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帥氣的小君菌
-
2 # 李勉9
敦刻爾克大撤退在戰史上,就是一個奇蹟。所謂奇蹟是不會有人會去模仿和複製這次行動。
都是的法國已經失敗,而英國的內閣---丘吉爾內閣岌岌可危,很有可能下臺。希特勒正聯絡要和英國進行談判,而且談判的內容並不苛刻。
因為一戰結束的時候,法國作為戰勝國,苛刻嚴厲的對待德國,所以在情感上和專治上徹底打敗征服法國是德國必須做的。
而英國,相對比較溫和一些。所以打敗和政府英國並不是首選條件,一戰時候的陸軍下士對海洋的興趣不大,他想統治陸地,而海洋交給英國。
這個條件對於英國來說並不算是侮辱。
而美國在一戰對德國表現得最為溫和,甚至和法國翻臉,要求戰勝國對德國好一點,這種情誼作為友情發展了下來,德軍抓到的美軍戰俘,相對於法國英國的要待遇好得多,至於蘇聯戰俘,那就不提了。
英國當時的政局也不穩定,丘吉爾是堅持要和德國打下去的,可是反對派的呼聲也是很高漲的,有些人不願意為了爭奪陸地霸權而讓年輕人先除生命。
這是因為,在一戰中,由於重機槍的出現,殺死太多的英國優秀年輕人精英,一戰的時候,去應徵入伍的大多數是精英,而不是農夫。那一仗,甚至有人形容是“消滅了一代英國人”。
所以在二戰英國遠征軍被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時候,我們不用去考慮口袋裡面那些法軍,比利時軍隊。重要的是那二十一萬五千英國軍隊,那些軍隊是由英國中堅階層組成,他們的家庭和家族足以拉著丘吉爾內閣倒臺。
那麼,這就是希特勒想要的,用這個巨大的籌碼威脅丘吉爾進行和談,或者是和丘吉爾的繼任者和談。當然,如果直接消滅這些軍隊,也是可以導致丘吉爾倒臺的,可是這樣並不利於之後的和談,所以希特勒決定圍困這批遠征軍。
沒有想到出現了奇蹟,儘管空軍進行干擾,英國人還是把這麼多人,急速的運了回去。這反而促成了丘吉爾內閣的不可摧毀,那些遠征軍和十倍數量的家族成員,全部變身支援丘吉爾,這樣這個喜歡雪茄的胖子才站穩腳跟。
撤退成功的訊息,估計是丘吉爾在二戰聽到的第二好的訊息了。(第一是珍珠港襲擊)
-
3 # 阿酷51242958022
我個人覺得是希特勒以前報一戰時期的不殺之恩,希特勒一戰時期參加德軍同英國做戰受傷,英軍有騎士精神不殺傷兵,希特勒逃過一劫,心存感恩,所以沒有對英軍趕盡殺絕!
-
4 # 0246517
希特勒本人當時對戰爭的認識不夠了解,他想迅速進攻北歐,穩定佔領國家的局勢,那30萬英法聯軍只是小拇指,不堪一擊。
-
5 # Universityriver
1940.6.24佛曉,阿道夫由於後援供給量不夠,被迫宣佈停止進攻英法聯軍,歷史上才有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歐洲大陸所進行的一場戰略性的撤退,也算是敵我力量懸殊,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略層面考慮!
-
6 # duh23333
希魔的戰略是攻佔法國首都巴黎,而並不是要消滅英法部隊。既然英法軍隊已被壓縮到了敦市去巴黎的路已暢通,希魔肯定不會再追擊他們了以為命令部隊休整並轉向南面而攻取了巴黎使法國政府滅亡了。希魔的命令被證明並不愚蠢錯誤,他達到了戰略目標。
-
7 # 沉140769451
恰好不利於空軍行動的天氣、外圍法軍的頑強阻擊、有心招英國入夥。雖然有命令,實際上很多擔任進攻任務的德軍部隊在陽奉陰為,以各種理由在繼續前進。沒有空中力量的支援,德國裝甲師並沒有很多人以為的強大,實際上此役時,德國真正裝備的坦克(三號坦克)不足六百輛,而且絕大部分裝備的是反裝甲能力弱的35毫米炮,裝備50毫米反坦克炮的三號坦克不足一百輛,大量裝備的所謂一、二號坦克,僅是裝備機槍的裝甲車,四號坦克是裝備反步兵榴炮的自行火炮,對法軍坦克並沒優勢,反而居於劣勢,空中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才是德國裝甲師取勝的法寶。
-
8 # 不正經的軍棍
敦刻爾克撤退成功,盟軍方面因素佔主要部分,而希特勒的命令也不算是錯誤的。
1940年,德軍將英法聯軍主力逼到了角落裡,這個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德軍隨時都有可能吃掉聯軍主力。然而,希特勒下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結果就是,聯軍十天全跑光了。40萬大軍,幾乎就是全身而退。希特勒這個決定,被人詬病幾十年,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他的決定其實是正確的。
形勢所迫,德軍不敢輕舉妄動
德軍長驅直入,一直追到了敦刻爾克,這個時候,德軍裝甲部隊面臨的局面就是,戰線過長,彈藥汽油等補給上問題很嚴重,而且,部隊都散落在後面的。這個時候,如果德軍用他們的一號二號三號小坦克強行突擊那四十萬聯軍,一時半會兒消滅不了。
這個時候,德軍附近全都是法軍,雖說都是散落的吧,一旦吃不掉,周圍的法軍圍過來,英國再從海上運過來一支軍隊,那德軍就完了。德軍裝甲部隊就會腹背受敵,很容易就被吃掉。一個仁川登陸就會在敦刻爾克上演,到時候,失去了裝甲部隊的德軍就已經變的無比被動了。
這個時候,希特勒做的是,停止前進,收攏部隊,收攏物資,等部隊集結完畢了,配合德軍的空中優勢,一鼓作氣,吃掉聯軍這四十萬部隊,這樣做,德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英國龐大的海上力量
希特勒籌備如何吃掉這四十萬人的時候,英國人也沒閒著,基本上全國的船隻都過來了,將這四十萬人源源不斷的從海上運回英國本土。十天撤走四十萬人,這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同時,希特勒也是低估了英國的海上實力,他也沒想到,英國人居然這麼強,跑的這麼快。
德軍沒有吃掉敦刻爾克的聯軍,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吃不掉,而不是希特勒為了跟英國人議和而撈點資本。希特勒的決定並不是愚蠢,也不是錯誤,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只不過低估了英國。
-
9 # 中國美6220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聯軍為避其鋒芒,也是為避其被德軍合圍聚殲的危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不能冒險主義,不能死打硬拼,採取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打不贏就跑,為以後反擊德軍儲存火種和有生力量還是很必要的。能撤退40萬英法聯軍,談何容易。說起容易,做起難。再難,也難不倒頑強不屈敢於反抗德國侵略的英國人民。就在英法聯軍準備撤退時,不知底細的希特勒,競然下達德軍裝甲停止向前追擊英法聯軍的命令。這一命令,看起正確,其實不正確。看起不正確,還十分正確。德軍追擊英法聯軍太緊,要把英法聯軍逼上絕路,讓英法聯軍到海里餵魚,這是不明智的,也是錯誤的。狗急跳牆,逼瘋了狗,瘋狗咬死你。兔子逼急了,反咬你一口,痛死你。當然,德軍還沒合圍,到嘴的魚溜了,煮熟的鴨子飛了,到嘴的肥肉,沒有那麼大的味口吃不了。英法聯軍破斧沉舟,背水一戰,絕地反擊,用4o萬強大兵力聚殲德軍先頭部隊和裝甲部隊,完全可能,還有可能完勝。不過,英法聯軍不敢以身犯險,冒險出擊,不敢打沒準備的仗,不敢打沒勝算的仗。英法聯軍如果敢殲滅德軍先頭部隊和裝甲部隊,強大德軍爭取到時向,完全可以合圍全殲40萬英法聯軍。這賠本的買賣,英法聯軍得不償失,也不會那麼幹。希特勒捨不得德軍裝甲進攻英法聯軍,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正是希特勒的錯誤命令,挽救了英法聯軍,為英法聯軍撤退贏得十分寶貴的時間。希特勒這次放過了英法聯軍,放了英法聯軍一馬,為以後希特勒徹徹底底,徹頭徹尾的失敗埋下伏筆。同時,英國動用所有財力,人力,船隻,在希勒勒大舉進攻前,快速安然撤退。這也是英國人民反擊德國法西斯的傑作,也是得意之作。這也充分展示,英國憑藉強大空軍和海軍,能在敦刻爾克撤退自如,進可攻,退可守,連德軍精銳裝甲部隊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是為什麼?打仗是靠實力和能力的,誰有錢就打得起仗,就是勝利。正如財大氣粗的美國,打起仗來,輕鬆自如,毫不費勁,摧枯拉朽,一鼓作氣就能打敗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
10 # 遠辰史集
關於敦刻爾克撤退有很多說法,但大多都是說德軍內部矛盾,而錯過一個很重的點位,那就是,希特勒是以極端種族主義而立信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是不能與英國太過於交惡的。實在懶得打字,如果有需求的可以追問。
-
11 # 點不點點
這個其實也不算是錯誤命令吧,身處當時的情況,其實也很自然。西線蘇聯已經在邊境部署了超過百萬的紅軍,這個兵力明顯不是為防禦而準備的。一旦德軍進攻英倫三島,美國不會坐視不管,英國也會做出最大讓利,鼓動斯大林出兵。而斯大林也會在德軍沒完全佔領英國之前出擊德國,不然德軍揮師東進,憑自身力量完全沒法抵擋。希特勒也考慮到這種情況,尤其是三十萬英法聯軍拼命一戰的話,他的寶貴的中堅力量裝甲叢集不知還能剩下多少,到時候如何面對滾滾而來的蘇聯紅軍。另外,德國海軍的短板,加上對法戰爭單位勝利,讓他覺得可以對英簽署和平協議,畫海峽而治。可惜他遇到的是固執到底的丘吉爾。所以只能選擇最穩妥單位方式,保留精銳的裝甲叢集,以便應對蘇聯的威脅。
相關內容
- 二戰時,英法聯軍被困在敦刻爾克,為什麼希特勒下令德軍停止攻擊?
- 希特勒在敦刻爾克給英法聯軍十天的撤退時間了嗎?為什麼?
- 除了放過英法聯軍、促成敦刻爾克大撤退,遠征蘇聯是否是希特勒最重大的戰略失誤?
- 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法聯軍丟掉了大量重灌備,這對此後的戰爭有何影響?
- 如果希特勒不下令停止進攻敦刻爾克,英國會不會因此而投降?你怎麼看?
- 希特勒為什麼放走敦刻爾克灘頭30多萬英法聯軍?
- 為什麼德軍距離敦刻爾克港口僅10英里,希特勒卻下令德軍停在原地,這個愚蠢的決定背後隱藏著哪些考量?
- 希特勒為什麼沒有在敦刻爾克消滅英法?
- 如果沒有“停止前進”的命令,德軍能否在英法聯軍撤退之前佔領敦刻爾克?
- 二戰時期敦刻爾克大撤退,希特勒為什麼沒有派空軍和海軍去襲擊?
1940年5月26日,英國在敦刻爾克開展歷史最著名的軍事撤退行動,9天內將34萬士兵從法國海岸撤退到英國,堪稱奇蹟。 但是為什麼在撤退前,希特勒沒有命令裝甲叢集進攻呢?第一個原因就是一個來自空軍元帥戈林的承諾,戈林向希特勒承諾由他的空軍收拾退縮到海灘的英法聯軍綽綽有餘,結果因為天氣原因和地形原因,空軍的攻擊和轟炸成果並不理想。另一個方面來自A集團軍司令倫斯德,他擔心裝甲部隊突得太前沒有後援會有一定的風險,建議等待後續的步兵部隊接應。還有一個應該屬於政治原因,希特勒一直希望英國可以和他談判所以給英國留一些生機,以便之後與英國達成和平協議。可是讓希特勒沒想到的是6月4日,在英國通報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情況後,丘吉爾立馬發表了一段著名演說,表示我們絕不投降,會和納粹德國戰鬥到底。讓希特勒的英國會和自己談判的夢想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