆的笑聲,回頭一看,一孩子快笑抽了,他媽就靜靜的坐在邊上看電影,真是活久見...“

    網友“不服輸的小哥”(大哥啊,你不服不行啊)

    。。。

    此類事故現場太多,場面太激烈。

    那到底該不該帶孩子去看電影呢?

    如果孩子不該看電影,那兒童電影事業咋發展?所以電影還是得看得,但是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在重災區生存下來。

    電影院生存法則一

    家長要判斷好孩子是否真的到了去電影院的年紀。根據美國心理學家Susanne Ayers Denham的建議,孩子2歲半或3歲以後,家長帶他們去電影院比較合適。

    另外,4歲的孩子,坐著不動的極限是45分鐘,專注力只能維持5-10分鐘;8歲的孩子能坐一個小時或者一點的時間,但是專注力也不過15-20分鐘,而一場電影最短也有1小時45分鐘,試問他們怎麼能夠安靜那麼久呢?

    所以我個人建議,6歲以下的孩子並不適合經常去電影院。

    電影院生存法則二

    如果讓孩子們看他們不感興趣得電影,他們必然不配合。所以在挑選電影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1、適合兒童觀看的電影,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動畫片都適合0-12歲的孩子看;2、讓他們自己挑選電影;3、儘量選擇2D而不是3D電影,因為長時間3D電影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眩暈,甚至是噁心。

    總之千萬不要帶孩子去看速度與激情這類電影,他們幼小的心靈受不起啊!

    電影院生存法則三

    如果觀影過程中孩子有踢前排椅子,尖叫鬧騰,甚至跑來跑去,上躥下跳的鬧心場面,家長一定要嘗試制止,不能任其發展,如果勸說無果,建議離開影院,畢竟是公共場合。

    電影院生存法則四

    在電影票的問題上堅決遵守院線的規定,家長們必須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呀!如果身高在一米三往上,一定要積極配合補票過程,不要發生爭吵甚至是把孩子往130線下摁的情況。

    電影院生存法則五

    第一次帶孩子去電影院一定要做足準備。孩子是否怕黑,是否坐的住,是否會被巨大的聲音嚇哭,所以第一次之前,家長們一定要給孩子們講解清楚,甚至是預演一下。

    電影院生存法則六

    準備好健康的小零食和飲水很重要,對孩子來說,零食永遠都是能夠讓她們安定下來的一個小方法,所以去影院也可以準備一些小零食,但是一定是健康的和不送玩具的哦!

    好了,以上就是所有的建議了,在兒童專屬影院上線之前,希望各位家長能在影院生存下來!

    如果遇到熊孩子搗亂,真的是沒辦法。。如果你要阻止,勢必還要影響到其他人,所以只能儘量小聲告訴熊孩子的家長,讓他去管一管。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5 # 如如媽

    中國的電影事業發展迅速,看電影已然成為一種休閒的娛樂方式。很多家長喜歡帶孩子去電影院看電影,但是又怕孩子吵鬧,影響其他人的觀影質量。帶或者不帶孩子去電影院都有人持否定意見,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家長帶孩子去電影院的原因

    1、影院播放的電影清晰,體驗感好。

    2、電影院票價普遍低。

    3、身高1.3米以下的孩子可以免票。

    該不該帶孩子去電影院看電影?

    家長要判斷孩子是否真的到了去電影院的年紀,一般孩子3歲以上,家長再帶孩子去比較合適。

    4歲孩子坐著不動的極限是45分鐘, 6歲以上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為15到30分鐘或者更長,8歲的孩子可以坐一個小時或者更多一點時間,而一場電影最短時間也有1小時45分,孩子天性好動,是無法安安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電影的。

    因此建議,6歲以下的孩子不適合經常去電影院。

    觀影過程中遇上吵鬧的孩子怎麼辦

    一個調皮的孩子足以毀了一部好看的電影,遇上吵鬧的孩子可以和他的父母溝通,如果還是太吵鬧影響觀影,就找影院的管理員。

    作為家長,帶孩子去電影院觀影一定要提前選好適合孩子看的電影,教育孩子不能踢前排椅子,大聲尖叫,以及跑來跑去。出現吵鬧的情況要立刻制止,如果說了不起作用,繼續吵鬧的話建議提前離開影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成績差還不想補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