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雨說歷史
-
2 # 老人新手新手
讀書作官是過去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十年寒窗苦金榜提名中狀元!作不上官的作個教
-
3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筆者認為,人到中年,不讀懂范進,不足以談人生。范進20歲開始考科舉,考了34年,54歲時考上了秀才,而後不顧岳父胡屠戶的冷嘲熱諷,瞞著家人參加了鄉試。運來廢鐵成金。范進終於高中舉人,於是乎花白鬍須、面黃肌瘦的范進老先生的命運來了個華麗轉身,一下子成了人人敬畏的範大人!頓時,湯知縣等一干鄉間名人士紳都來交好結納,親戚鄉鄰更是巴結攀附,那個素來對范進奚落謾罵的屠戶丈人這下子對“舉人”女婿俯首帖耳,恭順極了。
《儒林外史》中的描寫范進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進入考場以後,年紀大了,走路不小心,磕磕碰碰的,把破衣服又扯破了好幾塊。當然這就使咱們起了一層疑問,前頭也有一個疑問,這裡又加強了這個疑問,像范進從二十多歲一直考到五十多歲,為什麼還要一直堅持考呢?
讀書人為什麼非得走仕途路這就要是要我們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當時的讀書人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境況,不像現在有這麼多的路可以走,他能走的只有很窄、很窄的一條路,就是讀書應科。讀書人這麼多,都擠在這麼窄的一條小衚衕上,為什麼他們不去找別的路呢?比如經商,學醫等等,為什麼只能走科舉考試這條路呢?
小說裡頭寫到的周進也好,范進也好,就告訴我們讀書人的職業選擇是很少的,而且那種職業選擇的那種職業,比如說做教書先生,比如說給商人記帳,都是非常卑微的,收入非常有限的,但是一經過科舉考試就完全不一樣了,科舉考試最強烈的誘惑力就是,“鯉魚躍龍門”,你一通過了科舉考試,你考中了秀才,你考中了舉人,你就整個改變了你的社會地位、整個改變了你的家庭境況,所以它值得讀書人花費甚至一生的時光。
長途的跋涉去走科舉考試的道路,這條道路非常艱難,但是隻有這條道路才能徹底改變讀書人的生活地位。對他們來說,在精神上也有一種動力,就是有了科舉考試以後,歷來在民間流傳的俗語,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經歷無數的生活的苦難和磨難,才能最後翻身做“人上人”。
在《儒林外史》裡面,士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完全是一種赤裸裸的食物鏈關係。一旦科場失意,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整個階層的鄙視和唾棄。一旦躍過龍門,躋身上流社會,便發現整個階層全都笑臉相迎。
階層上升的實現,本來就相當艱難,不管古代還是當下。幾百年過去了,在這個功利的世界依舊如此。就像成功學和雞湯盛行的當下,只要你是成功的,財富、地位、權力等等都可以使你所說的話成為金科玉律。而你是一個失敗者,任何話都是蒼白無力的噴糞,掀不起一絲一毫的波瀾。
就是有這樣一種精神的動力,精神的支撐,才能使他們長時間地忍受外在的衣食之苦,長時間地忍受心靈上的那種磨難、那種屈辱,堅持地跋涉在科舉的漫長的道路上,最終成為“人上人”。
古人說的“十年寒窗下,一朝人上人”,在殘酷的科舉考場上,范進雖然煎熬了三十多年,卻終歸還撈來了個鹹魚大翻身——想來,他對科舉應是感恩戴德多於唏噓抱怨的。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一千多年的科舉場裡,背運的人肯定是舉不勝舉。作為統治階級籠絡選拔讀書士子的科舉考試,以這些腐朽、落後的禁錮手法來運作,把人逼得精疲力竭、發瘋發狂,也就不足為怪了!
科舉考試時代讀書人的追求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士人最理想的人生追求,欲實現這一理想,必須走讀書入仕之路,即“學而優則仕”。
正如一首古詩所說“少年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歷代統治者採取各種措施吸引士人參政。
如漢武帝時,設太學,實行讀經入仕,將讀書與仕途結合起來,故漢代便流傳“遺子黃金百籯,不如教子一經。”(《漢書·夏侯勝傳》)隋唐以後實行科舉制,無論何等出身,均可經過考試授官。
據傳宋真宗趙恆曾寫過一首《勸讀詩》,形象地描述了讀書的功利性: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於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元人孔齊在《至正直記》中也講到了讀書的功利作用:
諺雲:“日進千文,不如一藝防身”。
科舉考試本身是一種非常公正、有效的選拔人才的手段,“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它的出現讓寒門子弟也有機會晉升“王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科舉制度的成功者士大夫們享有最高的社會地位。
感慨與反思白天不知夜的黑,富人不懂窮人的累。沒有任何背景又貧困交加落魄潦倒的范進其實對人性和世事看得很透,但沒有被這些東西困住他的夢想。
他不想過低配的人生,他一直在執著地想著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才用百折不撓、掘井及泉的精神,不拋棄,不放棄,從風華正茂的少年一直考到兩鬢蒼蒼的老者。
沒有追求的人生,本身就失去了意義,而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拼搏。范進將自己20歲到54歲的青春都押在了科舉這座“獨木橋”上!34年的折磨摧殘,34年的忍辱偷生,34年的辛酸,他的執著和堅持最終成就了他的人生夢想。
所以,我們沒有資格去嘲笑草根出身的憑藉一己之力當到廳級幹部的范進同學,相反,他身上的很多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發揚光大。
有時因為窮,你將自卑和越來越不自信,在很多機會面前,做事畏首畏尾,甚至因為害怕結束而不敢開始。因為窮,你感覺靈魂都被禁錮住了,甚至連你自己的影子也嫌棄你,因為窮,你會感覺到無限的絕望和恐懼焦慮。而一旦被這個窮人思維禁錮住,你將一輩子難有起色。
詩人北島說:“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未來,關於夢想,關於環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范進一根筋,一條道走到亮,真不是笑柄,十分難能可貴。也表明,矢志不渝的堅守具備可行性。關鍵是,逐夢,你願不願意拼上此生。
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獨和寂寞甚至屈辱而堅持過來的。
范進的冷暖人生告訴我們,命運再不堪,都不要輕言放棄。堅持下去,要堅信生活會改變,唯有奮鬥,才能走出荒涼,獲得你想要的尊嚴。
-
4 # 土豆兒的小土豆
科舉制度,最利於皇權的穩定,因此被擇選。皇帝透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民間於是有了進身渠道,又有利於建立一個超穩定社會。
另外,毛主席說,中國是內儒外法,法家有意識的強調官僚體系的威權,使得官本位在民間成為信仰,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和尊崇。
上下兩相作用,因此造就科舉神教。
十年寒窗無人問,金榜題名天下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造成考學士子脫離生產經營,閉門造車讀書。
另外,地方鄉紳和宗族,為了在未來“朝中有人”,對考生會給與資助,相當於風投。
文章,是對科舉制度帶來的弊病諷刺,營造了強烈衝突。
然而,應該說,科舉制度一旦發明,如前所述,兩廂推動,必然是唯一的選擇。
也就必然成為知識分子,唯一的選擇。
-
5 # 史官筆記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對讀書人最高的評價,家無讀書人富從何處來,是古代人民普遍的一種思想觀念,因為讀書後做了官就能發大財,從此改變生活。
-
6 # 風土揚
古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說,范進五十多歲還要考學,這與封建社會的階層劃分有關。
一,封建社會的等級制我們常聽到“士農工商”這個詞。封建社會由奴隸社會沿襲而來。按照“士農工商”的順序,把自然人劃分為多個等級。
各個等級的社會地位不同,享受的權利自然也就不一樣。比如地主和農民的地位是不同的,地主階層那時常會侵佔農民的田地,或者剋扣僱農的工資。
該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別人侵佔了,農民和僱農的心裡肯定不樂意。於是就想討個公道。到衙門裡打官司時,衙門會向著地主,因為地主的社會地位高,農民因為地位低,想打官司也打不贏。
何況地主家財大氣粗,暗地裡再上下打點,最後吃虧的總是社會地位低下的農民。
封建社會的執行規則就是這樣的,社會階層是一種金字塔型的結構,皇帝坐在塔頂,下邊是各層官員。為了維護皇權的穩定,便用這種一層壓一層的辦法。
下層人若動了上層人的利益,封建社會的秩序就亂了。這是統治者絕對不能允許的。
到達了“士”這個級別,就有做官的可能,能成為人上人。
自科舉制實施後取代了舉薦制,平民想跨到更高的階層,只有透過讀書考學這條路可走。
范進自然也明白這一點,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只有用一生的時間去讀去考。
他五十多歲能考中還算是幸運的。唐代的尹樞文考到七十多歲才上榜。五十多歲的范進和尹樞文相比,還算是很幸運的。
更多的人是陪考了一輩子,最終還是榜上無名,這樣的人才是最慘的。科舉上榜的機率極低,因此也有鯉魚躍龍門之說,范進得知自己考上的訊息時,一時瘋掉也在情理之中。
二,范進中舉前後的地位變化范進中舉後,首先親鄰對他的態度變了。岳父罵了他半輩子酸儒,現在逢人便誇他是天上的星宿轉世。
想把范進從瘋態中叫醒,岳父猶豫了再三才敢打范進一掌。打過後又護著手腕,直喊著受傷了,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本地的縣太爺知道範進中舉後,很快跑來向范進祝賀,與范進攀親。
連本鄉的鄉紳也馬上轉變了態度,不再看不起范進了,反而給范家送來禮物,從而去討好范進。
周圍人對范進的態度轉變,直接說明了考試上榜的好處。可謂是金榜題名天下知,這也是范進能從20歲堅持到50多歲的原因。
雖是大齡上榜,這並不耽誤范進做官和升遷。相反范進因為年齡大,社會經驗豐富,在處理事務上更加圓滑,范進後來又連連升遷。
范進的後半生可謂是人生得意,名利兼收。
-
7 # 阿波羅之船
讀書做官,報效國家,這無可厚非。但范進中舉的故事,說明三個問題:
1,當時的社會,官員可以壓制一切行業,可以為所欲為,不受約束,所有行業,都要任他宰割。做官成為壓倒一切的成就人生的途徑。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的社會。
2,范進一直考到54歲,可見他終身都在為做官而奮鬥。這也是多數讀書人唯一的夢想,唯一的途徑。可見當時社會人才機制和官僚體制的僵化陳腐,毫無生機活力。
3,范進所考的,又是形式主義嚴重的八股文,所學的,又是中庸大學等與治理國家,治理地方毫無用處的純理學。這樣的培訓考試體制下,培養出來的,都是隻會寫八股,毫無實際能力的庸才,老化嚴重,僵化嚴重。說起文章來,濤濤千言,面對現實,空無一策。范進就是其代表。
老人家早就說過,路線政策定下來,幹部,就是決定性因素。不斷培養和選拔出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是一個國家長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幹部培養,從來都不是小事。
范進中舉的故事,告訴我們:
1,官員必須有約束,有監督,按制度辦事,有懲戒。做官,不應該成為社會上成就人生報效國家的唯一選擇。
2,官員選拔考核,必須以德才兼備為原則,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正真把守政策,會管理,有擔當,能在實踐一線,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德有才的人選拔上來。
-
8 # 盛世一草民
首先是傳統社會的階層固化,下層人民想要上升只能透過讀書考試做官的途徑。其次是因為專制權力的控制,透過讀書來強化對人民思想的控制。
-
9 # 家住照邑冰釋前賢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及第全勝十政官,
金鞍鍍了出長安。
馬頭漸入揚州郭,
為報時人洗眼看。
-
10 # 散人書劍
范進中舉背後的故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吧。
范進在考試的時候,寫作速度很快,因為考了很多次了嘛。當他把卷子交上去的時候,主考官看了看他,又讀了一遍文章,心說:“難怪這麼大歲數還沒考上呢?什麼文章呀!”
因為范進交得早,主考陳大人沒事幹,又讀了兩遍,忽然發現文章清奇,觀點有個性,不是俗文。那陳大人也是多年的考生才得以金榜提名,所以當然懂得他們這類大齡考生的艱辛,也很同情范進,就在卷子上圈了個圈⭕。可以說這一科,范進運氣好,遇到了一個懂他的恩師。
後來范進又參加了殿試,一路高升,也做了大官。他也向陳大人一樣不忘提攜後輩。除了中舉時暫時瘋了,那是美的,以後的命運還是不錯的,在讀書人裡也可以做為契而不捨的代表人物吧。
古代讀書人為什麼要參加科舉呢?當然這裡面有深厚的背景。
例如考中秀才了等於有了功名。見了官老爺就不用下跪了。可以免去徭役,少交不少稅。中了舉人就更了不得了,連知縣這時都要敬你三分。為什麼呢?因為說不定哪天任命就下來了,你也可以當知縣了。若是混得好,三五年內背不住就成了他的頂頭上司,所以知縣見了舉人客客氣氣的。有的還要巴結。
秀才都免了不少賦稅,那舉人的好處就更大了。有趁早巴結的,有早期投資的,甚至還有願意過來當僕人侍候你的。范進中舉後就有人給他錢,房子,土地的。這都算早期投資。各種稅一蓋全免,上了一個新階層。
范進後來仕途還算順利。有一次陳大人關照了一個考生,范進歲數大了,一時迷糊給忘了。雖然後面也補救了,卻深深地感到對不起陳大人。可見范進也是懂感恩的人。
正是:知識改變命運呀,沒看現在上大學還得上雙一流大學嗎?
-
11 # 漫步史書
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為了鼓勵人讀書,御製《勸學篇》一詩,鼓勵讀書人讀書學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是朝廷選拔官吏的一種方式,也是古代讀書人做官的唯一途徑,當然若本身就出身於貴族家庭,自然不需要擔心,但是對於本身就是貧苦家庭來說,科舉制度就重要的多。
古代社會的發展並不像是我們現在那麼繁榮,社會的各行各業的繁華,也衍生出很多從事的行業,但是古代社會的發展相對比較侷促,沒有那麼多的行業可供選擇。
社會上普遍存在等級歧視,“士農工商”其中以讀書人為首計程車人排在首位,除了元代的時候,讀書人被斥責為臭老九以外,基本上歷朝歷代讀書人的地位都很高。
就拿最低等的秀才來說,想要考上也並非是那麼容易,但如果考上以後,也能享受一定的特權。
比如可以免除一人徭役,見縣官可以不拜。
而且古代推崇讀書人到什麼程度呢?秀才的穿著打扮也要有一定要求,雖然他們並非是官員,但也相當於有一定的社會身份,可以穿著綾羅綢緞,頭戴方巾,商人就算是再有錢,也不許穿著綾羅綢緞。
另外縣裡在秀才免除徭役以後,並非由州縣負責包乾,過節時還州縣還要送一些禮品。
參加考試的時候,縣裡負責舟車接待以及盤纏,甚至有的還要配備僕役,以供路上驅策。
這還僅僅只是秀才。
當然想要考中秀才也不是那麼容易,雖然這個群體數量龐大,但考一輩子式考不上的也是大有人在,蹉跎一生。
而范進考中舉人以後,就已經54歲,那麼此前他是什麼身份呢?是童生,連秀才也算不上。
在明代雖然只有秀才可以參加鄉試中舉,但也有例外的,比如童生如果考不中秀才,可以“納粟入監”,也就是花一點錢參加鄉試,可能范進就是走的這個門路。
而他花的錢多半也都是岳父胡屠戶家裡的錢,加上“納粟入監”,所以才被別人看不起。
但范進中舉以後就不一樣了,因為中舉以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了,在明代俗稱兩榜進士。而范進也十分爭氣,中舉以後沒多久,就考上了進士,幾年以後被授予山東學道,成了朝廷高官
-
12 # 史海爛柯人
在中國的選官制度之中,西周以來是世卿世祿,也就是世襲制度,到了漢晉實行察舉和九品中正制 。直至隋朝確立了科舉制度。科舉制度首先代表的是庶族地主的利益,它改變了此前靠門第來得官的局面。實現了一種階層的流動。而科舉實際上也一定程度上為底層的百姓開了一扇門。
雖然實際上底層百姓中舉的可能性少之又少,但也的確有那麼一批草根階層,比如說范進。
范進中舉這個故事實際上反映的是古代社會的一種等級觀念問題。古代社會又叫四民社會即“士、農、工、商”這四類人是有等級差異的。其中士是最高的等級,農其次,工再次,商為最低的等級。當然,這個等級劃分是根據身份而定的,並非財富。
讀書人之所以執著於做官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擺脫困境,獲得金錢和權力最高等級的“士”專指讀書人。讀書人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等級呢?因為讀書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做官,甚至他們的天職就是做官,而中國古代又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因此,能做官,就能躋身於社會的統治階層,只要成為統治階層,就可以做自己之前不曾想過,甚至不敢想象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試問,這麼大的誘惑誰不想讀書中秀才?
當然,並非所有的讀書人都能夠做官,但只要通過了一定的考試程式,具備了一些身份,哪怕不是真正的官,也會受到特殊的禮遇,比方說遇有刑案之時,可以不下跪。特別是鄉紳階層,雖然沒有官職,但卻掌控著整個基層社會,實際上更是具有著身份和權力的一批人。這也是為什麼讀書人執著於中秀才的原因之一。
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第二,實現胸懷天下的抱負我們所說的,像范進這類的草根階層,實際上在科舉的過程中是很艱辛的,數十年如一日,家中老小也要跟著忍飢挨餓,沒有其他生活來源,是窮酸秀才的樣子。長期以往致使人的心靈發生扭曲,以致導致范進中舉的醜態百出。但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的科舉之中,能夠中舉的多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科舉是很燒錢的一件事,考試的等級越高,需要花費的盤纏和投入的資財就越多。我們所熟知的明代那些秦淮八豔,跟她們纏綿的那些讀書人也都是有家庭背景的。這些人與范進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他們除了平時獵獵豔之外,琴瑟和絃一番之外,實際上,部分人是有著家國情懷的。
當然這類人是在不愁吃喝的情況下才具有的。他們的情懷就高了范進一層。比方說錢謙益,他是一個有文化的讀書人,在明末的動盪態勢中,被捲入其中,並且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實際上這批讀書人是有著一定追求的。我們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概形容的就是這批人吧。
只有讀了書,明白了道理,中了舉,當了官,躋身到了這個階層,才能夠憂天下百姓,真正為百姓做點事情,若只是白丁,又何談家國天下的抱負呢?
所以說,在中國古代這個官本位為主的時代,讀書人只有透過中舉、做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回覆列表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吳敬梓在《儒林外史》透過要展現給我們的在當時封建社會下讀書人喪失了最初的赤子之心成為權錢的努力,社會環境下營造的一種畸形追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讀書人寒窗苦讀天下盡知,不是說自己的文章有多出色,自己的品德都多高,亦或是自己的讀書才華有多好,完全是因為自己考的中,地位高,獲得別人的追捧和奉承。
范進中舉前後的變化讓我們似乎更深刻的瞭解到那個社會的畸形和人的阿諛奉承。范進從無人問津,岳父看不起到成為人們眼中的文曲星下凡,大老爺交好,老丈人一巴掌把激動過度的他打醒了手都要麻上一麻。吳敬梓對當時社會的粉刺是入木三分的。范進只是大多數被社會壓迫的人物之一,同時他又是壓迫下最大的受益者。透過科舉考試,他徹底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從名不見經傳,到天下皆知。
范進54歲中舉以後並不影響他後來的發展,即使他中間遇到了母親去世,他要丁憂在家。三年後他考取的進士,最後成為山東學道,相當於現在山東省教育廳的廳長。范進的“範”本來模子,範本的意思,“進”近大概就是進士吧,吳敬梓想借助范進這個名稱,向天下人做一個進士的範本,范進的一舉一動可能就代表了當時社會上讀書人的大多數。
最深入骨髓的一次粉刺莫過於范進在母親死後的一次宴會上。主人開始擺上了象牙的筷子,范進不動手,當得知范進是因為母親去世不用奢華,堅持簡樸時,主人從象牙筷子換成了黃金筷子,又換成了白銀的筷子,最後換成了竹筷子,范進才開始動手吃東西。正當主人猶豫擔心,是否因為桌上的大魚大肉顯得過於奢華,觸怒了這位新晉的官老爺時,犯賤拿起竹筷子,挑揀的桌上最貴的大蝦圓子放進了嘴裡。我想在主人家恍然大悟的同時,讀者一定也對范進內心底深深的鄙視。
當時科舉考試似乎成為讀書人唯一的出路,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就是連經商發達的商人,都要要求自己的子孫後代進行科考,走進官場,或者和考中的舉人,進士聯姻,選他們做女婿,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士農工商”的封建等級即使隨著宋代以後商人地位的提高,也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這樣的局面。讀書人讀書字畫如果想要賣出好價格,那麼他也要名聲在外,說白了之前的就是蓋在上面那個聲名遠播的大印。比如說《聊齋志異》的主人公蒲松齡,他多次科考不中,寫書成為維持他生計的一個精神寄託,但是他卻依舊生活拮据。他當時的好友王士禎算得上是當時的大儒,文宗領袖,同時又是當朝大官,願意出500兩黃金來購下此書的版權。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不論你多麼有才華,只有你的地位上升,才能帶來所有一切的水漲船高,這就是當時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