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攝繪歌

    食品、食物攝影屬於靜物拍攝,只要有想法,初級相機也能出好片,不要糾結什麼裝置,有條件就購置高階的,沒條件就多花點心思放在表現形式上。

    以我多年的商業產品拍攝經驗分享一下,好的食品食物在攝影出片中不僅在構圖、用光上需要精心佈置,場景搭配也是攝影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佈景原則:

    1、有主有次,突出主體。做到一眼看出想要表達的主體。

    2、營造空間感,增加些生活情感的飾品搭配佈景,有高有低、有遠有近、有聚有散、節奏虛實變化有序,使拍攝出的畫面疏密有致。

    3、色彩與主體搭配調和,色彩上的調和,需要注意顏色的冷暖以及選擇合適的色系並確定合適的風格。

    4、造型結構重心穩定,在食品佈景時,可進行常用的三角構圖,儘可能地讓採集的畫面重心穩定。

    按照以上原則可以使畫面構圖嚴謹,有空間感,有色彩對比,這樣拍出來的食品會帶有情調與感情。

  • 2 # 設計改變鄉村

    手機,並且只有手機!

    接下來我告訴你為什麼要用手機。

    一,方便性。

    沒有比手機更方便的攝影裝置了,無論是攝像機、單反還是微單、卡片機等等,這些裝置我基本都有,但使用頻率最高的還是我手裡的手機,老實說我的單反在櫃子裡睡覺一年多了,為什麼,太笨重了,現在的攝影師正在追求輕量化的攝影裝置,手機就很好的滿足了這一需求,體積小隨身攜帶,拿出就拍,隨時隨地拍,隨時隨地剪輯,隨時隨地上傳分享,如果外出只需備塊充電寶即可。

    二,拍美食是手機的先天優勢。

    如果你要拍攝大尺度的風景和建築,我不推薦你用手機,因為那是手機不可逾越的短板,ccd感光元件太小,容易造成畫質差影響觀感。但如果拍美食,手機可以向微單靠齊,因為拍攝距離足夠近,手機在拍攝特寫方面可是一點都不差,並且以後手機拍照能力會越來越強大。

  • 3 # 美食美景的不期而遇

    實話實說美食攝影既然歸類為靜物攝影,那擺拍做造型是必不可少的,既然主題談的是“美食攝影”,那日常吃飯記錄咱就不多說了。

    首先肯定是構圖,你的主體要足夠明確讓觀者知道你最想讓人看到的是什麼,而美食攝影除了要拍清楚你那盤菜,還要透過其他東西來突出這個主角,否則只為了看清是什麼東西,拍個很近的大特寫就好了。這就牽扯到了主體和其他配角的關係,你可以透過無配角來純粹表現主體,也可以適當搭配一些背景道具來輔助主體,甚至你可以用很多東西來圍繞主體烘托氣氛(但搭配一定要講究不能搶了主體風頭)。

    首先,最簡潔的只有主體

    其次,適當搭配,突出主體,這種做法最常見

    如果你認為需要多做一些層次,還可以酌量增加道具,儘可能是與食物相關的東西,當然如果沒什麼直接關係,擺上去拍出來不違和也行啦~~

    或者你還可以擺很多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這個食物本身有很多內容分開擺放的(例如米線,火鍋)也可以是你搭配很多它的原料做個環境,但是一定要明確主體。

    即便是跟食物完全沒關係的,但是如果為了烘托氣氛,或者有說明性用意(可能需要文字描述輔助)來做創意造型,搭配一些其他的道具也是可以的,創意這東西嘛,你想咋解釋都行,各有特色,

    構圖還有另外一點,就是要規矩,要讓人看著舒服。這分法那分法的咱就不扯了,只說一點,無論你拍什麼照片,在你拍照基礎沒有很好的前提下,請保持橫平豎直。通常情況下你隨便翻一本大牌雜誌,裡面無論是時尚人像還是商品靜物或是風景街景,都不會有“歪著”拍的照片,很少會讓地平線或者直立於地平面的人或物在畫面中傾斜,就算有,也是攝影師拍來讓你正著看的,那很需要構圖功力,而不是拍一個斜著的照片讓你歪著腦袋看的奇怪照片。

    色彩很重要,色彩很重要,色彩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食物是入口的東西,美感、食慾和安全性是最直觀的感受,很多人打著“深夜報社”的旗號真的在報復社會…………我用照片舉個例子,這碗麵就是一個很破的小衚衕裡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破面館”的七塊錢牛肉拉麵,小飯館環境採光當然也都不好,1/40,F2.8,2000才能拍到這種亮度,色澤方面肉眼看著可能無所謂,但相機拍出來就顯得不好,並不是色溫和色彩傾向能解決的事情,也沒帶燈,完全現場光,所以必須依靠後期了。

    後期調一下亮度和色彩,至少能見人了,很多人發的食物照片讓人看著就覺得不好吃甚至感覺噁心,就是因為上圖存在的亮度和色彩問題,所以即便是手機隨便拍拍,但如果想發出來給別人看,那至少用手機修圖軟體稍微調調亮度和色彩吧。

    攝影是門用光的藝術,首先用光你的錢(大誤,不過好像沒什麼錯),光線絕對是你首先要考慮的,昏暗的環境您就別拍了,暗調子的拍攝方法都是能把亮調子控制得好的人才能選擇的方式。所以通常情況下一張好看的美食攝影照片都會盡可能的明亮,看清主體。追求暗調子油畫靜物效果要慎重哦。不過並不是說環境與背景就不可以用暗調子,主要還是你要表現的主體要足夠明亮、明確。上幾張環境比較暗的照片。

    有的時候總會遇到那種一大鍋的食物,拍整鍋整盤可能不太好看,我通常會選擇盛出一部分做前景主體,大鍋大盤放在後面當背景,這樣可能就會明確主體,更好看一些,比拍那大盤更“顯好“。

    還有時肯定會拍到“一群”東西,哎呀東西太多了太多了擺不開怎麼辦怎麼辦!!儘量做出規律來吧,或者像搭積木一樣搭得好看一點也行,重要的還是凹造型。

    如果你的拍攝主體本身精彩度有限,或者需要做出一些想要達成的效果,用一些能找到的東西來做些“特效”也可以。會給你的照片提分。

    用糖霜撒點雪

    用鹽下點雨

    用乾冰做點霧(加溼器也行)

    當然,除了搭配的道具,效果的製作,最能決定你這張照片是否好看的就是你的背景。美食攝影的背景及環境選擇絕對很重要,同樣一道菜,你放在普通辦公桌那種白色或者仿木紋的防火板貼面上拍,和在一個很有質感的木板或者石板上拍,效果絕對不一樣,很多情況下決定了一張美食照片是否好看的最重要因素不在那道菜本身上面,而是在它所處的背景環境下。很可惜我沒有同一道菜品在有質感和沒質感兩種背景環境的對比照,就單獨貼幾個背景能說明問題的照片好了。

    這個桌面不好看,儘可能的搭許多東西來遮蓋桌面,還是隻能這樣,這張照片不好看。

    同樣,這次連可做搭配的道具都沒有,用擋光的方式來破背景的枯燥,但這張照片也還是不好看。

    只有一塊紅布,但做出點褶皺造出光影效果,就會好看些。

    如果只拍這盤松茸會很枯燥,但是藉助背景的色彩,至少讓畫面不那麼死性。

    有時需要將菜品融入環境,要借環境來表現菜品,同時突出出品方的特點,也是美食攝影中表現美食照片常用的手法。

    最後說一個我個人對美食攝影理解的很重要的觀點——“美食攝影,並不一定讓你看了想吃”

    這裡牽扯到幾個問題——比如“看起來好吃”和“看起來想吃”。這其中的差別需要自己體會。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們在時尚類雜誌看到的時裝模特穿著大牌服裝的時裝硬照時,會產生“照片好漂亮”、“模特好漂亮”、“衣服好漂亮”的想法。但不一定就會想到“我想跟這個男/女模特談戀愛”、“我想穿這件衣服”、“我也想拍這樣的照片”這樣的想法。

    所以看美食照片也是如此,如果僅僅是看起來想吃,那在真實就餐環境下光線充足把食物拍清楚的照片是最有食慾的,並不是正經的美食攝影所要求的目的。美食攝影是透過攝影師(講究些時更要有食品造型師)的技巧手法來透過環境搭配突出廚師的作品,是用一種作品的形式(照片)來展示另外一種作品(菜品)。給人看的是廚師的原料,做法,裝盤,搭配等這些用意,透過攝影師的表現手法來傳遞給觀者資訊,而不僅僅是“一份菜”會不會讓你“想吃”。

    美食攝影作品當然也有看起來會讓人想吃的,這是攝影師風格的選擇,就像拍人像,拍小清新人像的攝影師,拍的姑娘長得溫柔,拍的效果也很柔和,那樣的照片會讓觀者產生“我想跟這個姑娘交往”的想法,這是一種表現形式,柔軟的風格會比較貼近生活,很親近,沒有距離感,看著舒服,舒服的原因是因為它離你的距離比時裝模特的時裝片離你近。

    我自己拍美食攝影的風格是走硬照路線,曾有很多人看了我的照片說看起來沒食慾,我認同,我也不會反駁,我自己看著也是這個感覺。但不同照片是有不同理解方式的。我也很喜歡柔軟清新的看起來有食慾的美食攝影,那樣的照片就等同於拍得好看唯美的清新人像。但我選擇的拍攝方式是給人展示造型賣相的硬照,這裡面不需要包含太多個人感情,如同時裝模特的時裝片,讓人看著覺得好看就夠了,是用來展示宣傳的,不是用來勾引食慾的。時裝品牌的時裝秀上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衣服走臺,那些服裝也不會被明星名媛消費,設計師還是要展示出來,就是要給人看他腦子裡的東西,並不是一定要讓人看了想去買他的這些另類作品。

    同樣,美食攝影也是透過攝影師拍的照片這個載體,展現食物本身提供的資訊,很多資訊是普通大眾不會去注意的,同樣一張美食照片,普通人可能只會看出他覺得好看不好看,想吃不想吃,但是廚師可能能看出做法,原料的好壞;餐廳經理能看出餐具的選擇和環境的佈置;饕客能看出大概要消費多少;食材供應商可能能看出與該餐廳的商機。所以美食攝影傳遞的不僅僅是這道菜是否好吃而已,會不會看圖,從哪個角度去看圖,很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崔器等人為何常嚼薄荷葉?歷史上唐人有吃這葉子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