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條可待
-
2 # 通玄道人
因為孔子的思想,是對老百姓好,對國君不好。要是聽孔子的,國軍就不能吃喝玩樂,就得勤政愛民。就不能想殺誰就殺誰。所以還沒人聽。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的也都是對他自己有利的,對她無力的,對她不好的他沒用,並不是孔子的理論不好,而是皇帝有選擇的用罷了。
-
3 # 民俗點疏
任何理論思想的形成和傳播,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紛紛崛起,帝王喜好,文士聚集,設立學宮,遊說各地,社會的動盪弱肉強食,一大批文人墨客憂國憂民,為國家政治制度出謀劃策。孔子,做為最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自然也不甘寂寞,帶領弟子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論語開篇就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又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又說,天下無道久矣,期盼著文人治國安天下,這些政治主張,在當時的背景下,是行不通的。什麼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還有縱橫家,等等,都有自己門派的認可和推崇,這個時代,思想和智慧獲得空前的發展,班固在漢書裡說,諸子百家,其言雖殊,闢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義與義,敬之與和,相反皆相成也。難怪孔子周遊列國幾十年,靠宣傳仁義,克己復禮,都沒得到重視。孔子最後十年,才真正反醒,潛心講學,培養弟子,定禮樂,著六經,建立儒學,在他身後幾十年,逐漸得到了國家的認同和推崇。去過孔府孔廟孔林,看看就知道了孔氏幾千年長盛不衰的原因。中華文明離不開儒家思想文化,這是一大幸事。
-
4 # 白居士點玄機
春秋無義戰,上天降聖賢;
若王皆明主,何須素王現?
教化非急功,思想需慢宣;
一旦眾人受,萬載永流傳。
-
5 # 猛哥厲史
孫皓暉在《大秦帝國》中用張儀的嘴狠狠羞辱了儒家,說孔孟是“娼婦處子”,就是“當了多年妓女,還是個處女”——潛臺詞是你賣不出去。實際是諷刺儒家從孔子開始就周遊列國,兜售自己的學說,對於他們來說無所謂忠誠,只有利益。你給我利益,我為你服務,幫你圖王霸之業。但是他們的學說沒有受到當時任何一位帝王採用。如同一個妓女賣了一輩子,沒有色相,沒人可要,還是個處女,卻罵別的妓女是狐狸精,覺得沒有人欣賞自己。那麼為什麼孔子的思想在當時不被重視呢?
因為當時的國君都知道,憑孔子的那一套是無法治理好國家的。然而,漢朝之後的封建君主們為什麼反而重孔子而輕管種呢?我想主要原因是漢朝之前,尤其是秦朝統一之前,國君們都懂得人才的重要性,甚至把得人才看得和得天下一樣的重要,所以在那樣的情況下,管仲、晏嬰這樣的有實際治國安邦才華的人是得到尊重的。
但是漢朝之後的國君,往往都覺得自己才是最聰明的最至高無上的天子,所以從內心上不再重視人才,因為他們更加需要的不再是人才,而是孔子一樣的奴才順民,需要的是儒家思想這樣的順民忠君的思想和理論。對於他們來說,能不能讓老百姓富裕、能不能發展經濟、能不能治理好軍隊、能不能管理好國家等都不重要,只有保證君主的絕對權威和君主的皇權統治的安穩才是最重要。
宋朝由於儒家思想的發達,被文化欠發達的蒙古族滅亡了;明朝也由於儒家思想的發達,被文化欠發達的滿族滅亡了;清朝的皇帝們被儒家思想漢化後高喊著“孝治天下”,結果被西方列強和革命黨的槍炮滅亡了。
-
6 # 煮酒笑醉生
我個人認為孔子的思想無法在那個時代被重視,無外乎他超前的思想在那個爭霸的時代並不適用。
孔子出生於春秋時期,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及時至今,孔子思想在我們的政治、文化和生活中都隨處可見。那孔子在政治上的主要思想是什麼呢?
一、仁治
孔子《中庸》中有這樣一句話“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其中“仁者人也”說的就是人應該具有“仁”這一美德,“仁愛”是各種美德的基礎,是愛自己和他人的前提;“親親為大”更體現出了大愛的思想。在古代,親愛父母、妻孩,再愛兄弟姐妹,而後是朋友,推己及人,最後是整個天下。這種“仁愛”、“大愛”便是一個君主應該具備的。治理國家“仁”是基礎。
二、德治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出自《論語•為政》)。說的就是領導人要主張“以德治國”,臣民才能夠信服,就像北極星一樣,處於中心位置,被群星環繞。並要求統治者必須減輕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削減苛捐雜稅,使人民得到寬和惠。
三、禮治
孔子提出“為國以禮”,並主張“復周禮”,並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希望以此來“復禮”。
四、人治
在“仁治”、“德治”和“禮治”的基礎上,孔子又提出了“人治”的思想,強調了人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這裡的“人”指的是“賢德之人”,他們應該是一個德才兼備、身作則之人,以“仁”、“德”、“禮”來治理國家。“為政在人”是治理國家強有力的措施。
其實孔子“仁治”、“德治”、“禮治”和“人治”的思想是相互想通、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孔子的思想豐富多彩,包羅永珍,比如“忠孝悌義”的思想在政治中的痕跡也無處不在。
孔子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可是一直不得志。他在30歲的時候才出任魯國,後因被排擠,離開了魯國,並開始宣傳自己的思想,他先後遊說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人多次被困遇險。
他的思想一直沒有被各國重用,說到底那是一個爭霸的時代,各國君主只圖霸業、擴張領土,重武力輕民生。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是一個茹毛飲血的時代。如此高大上的東西太過於超前,不是那個時代所實用的。即使是3000年後的現代社會,孔子思想仍是治國為民的重要思想。
-
7 # 擺渡天堂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人們為什麼反孔、反儒。從眾多相關問題的回答瀏覽點贊上看,儒家思想是為帝王服務的,是統治者奴役百姓的工具。而絕大多數人沒有時間、精力去研究真相,只能人云亦云的從眾心態。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傳播者因眾人點贊而獲得認可、信心,更廣泛的傳播,更多的傳播造就更多的人跟風點贊認同。那孔子思想、儒家思想到底是什麼?不才今天就詳細闡述一下,以正視聽。我的身份是平頭老百姓,不為任何利益代言。只是從一個修行者的角度客觀地去描述孔子思想的輪廓,希望有緣看到的朋友能抽一點寶貴時間認真瀏覽一下,"利己利他、利他自利"。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致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透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而是"志於學"。透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有了三十的"志於學",才會自然的生出"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不惑是在大量的學習、探索後得來的,不惑的意思與和尚得道差不多,意思是他把人類社會階級的形成、人類情緒行為習慣的形成,都論到了本末、根源上。簡單的說就是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社會運轉的根源。《大學》裡講,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不就是讓大家實事求是地去研究、探索事物,把本末、始終弄清楚,人就沒有惑。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意思是沒有把本末、始終弄清楚就會有惑,就會做不到,一個道理。這是孔子後來提出的重要思想"盡人事"。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下面來看一個重要的例子。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孔子與弟子被困陳蔡,弟子飢腸轆轆、怨聲載道,孔子還在那裡懸歌鼓琴。要是我們平常人遭遇這樣的磨難,一定是痛苦不堪的,而孔子此時的淡定靠的是什麼?就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我是思想家,我是修道的,我的道已經修好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那是天不讓我伸張。這裡有一重要的問題,孔子周遊列國求仕為什麼不被重用?這是很多人認為孔子跑官、要官,一生沒有什麼建樹而否定孔子、儒家,後面重點分析。
六十耳順,是在"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基礎上來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用但丁的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一個人有了原則、有了價值觀、有了判斷力,不被世俗束縛、不人云亦云,反過來看我們普通人呢?思想行為如浮萍,無根……。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晚而好易,以至韋編三絕。易經講一陰一陽謂之道,講一個分幣的兩面,講完整的大象。他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基礎,下面來看個事例。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我們平常人看到的是"得失",而孔子看到的是什麼?是奴隸、是遇難的人、是社會環境中的弱小。
綜上所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再來看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為帝王服務,奴役老百姓當順民的工具。其實這個問題《大學》中的開篇便有了答案:"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君子的位置不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之中,而是之上。我們來看孔子的行為是不是這樣?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從眾多記載來看,孔子為了誰在吶喊?孔子的學生有勇、有謀、有兵、有錢、有智,像子路就是個猛人,子貢富可敵國,史記有曰:子貢到其他國家,在朝堂上分庭抗禮,意思就是和國君地位平等,像顏回的智商超群,很多做官的就不提了,這裡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像他擁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自立為王,要到處去求仕呢?說到底還是價值體系的問題,假若孔子的價值體系是優勝劣汰的話,以他的實力,統一六國如探囊取物,為什麼這麼說?這是思想高度所決定的,高階思想必定強於低階思想,就如人與牛羊的關係,低階思想所有的行為都在高階思想的內部活動,是包圍與被包圍的關係,現實的王國、霸權主義是優勝劣汰的價值體系所必然的產物,從現實講,他沒有成為國王,就證明他的價值體系不是優勝劣汰。從國王的角度講,他在自己的價值體系裡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當然他的王國依然是存在的,因為還沒有更高階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當我們站在自己的價值體系內去評價另一個價值體系的行為,而且所評價的價值體系還實際高於自己的價值體系,連他的本來面目都沒有見到,又怎麼能夠明瞭自己的"見"和"知"呢?所以真正的《大學》、君子之道、內聖外王之學,先要搞清楚承載這個學的價值體系,沒有價值體系作基礎的學,永遠只能是門外漢,可嘆的是我們實際的社會狀況就是被這些門外漢的事蹟、著作所包圍著,無數的後來者貪求著、迷戀著、信奉著……。
再來看另一個問題:"存天理、滅人慾"。《大學》裡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有所憤怒、有所恐懼、有所喜好、有所憂慮,心就不能端正,我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也非常認同大神所解釋的:存天理、滅人慾,認為修身與和尚唸經、坐禪用意志和不見不聞滅掉心中的慾望一樣,是苦修,所謂吃不得苦中苦,就成不了人上人。只要腦子正常的都知道這些情緒是什麼樣子,其實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發現自己的理解大錯特錯,因為<心不正>裡面不包含愛和快樂,愛和快樂同樣是人慾,所以滅人慾的說法不攻自破。也是禪宗裡面有名的公案: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意思是人慾被滅了,還是人嗎?人都不是,那還能是佛?除人以外的生物,他們都沒有人慾,按滅人慾的說法,那豈不是雞、鴨、魚、牛羊都是佛,或都能成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信奉、追隨者無數!!滅人慾只能成為殭屍,成為德山和尚所說的為他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論語》上對於人性的描述只有一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相同,行為、習慣卻不一樣!為什麼??就好比同樣是新電腦,怎麼用著用著就有了差別了呢?這就是作業系統的問題,人一生下來被迫安裝得失價值系統,因為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沒有選擇,在此根據這個系統推演一下驕傲、懶惰是如何產生的,其它行為以此類推。得失價值體系的本質是個競爭系統,木秀於林者享有大量物質資源,精神上自我肯定加上別人的讚美、羨慕,從而引發自信的膨脹,形成驕傲。競爭失敗者,畏避競爭、自我否定,喪失自信,從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懶惰。他們就如同一個圓的兩面,在運動變化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是最真實的現實寫照。世上沒有天生的懶人、失敗者,他們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的必然產物,也沒有人喜歡懶人、失敗者,有的只是同情、可憐。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讓我們不要做個懶人、失敗者,幾乎沒有人告訴我們懶人、失敗是怎麼來的!有的也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所謂的不努力!!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系統"下,以得的多少而形成等級金字塔,社會階級,以得之喜、失之慮而產生相關的情緒,進而誘發人性惡,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的憤怒、恐懼、喜好、憂慮,才有佛家修行離苦得樂的產生,才有孔子"不問收穫"的產生。
孔子說: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自己的工藝精湛,而不是為了名聲取媚大眾獲得名聲和財富。看《大學》行事的方法,先知止、後定、後靜、後安、後慮、後得。首先要思考事物的本末,生的總要死去,生死便是本末,知道在哪裡結束,應對方法就不會偏離實際,這是如何去做的定,此時內心就是不惑的,是不會胡思亂想的,因而靜,安是安心做事、專心做事,事做完了立即回過頭來思考有沒有沒做到位的,查漏補缺,最後才是得,這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關係,上一環做到完滿無惑,自然引發下一環,而不是邊做邊想。這裡有一個小細節,就是為什麼不是完事後有所得再有所慮呢?這就要用腦袋去思考,他深刻知道得失價值系統的漏洞,從而把得放在最後,從只問耕耘的價值體系出發,專心做完事然後就反思,對於事而言這裡就閉環了。這就是孔子高明的地方,沒有得的價值系統,就沒有得帶來的憂、惑、懼。這就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根本所在。
"不問收穫"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理解為,看輕、看淡、甚至視而不見!那麼他就只能成為一個平常人,在得失系統下的底層人。一個下層中的下層人連臣子都稱不上,和君子就更沒有關係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認識、看法,這也反證了相同的價值體系下,相同的理解、相同的選擇,當然也是相同的誤會。不問收穫的真實意思是極致的收益最大化的代名詞,歷史上沒有哪個人是靠嘴成為君的,得失價值體系下自稱君子的那是無知跟他開的玩笑而不自知罷了。
君子是從得失價值系統而來的,立足於得失價值系統之外的,得失價值系統有他固有的缺陷,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命。這個系統的缺陷就在"得失"上,因為"得失"而產生的社會階級、各種不良情緒、行為習慣是阻礙人行動的最大敵人。從人生成就出發,生命有限,想要成就越高,自然需要做的事就越多,而由得引發的各種毛病會嚴重影響前進的步伐甚至倒退,這是不問收穫價值體系產生的根本原因。在程式設計上忽略得,做事的過程中就不會受得的各種產物影響,因此而高效、實事求是。一件事按正常的邏輯去做了,得是自然而然的。我之前講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內心沒有任何壓力,心境空明,思維清晰,這樣行為就會少過失,即使有損失也是最小的。這就是收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說儒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認為儒家只重理論、消積避世,是這樣嗎?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一般人就解釋成了君子危邦不去,亂邦也不去,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沒有道就隱居起來。乍一看真是那麼回事,於是就被斷章取義了。
一個把人類社會研究到不惑的人,還知天命的人,提出"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天地人"之道的人,他會因為邦危、邦亂而不去嗎?這不是和君子"治國、平天下"自相矛盾嗎?難道真是他自己打自己耳光!一個55歲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的人,是避世的人嗎?有人說是為了跑官、要官,說這話的人麻煩自己去查一下,孔子在魯國執政的效果怎麼樣?孔子為什麼出走魯國,周遊列國?本末都沒搞清楚就自以為是地發現了大問題!真是可嘆、可恨。
從孔子的思想高度來看這句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句是君子志於學、止於至善的"天地人"之道的描述,是君子學道、行道的準則,是"天地人"之道的本體。"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裡的主語不是"君子",而是上一句的"天地人"之道。危邦之所以危是不入道,亂邦之所以亂也是不入道。"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這句話思想高度不夠是理解不到的,意思是天下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我們就去實現"道",而沒有"天地人"之道生根發芽的土壤那就接受天命,把思想寫在書本上。孔子周遊列國14年,他不就是一直在尋找可以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嗎?最後被困陳蔡命懸一線,與弟子的問答上不就說得明明白白的嗎?結論是有國者之醜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兩句話可謂把上下幾千的歷史說了個透,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貧且賤,歷史上那些被腐儒治理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國家用"得失"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殘暴血腥的。是不是這樣?秦統一六國,把殘暴二字發揮到了極致,楚霸王屠城、坑殺降卒,為什麼?因為殘暴帶來的恨嘛。
國家用什麼道治理百姓造成富貴、貧賤的結果,這裡說一下其中的邏輯關係。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等於用"德、仁"把人變成老好人型別的順民,老好人把精力花在了忠厚老實上,安分守己,導致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缺失,人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這樣國就會貧,被列強欺負而賤。以"得失"奴役百姓,等於把百姓放入一個競爭系統,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會形成你追我趕的社會風氣,人的創造力、創新思維被"慾望"推動,人做事、生產積極,利於社會發展,這樣國就會富強。國強了就會對外掠奪、導致戰爭,其根源就是為了"得"。
在孔子看來這兩種都是無道的表現,他提倡什麼呢?先富之、再教之,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齊國是"得失"系統的代表,魯國是"不問收穫"的代表,齊國強盛了再實行魯模式的"德、仁",而不是對外掠奪、擴張,那麼就至於道了。
綜上所述,把孔子成為聖人的本末搞清楚了,才能正確理解孔子的思想及言論。需要深入、細緻地研究才能發現他的偉大。那些四五豎子、六六小兒以坐井觀天、盲人摸像得出的結論,是反孔、反儒的根本原因。王陽明說,知道做不到,還是知的問題,沒有把本末搞清楚,所以這些人的行為只能叫"無知"。
-
8 # 朱八戒CC
孔子的思想是仁義道德,是克己復禮,是以德從政的治國理念,是積極入世勵志向上。在當時為什麼不被重視,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孔子的時代,周王朝日漸衰弱,周天子的權威己經喪失。周王朝的大勢已去,各諸侯國為爭奪霸業,出兵征戰,狼煙四起,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孔子為維護當時的社會穩定,致力於克己復禮。他要求人們剋制自己的行為,以禮去遵守社會制度和秩序,不能犯上作亂。他要求各諸侯國恢復周禮,以周禮的仁政治國平天下,由當時的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孔子為推行政治主張,周遊列國14年,無奈他怎樣用心良苦,各諸侯國就是不領情。
當時的社會背景禮崩樂壞,茹毛飲血,各國諸侯為著江山社稷,只能用法家的思想去武力征服對方。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以周禮仁政治國當然是不合適,戰火紛飛,也難以保證老百姓安居樂業。受歷史的侷限,孔子當時的仁義道德,克己復禮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肯定不被各諸侯所重視。
當時的社會是一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的轉型過渡階段,社會混亂局勢的治理,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恢復正常秩序。孔子的思想在這個時候過於超前,而且也只是一個理論基礎,並無社會實踐。孔子的思想也只能是社會有著大一統的穩定局面,才有可能實施,否則,當然是紙上談兵,無人重視。
當歷史進入漢武帝時代,在他之前的文景之治,有了社會的基本穩定。但是漢武帝的雄才大略,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一統,認為原有的黃老之學難以適應社會的創新和發展,必須有一種新的思想作為理論基礎,用以治國平天下。當時的儒學大者董仲舒,極力推崇儒家思想。董仲舒在儒家的基礎上,把原有的仁義禮智,完善為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之道。再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用以維護皇權的天威,用以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在董仲舒三次講述之下,漢武帝選擇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從此走上了人類歷史的最巔峰,成為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主體文化。
是金子總有一個時候金光閃閃,沉澱的時間越長,更加價值連城。諸子百家歷經兩千多年的蒼桑歲月,所剩無幾,只有儒家屹立千年不倒。時至今日,儒家思想雖然不能用以治國平天下,但仍然是修身齊家的行為準則,仍然受到人們的重視。
-
9 # 狗尿苔1979
簡單說就是在狼群裡推廣素食主義,當時的環境吃素無異於自殺。縱觀歷史,治世崇儒術,亂世重刀兵。三國裡有幾個經世大儒的?有幾個也被曹操給弄死了。儒家思想的本質就是教化百姓接受統治者的圈養,所以只有治世統治者才願意宣傳和推崇儒教,而亂世梟雄哪個不想逐鹿中原誰會肯聽你得禮儀綱常啥的碎碎念呢?煩不煩呢
-
10 # 明明之道
首先我們要認親一個事實,即在一個王權至上的封建社會里,一切思想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而他的思想在當時無法切實的維護統治者的利益,故而失敗告終。
得罪權貴孔子的思想確實對當時的社會有著極大的實用價值,但是這也無形中觸犯了當時貴族階級和部分統治者的利益,使他不論是在魯國施政還是周遊列國時遊說國君都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在魯國時,他在任職大司冦期間與三桓衝突矛盾不斷,最後失去季氏的信任,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在拜會齊國君主時,國君對他十分賞識,幾次想給他官做,但是當時的晏子多次出言阻止,無奈國君只得賞賜他財物和土地了事。
此外他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也是在得罪人,當時很多國君得位不正,這簡直是給人傷口撒鹽。
並無實際約束力當時的社會,禮樂崩壞,綱常顛倒。父子為了利益而相殘;今天的臣子弒君成為了明天的君王、不服;諸侯之間為了土地而相互興兵討伐,今天的盟友,明天的敵人,從國君至平民為了利而背信棄義;而貴族們貪圖享樂、日益腐朽。社會風氣譁然而變,面對這種種情況,孔子認為周朝初年之所以社會和諧安定、民風淳樸,是因為周禮等的緣故,故而希望透過以周禮為核心的一套社會行為規範能規勸如今整個社會,“再使風俗淳”,重現周朝榮耀。
不得不說,孔子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過於樂觀,並且孔子的德政只能依靠內心的良知來實現,並無外在的約束力。
不符合統治者的利益孔子主張,在利與義上(“利”指利益,“義”代指道德,我們只有先滿足義,然後才能去取利,若是違背以的利,我們不能要,否則就是小人,不屑與之為伍。
而這在當時諸侯們各自為利是圖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得到諸侯們的實際支援的。
由此可見,他的思想只能說在當時是“超前”了,而事實上,很多的名人也是在死後才得到發掘的,這點並不奇怪。到了漢朝他的思想才被統治者廣泛發揚利用,然後開始了它的絕對地位,以至於後人既把儒學帶偏了,也把以儒學為治國理念的華夏帶偏了。
-
11 # 明貞
人性是複雜的,在生存延續的過程中本真審美和判斷力被矇蔽,為了生存而生存為了利益而利益,不顧仁愛良知和正義以仁愛良知正義為障礙和虛偽,是敗壞毀滅力量佔主控的表現,鼓勵人出世落後愚昧順從承受苦難而消滅人的血性和鬥志,以此求得和平穩定而營養強者達者即所謂的天命之人,是自春秋戰國到清末民初的主旋律,不落後都對不起自然規律。而被扭曲矇蔽了本真審美和判斷力的人們卻把這一切讓孔子的儒學背鍋,也是自然天道神秘莫測的表達。目的達到了,鍋卻由別人背豈不快哉?斷聖棄智,絕仁棄義,勇於敢則死,勇於不敢則活。南京大屠殺我們勇於不敢了,活了嗎?明擺著削人血性導人無知的東西,卻被奉為真理我也是醉了。所以,屈原死了岳飛殺了,文武血性蕩然不存,誰之過?根在哪裡?依賴性和懶惰等劣根而已,靠天靠地靠道靠神靠真如就是不靠正義良知仁愛及自我能力!
回覆列表
咱們要說他不被重視,就要從反對他的人,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第一個就是晏嬰,也就是齊國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晏子,是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代的宰相,非常有名,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當時齊景公其實是想用孔子的。
他問孔子:讓你治,你怎麼治?
孔子只說了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不可重用,禮不可復興。
意思就是這些儒家的人,方方面面的太繁瑣,再說了,他是想恢復西周的禮儀,這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西周那會是有聖人在,文王、武王、周公,這些人在,能罩的住,天下人服,現在不行,你誰罩的住?
景公一聽,覺得有道理,就和孔子推託說自己也老了不想在有什麼作為了,只想安安定定的過,這就樣,孔子就走了,齊景公沒用成。
第二個人,楚國的宰相,子西,他是和楚昭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也反對孔子,來聽聽他怎麼說的。
當年楚昭王要用孔子,孔子過去,結果被困在了陳、蔡,這個瞭解過孔子的都知道,後來是楚昭王發兵把他接了過來。
楚昭王想用他,決定給他700裡的封地。
這時候子西出來了,他問了楚昭王幾個問題:
一:大王覺得咱們楚國論勇猛有勇猛過子路的嗎?
二:大王覺得咱們楚國做生意有比子貢強的嗎?
三:大王覺得咱們楚國在行政管理方面有強過宰我的嗎?
一頓連珠炮的問,楚昭王都是搖頭。
子西又說了,咱們先祖楚武王為什麼稱王,這個是為什麼?
這楚昭王知道了,說:這我知道,咱們楚國被周朝封的是子爵,爵位太低,配不上我們楚國的實力,所以先祖直接稱王。
子西說,對了,那您知道子爵的封地是多少嗎?
楚昭王搖搖頭不知道。
子西伸出五個手指頭說:50裡。
接著說:照孔子要恢復周禮的意思,咱們楚國是不是得縮小土地面積,五千多里地變成五十里?
楚昭王沒說話,子西接著說:
當年周朝最開始只有100裡,他到最後崛起能滅了商朝,那大王您給孔子700裡,咱們楚國的精英又沒有比的上他那幾個弟子的,後果是什麼,你想過沒有?
楚昭王不是傻子,一下就明白了,對啊,我給你封地,到時候你再起來了,那我不成商紂王了嗎?
結果,楚昭王也沒用他。
所以,從這裡,咱們可以自己去思考這兩個所說的話,體會他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