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即修行
-
2 # 美天下
《千字文》可以說是古人智慧分享。我覺得哪一個版本?初衷都是想引人走正道,讓人有正能量。因此還是閱讀原文慢慢的琢磨,慢慢理解,慢慢去品味為佳!
-
3 # 小柏推文
我覺得不論那個版本都是為了讓人變好。讓人向好的方向發張。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張。現在的文化確實變得有點快。趕著人走。
-
4 # 宋同盟
《千字文》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出書最早、使用時間最久、影響最大的識字課本。全書雖只由一千個不重複的字組成,但在這短短的篇幅中卻涵蓋了豐富的社會文化,有較深的知識內涵和藝術價值。
讀過不少版本,我覺得汕頭大學出版社出版,龔勳主編的版本挺好的,深入淺出,老幼皆宜,有原文,有解釋,有注音,有插圖,適合一般文化程度的大眾閱讀。
-
5 # 鳳鳴朝陽6688
讀書當然是讀原著,譯文和解釋是別人嚼碎的,得來的容易,對書中內容的體會也不會太精微,只有讀原著,結合自己的體會得出的結論和見識才能更牢靠,更加經得起考驗和推敲。
-
6 # 老柒創媒
肯定是推薦原文,一篇好文,被譽為“天下第一字書”的《千字文》,它由南朝史學家,時任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的周興嗣所作,全文以儒學理論為綱、穿插諸多常識,用四字韻語寫出,很適於兒童誦讀,是中國古代被稱為蒙童識字經典讀物“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中唯一知道確切作者和成書年代的啟蒙讀物。推薦理由有六點:
1.最早的蒙童識字讀物。
據說《千字文》是梁武帝蕭衍為諸皇子專門準備的識字課本。《漢書·藝文志》記載:“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篇》。之前據說還有周朝的《史籀篇》、先秦的《倉頡篇》《爰歷篇》《凡將篇》等,但都未能流傳於世。之後又有唐代的《蒙學》、宋代的《三字經》、《百家姓》、明代的《龍文鞭影》、清朝的《小學韻語》,影響以《千字文》最為久遠。
唐朝以後,《千字文》這種形式被人廣泛模仿,如唐朝僧人義淨編纂了《梵語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敘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頌》,呂裁之有《呂氏千字文》,清人吳省蘭有《恭慶皇上七旬萬壽千字文》,太平天國有《御製千字詔》等等,還有新中國成立後被教育部列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 “ 十五 ” 研究課題的《中華字經》(收錄4000字)。而以周興嗣的《千字文》文采最佳,流傳最廣。清代文人郭臣堯有一首打油詩《捧腹集•村學詩》:
一陣烏鴉噪晚風,諸徒齊逞好喉嚨。
趙錢孫李周吳鄭,天地玄黃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鑑略,百家姓畢理神童。
就中有個超群者,一日三行讀大中。
詩中除《千字文》外,還提到了明朝大學士李廷機的《鑑略妥注》、北宋大學士汪洙的《神童詩》、以及相傳為曾子所作《大學》、子思所作的《中庸》,唯《千字文》四字成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清初大儒顧炎武讚譽《千字文》說:“讀者苦《三蒼》之難,便《千文》之易,於是至今為小學家恆用之書。”
2.韻文,朗朗上口。
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複,句句押韻,前後貫通。曾創作《隋唐演義》的清人褚人獲評價《千字文》難寫如:“舞霓裳於寸木,抽長緒於亂絲”。
因為不重複,世人又熟讀,古人竟用來計數、質庫。除75個不祥字,4個數目字,一個孟軻避諱字外,其餘920個字用來編號、檢索。宋代真宗時,編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裝在400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順序編號,起於“天地玄黃”的“天”字,終於“宮”字,人稱《大宋天宮道藏》。
3.文采飛揚。
據《太平廣記》(成書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梁武帝教諸王書,令殷鐵石,於大王書中,搨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帝召興嗣,謂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髮皆白。賞賜甚厚。”
當年梁武帝令人在王羲之書寫的碑文中拓下一千個不重複的字,供皇子們學書用。但由於字字孤立,互不聯屬,所以他又召來當時最具文才的當朝大臣周興嗣令其寫成韻文,周興嗣只用了一個晚上就編好進呈武帝,累得鬚髮皆白。這件軼事在唐宋兩代多有記載,如《劉公嘉話錄》(唐·韋絢)、《尚書故實》(唐·李綽)等書都曾加以記錄,其內容與《太平廣記》基本相同。
4.較少意識形態灌輸。
唐以前啟蒙讀物一般以識字為主。《千字文》雖然以儒學理論為綱,但較少意識形態灌輸。全篇可分為四個部分:從第一句“天地玄黃”至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為第一部分,從天地開闢講起,講述了人類的早期文明史,羅列了一些自然常識;從第三十七句“蓋此身發”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為第二部分,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也就是修身工夫;只有第三部分,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華夏”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巖岫杳冥”,講述與統治有關的問題;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於農”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誚”為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園生活;最後還有兩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沒有特別含義,可將其單列。
5.知識性強。
《千字文》內容涉及天文、地理、自然、農耕、歷史、祭祀、園藝、飲食起居、修身養性、人倫道德等,比如說第一部分從天地開闢講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雲雨、霜霧和四時寒暑的變化;也就有了孕生於天地的金玉、鐵器(劍)、珍寶、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飛鳥游魚;天地之間也就出現了人和時代的變遷,朝代更替,歷史典故等。
6.書法界的名帖
《千字文》是字書,更是名帖。《千字文》最早成形就是由“大王書”中拓字而成,在中國文化史上地位獨特,是歷代各流派書法家進行書法創作的重要載體。隋唐以後,凡著名書法家均有不同書體的《千字文》作品傳世。著名的有智永和尚、懷素、宋徽宗、趙孟頫、文徵明等,他們的作品流傳很廣,書體與風格各異,可謂千字千姿,影響很大,大大促進了《千字文》在民間的傳播。
網路時代,資訊發達。有孩子的家長不妨與孩子以《千字文》為貼共練書法,同時向孩子普及一下古文和歷史知識,不管自身學識如何,動動手指,在網路搜尋一下,馬上可以向孩子講述相關內容。與孩子共同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原作為知乎七合,閒雲野鶴人間世 -
7 # 伐木許許famuzz
你好,千字文是舊時幼兒識字的啟蒙讀物,這本書的意義在於識字和感知韻文的韻律。《千字文》主要是用來朗讀的,不是用來解釋的。至於版本,可以選正規出版社的書籍,但是這個書太薄,一般大出版社像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都不會出,選一般通俗讀物普及出版社就可以了。希望幫助到你。
-
8 # 橙子味的橙子
像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書籍在以前是給家中子女的一種啟蒙教育,所以我推薦有圖文以及有拼音的,這樣對於小孩可以先自己理解,開拓自己的認知,而不是複製父母的思維。
-
9 # 鬧騰的小丫頭
說《千字文》哪個好,真的是原版最好,原版的原文及解釋是最貼合實際的,可能比較枯燥乏味、生澀,但是最全、最完整的還是原版。《千字文》與《三字經》、《百家姓》是我國古代最經典的蒙童識字經典讀物。
-
10 # 星座0009
原文更好!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品味原文,你獲得的將會是你唯一獲取的,獨特的理解會賦予原文生命力,原文的選詞也是字字珠璣!
-
11 # 角度3D列印定製眼鏡
這兩個版本的存在,當然意義不一樣。不是說哪個版本號,而是要看到哪個版本更適合。
1、《千字文》原文版有它的優勢,因為原汁原味,所以對於有一定研究成果或者經驗的高知人員比較好,對古文理解更加深入,或者能解讀更多的意義。
2、《千字文》解釋版來說,有多個版本流傳,但是這已經是一些學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制作而成,而這樣會更加易於理解千字文的意義,但是同樣加入了某一種主觀思想,導致後來人再看其實是偏離了本來的味道的。
當然,如果處於學習階段,還是解釋版更加容易理解,好學。
-
12 # 喃譁經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水平。《千字文》原文的內容肯定是好的,版本嗎,要看哪個版本了。至於解釋千字文的版本,也是有很多的,也要看哪個版本和哪個版本比較了。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千字文》哪個版本好?《千字文解釋》哪個版本好?
-
13 # 700度的模糊光影
宋徽宗的瘦金體 寫的《千字文》 鐵筆銀鉤~非常漂亮 秀氣 文人的皇帝不會治國 但是確實是一個文人才子!!! 你在百度裡可以搜到 他的字兒
-
14 # 窮遊世界rgb
劉宏毅的千字文講記…千字文以極精煉的文字包含了許多文化,典故,待人接物,雖然是入門讀物,但也是必讀。…起碼讀了這一千字,再說其他經典吧…
-
15 # 華少音樂坊
其實要說好的話,肯定是《千字文》好,必竟是原裝的,隨著每個人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每個人所理解出來的東西可能不一樣。
但是,必竟原本是屬於文言文一類的,普通人很難理解,所以才出來解釋版,不管解釋版怎樣,必竟是方便了普通人的理解和閱讀。人類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麼。所以咱們以前的古書也開始適合了新社會,出了解釋版。有了解釋版,普通人才能更多的接觸咱們祖先傳承下來的精華!總之各有各的好,只是針對的人群不一樣而已,原版是針對高學歷,高理解人閱讀的東西,而解釋版就是針對咱們普通人了!
-
16 # 我是玲歐尼
《千文字》原文和解釋都看個人喜好!
文字很多講述內容非常廣泛,裡面的每個詞語和詞彙,對於學生來言和社會人士來言學生比較喜歡帶有解釋版本的而社會人士責喜歡原文的版本!
回覆列表
讀書肯定是讀原版最好,解釋版本都是後人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釋的。
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會有不同的理解,翻譯過來的意思不一定是原文作者的原本要表達的意思,反而會誤導讀者,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