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期樂匯
-
2 # 雲涯子
暫時不會。所謂的新零售就是無人超市,它會和社群超市共存一段時間。但放長遠一點,無人超市會是最終形態。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新零售只是店開得足夠多,邊際成本才會降低。
-
3 # 評經如水
不會
首先日常消費的各種渠道都有存在的空間和價值,這是由多樣化的消費人群所決定的。供應與需求是彼此滿足彼此成就的。
其次社群超市這種前置倉的模式具有靈活性和服務性,社群型超市在演進發展中會逐步呈現各種新型的複合業態模式,增強了社群型超市的生存競爭能力。
第三日常消費品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導致了不同的消費品有不同的消費場景,新零售無法構建每一種消費品的消費場景,這給社群型超市留下了足夠的市場空間。
-
4 # 屋裡獨書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不使用滴滴軟體計程車司機的話,太多老人不會使用叫車軟體,老人也要坐車呀。這個司機堅決不用叫車軟體,做著傳統計程車司機。
-
5 # 金融小不丁
不可能,社群超市經營方向是面向即時消費,新零售屬於目標消費,比如香菸沒有了,在路上口渴想喝飲料,下班回家走門口想吃點零食水果,在家做飯差了油鹽醬醋不可能等待快遞配送
-
6 # 我行我說
先看資料:國家統計局關於連鎖零售企業的資料統計,便利店數量2016年為18588個,2017年為24060個,2018年為28895個;便利店商品銷售額2016年為422.45億元,2017年為482.89億元,2018年為542.02億元。
透過資料可知,便利店的數量和銷售額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單店年均銷售額187.58萬元(2018年資料)。
另外,開遍全球的7-11便利店,至今仍然活得很好,利潤也不錯,原因就是始終站在消費者的視角,提供消費者需要的服務,例如7-11在日本為了能在店內安裝自動取款機方便消費者取款,居然開了一家銀行;7-11的每次出新的便當,總裁與高管一定要親自品嚐,滿意之後才能推向市場服務消費者;7-11對所有供應商都有嚴格的要求,如果不能保證口味的穩定性,一律不予合作。
零售的本質就是服務,只要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視角,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就能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和依賴。
-
7 # 己言己語
不會,當傳統社群超市向新零售融合後,傳統超市會具備新零售的優點也會具備傳統社群超市的優點,它的生命力會得到加強。
-
8 # 芳草5181
我人為不會,任何新的模式創新,都是為了賦能實業,只是對實業的升級改造,為實業服務,讓它更便捷,服務或產品更優質,新零售主要特點是線上線下融合,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線下體驗的模式,人有豐富的情感,人需要交流和運動,任何一種商業模式,最終都是與人為消費物件,要人來消費商品,得有消費體驗場景讓我們體驗,所以社群超市不會被替代的,只會更便捷,商品、服務更優質,當然喔,需要你積極去擁抱新的模式,升級改造,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
9 # 股主線上
1.傳統零售,網路銷售,新零售都是很大的區別的
2.我們需要認識一個現象,目前為止網路銷售比如京東,天貓,快手,抖音等都開啟了銷售產品平臺,但是還是不能完全代替傳統零售,因為傳統零售的最大優勢是及得性,網路銷售的特點是便宜
3.京東自營,天貓,順豐等雖然加快了物流,也增加了到家的模式,但是還是不能快速滿足需求
4.新零售是最近幾年提出來的概念,我瞭解到新零售就是要改變生產製造---場(銷售場地)---顧客,之間的關係,如何才能絕對滿足呢,是不可能的,新零售只能取代一部分,當時目前來看是暫時不能完全取代
-
10 # 揚靈靈
用“替代”倒不至於。這個問題需要從下述維度考慮。
1、新零售的本質。
新零售的本質是透過大資料、5G、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賦能線上線下融合,最佳化商品在人、貨、場之間有效傳遞的一種商業形式。
過去幾年實體店鋪因人工、租金等成本持續上漲,生意慘淡,造成集體關門潮。零售巨頭沃爾瑪,2016年在全球關閉269家門店,裁員1.6萬人……
另一面傳統零售一致抱怨是電商掏空了實體店鋪,電子商務看起來似乎高歌猛進,實則電商獲客成本不斷再增加,紅利期已近尾聲,前景暗淡。
那真實的市場資料是如何呢?
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62億元,比2016年增長10.2%;2017年鞋類消費總額比2016年上漲7.8%。市場消費者並沒有減少消費,反而買的更多。
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增長,說明一部分企業虧損,另一部分企業賺得更多,這些企業為客戶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導致其中一些零售企業因此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以前我們說零售的本質是給客戶提供好的產品,這是產品思維。給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這是使用者思維。產品思維和使用者思維本身沒錯,但是為什麼沒有做好呢?
2、新零售商業模式創新
在商業的底層邏輯中,有個概念叫定倍率。
假如一件衣服生產出來的成本是100元,消費者花500~1 000元買到手,意味著這件衣服的價格5~10倍於高於它的生產成本,5~10倍就是其定倍率。
很多“暴利”行業,產品定倍率甚至高達20~50倍。聽起來很驚人,但事實確實如此,傳統零售商品在下單、採購、生產、物流、銷售等整個商業鏈條環節亢長、效率低下,自然而然效率更高更好的企業勢必吃掉零售銷售額的增量,同時吃掉效率低下企業的存量。
不管是阿里、小米還是京東,新零售的革新都是革向“去中間渠道環節”。
市場需求推進商業模式不斷創新和升級,傳統零售業正在面臨結構性變革,新技術、新生產關係最終都將向效率更高的商業模式發展,企業也應該及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戰略方向,做到未雨綢繆才能長遠發展和競爭。
-
11 # 小琳兒哥
麻煩先搞清楚新零售的概念,本質,和意義!
現在市場上的新零售就是一個噱頭而已,所謂的新零售就是一種技術,不要搞錯了,搞錯這個你就被騙了!
-
12 # dyaus2613
不會,隨便一個腳趾頭想想都知道。
你會提前網購,帶一天的水出門嗎?你會為了週末去同學家玩,提前幾天網購好水果零食,然後背一包東西出門嗎?
新零售會給實體衝擊這是必然的,但絕不可能取代。
實體會洗牌,大吃小,只有做大市場佔有率,才能有抵禦風險的能力,才能活下去
-
13 # 逍遙阿磊
感謝各位的回答,其中有幾位朋友的回答讓我發現我可能用詞不當,新零售是一種市場模式,“替代”超市是不可能的,而是會逐漸應用到社群型超市中,最主要的是去中間商環節,他要幹掉的一批人不是超市老闆,而是代理商!
-
14 # 魅力朱
不會取代,會有一定得影響,社群消費群體固定,在這裡買了,就不會去別的地方買,社群超市畢竟是方便,不用等,隨時可以去拿!
-
15 # 葉滾
社群型超市是什麼?
社群型超市其實早已出現在各大社群中了,所謂的小蔬肉店、所謂的港貨店、所謂的雜貨店、便利店都屬於這個範疇。
迴歸到我們的問題,哪一個社群型超市不採用新零售呢?
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當然有人把新零售分階段,什麼1.0階段,什麼2.0階段等等,都離不開人的操作。
大膽假想一下,什麼階段的新零售才能完全智慧化呢?
這取決於產品是自動化採購原料,自動化全程生產,自動化運輸到銷售點或著到達消費者手中。但鑑於現狀,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做到這一步。
因此,新零售的出現是方便了人,而不是泯滅人性去替代本應該存在的門店。
那麼,什麼階段可以取代呢?
當人不需要外出和大自然互動時,人們不用外出,或者是用什麼裝置製造腦波外出的感覺和效果的時候,也許再也不需要超市了。
你期待這樣的未來嗎?
-
16 # 服裝人老楊
何謂新零售,看不見,摸不著!估計大部分人和我一樣,一臉懵逼?新零售出自商業大佬馬雲之口,就是說依託於網際網路、大資料等,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很有逼格。確實不得不承認,這是未來商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科技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似乎有點水中樓閣的味道,感覺可望而不可及!我們小老百姓關心的比較多的事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剛好社群型超市就滿足了我們大眾需求,也就是說解決了受群的痛點。試想一下,為了買瓶醬油,穿著睡衣和拖鞋,下個電梯就能辦的事,你會不會,化好妝,開個車,堵一個小時,到購物中心去把醬油買回來呢?所以,社群型超市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加上做的大部分是回頭客,如果價格合理,服務熱情、加上能送貨上門的話,應該有生存的空間,可持續性強!
-
17 # 商海東青
不會,只能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零售佔市場的權重比較大而已,因為社群型超市不僅僅是給社群提供便利服務的、也輔助幫助社群裡的小孩和老人提供便捷服務、同時也對流動的消費者提供了擇選的便利,而恰恰這兩方面是新零售無法取代的。兩者的發展只是互助性的發展!
-
18 # 福馫掌櫃斕子
社群型超市不會被新零售替代,相反,如果在社群型超市裡新增新零售模式,到是給社群型超市增加新版塊,帶動提升店內銷售
-
19 # 靈獸山
社群超市服務於商圈居民,解決生活需求,新零售作用於社群超市可讓其流量和銷售增加,消費場景更加豐富,促進消費體驗提升。社群型超市應該擔心的不是新零售本身,而是擔心具有新零售思維和能力的同行,以及具有跨界能力的零售模式,因此重點是如何成為有新零售能力的社群型超市。
一、缺少新零售的商業效率,社群超市容易被去中間化社群型超市定位於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其優勢是離消費者很近,更加便利和可以提供生鮮商品。對其經營影響最大的是傳統平臺、社交電商和現在的社群團購。傳統電商平臺主要是交易結構重組使商業模式改變,去實體店化明顯。社交電商基於人之間的傳播,除了實體也可以去平臺化。社群團購現階段和社群便利店、超市合作,但其模式必然會去實體店。
這三種商業模式共同特點就是去實體店這個中間環節,以提高效率為基礎,社群團購的實體團長其實是提貨點的功能。社群超市包括生鮮商品在內的所有品類,都會被以上三種模式截留銷售,並且可以更快更省事交到消費者手上。這會不斷降低社群超市的流量和銷售,其便利服務也會被便利店業態稀釋。
可見社群型超市如果以不變應萬變,生存壓力會越來越大,因為實體成本是無法抵消的,但流量卻在下降。不過像開篇所說的,以上三種模式是新零售呈現的方式,社群型超市可以構建新零售模式提高經營效率。比如普遍與平臺合作的到家服務,這部分流量雖與線下有重疊,但降低對手拿走的風險,同時也在獲取新流量。
利用小程式的社交電商和社群團購也可以提高銷售增加收入,這都是構建新零售給社群型超市帶來的價值,同時降低被去中間化風險,但有個更重要的是社群型超市的體驗場景重塑,這個價值並不是去中間化就能替代的。
二、沒有新零售資料賦能,社群超市難以把握消費需求需求是一切商業的起點,社群型超市售賣的商品數量是有限的,可見的。由於渠道的多元化,消費者實現購買的方式太多了,不僅稀釋流量和銷售,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這些變化導致社群超市的商品結構不一定能滿足消費需求,即使店就在社群門口。
消費需求並不是哪一個顧客的需求,而是一類消費群體,一個未來潛在需求、一個可能出現在眼前的需求,這些消費需求透過傳統的人力統計、問卷調查、訪談了解、固態收銀資料是不可能得到的,需要基於技術的動態資料彙總和賦能,並根據這些資料做出經營分析,做出滿足需求的各種動作。
單店的社群型超市缺乏規模採購,議價能力弱,這會增加採購成本並降低競爭毛利。社群消費者的需求不僅是超市裡賣的那些,社群超市並不知道養寵物的人群要什麼,這些寵物食品在超市裡卻沒有。新零售的資料賦能可使社群超市進貨精準,並且保證品質和價格,也可以更好的組織商品結構滿足需求。
資料賦能可以被巨頭賦能,也可以透過具有賦能能力的小程式實現。除了供應鏈能力和消費需求獲取,資料賦能還可以讓沒有流量衝突的不同業態實現聯盟營銷,比如與洗衣店和餐飲店聯合,實現在原有銷售額上的增長,並從中獲得利潤分享,資料賦能可以打破社群超市的坪效天花板。
三、社群超市受制於實體場景,新零售可以打破其坪效空間社群型超市面積一般有幾百平米,品種大概幾千種,都是社群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受到面積限制,社群超市只能選擇最適合、銷售最多的品種上架銷售,並且社群居民的人數也是有限的,消費頻率和消費金額也會受到面積和品種的影響。
由於空間所限導致坪效無法提高,是實體店最大的短板,這是店鋪面積和成本結構的相關性導致的。影響線下銷售的最大因素是客流量、交易筆數、客單價和消費頻率,對應線上就是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和復購率。其中任何一個元素的提升都會拉高銷售額,尤其是消費頻率和客單價的改變。
新零售是對線上和線下的打通,線上引流到店體驗和消費,線下消費線上構建體驗場景。比如外賣平臺的到家服務,這個渠道新增的流量不是社群超市原有的,增加的銷售也不是超市面積容納的。
線上加上線下的銷售突破了社群超市的空間限制,原來受到面積和成本影響的坪效得到提高,如果由原來的坪效80元增加到150元,顯然現金流和利潤就會增加,提高社群超市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新零售推動的坪效變化,對社群型超市是最大的價值,坪效提高是新零售帶給實體店的結果,去中間化的短路模式是提高零售效率,資料賦能可以做有效決策提高競爭力,坪效的提高可以透過小程式、私域流量和聯盟營銷等實現。
四、建議與總結社群型超市和新零售是融合關係,兩者並不是一個維度的替代。超市要融入新零售,新零售要改造社群超市原有的經營模式,如果社群型超市不能新零售化,不僅繼續受到流量減少的影響,甚至會被具有新零售能力的同行顛覆,這才是被替代的根本。
社群型超市具有離消費者近和更加便利的優勢,因為近所以也會經營生鮮商品,並且即時性會提高使用者粘性,這都是線下消費者體驗的優勢,這些都不是線上能提供的服務。新零售是不分線上線下的,也不區分於什麼業態,只要圍繞效率、資料和坪效去運營就可以。
經過幾年的發展演進,新零售已被普遍接受,這說明具有新零售能力的競爭者越來越多,這種能力其實已經成為標準化配置。因此,在爆發式增長機會逐漸消失時,精細化和系統運營思維才是社群型超市的核心能力。總之,想要不被替代和淘汰,社群型超市要擁抱新零售。
回覆列表
首先得區分社群超市和新零售。簡單的講新零售本就是打通線上線下的模式。現在小區超市也同樣可以線上下單,線下配送。就是社群的超市再大也無法滿足全社群人的購物類別需求。但時常用品社群超市還是優勢明顯的,快,就是最大的現實優勢!所以社群超市還是要以家庭為消費人體來備貨,發揮自身的優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