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安是福0123

    全詩如下: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以個人淺見光第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就是能流傳千古的名詞佳句,但同時也因為他的第一句寫得太好、起點太高,所以後一句非常不好接。

    因為喜歡文學的人大家都知道,寫詩和作詞不一樣,一般都是循序漸進的。

    所以在寫詩的時候的第一句一般都不會以佳句開頭,以防後面自己的筆力跟不上妨礙了整首作品。

    但凡第一句詩是佳句開頭的,無不成為流傳千古的曠世佳作。

    比如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李白的《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所以李商隱這首詩的第二句本來就不好接,而且詩的第一句說的是有情人之間的離別之情和相思之苦。

    如果換做普通人繼續往下寫,肯定會順著這個開頭的意思繼續去描述離別之情和相思之苦。

    但是李商隱妙就妙在他雖然講述的還是纏綿悱惻的愛情,不過他沒有繼續透過人物或者感情擴大描寫,而是透過對環境的渲染達到了這個效果。

    給人一種透過對暮春天氣、百花凋謝的描寫,使得情人之間的分離之情變得更加的傷感和悲情。

    有一種奇峰凸出又恰到好處的感覺,所以後人才說相見時難別亦難的第二句“畢世接不出”。

  • 2 # 木山文

    根據所問,是問第二句東風無力百花殘,承接第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有何高明的地方。

    第一句寫情,兩個"難"字,可以想見,他和這位女子,經過了怎樣長久的思念才相會,而此次別離,又是怎樣的不捨。而第二句的寫景,把前句的"情"進一步以形象的語言作了深化。暮春時節,百花凋殘,東風無力,春將去了,他們二人將永無相見之期,可以想見,當初見面,東風,百花,是那樣美好,似在為他們而高興,現在的"無力",把他們離別時的難捨難分就表現得更深沉了

  • 3 # 福自福地來wjf

    這是一首傷感愛情詩。凸顯了男女雙方的相別牽掛和相思之情。此詩應為作者自己本身的愛情體現。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其詩顯示了作者的心情哀婉而纏綿。開篇沒有含射沒有墊鋪,採用了直白而大筆手法,其語魂驚詩壇。其直接道出了兩人相見一次是多麼地不容易。好不容易相會一次可惜又要分別了,我是多麼地不想讓你離開我呀,你若離我我會十分不捨和難過的。此一句話概括出了兩人往日的相思,今日的相見又離別和明日你我天各一方的牽掛和相思之苦了。

    東風無力百花殘。道出了心愛之人又於這暮春離別之時,又恰逢花落凋謝之象,傷心人又看到了哀嘆景,這心中的離恨別情觸動心靈的痛處,真是觸景傷情之極了。

    詩人又以蠶絲作為慢長的相思之苦,又以蠟燭作為相思之淚。鮮明的比喻作為無窮無盡的相思哀傷。而這種愛意和牽掛會直指終老。它體現的是忠貞不二和無私的相愛與奉獻之心。

    女人因為愛情,因為牽掛和擔憂,也生怕自己容顏老去,早上起來對鏡梳妝總是怕看到鬢角有白絲出現。

    男人因為愛情,因為思念,夜晚總是難以入眠。當無法入睡時,總是趁著明月吟唱而哀嘆,對月訴說著他對她的牽掛和想念。每每寒冷的月夜下他總是這樣更加的表露著心中的那份執著,那份愛和那一顆牽掛的心。

    離別之苦相思更苦,在那個年代,相思只有對月說,因為只有月亮才會懂得男女的相思相愛之情。

    離別寄相思,沒有辦法,也沒有它路可尋,只有把愛意,把思念之苦,化作淚墨,裝箋以託青鳥來互訴衷腸和相思牽掛之意。

    這是一種神聖的,純潔的,無私的,互相牽掛而思苦的愛情表述之詩,雖有哀婉之意,但也不失為為真愛而生的光彩一面。

  • 4 # 謝小樓

    李商隱的無題詩,是中國古代愛情詩詞中不朽的經典,其中《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一首更是經典中的經典,裡面有一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可以說愛情詩詞中最為人熟知一聯詩。

    不過,這首無題詩中,讓人讚賞的不止上面所說的一聯,其首句“相見時難別亦難”便已讓人感到驚豔,第二句“東風無力百花殘”更被明末清初的學者贊其“畢世接不出。”(《義門讀書記》)

    那麼,今天小樓就分析這第二句好在哪?為什麼馮舒會說“畢世接不出”?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為什麼說“畢世接不出”?那就是因為第一句寫得太好,相見時難,人人都會寫到,別亦難,卻沒有人在詩中寫到這一層,而經李商隱一寫出來,便是將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的情感寫了出來,而且這種情感非常強烈,這就要求第二句要有足夠的資訊量,才能承接得出這一句。

    而“東風無力百花殘”這一句做到了。

    1)寫出了分別的時間。

    東風無力百花殘:“東風”,指春風,中國大陸春季一般都吹東南風,所以詩詞中常由東風來指春風。百花殘,則是指暮春時節。這一句點出了詩中兩人分別的時間是在暮春時節。

    2)象徵青春消逝,愛情受到外界摧殘。

    㺯好的事物,給人的感覺都是相通的,比如愛情、青春、春天、鮮花。

    所以古代詩人常常用花跟春天來寫青春愛情。

    而“東風無力百花殘”這一句詩中,寫的是暮春時節,暮春是春天的末尾,即將春盡,象徵著青春消逝。

    百花殘,鮮花就像美好的愛情,而凋零的花,則象徵著倍受外界摧殘的愛情。

    如此,便承接住了“相見時難”的痛苦。

    3)暗含痛苦無奈的心情。

    一般來說,寫百花凋零,往往會寫風雨摧殘,那麼李商隱應該寫東風勁吹,強調外在環境的惡劣,然而他寫的是東風無力。

    李商隱如此寫,便是想傳達出他內心的無奈之感,綿軟的東風彷彿是從他的心裡在吹出來,風中迷漫著的,是他深深的無奈。

    首句中兩個“難”字,便已透露詩人的無奈之感,而這一句,便用東力之無力,暗暗中承接了無奈之感。

    4)跟後面的“春蠶”建立意象上的聯絡

    “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不僅承接住了首句沉痛至極的感情,同時還跟下一聯建立了聯絡。

    這一句寫的是暮春景象,而第三句用“春蠶”作比喻,兩者有著意象上的聯絡,使得首聯跟頷聯的聯絡更為緊密。

    你看,“東無無力百花殘”,總共才七個字,卻包含了如此豐富的資訊,所以馮舒會讚歎其“畢世接不出”。

  • 5 # 黃土情愫

    “無題,東風無力百花殘,已蒼雲,第二句畢世接不出,按此句言光陰難駐,我生行休也”。語出《四庫全書.義門讀書記.卷五十七》。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此詩開首以“相見時難別亦難”的兩“難”入句,用詞凝練盡顯厚重之感,鏗鏘頓挫而不失情切之意,從而言盡了一種相思兩處苦楚的無奈之情,讀來使人感覺再無下句可對,故有“第二句畢世接不出”之言。

    李商隱生活於晚唐,處於“牛李黨爭”之間,平生鬱郁不得其志。他親身經歷瞭如日薄西山一樣,日漸衰落的大唐帝國的景象。他的詩構思新奇自成一家,立意獨特自成一格。他的部分詩歌,使人感其美而難達其意,會其意而難明其義,朦朧隱晦,盡顯“詩不達詁”的多義性魅力。

    在古代愛情詩歌的殿堂裡,李商隱的愛情詩彷彿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迴旋縈繞的韻律流暢自如,纏綿悱惻的意境優美動人,哀傷悲痛之餘卻又能使人想入非非。

    他在這首《無題》中,描寫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後的思念。主人公在失望的痛苦中又能感知到希望的存在,因而執著地堅持著,在惆悵,哀怨,淒涼的等待中渴望著奇蹟的出現。

    李商隱正是把這種堅貞不渝的愛情觀,以兩“難”入句,佈局奇特新穎,詩句鏗鏘厚重,使人讀後,沉思遐想之間,知其美而不能得其二也!

  • 6 # 絲語情話

    詩語之旅

    無題

    相見時易別亦難,

    卿卿我我意纏綿;

    與君相隔千萬裡,

    身在他鄉思故鄉,

    飛機高鐵當日返;

    何必再訴相思苦,

    奈何相聚沒時間。

  • 7 # 三人行127413921

    東風無力百花殘,是詩人靈動詩意的突然閃現,瞬間創造出一種蒙朧絕美的意境!承接首句流暢無比,無可替代!本詩的精華在頷聯“春蠶”和蠟矩的神韻比喻,並不是單單說愛情那麼簡單,能讓讀者產生很多聯想,讓人回味無窮,充分體現了唐詩之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提高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