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正益生
-
2 # 微笑的阿拉蕾
芻狗[chú ɡǒu]: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該句出自《道德經》第五章,意思是: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所以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天還是幹天的事,地還是乾地的事,一切猶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天地最是自然不過的。
這句話還可以理解成就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
原文如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3 # 劉文江67828314
謝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裡的芻字應為chu,並不是所有人理解的那樣芻狗是祭祀用的草狗,這裡的天地不仁乃是致仁之意,以到了沒有自我的境界。芻,為幼小的,狗為犬,犬為子。芻狗本就是幼小的孩子之意。因為還有下一句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各位如通解這兩句,這裡的芻狗是草狗對還是幼小的孩子更合理呢?……
-
4 # 有緣156611120
讀chu二聲!!!!!!買本《老子》珠海出版社出版的,第12頁第五章,第二註釋便是芻狗的解釋!!!!!本人對前兩句,即: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有質疑的,芻狗即古時祭祀用的,稻草紮成草狗,燒掉棄之!現農村有些地區,稱紙活,紙馬牛豬,狗少見了,但也是祭祀逝者用的,意義相似,只是祭祀的物件不同!!!!!本人質疑此兩句非老子的本意,或有丟失的字或排錯位的字!!!!!本人認為,天地仁,不以萬物為芻狗!!(因天地仁,才衍生,適合人食用的糧食,水土及生存環境,亦包括其它動植物生物等,)聖人不仁怎麼能稱聖人呢?雖當時聖人也代指統治者,但全指有愛民,為民的統治者!!!也是有仁心大義的統治者!!!!!!!故本人個人觀點:天地仁,不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仁,不以百姓為芻狗!!!!!更適合適用,天地是有情的,本人的雜言詩:天地有情四季開,萬物情懷,送春紅綠彩!!!!!!!古人不可能分辨出的……
-
5 # 開心果165931305
芻chu二聲芻是萬物剛出生的樣子也就是幼小的的意思,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小狗,,天地不仁是因為萬物都不死了永遠活著地球承受不了,必須有生有死,地球才能永恆不滅,地球的承受力也是有限度的,地球承受不了時地球就得變動重新組合,地球變動時萬物就得毀滅一批,以前的地殼大變動就是因為地球承受不了還有就是有的樹木上萬年成精了變成妖魔鬼怪對人類造成傷害,恐龍時代就是真實案例,天地必須滅之,所以老子對天地不滿意,天地不仁自有道理,心地善良永願為人民服務的人天神靈會指點智慧到了人的德智福具足時心內求法神靈會點悟的,點悟明悟修神不失誤,天地對仁慈的物和人給予特殊照顧可以永生,對不仁植物和人就不仁的對待公平和理。老子是一個沒有得到點悟的人,所以有些道理老子也不明白,沒有神靈的指點我也不明白。
-
6 # 無情一一
芻(出)狗,祭祀用,老百姓用草扎的,用完就扔了。窮人用不起豬馬牛羊,用草扎個狗祭祀天地祖先,草民奴隸不允許吃牛羊豬,只能吃狗肉,盛狗肉的東西用藤條編的叫《器》,幾個人圍一起吃狗肉的意思,草民奴隸用的東西不成型,不能作成青銅的,所以沒能流傳下來,現在器字的意思廣意了。
王莽五泉十布之大泉五十。
-
7 # 朵夫QD
核心在“仁”,所謂仁,理解很多,解釋很雜,大約有廣狹的意義。廣了說,是真理、真如,同道者之道,佛者之佛,理者之理當可等量齊觀。狹義的仁,大致等於慈愛悲憫。不同於上述傳統說法,廣狹二端。老子說的仁,我個人認為是接近主觀的意思,天地、聖人都是無為的,何謂無為?並非什麼也不做也,是不刻意為、不造作之意。大約和佛教中的“無我”近似。天地無為、聖人無為,天地無我無私,聖人也是無我無私,則芻狗者何?小狗也可、小孩也可,都接近,就是任萬物自然,自然生自然滅。草狗的解釋不太合理。
-
8 # 公議
“芻(形)狗“。並非一定是狗的形狀。古代的大型祭祀活動中祭祀臺下有一排用草扎的動物排列並非祭祀品而是祭祀的參與者其中有狗。這裡只是用芻狗的歷程表述天地不會有感情用事的可能!天地有自己獨立執行的規則需要遵守!而感情用事破壞規則會使執行秩序混亂其反作用必將危害天地自身甚至命運!故智慧之人(聖人)也應該如此!“因果報應“是講事物因果關係的文化並非是民間用來咀咒別人的話語。道德經還有“天地無情“的論述可以佐證。道德經之外有“仁義道德“的感情文化為何會越搞越亂?就是失去了各自遵守規矩的感情用事導致的。
-
9 # 峽里人事1
先秦古文言,猶如白酒之原漿;現代漢語,猶如用原漿勾兌出的30度白酒。尤其先秦古文言,多用譬喻暗喻曲喻……須仔細感悟通篇之理,方能心領神會;須反覆揣摩、捕捉其本意,經掂量再三方能從現代漢語中選擇出比較準確的對應詞句。看現代人對原文的‘翻譯’,總有種不如看原文的感受,很像如是:喝勾兌的低度白酒,真真不如喝白酒之原漿哦。老子那五千字,先別提名稱應該是《道德經》還是《徳道經》呢,就是不論誰將其整篇翻譯成現代漢語,任何一個讀者都會挑出一堆毛病,當然包括其中的多餘廢話。
-
10 # 道滅集苦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讀Chu,芻狗是用野草紮成的狗,古時祭祀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要萬物回報點什麼。因此,天地對萬物是一視同仁的,沒有高低貴賤香臭遠近之分,一切順其自然。也就是說,任你變化萬千,與我天地無關。天還是原來的天,地還是原來的地,萬物還是萬物,大家相安無事,各行其事。
-
11 # 一品天一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意找出那本嶽麓出版社《老子莊子列子》原文
釋義
結果卻沒有標註讀音。不過,我記憶中,芻狗的“芻”,讀chú。
-
12 # 小田原劍聖
當然是芻(Chu)狗,很多人都理解成為,老天爺很壞很壞的,把所有的東西都當成小狗一樣欺負。其實當然不是,真正意思是,天地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平等的,無尊貴,無低賤,道法自然,和諧共處。
-
13 # 風鈴1777
讀chú。芻狗就是祭天地時草扎的狗,比喻無用的東西,不值得留戀。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這個話常被人誤解,也常被人批評。無非是說老子的天地觀不仁嘛!其實老子只是說這個天地無所謂仁不仁。天地這裡指的就是本無言的虛無大道。老子認為這個道貫通一切,又是虛無的,所以這個道沒有什麼善惡是非、仁不仁這些概念。這個虛無之道永恆存在,天地萬物在它那裡就跟草扎的狗一樣,都是自在自為的,與這個大道本體扯不上什麼關係,因此也談不上仁不仁這些東西。道雖貫通一切,但這個道是虛無之道,它自身是沒有實體的。所以道不會判斷是非、善惡、美醜、好壞、仁不仁。道沒有這些概念。所謂仁不仁,都是人類用來判斷是非的概念。對於本來無言的虛無大道來說,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不是說聖人心狠,把老百姓看成草狗一樣不值一提。不是這個意思。老子說的聖人是指悟道的覺者。在悟道的聖人看來,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所謂仁與不仁這種二元相對的概念認知,在悟道的聖人看來是不夠圓滿的。悟道覺者看百姓和草狗都是一樣的,都是自為自在的,自生自滅的。就像天地看萬物如草狗,聖人看百姓也如草狗。天地不對萬物負責,聖人也不為百姓負責。就是這個意思。
老子反覆強調這個道是虛無之道,所以要大家守虛靜。“多言數窮,不若守於中。”辯論仁與不仁這些東西在老子看來都屬於“多言數窮”,這裡的“數”通“速”,意思就是道理講得越多,氣數衰竭的越快。守於中就是守虛靜。中指的是虛無之道。老子這個說法其實就是要消除二元相對的認知,而不是說天地、聖人缺乏仁愛之心,否則他就不會說:“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意思是天道是沒有私心的,它只是永遠在照顧善人。老子也是講善有善報的。
-
14 # 九神養生
天大地大,天為陽主發放,地為陰主吸吶,天地對萬物都一樣對待不分貧賤貴重如芻狗,古人沒有說錯,做為天地中間之人類,你若順著天地轉,緊跟它就OK。但是這人偏要逆天地而行,這就是平凡之人從認知識事開始從父母,社會上學來的七情六慾,有過者五毒具全,所有這一切要動心去追求要工作,不可不為,叫逆天而為,
-
15 # 透視蒼穹
看了很多版本都是念chu二聲。其實關鍵在於其表達的意思而不在於怎麼讀。事實上,道德經很多斷句都不對,導致意思理解混亂。這句應該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說天上地下的神靈,如果不依照萬物的規律而作為,就跟獻祭時的草狗一樣應該燒掉,聖人們,如果不施仁義於百姓,也就跟芻狗一樣(可以燒掉了)。
-
16 # 使用者老陝50626243979
要理解首先要知道,道德經的宗旨是什麼。
道既心,修心就是修道,圍繞這個中心來解釋道德經。就有了抓手,這一段文中的芻狗,根據本人的理解其用意是指遊狗,下一句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主體不動身體內氣體不規則的走動,若要去追這種感覺,不如靜守不動,抱元守中。
回覆列表
讀chu,芻狗在這裡可是物盡其用的高貴而又低廉的祭品,恰如世間萬物。高貴言其本質,低廉也言其本質。世間萬物,一體同生,循道遵德是為常道,生滅不滅是為可道。
下面引申做義理用:比如,放屁。放出來是道,順暢放出來是德。如為人慾而忍之是為不道非德,那麼此屁在其生涯中未能達到最高境界是為非芻狗。天地對萬物不做類似事情,聖人對百姓也不做。故天地有道,聖人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