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心舟

    有,不是一個時刻,是時時刻刻。

    混跡心理江湖二十來年,真的是感覺,到最後一團漿糊,哈哈。

    本來想好好當個心理學教書匠,稀裡糊塗開始和心理諮詢打上了交道。讀書時考了三級,畢業時考了二級,加上心理學本碩學習經歷,以為可以混社會了。

    職業資格考試,國家搞了十幾年,說取消就取消了,直接交給了各種學會和協會,讓我想起了因噎廢食。

    現在幾大心理培訓龍頭產業(大多是原職業資格認證培訓機構)開始大搞各種註冊,背後是高額的培訓費換來的培訓要求和各種關係網織成的督導要求。

    在細細研究了申請註冊心理師的各種條件後,我就有題中所說的感覺了,為什麼要學這麼一個專業呢?感覺學了個假專業,哈哈。

    現在成了一個悖論,一大堆心理學專業出身的人,開始到處參加各種培訓,學習著可能專業基礎根本不如自己的一些人的“真才實學”,換點培訓的小紙片片,再拜個山頭找個督導,換點督導時數,然後,到自產自銷的龍頭老大那,申請註冊。

    想一想真的是有點好玩,現在搞註冊的理由是:以前的職業資格考試太水了。我就想笑,以前也是你們這些大咖們搞的阿,難道以前是妖,一下子都成佛了?

    我是二級心理諮詢師,可我不想接諮詢,

    因為職業資格考試已被廢,我真的不配。

  • 2 # 終南渃為

    有意思了。

    你這個“恨”怎麼覺得是因為你學了心理學或其他的技術,而讀懂了某些人的心思或意圖,發現了他隱藏很深而又真實的目的,而後你寧願自己沒有看懂,沒有看明白嗎?其實你該慶幸發現的早,要不還有更大的虧在後頭等你。

    恨,怨也。從心、艮聲。心、艮兩正規化疊加。簡單的說,就是從心底裡發出怨恨的情緒,這得有多大的委屈和憤怒,才能導致“恨”。

    很多的時候,會開玩笑的說“恨嫁或者恨娶”,都知道這只是玩笑,但有的時候我們並不會覺察語言的力量。

    自古就有一語暖人心,一語傷人心之說,語言帶來的傷害有時會如一把利刃,直接插入愛你的人心中。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導,過於的簡單和粗暴,比如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說,如果你再不怎麼怎麼樣?我就不愛你了!或者你怎麼這麼笨呢?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孩子怎麼樣?你就不愛他,其實本身你這句話就已經表明了,你不愛他,父母之愛是無條件的,當你的愛有條件的時候,那就是一個交換或者說是一個交易,你需要他變成什麼樣子,你才可以愛他,只能說明是你想把他塑造成什麼樣子,讓他活成你期待的樣子,或許你真的是為他好,但是沒有尊重他是個獨立的個體,在某種程度剝奪了他的自由,以及他的自信。等孩子長大了,他內心裡會有許多的缺失,會影響到將來他的工作,生活,甚至家庭,那個時候,他真的或許會恨你。

    再比如你說孩子,你怎麼會這麼笨?你不覺得怎樣,但類似的話這是在不斷的打擊他的自信,讓他從小就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自己不配得到別人的尊重,或者是成就,你摧毀了孩子的世界,在接觸的案例中,這種現象屢次發生,你覺得當孩子長大後,他會不會恨經常用語言暴力的父母?

    為了減少恨意橫流,我們能做到的儘量態度誠懇語言平和。

    最後我要說的,“恨”只是一個軟弱的無能者才會經常出現的一種情緒。

    強者,無論遇到了什麼,都會打落門牙合血吞,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因為,生活不相信眼淚!

  • 3 # 樂守天涯

    談不上恨,想說愛你更不容易,有太多的失望,對無能為力的失望,對學科未來發展的失望。

    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考入某名牌大學心理學專業,那時心理學還是個冷門專業,班上三十多人,絕大多數都是沒夠自己心儀專業錄取線被調劑過來的,我們宿舍八個人只有我是第一志願報考過來的,當時我對這個專業還是充滿了期待和憧憬。

    真正接觸這門學科,就會發現理想中的它和現實中的它存在巨大的差距,從而產生了認知失調,變得越來越失望。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什麼都好,慢慢接觸了其他部分就覺得對方變了,沒那麼好了。

    大四發生的一件事,徹底讓我從失望到絕望,這也是我大學時代內心深處最大的一個痛。自己朝夕相處四年的大學同學由於多方面原因吧,精神分裂了!一幫所謂的心理學專家教授學者們,包括她的同學們,都沒有及時發現,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送去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從那時候起,我對這個專業有了一絲絲的牴觸,所以大學畢業後也沒有選擇繼續走下去,棄筆從戎,融入藍色大海,實現我的強軍夢。

    當然,我已遠離專業二十年,近兩年有了一點時間重新開始接觸,但學的越多越覺得自己淺薄無知,這是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我是心理學專業的小白,希望這門學科發展越來越完善,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困惑,幸福一生。

  • 4 # 心理與家庭

    非常肯定以及堅定的告訴你

    沒有,重來沒有過。

    反而屢次慶幸,幸虧學了心理學。

  • 5 # 秋語老師的秘書

    我跟心理學的關係,可以用相愛相殺來形容

  • 6 # 深院探遠秋

    我從來沒有恨過。如樓上有部分人所說的,我後悔進入心理學這個專業晚了。

    一,學習心理學,讓自己更能明白自己從哪裡來的,認識了自己走過的路有沒有錯誤,和沒有走過的路,以後要怎樣去走,要到哪裡去。

    二、學習心理學 讓自己變得更好更開心,因為它有助我調整心態,有助我工作的展開,提升業務能力,有助我搞好人際關係,經營好家庭。

    三,學習心理學,還可以助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分辨清楚一些真生病的人和假生病的人。

    樓上也有部分人認為學習心理學, 如果要學好,投入時間精力金錢比較多,後悔了。

    在這一方面我比較贊同投入時間精力金錢的確是多,如果想去助人的話,只有心理學專業本科畢業水平還遠遠不夠,還要有廣泛的其它科目的知識 ,和生活閱歷,其中還要系統學習專業的精神分析理論,心理動力學理論 ,認知行為療法,積極心理學知識,後現代心理理論等知識,最後把自己定位在某一個適合自己的心理療法上,就像醫院裡的醫生,有一個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時間長達至少四年,前後加起來八年抗戰(後四年要做自我體驗和實踐,其中的金錢投入不菲)。

    現在的我,每天都要抽兩個小時左右來學習,我想,堅持就是勝利,何況我已經學習了6年 其中在網路上上過心理大咖北大錢銘怡的《變態心理學》,清華彭凱平的《心理學概論》《積極心理學》,電子科技大學祝小寧的《管理心理學》,西南交大的《心理諮詢理論與技術》《諮詢心理學》《精神病學》,山東大學的《醫學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浙江大學的《心理診斷學》,邢以群的《管理學》,湖南大學袁教授的《現代禮儀》的等48門課,優秀的有十四門,十五門合格,還有19門課沒有時間學,因為工作原因, 有些門是沒有完成作業,有些是忘記了考試時間(這些都是國家承認的考試,算學分的)。目前還在修《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 ,參加100場的團體督導個案課。

    總之,心理學對我幫助很大很多,我從來沒有後悔過進入心理學這個行業,而是後悔進入得晚了。

  • 7 # 董貞潔

    嗯,我現在正好吃飽,有點撐著胃了,可以回答一下這樣的問題!

    首先我宣告一下!我沒有學過心理學!沒有學過,像珍珠一樣的真實!

    我對心理學只是處於瞭解的狀態,透過一些心理學的導論影片,通過幾本書籍的閱讀,透過自己在心理疏導治療的感受,透過在普通生活中的細節觀察。當然還有些就是和別人多聊天,多問多說一些感悟的語句,當然適用於我對外界比對的參考資料。

    這些不能說是我在學習心理學,我只是有些考量,我自己的特質是什麼呢?因為總是有些感受對我有影響,影響我對事物的理解,影響我對周圍人們的感觀。所以我好奇,那樣的好奇,人們用著心理學的知識層面來解釋,人們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其中的正確率又是多少呢?

    當然,我自身有很多的煩惱,我本能的慾望問題。我對原始的意識認知,也是不太清晰的瞭解。最主要,我在更換一些意識,傳統與現代的想法更替。這些能說是心理學知識嘛?也不一定啦!

    所以題目內的內容,對我不適用,我的"恨",不是什麼學習心理學,我的"恨",是源自以前的遇見,碰到了人性,暗黑的人性面,所以我躲藏在閱讀中,可以相對的安全尋找答案。有時候時間總是讓我不經意的忘記,"恨"意是在增加還是減少,然而,那些人性的光輝面,在我的內心肯定中,悄悄的潛入我的意識裡面,似乎"愛"意也有了增加,好像要平衡著自己那個黑暗意識中的"小球"。

    對於題目,我只能表達:我這個女人用著可以收集到的知識,來了解世界,來感悟人間,對自己要有一份把握。如果有時候我會很痛苦恐懼和憎恨等等的負面情緒,我會承擔最原始的自己感受和情緒,因為這些就是我,本來的我!

    注:本文章的風格偏向最近比較流行的文學:凡爾賽。

    文章核心心內容是(對於心理學嘛!我真的沒有學過啦,只是我在研究折騰本我呀!),就是凡爾賽這個調調!

  • 8 # 靈光一直閃

    沒有,我總是慶幸,幸虧我學了心理學,那種一點點看見自己的生命的喜悅,還有其他的生命因為被自己看見而出現美好的變化,一切的一切,都讓這個世界越來越美麗。

  • 9 # 無理侃球

    我倒是沒恨過自己從來沒學過心理學。我倒是在意我以前沒認真學習心理學。我的專業是市場營銷,心理學是得接觸的。例如怎麼摸清洞悉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客戶談判時怎麼分析他的心理等等。

    但我現在意識到學習好心理學和市場營銷其實挺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與人談判交流,要是不懂點對方的意圖,你是很難賺得便宜的。簡直就是場心理戰。掌握點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其實對我們日後的待人接物處事是十分有幫助的,至少你懂得安慰人,有利於多交好朋友。

    如果有心理圈的大神,可以帶帶我哈。共學習共進步。

  • 10 # 實用心理學

    一入此門似海深,想出此門如登天。

    走近心理學走近痛苦,遠離心理學遠離幸福。

    學習心理學除了家人給選擇這個專業以外,80%的人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

    殊不知,醫者不能自醫。

    除了大量的時間,還需要大量的經濟支出。

    更多的情況是,當別人知道你是學心理學的,會說,你會不會讀心術?

    你學心理學的應該理解我。

    你為我解決心理問題,為什麼還要收錢?

    這是外在的。

    內在的,對一些人,一些事,看的更開了,除了生死,其他都不算事,就連生死,也看透了。

    古人云,難得糊塗……真想糊糊塗塗。

    所以,現在分的開,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堅決不選擇心理學。

  • 11 # 心靜心安心情

    這個問題想過無數次!

    答案是:無數次的挫敗與打擊後,告訴自己的仍舊是,如果還有如果,我還是會選擇心理學!

    這條路不好走,因為你介入了別人的因果;

    這條路不好走,因為你必須守住別人的秘密;

    這條路不好走,因為你隨時要覺察自己;不能越界,而諮詢師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職業;

    感覺自己答偏了,心理學的學習並不是只為成為心理諮詢師。

    只是很多人都是因為想要解決自己的問題而學習心理學,然後就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我想聰明的讀者一定看懂了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 12 # 晤面生活

    對於心理學、精神分析這條路,我永不後悔!喜歡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人,大部分自己都有問題,誰不是抱著問題來學的啊!我們自身的問題大多都是來源於原生家庭,當自己慢慢覺醒的時候,覺得自己除了忍受之外,應該也可以做點什麼來改變現狀,忍受也相當於是對施暴行為的幫兇!對於遲鈍而健康,興高采烈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是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那些敏感而柔弱的人的世界的。

  • 13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學習心理學如同學醫。

    當你剛入門的時候就跟剛上大一的醫學院學生一樣。感覺自己全身不舒服,總是對號入座。懷疑自己健康有問題,甚至非常焦慮而出現疑病症。

    剛開始讀心理學時,尤其讀到變態心理學時也會對號入座。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這個也像,那個也像,疑神疑鬼,神經兮兮。

    出現這些情況非常正常,不要抗拒。因為你越抗拒越會想起,越會敏感。只要你繼續深入學習,並且不斷鑽研結合哲學宗教人類學等知識,你的格局就會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開闊。這種對號入座的情況自然消失,就怕學了個一知半解,結果自己嚇自己,反而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淵。

    老子道:絕學無憂。

    有兩種狀態,一是什麼都不學,渾渾噩噩處於無知無畏的狀態。二是書讀透了,想開了,生死問題都想明白了。這是讀書人最好的狀態。所以學問深似海,不斷鑽研才能達到放下我執的彼岸。

  • 14 # 曼蘭心理

    沒有。四個字:自助助人。

    心理學自助,可以理解了自己的當下,緩解衝突,身心綻放,從原生家庭中解套,在人際關係中舒暢,為孩子成長中鑄基。

    心理學助人:實現價值。

  • 15 # 三金三心

    心理的理論和實操一定會培養我們成為HSP人群。敏感或敏銳本身沒有錯,但各種不美好資訊的捕捉和不愉快情緒的獲悉,對自身心理的穩定和代謝也是一種考驗。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色或職業都是一種修行,知識及技能的儲備會幫助我們在修行中更順利,不用懷疑過往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唱功優秀的張鶴倫,為什麼沒有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