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畫中人
-
2 # 記者李滿
長期以來,因為定陵考古事件,很多人一提起考古,便將之與盜墓等同起來,這種赤裸裸的抹黑,考古工作者雖有千萬條理由去反駁,黑子們只揪住這一條不放,不得不說是考古界的極大損失。
考古的目的是什麼呢?
以哲學的角度去回答,考古的目的就是探究“我們是怎麼來的”;以歷史的角度去回答,考古的目的就是“挖掘歷史的真相”。
盜墓的目的呢?單純是為了獲取利益。
定陵考古之前,中國考古雖然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不過,考古一系列流程,從勘探、發掘、文物入庫,一直到寫發掘報告,所有步驟透明公開少有詬病,這種形式對當時的人們衝擊很大;尤其是目睹了盜墓賊的瘋狂盜掘之後,考古給人的印象頗好。
當時,中國曆代王朝的帝陵,除了明代之外,幾乎都遭到盜掘;加之民間有“發掘帝陵有損陰德”的說法,考古界一直未曾主動發掘帝陵。
1955年,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提出了一項號稱能夠“解開十三陵所有秘密”的考古計劃,這項考古計劃,便是發掘明十三陵中規模最為宏大的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長陵。
這項計劃,得到了諸多歷史學家的支援,包括郭沫若、沈雁冰(即茅盾)、鄧拓、范文瀾等等。
支援這項考古計劃的人裡,吳晗是歷史學家、郭沫若是古文字學家、沈雁冰是作家、鄧拓是新聞工作者、范文瀾是歷史學家……奇怪的是,這些主導發掘明長陵的人裡,沒有一位是考古學家。
當時最有名的考古學家夏鼐,則對發掘明十三陵持反對態度。
因此,吳晗的這項考古計劃根本就是一項沒有考古學家支援的考古計劃;當發掘長陵的計劃獲得批准之後,夏鼐作為當時最權威的考古學家,又不得不親自主持發掘工作,可見他對發掘帝陵的重視。
從1956年3月開始,一直到1958年9月,明十三陵的發掘工作,從長陵換到定陵,一直持續了兩年半之久。
在對定陵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文物,無疑是定陵的墓主人萬曆皇帝和他兩位皇后的屍骨,要知道,這可是迄今為止,在新中國重見天日的唯一一組儲存完好的清朝以前的帝后屍骨。
僅僅透過對萬曆皇帝屍骨的外觀的研究,考古工作者就發現:萬曆皇帝有腿疾,也就是長短腿,走路不方便。這項發現,或許能夠解釋萬曆皇帝為何三十年不上朝。
可惜,更深層次的發現,都隨著萬曆皇帝及皇后的屍骨的被毀,化作泡影。
不然,以現在的科學技術,一定能夠從這些屍骨上發掘出更多的秘密。比如說,考古學家曾對光緒皇帝的遺骨進行科學分析之後,發現其頭髮上汞超標,從而確定光緒皇帝系被人毒死,解開了光緒死因之謎。
定陵發掘的遺憾,除了帝后的屍骨,還有陵寢裡大量的綾羅綢緞等有機陪葬品,因為儲存技術限制,損失及其慘重;裝殮帝后的金絲楠木棺槨,也因某種原因,被附近村民劈作柴火。
從結果來看,發掘定陵,解開了一些謎團;同時,由於大量文物被毀,許多謎團也永久被埋藏。
1958年9月6日,明十三陵定陵被開啟的訊息,透過廣播告知了全世界,世界各國聞之譁然,各種聲音紛紛投向了這則被隱藏了2年半訊息的古老帝陵。
相比於定陵出土的珍貴文物,外國的媒體更關注以下問題:
正如前文所說,外國媒體所關注的這些問題,沒有人敢去回答——因為,這些珍貴的文物都因不同的原因被毀滅了。如實回答,無疑是在打自己的臉;想糊弄過去,真相早晚會被揭開。
這些種種無人應答的質疑,收穫了更多的質疑。
一時間,各種猜測紛至沓來;同時,由於定陵的成功發掘,全國掀起了一場發掘帝陵的活動,各種發掘申請被提出。面對這種狀況,周總理不得不緊急釋出一項命令:“不得主動發掘帝陵!”
定陵重見天日之後,本應很快就被整理出來的考古報告,一直因為某種原因被耽擱,以至於當時的考古界有一種說法,
“考古不寫報告,等於花錢買破壞,比盜墓賊還壞。”可不是嗎!錢也花了,墓也挖了,不就是圖最後的發掘報告嗎?定陵的考古發掘報告遲遲不出版,不被懷疑才怪!
在定陵發掘30年之後,一位香港科學家忍無可忍,曾這樣罵道:
“定陵發掘近三十年而不出一篇學術報告,如此巨大的時間間隔是世界考古史上絕無僅有的。我真擔心,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及祖宗留下的基業,會毀於你們這些不肖子孫之手……”然而,面對種種質疑,中國考古界依舊一片沉默。
直到1990年,定陵考古發掘報告《定陵》才姍姍來遲被出版。
彼時,中國剛剛迎來新時期,同時也是解放後文物流失(包括盜墓)最嚴重的一段時期。因為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定陵中的一系列錯誤,考古也成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抹黑的物件。
比如說: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考古不就是官盜?
當年為了一己私慾、“力排眾議”上書發掘明十三陵的吳晗、郭沫若等人,也因為定陵事件,被釘在了中國考古的恥辱柱上;而定陵,則成了考古史上一個繞不開、最大的悲劇。
-
3 # take影菌
六十二年前,我們挖掘了定陵,它曾轟動世界,也曾令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挖掘?又為何此次挖掘成為了一次悲劇?我帶您來揭曉答案。
十三陵是中國古代皇家陵墓之中儲存的很好的一座陵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設計金碧輝煌,仿宮殿設計,佔地面積也十分大,作為死後長眠的地方,明朝皇帝也是費了心思。
1.墓主人身份
萬曆皇帝,名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十歲即位,後又長達二十幾年不上朝,明朝有名的張居正就是萬曆首輔大臣,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也是在萬曆時期。
但萬曆時期,官員貪汙腐敗,中飽私囊,再加上後期萬曆三大徵,國庫空虛,間接導致了明朝後期的衰落。
2.國家牽頭?
其實,當初最先決定挖掘的是永樂皇帝的陵墓,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與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請求挖掘,可能找到《永樂大典》。
可是朱棣的長陵太大,一時難以找到墓道,就覺定先找一個小陵墓練手,熟悉經驗。有塌陷缺陷的定陵就成為了犧牲品。
3.機關暗器!!!
聽別人說帝王陵墓都有啥流沙,翻石,機弩等暗器,工作人員也很小心,但開啟後發現,除了氣味難聞,沒啥機關,但為了保險起見,放了一隻雞,幾天之後,雞還是好好的,工作人員才敢進入。
4.悲劇發生
定陵的挖掘沒有彎路,很順利,找到文物3000多件,但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對出土的珍貴絲織品護理儲存不當,導致黑化,硬化,碎裂。包括皇帝龍袍在內。正值文革爆發,有關人員被批鬥,離開崗位,開啟的陵墓無人照看,裡面的木質材料開始腐爛,萬曆皇帝的棺槨(金絲楠木)被扔到後山,農民撿起燒火,萬曆皇帝及其兩位皇后的屍骨被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5.禁止挖掘帝王陵
悲劇發生後,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鄭振鐸和副所長夏鼐先生隨即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周恩來總理批准了這一申請。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從此成為考古界的一個定規。
從那時起,帝王陵就成為了考古界的一個悲殤,定陵的損失之慘重,難以估量。是考古界一個慘痛的記憶。
-
4 # 森哥康康
相信看過«人民的名義»電視劇的,都知道«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書中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就是明朝定陵的墓主人。這位墓主與臣子因立儲之爭,幾十年不上朝,"爭豔"明史,"享譽"後世。然而,命運總跟他開玩笑,定陵挖掘的慘痛教訓又讓他"名垂史冊"。
美籍華人 歷史學者黃仁宇用憂鬱而美麗的妙筆寫到,儘管萬曆年間張居正 戚繼光等人才輩出,但從萬曆悲劇的一生卻推演出明朝悲劇的根源。這位貴為人主的皇帝怎麼也沒想到,生前折騰他的人貌似在他死後又來洩憤,他的悲劇又一次拉開了帷幕。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選擇挖掘定陵是因墓葬規模不是很大,正好拿來練手。萬曆皇帝九泉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氣地掀棺而起。這實在是郭沫若等人流氓無賴 無知無畏的又一個悲劇開端。這墓一挖就是三年。但好多年後,才意識到當初決定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建國初期,歷史界對考古熱衷到瘋狂,在沒有開挖經驗和保護條件的情況下挖掘定陵。不僅沒有達到考古的目的,反而文物因保管不善,龍袍 絲織品 楠木棺等易損文物毀於一旦,令人唏噓。七十年代。為了宣示反封建,屍骨和金粉畫作等被焚燒殆盡。定陵的挖掘,曾震驚世界。也許,開始是一個驚豔,終了卻是一個遺憾,這是誰也始料未及的。
"度娘"給出的損失清單上的文物不勝列舉,"谷哥"為之惋惜,考古界也引為深刻教訓,至今作為反面教材警世。
自掘祖宗墳墓的事,即使條件再好,希望別再幹對不起先人和後人的蠢事。
-
5 # 四夕書堂
定陵是中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當時的挖掘出土的文物可以說是轟動整個世界,但後來的結果卻讓人可惜不已,以致於後來考古界和上機有關部門就定下了一條規矩:堅決主不動挖掘帝王陵寢。
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合葬的陵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一片山谷中的十三陵陵區。
萬曆皇帝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而且他非常看重自己的陵寢,多次現場觀察指導,裡面陪葬了大量的珍貴物品,其中絲織品最為珍貴,也是最難儲存的。因為當時的技術水平不高和存放的庫房簡陋,導致所有的絲織品全變黑、變硬、變脆,最後都支離破碎,無法彌補。
禍不單行,當時又處於文革期間,考古學家大多被迫離開了崗位,已經開啟的皇陵就那樣被擱置,大多數的珍貴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於自然條件下,迅速乾枯腐敗。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被扔到野外,讓農民劈了當傢俱。萬曆和他兩個皇后的屍骨,更是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
由於技術水平落後,挖開容易,保護卻很難,很多奇珍異寶遭到無法得到修復。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從此成為考古界的一個定規。
-
6 # 井中有眼
定陵的挖掘使的人們第一次在民間看到明代的絲織品,考古學家們對此次定陵的發掘也是一次練手,本來是想挖掘長陵,但是無奈長陵規模大,一時找不著地方下手,沒辦法進行挖掘,只好找一個小一點的墓下手試試水,練練手,以備挖掘長陵積累經驗,定陵的挖掘工作很順利,一切都很順利,定陵出土文物三千餘件,最珍貴的當屬絲織品,因為當時民間能看到明代絲織品很少,但是問題就出在了發掘後,保護工作沒做到位,絲織品類文物在幾個月後都發黑,發脆,最後品相很差了,當時的考古人員悔恨不已,文物損壞嚴重,還正趕上文革時期,當時牽頭的幾個重要考古學家都被迫離開崗位,工作就擱置了,文物就被放在平房中,定陵的繼續發掘工作也停止了,以至於後來文物丟失,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被扔到了後山被農民當柴火燒了,他夫妻倆的屍骨被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
挖掘容易,保護難,這次的定陵挖掘出的文物讓世界驚歎,數百匹的珍貴絲織品,萬曆皇帝夫妻倆旁邊塞滿的無數金銀珠寶,但是沒有保護好這成了最大的遺憾。
之後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鄭振鐸和副所長夏鼐先生隨即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周恩來總理批准了這一申請。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從此成為考古界的一個定規,這一規定真是太好了,要沒有這規定我感覺現在差不多都得挖完了。
-
7 # 幾葦渡
1958年發掘明定陵事件,為新中國陵墓考古敲響了警鐘,也劃出了紅線。
當下一些文章談起明定陵,大多感嘆於當時技術不過關,部分文物沒能保持最好的出土狀態。還有惋惜三口棺槨被外行領導當廢物給扔掉了,更有為動亂年代萬曆帝后屍骨被批鬥和燒燬而嘆氣。但更值得反思的是:為什麼要發掘?
定陵地宮並沒有被盜,或被自然破壞,只有由於一些學者的學術動機而打開了。假若至今也沒有發掘定陵,對那宏大地宮我們還一無所知。社會程序不會改變,明史研究也不會停滯,十三陵依然還會是5A和世界遺產。
古墓,特別是帝王陵墓和歷史名人墓,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符號,承載著歲月和變遷。對於古墓葬保護,並非只有把陪葬品放入博物館或考古所庫房才是成功。維護最原始的狀態,才是對歷史的最根本尊重。古墓發掘不單單是技術問題,在考古科學之上還有政治與倫理。所以定陵之後,國家禁止了一切主動發掘古墓的申請,對於因城鄉建設施工、因被盜被自然損壞的,才會搶救性發掘,審批權在國家文物局。對於帝陵,是更加慎重的,主動性的搶救發掘也都被嚴令禁止。
-
8 # 有書共讀
說起定陵,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因為定陵的主人是明朝那個非常有名的,28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
定陵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陵墓中的文物當時也是精美絕倫。
那話說回來了,明十三陵都沒有發掘,為什麼偏偏就把萬曆皇帝的定陵給挖了呢?
其實在1955年的時候,由當時北京副市長吳晗作為發起者,聯合了郭沫若、沈雁冰、鄧拓等人聯名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當時的明十三陵中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陵墓。
這是誰的墓?是大名鼎鼎朱棣的陵墓,它被稱為長陵。
但是在對長陵的考察過程中,他們發現長陵的規模太大,發掘難度也很大。在經過幾個月的探訪中,最終也沒有找到長陵地宮的入口。
而在探訪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定陵有塌陷的地方,覺得定陵相對會好發掘些。所以他們決定先對定陵進行發掘,也算是積累經驗。就這樣長陵的發掘就改為了定陵的發掘,沉睡百年的萬曆皇帝的陵墓被緩緩打開了。
它是一座全部用大塊青白石砌成的地下宮殿。宮殿有兩層樓高,長為80多公尺。帶著好奇專家們進入了定陵地宮,而這次的進入也讓他們大開眼界。
這次定陵地宮一共出土各種文物3000多件,其中金器數百件,各種袍料、匹料、服飾用品達600多件。
看著這些琳琅滿目,閃著光的寶貝的時候,有誰不驚訝,有誰不讚嘆。皇家就是皇家,真的是太有錢了。
但是這次發掘並不是完美無瑕的,相反它讓一些文物只留在了考古工作者的腦海裡,而不能以真面目示人。這不得不是考古界的一大損失。
一、萬曆皇帝的龍袍成為考古界的一個深刻回憶與極大的損失
讓專家們大開眼界的是,看到了萬曆皇帝的龍袍。
那色澤,那精緻的紋飾,靜靜地擱置在那裡大放著光彩,折射出龍袍莊嚴的樣子。
專家們看呆了,是啊,還沒有看到過色澤度如此之完美的龍袍,就像剛剛縫製出來的一樣。
就在他們驚歎不已的時候,龍袍一點點地發生了變化。
因為與空氣接觸,龍袍開始氧化,顏色慢慢地發烏,材質也開始發硬。
最後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碳化後破碎的樣子。
它就像曇花一樣,只留下了瞬間的美好。那份美好只驚豔了當時的考古專家們,也只留在了他們的印象和回憶中。
因為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龍袍事件帶給考古專家們的更多的是惋惜。沒有保護好萬曆皇帝的龍袍,讓它變成破舊不堪,也是考古界的極大的損失。
二、69匹精美的絲綢成為考古界的一個深刻回憶與極大的損失
隨後專家們在萬曆皇帝尊貴的金絲楠木棺槨裡,發現了一匹匹織錦綢緞。
有人會說綢緞有什麼的,還能比金銀珠寶名貴嗎?是的,因為綢緞不好儲存,現存的綢緞也不多。
有的文物專家為了能得到明清的絲綢研究,還不惜去揭古書封面裝裱的絲綢去研究呢。
知道絲綢有多珍貴了吧!而在這裡專家們竟看到了69卷絲綢,全都是獨立成卷的。
這些絲綢包含了各種織法,什麼平紋、斜紋、緞紋等,讓專家看了能不驚喜嗎?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絲綢色彩豔麗,織工精美,就像剛剛織出來的一樣。
那漂亮是和現在博物館裡展出來的色澤完全不能比。專家們看到這些真得是太興奮了,恨不得把看見的完完全全印到腦子裡。
但是這些絲綢的結局和萬曆皇帝的龍袍一樣,擱置在空氣中被氧化了。
它也如曇花一現般,只留下了殘品,曾經的美好不復存在了。
本以為是件好事,為以後的研究做出了不少貢獻。但誰知這次發掘因為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而讓文物中的精品落了個殘品的結局。
三、萬曆皇帝的屍骨因為這次發掘,也落得了屍骨無存的下場,成為考古界的一個深刻回憶與極大的損失
專家在這次發掘中發現了,金絲楠木棺槨裡面萬曆皇帝的屍骨。但是萬曆皇帝的屍骨擺放很讓人差異。它並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是仰臥的姿勢,而是面向上,頭頂微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彎曲,而右手放在頭的右側。萬曆皇帝的左臂是下垂的,略微向內彎曲,左手是放在腹部上的。
萬曆皇帝的右腿稍微彎曲,左腿是直伸著的,兩隻腳向外撇開。這是不是一個很奇怪的姿勢,但是經專家研究發現,這種姿勢應該是採用了北斗七星的S形葬式。
它是為了能夠“聚氣”,有了氣,就有了萬物。這也正預示著子孫萬代繁衍旺盛。
但是後續的研究還沒有結束,到底這種姿勢還有什麼寓意,還需要繼續研究。
可是沒有後續了,萬曆皇帝和他的兩個皇后的屍體,竟然在文革中以打到封建帝王的名義,用火燒燬了。
可謂是屍骨無存,這真是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他們的上好棺槨,那個用金絲楠木製成的巨大紅漆棺槨,卻被無知的人員當成廢棄材料給扔到城外山溝裡了。真是讓人感到心痛。
這一切只能成為考古界的一個深刻回憶了,這個損失也是慘重,無法彌補了。
其他沒有破壞的文物,被當時考古人員隨意地放到了一個平房裡面,也造成了無法修復的破壞。
這次的發掘真可謂是考古界的悲劇,鄭振鐸等考古專家上書國務院,請求停止再發掘皇帝陵墓。
周總理瞭解到這件事後,制止了發掘工作,並表示以後絕不能再主動發掘帝陵,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後也不能主動發掘。
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沒有帝陵被髮掘了!
定陵的發掘明顯是弊大於利,好多珍貴的文物再也沒有機會以它的真實面貌展現給大家了。
這的確是遺憾的,也是考古界巨大的損失。所以,在沒有足夠保護文物的技術出現時,就讓文物安靜地在地下長眠吧。
-
9 # 蜀北一
定陵,是目前為止中國唯一一座國家有計劃發掘的帝王陵寢,當1958年,定陵已被開啟的訊息一經公佈,便吸引了整個世界的目光!
然而,後續出現的一系列事情,卻讓定陵的發掘成為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沒有之一!說到定陵,或許有的朋友比較陌生,但說到他的主人——萬曆皇帝朱翊鈞,想必大家就有眉目了。
歷史上,萬曆皇帝曾因三十年不上朝而出名,其在位48年,是整個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也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皇帝!
那麼關於定陵考古,為何說它是考古界的極大教訓與無法挽回的損失呢?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文物保護技術不成熟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考古技術還很落後,人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也不夠。
因此,在萬曆皇帝及兩個皇后的棺槨被開啟後,由於沒有得到及時保護,眾多絲織品及其他文物被風化!
其二:特定的歷史時期
由於沒有專業的文物存放地,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屍骨被存放在定陵文物倉庫中。
但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一群學生喊著口號衝進了定陵文物倉庫,將剝削者“地主階級的頭子”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進行批鬥,並將其屍骨砸碎,焚燒!連同所有與之相關的資料,照片,全都被激進的青年們付之一炬,並在隨之而來的一陣暴雨中,全都煙消雲散!
甚至是安放萬曆皇帝的棺槨,也被人們拋棄在山溝之中!
而據傳言,當時參與定陵考古發掘的人,以及後來私自撿拾萬曆棺槨的村民,其結局都不太好。
對比,大家有何看法呢?
-
10 # 密探零零發
定陵是萬曆皇帝的陵寢,雖然它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但是卻成為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既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我們應該高興才對呀,又可以拿著老祖宗的寶貝吹吹牛,但為何要說它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呢?這一切都要從這個始作俑者說起。
他就是中國歷史著名的挖墓學者郭沫若,他一個搞文學的,搞搞文學就可以了,但他卻熱衷於挖墳掘墓。一天天上書要求把全天下所有的皇陵都給挖了,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相關部門同意他挖掘明十三陵中的長陵(朱棣的陵墓)。後來,郭沫若帶著考古隊挖了幾天,就是挖不動,最後臨時決定放棄長陵,改挖萬曆皇帝的定陵,先練練手。因此,萬曆皇帝的定陵就成了倒黴蛋。
隨後,郭沫若等人著手挖掘定陵,在郭沫若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定陵地宮很快就被打開了。地宮裡萬曆皇帝以及皇后的屍體早就腐爛,但骨架完好,並且裡面有大量的隨葬品。在萬曆皇帝的陵墓中總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既然出土來了這麼多文物,考古人員應該高興才對,但是他們卻一個個悔恨不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萬曆皇帝的陵墓最為珍貴要屬萬曆皇帝身穿的緙絲十二章袞服(也就是龍袍),這可不是普通的龍袍,堪稱一件絕世的藝術品。這件龍袍上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圖案,而且它使用的緙絲技術是非常獨特的,緙絲工藝複雜,成本高昂,熟練織工一日只能完成一寸,製作一件長衣的緙絲面料需要連續不斷織造10年之久,可見這件龍袍的珍貴之處,然而更要命的是這種技術到今日已是失傳已久。
然而就是這樣珍貴的龍袍以及其它珍貴的絲織品剛出土後,就迅速氧化和風化,就這樣一件件絕世的藝術品瞬間變成了一堆破碎片,令人痛心疾首!這一切的巨大損失是無法估量和挽回的,因此被稱為中國考古史上一大悲劇。後來,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屍骨,最後也被焚燬。即使這樣郭沫若還不死心,想繼續挖乾陵和秦始皇陵,但都堅決地拒絕了。
當然,定陵的悲劇也給我們上了一課,敲響了警鐘。從此之後,相關部門嚴令禁止主動挖掘帝王陵墓,只進行搶救性挖掘和保護。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維持原狀,也不失是一種好的選擇。各位,你們說呢?
-
11 # 老豬的碎碎念
此處的定陵,特指位於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皇陵區的明定陵,(其實在清朝的清東陵也有一個定陵,它是咸豐皇帝的陵寢)明定陵是大明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寢,也是第一處被官方主動考古發掘的帝陵,但就是這次的挖掘,卻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損失,到底是怎麼回事,咱下面慢慢道來。
時任北京副市長的吳晗是一個明史專家,對明代的歷史特別著迷,在某次活動中偶然提起了挖掘皇陵的提議,沒想到竟然得到郭沫若的贊成,就這樣經過他們的申請,這項打著歷史研究的考古挖皇陵的事兒被批准了,就這樣考古隊開始進駐十三陵,但他們最開始的目標並不是定陵,而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也是第一個被營建的朱棣陵寢長陵,但令考古隊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竟然也皇陵的地宮口都沒有找到,於是乎,他們又做了一個決定,準備在找一處小一些的皇陵試著挖掘一下,這樣積累一些經驗在搞大的長陵;定陵就在這個時候被選中了,隨後定陵被開啟了。
定陵在開啟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做詳細的文保規劃,再加上當時很多文物保護技術也不過關,萬曆皇帝棺槨中大量的絲織品在接觸空氣後迅速的氧化變黑,很快便成了一堆廢渣,這些珍貴的明代文物被毀於一旦,成為考古史上的一大災難,這還不算完,在挖掘完定陵後又遇到了眾所周知的動亂,一些帶紅箍子的年輕人衝進了儲存定陵文物的庫房,他們聲稱要批鬥這個封建大地主萬曆皇帝和皇后,隨後萬曆帝后的屍骨被搬到了定陵廣場上,在一番口號後,他們竟然舉火焚燒了這兩具骨骸,隨後萬曆巨大的棺槨也當作廢物扔到了附近的山溝裡。。。。
鑑於這次災難性的後果,在郭沫若在此請求挖掘武則天的陵墓時,上面冷冷的說:不允許,而且今後再也不準主動挖掘帝后陵墓!!!
-
12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定陵是中國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萬曆皇帝的陵寢,也是共和國曆史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經國務院授權,有方案、有組織、主動開掘的帝王陵墓。其實定陵的規模在明清十三陵中並不大,國家挖掘定陵也是為了另一座陵墓明長陵積累經驗,可是沒想到,定陵的挖掘也成了中國考古界的一個極大的損失。
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於考古的需要,當時包括郭沫若、沈雁冰、吳晗在內的一批文化官員提出挖掘古代帝王陵墓以更好的保護文物,打擊盜墓賊。但是當時的技術和認知很不過關,當時出土的很多珍貴文物都沒有儲存下來
總結一下,定陵帶來的教訓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保護技能不過關,許多文物一出土很快蛻變,特別是不易儲存的精巧絲織品沒能得到有用保護。其次,挖掘時有些盲目從事,各種環節,細節做不到位,導致許多有用資訊丟掉。最後,後來十年動亂的反封建,破四舊導致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骸骨被焚燬,貴重木材作的棺材被丟棄。正是由於汲取了1958年這次慘痛教訓,中國文物局才有了不主動開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護理念。
回覆列表
定陵是萬曆皇帝的陵寢,雖然它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但是卻成為了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既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我們應該高興才對呀,又可以拿著老祖宗的寶貝吹吹牛,但為何要說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呢?這一切都要從這個始作俑者說起。
定陵是如何成為考古界的一個深刻回憶與極大的損失的?此處的定陵,特指位於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皇陵區的明定陵,(其實在清朝的清東陵也有一個定陵,它是咸豐皇帝的陵寢)明定陵是大明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寢,也是第一處被官方主動考古發掘的帝陵,但就是這次的挖掘,卻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損失,到底是怎麼回事,咱下面慢慢道來。
一、什麼是悲劇
從新中國考古學史的角度,我覺得有幾件事稱得上悲劇:
1.1949年李濟等中研院史語所的考古工作者去了臺灣,造成大陸考古人員的匱乏和考古材料的分離。
2.因為新中國的外交政策一邊倒,考古學界與西方的學術交流基本中斷,錯失了一個學科理論和方法大爆發的黃金時期(1960年代)。前三十年雖然與蘇聯、朝鮮有過短暫的聯合考古工作,但都以不愉快的結局收場。
3.1982年,川大的童恩正先生曾和哈佛的張光直先生聯合籌劃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合作計劃,但因當時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的反對而夭折,事後看來非常可惜(因為90年代以來國際合作考古專案在中國還是挺常見,以民族主義立場反對中外考古合作的理由站不住腳)。80年代其他中外合作的機會也有,但結果沒有達到預期中的成效。比如賓福德對周口店的研究,在當時國內考古學界除了對“新考古學”徒增惡劣印象之外似乎很少吸收到新東西。
當然“政治運動”的迫害也是一大悲劇,慘的如陳夢家,其他人的事蹟可能沒有這麼出名,但是專業人員被脫離一線業務工作,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受到政治干擾的情況比比皆是,在本來能出成果的時間純粹因為業務之外的原因被耽誤。不過相對其他人文社科來說,當時考古學的總體情況不算太糟糕。
如果說從具體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案例的角度看,最大的悲劇應該是那種錢也花了、遺址也挖了,但是沒出發掘報告、原始資料也找不著了的那種,除了部分精美標本進博物館之外毫無用處(張忠培:“考古不寫報告,等於花錢買破壞,比盜墓賊還壞。” )。不是一個兩個遺址,而是很多遺址都有這種情況。當然一些比較重要的,經過國家文物局的督促和經費資助,拖延幾十年之後總算交出了報告。
相比之下,定陵起碼不能說是最差的(1956-1958年發掘,1979年開始編寫報告,1985年底完成初稿,1990年發掘報告出版)。
二、定陵“悲”在何處
定陵發掘方法從考古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原則性問題,出土文物被破壞也不是發生在發掘過程中,如果說定陵的發掘是悲劇,原因包括:
1.出土的絲織品因為當時技術限制儲存不善,損失慘重;
2.1959年木質棺槨被遺棄丟進山溝,被附近村民當木材搶光;
3.1976年三具人體遺骸被焚燬;
4.材料整理一拖再拖,從發掘到出報告,原始資料有一定散失。
5.最後也是最最關鍵的,發掘提議不是出自考古學家,而是吳晗、郭沫若、沈雁冰、鄧拓、范文瀾等人,批准發掘的是國務院,而且考古學家如夏鼐是反對發掘的!
造成悲劇的前面三個原因,任何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前就可以想見的,勉強還算是不可抗力(但1955年-1956年夏,有政治敏感的人,已經能夠預感將來可能發生不忍言之事)也就是說,定陵或其他任何一座明代帝陵的發掘本來能夠避免,更加凸顯了出土文物儲存狀況的悲劇性。不過這個悲劇談不上是考古的悲劇,考古本來就是保護文物的,考古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犯錯誤,出土遺物不是被考古學家破壞的;如果說是文物遭到破壞的悲劇,比定陵更慘烈的悲劇還有很多
鑑於這次災難性的後果,在郭沫若在此請求挖掘武則天的陵墓時,上面冷冷的說:不允許,而且今後再也不準主動挖掘帝后陵墓!!!
總結:當然,定陵的悲劇也給我們上了一課,敲響了警鐘。從此之後,相關部門嚴令禁止主動挖掘帝王陵墓,只進行搶救性挖掘和保護。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維持原狀,也不失是一種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