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茶1982
-
2 # 飄風憐堅玉
太極拳最高境界是師出無名,有名之師天下皆是。練習太極拳要撐控自身陰陽之理,何謂陰陽之理,腳手左為陰,右為陽,高下相傾,上下一蹲隱藏的部位為陰,顯出的肌面為陽,前後相隨,陽動陰隨,四肢與天地四極相符和變化成八極,八極與太極相蕩才叫無名之師,可是天下沒有。怎麼練都行,平安為上上之則。
-
3 # 宋展鵬1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前要弄清什麼叫‘’名師‘’,因為現在的大師、名師多如牛毛,他們在利益金錢的驅使下,生搬硬套,不顧學習者的死活,(現在學習養生的都是中老年人,身體條件各有差異,有的是高血壓病患者,還有的是隨時可能出現心肌梗塞病患者),請問這些大師、名師有沒有去了解學習人群的身體狀況,有些動作是否適合他們,做動作時對這類的人群需要注意什麼?基本上都沒有去了解,我曾經救過兩個跟‘’名師‘’習學養生動作時出現心塞的病患者,施救後我毫不客氣地罵了這個‘’名師‘’一頓,我說:‘’施教者必須向學習者負責‘’,內家拳養生(含太極拳)不是動動手腳就能養生,它是以道理為指導、以養生為宗旨、以自然為神韻、以技擊為未學;以心行意、以意度氣、以氣運身;動分陰陽,一動而無不動,各關節無相牴觸之力,作無用之功,這便是內家拳的養生理論,我在此舉一個例,八段錦的雙手託天理三焦,什麼是三焦?怎樣理?現在很多人把兩手舉向頭頂在放下來,這叫雙手託天理三焦嗎?不要為做動作而做動作,要知道當雙手舉起三焦怎樣出現什麼變化,這才是結果,否則你雙手舉一萬次都等於零,練不得法在於不明(道理)
-
4 # 九五太極養生
如果僅從活動一下筋骨一般性的健身也就無所謂了,沒必要什麼明師,自己找個老師,跟著影片自己練練!
也就是說每天有個半個小時左右的活動時間練練太極拳的架子,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每天都有一到三個小時練拳,並且想透過太極拳進行修身養性,或者說達到一定的太極功夫,那麼你必須有一個好老師,還真得有明師指點!
否則大運動量的 太極拳訓練,沒有正確的方法,尤其是練功的心法,那麼不但沒有達到養生或練功效果,反而對身體不好!
這個絕對不是聳人聽聞,我在和近百萬的太極拳友交流問答中,他們普遍存在著長期打太極拳膝蓋磨損受傷的問題,多數不得已放棄太極拳了!
曾經我的師傅說太極拳並不是可以普及的人人可以練習的大眾健身方式,練不好會傷身體,雖然它可以養生,可以健身,可以技擊!
另外還有更嚴重的問題,長期的做丹田鼓盪,丹田內轉,而沒有正確的方法會陰上提,內收,造成穀道真氣外放,致使很多人脫肛,痔瘡,直腸等嚴重問題出現!到時,悔之晚矣……
-
5 # 浩然之氣40
嚴格講真正太極拳只有一個,雖然有陳楊吳孫武等流派之分,但拳理是萬變不離其宗。既以道家思想為根本的修練體系,也沒有所謂養生與技擊之分。因此,你想練太極,必須有明師指導,且有正宗傳承。在此前提下,加上勤學苦練和不斷體悟,三年可小成,五年中成,十年功成。而要達至懂勁和階及神明,則需終身修練,其一層功夫一層體會,無有最高。目前所謂各種太極,如表演為主的競技太極,公園裡的養生太極等等,只是打著太極之名,實為各種操而已。
-
6 # 太極觀真
太極拳現在已經練壞了很多人,動作不正確,膝蓋腰胯壞了的人不在少數,而且越刻苦,越出問題。
所以目的是健身養生,同樣需要學習太極拳的基本規律,正確練習才好。
建議下載“全民太極”APP,先學習裡面的理論知識,然後在“我要學”板塊,開始習練“六式太極基本功法”,你的太極就開始入門了。
-
7 # 碗中有料
最好有人指點,太極拳雖然屬於健身強體,活血通氣,通五臟六腑,但是如果自行打太極沒有按規範操作,可能反其道而為,損害五臟六腑,氣血雖通,或大或小,不穩定,引起身體不適。所以最好有專人指導下進行。
-
8 # 武當雲手
當然是的,練太極拳不管是那種目的,都需要有明師指點,不是名師,現在名師太多,明師可不多,為了養生練太極也不只是練練動作的,就算是動作出現問題不及時糾正還會對身體有損壞的
-
9 # 吳先森529
現在練太極拳的人很多,大家都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學習了太極拳一套架子,堅持每天打一遍就能養生保健了,這樣做的確可以活動活動筋骨,比不經常活動強一些,說明你這樣做堅持就很好了。但是,真正做到養生保健,還要更需努力,下功夫。找明白老師探索太極養生奧秘,手把手看著練,及時糾錯,俗話說的好,跟著高人學高人。開發人的潛能。從而真正達到太極拳養生保健作用。謝謝!
-
10 # 小天使FB
如果練習太極拳只從養身保健的目的出發,也需要有名師指點嗎?
用太極拳來養身保健,不需要名師指點。因為只用作養身保健的太極拳,它的技術含金量並不高
太極拳,傳統武術的精華。以養身保健為目的學習太極拳有二個值得注意的事項。一要走出學習太極拳的誤區。社會上有一些教太極拳的所謂導師,自己也只是剛學會太極拳不久,以贏利為目的教拳授徒,用書上 ,網上看到的一些生澀難懂的傳武朮語忽悠,誤導學習太極拳者,半年下來花了幾百大洋,一套二十四式太極拳還難打完整。二不要追求太極拳的正宗,真傳,祖傳之說,它會讓你花光你身上的銀子,還學不到簡化太極拳的東西。太極拳運動,簡單明瞭,它是一項全身運動,也就是學會一種鍛練劃圓圈的全身運動拳法。不必花大價錢請名師指導。
太極拳運動。在全民健身運動中,要改良它的鍛練方法,讓國 民大眾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懂,一學就會。大力普及它的簡單運動生理健身原理,在全民健身運動中釋放它的,防病健身,強身健體的正能量。讓傳武精華,太極拳運動在全民健身運動中再立新功,為保障國民身體健康,提高國民身體體質再作貢獻。這就是我對用太極拳保健養身為目的,不要請名師指導的回答。歡迎點評。
-
11 # 上善若水125944379
如果只是為了養生保健,沒有名師指導也是可以自修自悟的,畢竟最早的太極理論也是由人來提出,並透過人們不斷地實踐,分折,歸納,總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逐步完善提高的。那麼後來者完全可以根據前人的這些經典理論來學習感悟,用於指導自己的太極修為,達到養生保健,益壽延年的目的。
與太極有關的經典著作有:易經,道德經,莊子,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原理及養生部分)明朝太極拳家王宗嶽撰寫的《太極拳論》,尤其大家所熟悉的太極圖,一個極簡單的幾何圖形卻包涵著深邃的哲理,仔細捉摸可以受到許多啟發,並非只用於太極拳,其哲理於社會,企業,行業,家庭,事業,個人之保健養生皆可用之,可謂不說話的明師。
當然,習太極拳不管出於何種目的,有明白人指導比無人指導要好的多,可以少走或不走彎路,能避開許多誤區。初習拳者可以向周圍的先學者請教,別人的經驗體會,或可為己所用,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悟師。說不定他們當中就有明白人。舉個例子,有位中年女士身患原發性痛經,甲亢,後結婚生子,中醫西醫收效甚微,苦不堪言,甲亢靠西藥維持,不能工作。後從名師之高徒學太極拳,習四十二,四十八式,一百零八式及三十二式劍,虔誠努力練了數年,拳架純熟規範,整穿掌下式腿肚可貼地而行,若參加比賽必能拿獎,然病卻不見好轉。後遇一其貌不揚的老者,給她指點了下,先只練簡化二十四式,又教她幾個小功法,女士依法而行,不到兩年諸病悉除,還找了份工作,甲亢停藥今已十餘年未復發。所以說,機緣有時就在身邊,也不見的非得名師,若這位女士腦子不開竅,瞧不起貌不驚人的老者,拒其建議,又會怎樣?若拜在與搏擊選手比試的某宗師門下,又會怎樣?同事之妻早年酷愛某式太極亦有名師面授,然十餘年後雙膝損傷,關節積水,但其多名拳友卻無事,可見悟性至關重要,受傷亦非師之過。
為健康計習太極拳架,有多種方法,可於網路影片,廣場及公園裡的太極隊,以及先學的愛好者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太極拳理則需多讀些有關方面的書,一旦明理,便可縱橫捭闔,遊刃有餘,事半功倍。
-
12 # 雪舞冰魂1
我覺得需要的是明師,明白人,才不致於健身不成反而傷身。而不是名師。名師不一定是明師。很多練太極拳的人把膝蓋練壞了。
回覆列表
如果練習太極拳只從養生保健的目的出發,也需要有名師指點嗎?
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有句古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沒有一個在學拳道路上的引路人而全憑自己找資料、看影片、照貓畫虎來學的話,不但達不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很可能會導致有害的結果。
為什麼茶叔這麼說?
最簡單的,前幾年在網上有一種言論甚囂塵上:“打太極拳傷膝蓋”。
說這種話的人多半都是沒有正兒八經的跟著老師學習過的、自己憑感覺瞎打瞎練的那種人,自己身體有病了、不舒服了,聽人說太極拳好了才去練太極拳。
要麼就是老師講課的時候他沒好好聽講。
茶叔當年學拳的時候老師曾經說過,太極拳有三種練法:高架、中架和低架。練這三種架子都要求尾閭中正,虛領頂勁。
高架就是大家平時經常見的那種,也就是所謂“站著打的拳”;中架就是膝蓋彎曲成大鈍角,好像半蹲著馬步一樣打的拳;低架就是膝蓋幾乎彎曲成90度直角,直到打完一套拳。
茶叔駑鈍,10年了才練到中架,認認真真打完一套拳之後全身大汗,身體感覺很舒服、很輕快。那些在網上喊著練太極拳傷膝蓋的人,多半是看到人家練低架太極拳的招式漂亮,上來就想練低架。
而不是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循序漸進的慢慢來。按照他們那種搞法,膝蓋不練廢了才怪。
所以茶叔堅持認為:學習太極拳,一定要有名師指點才能達到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