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衣小太爺

    縱觀各朝各代,唐朝的詩人不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他們大部分還都非常愛喝酒,簡直是無酒不歡,喝酒成癮。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王維、杜牧等等。

    有詩云: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將進酒》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王維《少年行四首》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李白《行路難·其一》 我亦為君飲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傾。 ——李白《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勸君嘗綠醅,教人拾紅萼。 ——白居易《落花》 唯將綠醅酒,且替紫河車。 ——白居易《對酒》 綠醅量醆飲,紅稻約升炊。 ——白居易《自提小草亭》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白居易《問劉十九》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杜甫《客至》

    就不一一例舉了,唐朝關於酒的詩句還有很多很多,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尋一下

    唐朝人愛詩,更愛詩人,愛到什麼地步呢?一般會背誦幾首白居易李白杜甫的詩,去青樓娛樂都能打折,不管你是市井流氓,還是商卒小販,會吟上幾首詩,那你地位也會蹭蹭上漲。

    詩人可以算都是唐朝的明星人物了,且都十分愛喝酒,比如李白自稱臣是酒中仙。在這些大詩人的影響下,對於喝酒的社會風氣越來越盛行,可以說詩人就是酒文化的引領者,詩人寫詩時都是美酒為伴。令可少吃三餐飯,不能少喝一頓酒。

    詩人們的生活習慣就傳到尋常民間,詩人寫詩喝酒是種高雅的事情,所以大家爭相模仿學習。這可以看作早期的明星效應了。

    畢竟像李白這種粉絲眾多的人,言行舉止受到粉絲模仿也正常不過了。

  • 2 # 方城闕

    自古以來平頭百姓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便是“食色性也”的滿足。

    到了唐代,一代明君李世民勵精圖治,經過隋末大亂的經濟與民生,得到了很大恢復。貞觀之治後,又經幾代君王的努力,到了唐玄宗年間,經濟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史稱開元盛世。

    這一時期的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唐都城長安人口達到了百萬,標準的世界超一流大都市。

    具有胡人血脈的李唐家族,自唐太宗李世民起便推崇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再加上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華,吸引了眾多波斯、西域商人紛至沓來,一時間長安、洛陽、廣州等重要城市商賈雲集,車水馬龍。

    互惠互利,百姓無欺是當時商業行為的基本準則。安定的社會環境,富足的百姓生活,使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們流連忘返,許多商人便攜家帶口長駐下來,形成了諸多胡人居住區。最近大火的電視劇《十二時辰》對這一景象有著很好的描述。

    於是往昔百姓嚮往的“食色性也”的幸福生活,到了唐代溫飽無憂,歌舞昇平的開元盛世,便增添了許多的精神屬性。

    飲酒、賦詩、作畫、唱歌、跳舞,成為了當時的潮生活。葡萄美酒,能歌善舞,是當時胡人吸引漢人眼球的潮點。而且胡人天生善於經商,於是由胡人所開、具有異域風情的酒肆,更是這種潮生活的聚集地,引的人們趨之若鶩。

    “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放浪形骸把歌還”。做為時代寵兒的唐朝詩人們,更是這種潮生活的引領者,真可謂“文人騷客潮頭立,一片嗨聲照玉壺”。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鏗鏘

    ——賀朝

    一時間由胡人所開,有胡姬侍酒並伴舞的酒肆,風靡唐朝的大江南北。就連駐守邊關的軍人們也是忙裡偷閒,樂此不疲。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由此詩興大發,留下了一段在胡姬酒肆酒嗨的佳話。

    胡姬酒壚日未午,絲繩玉缸酒如乳

    ——岑參

    太平盛世,古往今來,人們多是隨潮流而動。哪些新奇、刺激的人或事物更是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滿足感。於是不論是富商巨賈,還是兜裡有幾個小錢的平頭百姓,來到了“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的酒肆,喝著高昌的葡萄酒、波斯的三勒酒、龍膏酒各個是心曠神怡。

    美酒、美女,漫妙的歌舞,異域的風情,哥好似來到了天上人間,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至於錢嗎,明天再掙唄!

  • 3 # 使用者67724358697

    當然是因為吐蕃。

    西安(長安)唐朝年間行政區劃就屬於吐蕃。並由吐蕃扶持唐廣武王李承宏在西安(長安)稱帝。

    西安(長安)關中地區唐朝年間就被吐蕃攻破,成為唐朝年間最大的笑話,“天子九逃,國都六失”。

    因為不能“長治久安”,唐以後宋代“長安”名即被取消,改名“京兆府”(路)。

    唐朝從未攻佔拉薩,而吐蕃攻佔了西安(長安)關中地區。

    (那麼就需要和親。)

  • 4 # 小南史

    因為唐朝是我國曆史上最開放的朝代,在當時的長安,我們會看到很多胡姬酒肆,就是因為外來胡人太多了。

    外地來的胡人也多,胡人為生存下去,他們會選擇打工,工資不僅低,還得忍氣吞聲。而一些將眼光放得長遠的胡人,他們會觀摩長安人是如何做生意的,並找到賺錢的商機。長安人的娛樂活動非常豐富,閒來無事便喜歡小飲幾杯,因為“以酒養生,古已有之。”正因如此,在胡人經營的眾多店肆,數量最多的就是酒肆。

    我們都知道酒是需要糧食來釀造,作為一個帝國的京師,如果京師繁榮昌盛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出,當時整個唐朝的經濟水平,酒肆盛行說明當時的經濟高度繁榮,作為當權者,肯定知道如果國家糧食不夠吃,那就要控制釀酒,既然酒肆遍地,說明當權者沒有控制釀酒這一行當。

    如果一個國家經過幾十年的安定繁榮,也可以反應出當時社會就業矛盾不大,就業好解決,加上物質豐富,人人只要肯安心工作,除去吃飯肯定有多餘的閒錢,當時唐朝又開放,當時娛樂節目較少,尋歡作樂肯定都是去青樓酒肆。

    總體來講,就是唐朝經濟繁榮,糧食過剩,如果經濟不行,糧食不夠吃,作為消耗糧食的酒,肯定會遭到嚴格控制產出。

  • 5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唐朝的胡姬酒肆

    唐朝,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空前繁榮,西域的很多商隊、僧人、使者等來到中原。其中有些人在長安開設酒肆,酒肆中有很多歌舞侍酒的域外女子,這些女子被稱作 “胡姬”或 “酒家胡”。

    唐都長安是當時的國際大都市。胡姬酒肆文化,成了很多文人墨客筆下的題材。胡姬來自西域,長相和中原女子大為不同。其容貌是否姣好,成了酒肆生意好壞的關鍵。哪家酒肆的胡姬長得漂亮,生意自然紅火,文人墨客也多以此為作為選擇酒肆的標準。因此,酒肆的老闆常常選擇貌美如花的西域女郎當壚攬客。

    李白的《前有樽酒行》中便有,“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當壚的胡姬不僅充當酒肆的形象使者,更要以實際行動去招徠顧客、 挽留顧 客。 有的當壚沽酒、有的壚頭勸君酒、有的送酒為郎羞。

    胡姬侍酒不便宜

    胡姬的到來,主要是西域胡人看中了長安的商機。到酒肆的,並不限於中原人。據《太平廣記》記載,“有婆羅門僧七人,入自金光門,自西市酒肆,登樓,命取酒一石,持捥飲之,須臾酒盡,復添一石。”

    胡姬侍酒要收費,而且收費並不便宜。酒肆裡賣的酒又大都是從西域傳入的名酒,如高昌的 “葡萄酒”、波斯的 “三勒漿”、“龍膏酒”等,其價格之高更是令普通民眾望而卻步。

    據《冊府元龜》記載,“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緹益。 既頒賜群臣,京師始識其味。” 說的是唐朝已開始仿製西域酒。

    胡姬酒肆中的西域樂舞與胡化之風

    兩漢魏晉南北朝開始,西域樂舞對中原固有的樂舞產生影響。胡化之風在東漢末年開始盛行,靈帝好胡服、胡帳、胡箜篌、胡笛、胡舞等。唐朝胡姬酒肆的出現,將西域樂舞推向高峰。唐朝的十部樂大都是從西域傳入,並以國名來進行命名。如,龜茲樂、西涼樂、安國樂、疏勒樂、高昌樂等。

    西域的舞蹈對視覺衝擊最大的,當數 “胡旋舞”、“胡騰舞” 和 “拓枝舞”。特別是 “胡旋舞”,給人一種奔放如旋風的感覺。其輕揚的風姿及優美的觀感,深深吸引唐人。眾多的異域元素綜合在一起,胡姬酒肆生意興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胡姬酒肆令長安人趨之若鶩

    唐代中前期的詩人常將胡姬作為誦唱的物件,並非單純以好奇獵奇的心理,好狎尚文留連歌舞場所成為當時唐人標榜的風尚。而長安的本土藝妓往往只是善於逢迎,很多並不十分精於歌舞技藝。 唐人雅尚文學,因而對藝伎的才學更為倚重。真正色藝俱佳者,多為漂泊異邦的酒肆胡姬。

    胡姬勸飲撫琴,出落標緻善歌舞,加之美酒助興,為此一擲千金的大有人在。正如李白《少年行》詩中描述的,“落花踏盡遊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動人的容貌,撩人的風情及熱辣的歌舞融於一身的胡姬,在酒肆中不僅是普通當壚的角色,儼然已成為一個符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是現代文明的副產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