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竹飛宇
    女皇武則天一生有四子二女,其中最寵愛的就是幼女太平公主。武則天認為自己這個女兒很像自己,所以對她尤其疼愛。

    太平公主小的時候,經常往來於外婆榮國夫人家中。表兄賀蘭敏之也經常前去,有一次公主的宮女被賀蘭敏之“欺負”了。後來此事被武則天得知十分生氣,加之賀蘭敏之前番的荒唐事,直接撤銷了他武家繼承人的身份,並且將其流放致死。

    太平公主八歲的時候,出家為道士為去世的外婆祈福。太平,正是她的道號。雖然說是出家,但實際上還是住在宮中,享受榮華富貴,父母恩寵。

    後來有吐蕃使者前來和親,點名求取太平公主。武則天不希望自己的幼女遠嫁受苦,於是直接就命人給太平公主修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避免和親。

    太平公主受寵,自然也沒有顧忌。她長大後,有一次穿著武官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跳舞。問她為何這麼穿,她說自己不穿,日後可以送給父母。於是武則天知道她想要嫁人了,於是將全京城的適婚貴族兒郎都挑了出來,務必想給她選個好的。

    挑來挑去,武則天最終選了唐高宗的嫡親外甥薛紹為駙馬。太平公主定給薛紹之後,武則天認為他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於是就想逼薛家將蕭氏和成氏休了。雖然最後被勸止了,但是武則天還是很不高興。

    太平公主和薛紹成親之後,婚姻生活還算不錯。但是武則天卻老是認為自己的女兒嫁給薛紹是委屈了,後來薛顗參與唐宗室李衝謀反,薛紹被牽連其中。武則天干脆就將薛顗殺了,薛紹被杖責關押入獄,最後被餓死。

    太平公主當時已經有了一個剛滿月的兒子,武則天為了補償她,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薛紹死了,武則天就想給太平公主另擇一位夫婿。她本來是看中武承嗣的,不過因為太平公主看不上武承嗣,於是另擇武攸暨。

    武攸暨當時已經有了妻子,武則天為了自己的女兒,直接下令將武攸暨的妻子處死。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生有兩男兩女,不過在這段婚姻期間,她公開出軌,蓄養了不少的面首。據說她還曾經將自己中意的男子,獻給武則天。

    武則天說這個女兒像她,有一點至少沒錯,那就是極強的權力慾望。太平公主對權勢有很大的野心,而武則天也寵愛她,所以太平公主開始參與朝政,大肆干涉國政。

    太平公主雖然是武家兒媳,政治上卻一直支援武家。李顯能夠成功上位,她在其中出力頗多,後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

    李顯繼位之後,太平公主開始走到朝前,公開干涉國家大事。而李顯對於太平公主,也十分重視,漸漸讓她權傾朝野。

    李顯被安樂公主母子毒殺之後,她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後又參與了李隆基等人誅殺韋后的行動,擁立李旦復位,立功很大,食邑萬戶。

    李顯被安樂公主母子毒殺之後,她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後又參與了李隆基等人誅殺韋后的行動,擁立李旦復位,立功很大,食邑萬戶。

    李旦對太平公主知無不言,而每有大事,都會先問過她的意見。雖未為女皇,但是太平公主卻和她的母親一樣手握大權。

    李旦傳位李隆基之後,太平公主一直與李隆基鬥爭,二人爭權奪利。李隆基是歷史上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自然不可能任由一個女子掌權,而自己只是一個傀儡。兩人相鬥,最後太平公主失敗。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隨後太平公主自盡,結束了自己絢爛的一生。

  • 2 # 好雨知時節

    這個問題應該算個情感問題吧。

    當後人評價她時,更津津樂道的應該是做為一個女人卻展現出了絕大多數男性領導者都望塵莫及的才幹。

    但我更覺得,她的定位首先就應該是個男性,是個非常有"女性魅力",並且能生兒育女的"男性"。她的頭腦、抱負、魄力、胸懷、才幹能與之較量和相比較的應該都是男性,而且是秦皇漢武、康熙這個級別的男性。

    如果能這麼理解而且從這個角度來考量的話,就不難理解,她為什麼偏愛太平公主了,而壓制住其他男性繼承者了。第一,太平公主的性別和她天生就有親近感,能多多少少看見年輕時自己的影子。第二,太平公主畢竟是女性,畢竟也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對她的統治地位不會造成威脅,也不會被人利用構成威脅。其實,成年後的太平跟武則天也有很多矛盾。

    這裡就不贅述了。但絕沒有上升到威脅武則天地位那個層面上。所以,武則天對於這個女兒有類似於父親對女兒的寵愛和不設防。

    但對兒子就不同了,本身武則天主政就是頂著層層壓力,反對者只是迫於她的勢力暫時降伏或轉入地下,危機一直都在,這一點她認識的相當清楚。而幾個兒子就是被有可能被利用的最好棋子。恐怕她當時的心理也很矛盾和複雜。但是,做為一個政治家的頭腦讓她很冷靜且理智。壓制住一切威脅她手中權利的勢力是她的當務之急。所以對哪怕是親生兒子她也會從政治的高度,國家穩定的大局出發來應對。

  • 3 # 我是絕倫

    答: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作為開天闢地的頭一遭,自然 也會遭受到更大的阻力。這時候如果沒有過人的心智和冷厲的手段,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武則天在這至尊的皇權道路上武則天是成功的,但她狠心失去的,也更多。

    對很多女人來說,孩子幾乎算得上是自己全部的性命,看到她呱呱落地到一部步成長,這其中要付出的心血,沒有做過母親的,估計都不能輕易體會。

    武則天是一個皇帝,她也是一個母親,但當她的孩子和皇權發生衝突時,他選擇犧牲了孩子。

    歷史上武則天一共有四子一女,長子李弘心地仁厚,曾因自己兩個妹妹簫淑妃的女兒一直被囚禁在宮中而請求武則天讓兩位姊姊能夠結婚,觸怒武則天,24歲中毒暴卒,歷史上都說是被武則天毒死的。

    李弘死後,立李賢為太子,後因明崇儼為盜所殺,武后懷疑是太子所為,便派人搜查其府邸,太子因謀逆罪被囚禁,武則天逼其自殺,年僅23歲。李賢被廢后,立李顯為太子,在高宗去世後,成為皇帝,但他的皇位並不穩,直接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而她自己成為了皇帝。

    武后狠心折了自己的三個兒子,但對太平公主卻很是寵愛,或許是因為自己第一個女兒安定公主,剛出生沒多久僅被人害死,當時王皇后來逗過小公主,她一走小公主僅死了,也因為此事王皇后被廢,當時還是昭儀的武則天成為最大的受益人。所以也一直有個傳言說小公主或許為武則天所殺只是為了陷害王皇后,為自己鋪平道路,所以面對後來的女兒太平公主才顯得更為疼愛一些。不過也僅是當太平公主沒有觸犯到武后的利益的時候,太平公主的夫婿薛紹德兄長薛繶。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德,但薛紹德並沒有參與,卻還是被武則天弄死了。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

    作為強者武則天無疑是成功的。然而作為母親,她又是失敗的。不過天下那個皇帝手上不是鮮血累累呢。

    注:參考於武則天秘史

  • 4 # 今古言堂

    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乃至古今中外第一個女性統領者。武則天一共有四子一女,她對自己兒子很殘忍,卻偏偏寵愛女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政治因素

    武則天和自己的兒子在政治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之間要麼是權力明爭關係,要麼是潛在的最大權力爭奪者關係。武則天擔心自己的兒子謀其權,奪其命,因此對兒子們都心存戒備!擔心兒子不懷好意,故此對兒子十分殘忍。其兒子最終被殺的殺、廢的廢、放逐的放逐、幽禁的幽禁。可以說在政治權利面前,親情不值得一提。

    二、心理補償因素

    在歷史的記載中,武則天除了太平公主,還有一個女兒,也是她第一個女兒,也就是安定公主。但是這個公主是武則天親自掐死的。當時武則天想要扳倒王皇后,但苦於沒有機會。而那天王皇后去看了她的女兒,武則天知道了之後,就想到了一個主意:掐死安定公主,然後陷害栽贓給了王皇后。

    當時根本沒有人在場,而且其他人也想不到有人為了爭寵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最後武則天成功了,她扳倒了王皇后並且成為了皇后。在加上武則天與兒子之間關係不好,作為最小的孩子,武則天應該是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太平公主身上。

    三、情感因素

    武則天曾經說過太平公主“類己”,無論是容貌,還是心智,都和自己很像,這也更加重了武則天寵愛太平公主的程度。太平公主與武則天的關係,除了母女身份之後,太平公主還兼任著秘書與智囊的職責,參與國家大政,而且太平公主還無微不至地為母后物色男寵,如張昌宗等。相對於哥哥們的惹是生非,太平公主沒有理由不討武則天寵愛。

    結語

    但是這種寵愛也是有限度的,即不以傷害武則天的絕對權威為前提的。一旦涉及到權力問題,武則天一樣會下狠手的,太平公主最摯愛的第一任丈夫薛紹,二人已經結婚生孩子了,武則天發現薛紹可能有悖逆行為,直接誅殺,即使太平公主求情也沒用。

    由此看來對於武則天而言,對政治權利的追逐遠勝過親情。對太平公主的寵溺,一是與兒子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二是對安定公主的內疚之心,三則是太平公主本身的心性所致。假設太平公主與其兄長一樣威脅到其權威時,只怕在武則天手上同樣難以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月你看了什麼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