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雲社初心

    這個沒有定式,跟家長的引導有關。

    家長引導的好,孩子學勁足,在2/3年級就可以放手自己學。

    家長引導的不好,即使一路看下來,等上了大學,還是一攤軟泥。

    如果引導得當,放手時間也需要孩子來確定,他說不用陪,就可以不陪了。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 2 # 老頑童有話說

    這個問題倒是沒有固定的答案,這要看孩子是否有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對這個問題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今天說出來和家長共勉。孩子上小學起,家長就應該陪孩子一起完成作業,好處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更能體現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如果家長都不關心此事,孩子完成作業就會馬馬虎虎,應付了事。

    第二。家長陪孩子作業,可以養成孩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有的孩子做作業時,寫一會,玩一會,有時東張西望,一會想看會電視,一會又想吃個蘋果,家長陪寫作業,就會及時制止,時間長了,就養成專心作業的好習慣。 第三。家長陪孩子作業,可以養成孩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有些孩子做作業寫字慢,做作業不認真,常出現因不認真寫錯的情況,有的孩子錯了重寫,重寫後還錯,不多的作業,寫的默默唧唧,沒有時間觀念,家長陪寫作業,這些毛病就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改正。

    第四。家長陪孩子作業,可以交給孩子一些答題的方法和解體的技巧。有素質的家長會 "授之以漁"。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如果孩子養成了獨立學習,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家長就可以不必要陪孩子作業了,但偶爾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還是大有必要的。

  • 3 # 媽咪呀育兒加油站
    為什麼自己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寫作業呢?對於我自己的孩子我還是比較瞭解的,所以我陪伴的主要是處於這4個方面的考慮:

    1、瞭解孩子的需求,及時給與滿足。

    因為每個孩子不同,有些孩子希望家長能夠陪在身邊和他一起寫作業,而有些孩子則不喜歡家長的陪伴。對於我的孩子來說,有些他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作業,他不需要我陪伴,我就會離開;當遇到他自己不懂的,比如做練習題,題目看不懂,或需要背誦課文和認字等的時候,他就需要我陪著,我就會認真的陪伴。所以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之前,可以問問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如果有需要,那就擺正態度,放鬆心情地陪伴。不要把自己當成監工,老是挑孩子的毛病,或總是打斷孩子學習,這樣只會讓孩子壓力很大,自己也弄得像個神經病。2、為孩子講解題意,幫助更好的理解和學習。因為我家孩子是在公立幼兒園上的幼兒園,沒有上過幼小銜接課程,沒有去上過任何的幼小銜接輔導班。最多是自己在家中帶著他學習過一些簡單的拼音,所以當現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很多拼音還不是特別的熟練,有時候還會拼錯,漢字認識的也不多。所以對於老師佈置的一些作業,有些題目看不懂,也不理解題目的用意。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我們的在旁邊進行一定的指導和講解。

    3、正確掌握漢字的書寫。

    剛讀一年級,孩子要學習寫漢字了,漢字的學習筆順和筆畫是很關鍵和重要的,如果一開始寫錯了沒有及時糾正,以後就比較難改過來。所以當孩子在寫漢字的時候我會在一旁看看他寫的是否正確。

    4、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養成好習慣。

  • 4 # 開心洋溢1

    關鍵要看孩子,就像孩子分床一樣,有的早一點,有的晚點,不能一概而論。我家孩子大的四年級自己完成,家長需要報聽寫,檢查簽字。小的一年級語文需要輔導監督,因為剛開始學寫字,筆順很重要。數學基本獨立完成。

  • 5 # Jean倆寶媽

    我家一年級是全程陪讀的,經過一年的努力,孩子適應了,也養成獨立學習,自己安排學習遊戲的計劃,所以上二年級後,我就慢慢放手了。現在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先寫哪一項後寫哪一項都是孩子自己決定的,我只是和她說媽媽或者爸爸給她的答疑簽字時間是八點到九點,過時不候;還有學習計劃完成後睡覺前的時間交給孩子自己支配,覺得孩子自我管理的還不錯。

    尹建莉老師說過自由的孩子最自覺,當孩子具備相應的能力了,家長要學著放手,孩子才能更快的成長。

  • 6 # 溫蒂小屋

    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吧,還是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來決定,不過目標肯定是要從帶著孩子走,到陪著孩子走,最後到看著他自己走。

    小學中低年級,孩子的自控能力和學習能力都還不足以讓我們完全放手,所以,我們肯定是要花一定的時間去陪伴他們,去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學習困難。

    漸漸的,我們可以讓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嘗試自己去管理時間和學習任務,減少陪伴學習的時間。目前,我家孩子二年級,我只會參與她寫好作業後的檢查和單元複習,其他學習任務由她自己完成。但是,有時候她會在玩耍和學習的事情上分不清主次,我只能是督促她做正確的事。

    但是,其實我陪伴的時間並沒有減少很多,只是換了個場地,換了種方法。我們把場地換到了戶外,博物館,把教他學習變成和和她一起學習,比如,我們會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聊新聞,聊看的課外書;我也會陪她閱讀一些科普書、做實驗和有意識的訓練她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在我看來,這類陪伴可以一直延續到高年級甚至初中。

    總之,該陪伴一定要高效的陪伴,該放手就要灑脫的放手。

  • 7 # 海綿媽媽育兒

    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不用陪伴,我覺得不在於孩子上幾年級了,而在於家長和孩子是否已經做好相關的準備了。

    孩子是否能規劃好自己的時間。要想不陪著孩子做作業,家長就應該教會孩子合理規劃好時間,不能一味地拖延做作業的時間。

    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自律意識。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做作業,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自律意識,就會只顧玩而完了做作業,但是孩子自律意識的養成,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引導孩子。

    孩子是否有作業的好習慣,比如:檢查、複習、預習等。家長要教會孩子,自己對自己的作業負責任,要知道自己檢查作業,複習錯題,預習新文等,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的協助。

    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就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作業習慣,已經有了很好的自律意識,並能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那麼你大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作業。

  • 8 # 小公主變形計

    孩子上到幾年級,家長可以放手讓他自己學習?估計作為家長,誰都希望這個答案是越早越好。可惜啊,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自律和自控能力、自己尋找答案的能力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很難給出標準答案。家長要做的,是多觀察,儘可能多陪伴,然後該引導時恰當引導,該放手時就適時放手。

    愛,是一場目送。用在陪娃作業場景上,也是適用的。

  • 9 # 石榴親子

    我先講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小時候爸媽都是機械廠修車的工人,平時上班還要點名對時間的要求很嚴格,那時候對我就是放養,作業都是我自己完成,他們回來就檢查。

    但是我自己的成績一直很好,我爸我媽就要兩招制服了我。

    第一招,學習不好就回來放羊吧。

    我爸媽從來就沒有騙過我任何事情,我想他們想讓我放羊一定是真的,所以就拼命學習,萬一學不好就該讓我去放羊了,好像還說過讓我去放豬,那就更得好好學了。

    第二招,你隨時都可以不上學,學不好咱們就把書包燒了,然後就去幹活吧。

    我有一次考了第五名,我爸說我成績下降沒認真學,爸爸把書包就放在灶臺旁,那我哭的稀里嘩啦的,從那之後成績沒出過前三名。

    我並不是推崇這種做法,但是既然對我有用,一定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第一,對於學習的機會不要給的太滿。

    我們不要對孩子說,你就得學習,你就得考大學,他會不珍惜,我們這樣對孩子說,你隨時都可以不上學,上學學不好就回來幹最累的活。

    想讓一個人珍惜什麼,就別給的太多,給的太滿。

    第二,把上學和不上學的後果和孩子陳述清楚。

    就像我爸媽一樣,他對我說不上學就是要怎樣,我們也可以對孩子說,上學可以有更多自己的選擇,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世界那麼大,都想去看看,拿什麼看?用眼睛看嗎?

    用知識去看!

    但是不上學對於生活的選擇權就會很小。

    別以為孩子小,他什麼都能明白,只要是對的,他都能從心底去接受。

    這是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不談對錯,重在分享。

  • 10 # 旺旺微言

    其實,從小學一年級時就不用陪孩子學習。但是,大部分家長放不了手,還有的無良老師讓家長批政作業,家長不得不陪孩子學習。

    有經驗的家長從小學一年級初引導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極少陪伴。家長陪孩子作業會誘導他產生依賴性。大部分孩子完成作業是可以獨立的,但家長陪習慣了,學生動腦筋可以完成的作業愛問家長,有些家長不耐煩,懶得講思路方法,直接做題。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依賴性,缺乏獨立學習精神。

    建議學生家長在一年級初就指導鼓勵孩子獨立學習,養成習慣就放手。

  • 11 # 快樂庭院

    孩子上幾年級?可以放手 不用陪伴。這又是一個要標準答案的。

    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因人而異。

    我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 ,就主張她自己完成作業,陪伴也只是偶爾的事情;有一次 和一初三孩子媽媽聊天,說她需要陪伴孩子寫 作業。

    當然 這都是個案,對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資質不同的習慣,家長不同的養育方式,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

    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的目的 :

    培 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陪伴是 手段,習慣是目的。

    陪伴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獨立 學習。很多家長把陪伴孩子學習 當做一種負擔,在陪伴的過程之中 變成了一種 管理和被管理的 關係,不僅沒有起到培養學習習慣的 效果,反而 形成了孩子的一種依賴,這樣的陪伴 可以說是 有始無終,終會成為一種負累。

    如何陪伴?

    陪伴是給孩子一種溫馨的親和感,一種心裡的安全感,有問題時能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和鼓勵,讓他在家長陪伴學習的過程之中 享受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

    記得自己的孩子 小時候做數學題,有一次我陪伴在旁邊,大約十分鐘之後,他做完了自己規定的題目,我由衷的誇:“ 哇!做的好快呀 !一會兒就做完了。”這樣的誇獎給了他更大的信心,寫另外的作業 他的 效率更高。

    一在他要求我讀題給他時,我鼓勵他 先讀給我聽,等他讀完了 問他是否明白了 要求,他說明白了,我誇她:“可真棒 !你自己都能讀懂題了,這是你平時愛看書的功勞!”我的誇獎給了他更大的信心。逐漸地他更喜歡讀書、 更願意自己讀題了,如有不明白的 他會問我,有時我會告訴他,有時我們一起思考討論查字典,習慣就是這樣 養成的。

  • 12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最重要的是放手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到達了一個合適的狀態,家長就可以逐步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了。那麼什麼樣方式會讓孩子儘快進入狀態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引導式陪伴取代監督

    引導式陪伴的最終目標是奔著未來放手去的,它是在陪伴中要做到有距有離,介於放任和控制之間,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長的事。是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援,而不是很多家長用監督的方式命令和安排孩子要做這做那,完全沒有給到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支配權。

    小學同學有位媽媽就是控制型,孩子已經5歲年紀,媽媽還要檢查他的作業,告訴他每天必須做什麼,達到什麼樣的標準。高度的嚴格控制下,孩子有了偏執般的自我要求,一旦有錯就很慌張,總覺得自己不對,需要讓媽媽檢查一下。由於媽媽過度的控制和不信任,導致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紀還無法獨立安排好作業。

    鼓勵式陪伴取代指責

    經常接到家長關於孩子寫作業的投訴,反映孩子要麼拖拉,要麼磨蹭。家長的焦慮其實是源自於對孩子過度和多高的要求,家長忘記了孩子的進步是需要過程的,所以每次眼睛就盯著孩子做不好的地方,反覆批評指責,這不僅打擊了孩子自信心,還打擊了孩子的自我肯定的心態。取代這種方式最好的就是,看到孩子有進步的地方就及時鼓勵和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去完成作業任務的。

    如果家長知道,學習和作業最終是孩子自己的責任和事情,那麼在陪伴的時候就會多些思考和冷靜,想一想我們陪伴的方式是在培養他的能力還是在消磨他的自信。

  • 13 # 小晗晗愛閱讀

    我是一個80後,在我以前上學的時候,從一年級到高中都沒有人陪過,甚至爸爸媽媽根本也不關心成績,可能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大部分情況都是這樣吧。不僅在其它方面我們要獨立自主,學習上同樣。我們都很清楚學習是自己的事兒,自己要想好就得更努力。也就沒指望過爸爸媽媽,也就沒什麼依賴。所以,根本沒有出現因為作業雞飛狗跳的情形。親媽都還是親媽。

    現在,我也是一個媽媽了,我兒子今年也上小學一年級了。從幼兒園開始就是我們自己獨立帶孩子,老人都不在跟前。在過去的三年裡,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覺得我和老公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最大最重要的影響之一就是獨立自主(還有一個就是閱讀),讓他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既親密由獨立。

    今年九月份孩子上一年級了,真正的開始進入學習生涯。聽過了很多前輩媽媽們和孩子之間在學習上的悲催故事,我總覺得問題可能就在於我們管的太多,操心太多,學習成了家長的事兒,我們的要求就變成了反感和反抗的事兒。而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習慣的培養開頭很關鍵,所以在孩子開學前一天晚上開完家長會回去,我就把校長的講話精神告訴了他,告訴他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兒,和很多事情一樣,自己的事情自己要負責,要去努力做好。從自己收拾書包開始,我把課程表給了他,有些字他不認識,我就教他讀了幾遍。就沒再管過,他也落下過東西,也拿錯過課本,也捱過批。經過這些他越是明白自己責任重大,就想方設法做怎麼做的更好,避免這些事情再發生。當然,現在做的很好,每天寫完作業收拾的好好的。

    再說說寫作業,這是第一學期考慮到新的環境就先請婆婆過來幫忙帶一段時間,後面再上託管。我們每天下班回家的時候,他已經把作業寫完了。拿給我們簽字,如果遇到不會的就主動問我們。寫完了給我們簽字。有時候我們要加班,回去的晚。等著問我們,拖拖拉拉其它計劃比如閱讀啊玩玩具啊什麼的就被打亂了,現在他說他每天在學校放學之前先把當天的作業看一遍,如果發現有不會的就跟同學先交流一下,基本就知道,如果還不懂的就問下老師。大部分都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一般只負責簽字。我之前就告訴過他,寫完作業自己要負責檢查。

    如果說我真的做了什麼陪伴的話,就是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拼音遇到困難時,怎麼都不會拼讀,孩子自己很著急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我就想到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把聲母和韻母的組合拼讀分類整理,有了規律學起來就容易了,帶著他一起讀了讀,然後假裝自己有時候也會忘記也想繼續學習,就讓他當老師每天睡前教教我,自己也會在家裡拼讀看到的一些東西,孩子覺得很有意思,也跟著拼讀。就是把拼音學習和實際生活相聯絡。透過自己的這些行為,無意中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拼音很有趣,很好玩。自己就特別想去學。綜合起來就是想辦法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我覺得這才是陪伴孩子學習中真正重要的事兒。如果孩子以後在學習中遇到困難,那我要做的仍然是想盡辦法去激發他的主動性。

    所以我感覺不管在學習還是在其它方面,從孩子出生開始貫穿整個童年,我們最重要的事兒一直都是學會放手,讓孩子去獨立自主。在一本育兒書上看到一句話: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激發孩子的主動性。當孩子真正遇到困難需要我們時,我們也不是抓住他的手,充其量就是個撐杆,為他跨越面前的深溝提供一下幫助。要面對困難,要鼓勵勇氣跳過去的仍然是他。

  • 14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而且還有一點:不同的家長對“陪”的理解和操作也是不一樣的。

    在我看來“高質量的陪讀”是可以很快就讓家長脫身解放的,但是“低質量的陪讀”卻可能讓家長深陷其中且一直拔不出來腿。

    低質量的陪讀

    1、心不在焉型。表面是“陪讀”實際上只不過是在一旁忙自己的事兒而已。

    2、只是一個“批判者”,卻不是一個“建議者”。只給孩子挑錯,但是並不會引導他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去做,尤其是對“錯”與“對”的理解上,幾乎沒有交流。

    3、一個發號施令者。孩子不需要思考,不需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些,他們只是父母命令的執行者。父母說做什麼就做什麼,父母說看什麼就看什麼,父母說玩什麼就玩什麼……不就是一個活著的木偶嘛!這孩子以後能獨立安排自己學習嗎?能獨立思考嗎?

    4、一將無能累死千軍。父母自己都沒搞清楚應該如何安排孩子的學習,應該如何幫助孩子,但是整天會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在學這個看那個,就給自己孩子也“照搬”過來,輕則買幾本書,重則買幾個課!

    5、誤以為孩子是天才的。總是認為“學過”就是“會了”!對孩子的任何錯誤毫無忍耐心,“這個不是講過嗎?”、“這個講過/做過多少遍了?”、“這個沒學過嗎?”掛在嘴邊,使得孩子整天陷入無盡的“自責”、“內疚”、“疑惑”中!他們就忘了,自己當年的也一樣會忘!

    6、之重“量”不重“質”。除了做題就是做題……

    7、其他

    以上說到和未說到的實際上都是低質量的陪讀,這種陪讀一直陪下去也未必能讓你脫身!

    高質量的陪讀

    除了以上列出來的專案反過來做即可。

    我家孩子只在一年級“全陪”了他一段時間之後,我就開始慢慢放手,更多的時候我是他的“助手”、“答疑器”而不是他的傳送指令器。

    並且經過可以的訓練,孩子從三年級開始基本上已經能夠駕馭了“自學”這個能力。

    適當放一下手,讓後再收一收,然後再放、再收……慢慢的你就可以徹底放手了。

  • 15 # 牛小歪

    一本正經地坐在邊上陪伴,無論多小,都不是最佳選擇。到了三年級以後就更不應該這樣了。我的體會是,從孩子會搭積木開始到幼兒園大班,能陪玩的儘量陪玩,孩子越大,家長越要少干預,除非是對戰一類棋牌類遊戲。陪玩只是促進親子感情,觀察孩子成長,及時扭轉不良傾向的手段。即使家長沒空陪玩,也要注意觀察,不能讓孩子離開家長視線。讀小學後,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一般是至少一個人在同一個房間裡無聲地看書學習工作,哪怕是在做針線活,剝毛豆。決不允許像個監工坐在邊上指手畫腳。他不問我不答,問了,多數也是跟他討論,啟發他自己弄出答案。教育孩子是門科學,更是門藝術。

  • 16 # 樂朗樂讀

    上輩子做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然而理解是一回事,碰到孩子的問題還是容易亂了陣腳,比如孩子一做錯題目就哭該怎麼辦呢?今天分享一篇關於陪讀的文章,由廣州學而思多年教齡的小低老師撰寫,講講如何拿捏陪讀的尺度!

  • 17 # 女兒的玩具

    不能明確的回答孩子幾年級就不需要家長陪伴著學習了。

    各個年齡段,各個年級段都各自不同特點,自然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能提前培養出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和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會覺得更加輕鬆些。

    一、學習的自主性。

    培養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要從態度上,讓他明白學習這件事是他自己要負責的,父母陪伴只是輔助性的,學習質量的高低掌握在自己手上。要想學習成績好,必要付出努力才行,只有擺正了態度,學習行為上才能看到效果。如果孩子一心想著學習是父母和老師的事,那他肯定不會在這件事上用心。這樣的話,家長恐怕要陪讀到大學了吧。

    二、閱讀習慣。

    一直在強度閱讀的重要性,如果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時,開始親子共讀繪本的話,等到上小學的時候,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識字量,肯定會比沒有閱讀習慣的同齡人要好很多,理解能力自然也會強。那時,孩子不需要家長讀題就能明白題意,在作業面前也能應付自如,在學習上會顯得更加自信。

    三、共同學習。

    現在都在說終身學習,孩子在做作業,讀書,學習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在一旁學習自己專業的知識,更新認知。用身教的方法,給孩子留下一個印象:“學習並不難,是快樂的事。”

    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自然能得心應手。這時家長可以逐漸地減少陪伴孩子學習的時間,但是不能完全放手,要時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根據不同的表現,給予孩子及時的幫助,放手不等於放棄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文科生寫字必須好嗎,如果練不成楷體應該練什麼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