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遂寧青年
-
2 # 盛京楊員外
不建議以康德為西方哲學入門。因為西方哲學每一個流派的興起,都是以反駁或推翻上一個主流學派為目的,直接讀某一個流派哲學家的內容不容易理順關係,很容易陷進去,不好出來。想學習西方哲學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正確掌握工具哲學的工具就是辯證法,對稱邏輯學。不掌握這些工具,一是不容易讀懂西方哲學,二是被哲學發展中的片面思想說服,掉進已經解決的思想陷阱。比如我前兩天,看到一個人回答哲學問題,問題是:“唯心主義為什麼還存在?”。有一個人從西方哲學感知論的角度來回答,並且否定唯物和唯心主義,說感知是脫離唯物唯心的第三種世界觀。這就是沒掌握好哲學工具,走火入魔了,9102年都過去了,思想還好像信了邪教一樣。
第二,開頭學什麼?學習掌握哲學工具從哪學呢?我建議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是集西方哲學成果的大成之作,世界觀,本體論,認識論,邏輯學,辯證法統一。能達到這種高度的,遍觀西方哲學,也就黑格爾能勉強做到,但是還差點,黑格爾陷入了唯心主義。
第三,掌握工具後怎麼學?我建議先學習下西方哲學史,瞭解下西方比較重要的哲學流派和哲學人物,這樣學習的時候也有個重點。學習的時候可以中國哲學比較著學,中西哲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互相借鑑,這樣學完你也不會變成,不提西方就不會說話的人。
-
3 # 認真思考生活的小阿宅
我不是專業學哲學的,但我們大二上學期開了一門課是西方哲學史,所以學習過一些康德的哲學思想。從我們學校的課程安排上來看,康德並不適合作為哲學世界的敲門磚,他的思想比較不好理解,當時我們學的時候,和其他哲學家比起來,思想特別晦澀,期末複習的時候也很難複習,所以建議先接觸一些自然哲學或者其他感興趣的部分開始,康德可以等到後來慢慢深入時再接觸。
-
4 # 愛她的大壞蛋
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序言中說,康德的哲學以一個盡善盡美之物作為基礎並不妥。西方哲學史(歐洲哲學史),一般分為三個階段:1、古希臘羅馬哲學,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6世紀;2、中世紀哲學,公元6世紀至16世紀;3、近代哲學,公元16世紀末至公元19世紀中期。法國的啟蒙家盧梭的書應該比較好入手,新華書店裡以前就有他的懺悔錄。
-
5 # 崔風朝
西方哲學家很多伯拉圖,蘇格拉底,康德他們就象西醫解剖學一樣。把有生命的人當做無生命的機器。振卸研究各部件間的功能。
-
6 # 圖小糊
西方哲學的入門首先應該做的不應該是選擇誰的思想做為入門,而應該先理清楚西方哲學的發展過程,在這些過程中出現的哲學流派,這些流派的主要思想。這樣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西方哲學的體系,學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
7 # 樓上風雨
不可能,絕對辦不到!
西方古典哲學,到了康德和黑格爾這裡變得“艱深難懂”,從這裡選擇突破口,是不明智的。
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學習過去的哲學,也就是學習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開始延續下去。
我讀康德和黑格爾都是讀鄧曉芒《純粹理性批判》《精神現象學》“句讀”開始的,鄧曉芒講的很細、很具體。幾大本“句讀”讀完後,我才知道大哲學家在說啥。我的理論思維能力也有了提高。
-
8 # 智慧光明淨念相繼
可以。前提是:你的高數非常喜歡且優秀。因為:西方哲學尤其是康德哲學等是基於近200~300年自然科學尤其是數學發展內外邏輯體系並在數學發展基礎之上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衍生科學大爆炸發展。西方哲學本質屬於數學及其其它自然科學等的高度抽象概括,完全不同於中式哲學。中式哲學屬於文科類屬,西方哲學屬於自然科學類屬。
-
9 # Also681210
我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純粹是清風亂翻書。個人認為對哲學有興趣再說,不要刻意去學,免得把自己整的看五佰塊錢樂。。。要說要想入門建議從:美學和哲學史開始看。
-
10 # 李晉醫師
康德哲學是西方古代哲學的終結,又是西方現代哲學的起點。所以要學習西方現代哲學,康德哲學一定會成為所有西方現代哲學的大門,不懂康德哲學,根本就不會完全理解康德以後,其他西方哲學他們的來龍去脈。
但是要搞懂康德哲學,一定要先搞懂古希臘哲學,古希臘哲學是以蘇格拉底作為起點,以亞里士多德作為終點的古希臘形而上學哲學為主的體系,康德哲學是以批判形而上學哲學作為自己哲學的基礎,所以學習西方哲學就應當按照這個路徑進行學習,逐步解析,環環相扣,西方哲學的系統就完整的展現出來了。
-
11 # 弘道積德老子文化獎
聖人在東方,老子天下第一,何必萬里去西取?本末倒置,愚不可及。聖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為學日益,歧路亡羊。為道日損,無為自然。治大國若烹小鮮十要:道法自然,天下泰平;尊道貴德,萬物和諧!
重農,生態自然,一人一證,永久產權,人人平等,安居樂業,重死不徙,穩定根本;
重教,生而平等,公平福利,道化德育,中華十經,因勢順性,無為無慾,保護人性;
抑商,統一協同,生態生產,利之於民,價值交換,嚴禁汙染,嚴禁可欲,嚴禁;
道政,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尊道貴德,萬物和諧,小國寡民,國省鄉村,機構精簡;
德黨,黨性德性,尊道而行,同耕同德,家無餘財,功成身退,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公法,道德為綱,簡化法禮,知足善生,知止善融,違者墾荒,喪失權證,司殺有常;
奇兵,保衛家國,自然和平,守正用奇,國耕養兵,科技強兵,能守能戰,重兵不爭;
醫養,道法自然,善融無咎,見素抱樸,善生無尤,中醫四經,醫武太極,甘食美服;
道術,循道御術,科技發明,保護生態,服務農兵,嚴禁智巧,禁擾人性,防而慎用;
安民:尊道貴德,萬物自然,天地相合,萬物自均,自化自正,自樸自富,安居樂俗。
理子敬書:尊道貴德,人間聖境。
-
12 # 翕張文章耕耘者
因邀回答。
如果入門哲學者具有掌握哲學基本概念,並有天文基本知識,可以讓康德啟蒙進入西哲,無此條件就不必勉為其難,因康德哲學比較深刻。下面簡單介紹康德哲學的大致情況: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 同時,他也是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
在批判時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其範圍與限度,將世界劃分為“現象界”與“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節,並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概念。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個範疇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要求對本體------自在之物有所認識,但這已超出人的認識限度,必然陷入難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認識只能達到“現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靈魂等為超自然的東西,屬信仰範圍,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適應道德的需要。由於兩個世界之間存在明顯的鴻溝,康德試圖透過審美判斷與自然界的目的論判斷以達到溝通,提出審美的主觀性與沒有目的的目的性與自然界的內在目的性與外在目的性,最後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為其體系的終結。在政治上,同情法國革命,主張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認為應重視兒童天性,養成兒童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等。僅供參考。
-
13 # 易合國學講堂
先了解康德哲學:《牛津通識讀本:康德》、康德《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簡稱《未來形而上學導論》,是《純粹理性批判》的簡寫本,非常值得入手!
本人覺得可以
-
14 # 曾雒
個人感覺西方哲學流派林立,繁雜晦澀,要想學習西方哲學首先應該把中國的哲學思想學通,中國的哲學思想流轉幾千年,比這有幾百年時間的西方哲學更加的博大精深,更加的體系完整,學起來更容易接受!
-
15 # 安那11
可以的,讀書是一種認知的相應啟示法門,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的。你能明白讀懂的就是你最合適的,只他比你想了深刻能帶著你向前走。事物是多維的變化的所以每個哲學家的視覺角度形成了不同的切入點,但最終是為了全然全觀地認識真物以求得真相。
-
16 # 小冉歷史站臺
感覺可以。因為康德在前批判時期以自然科學的研究為主,並進行哲學探究。1755年又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康德是比較早期的西方哲學,可以此為基礎的。
-
17 # 非恆名
太需要了!教育普遍缺少思考的培養,只是偏重於知識的灌輸,這是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呀,一個搜尋引擎都能解決知識的儲備問題,社會缺乏創造力,實際是教育階段缺乏思考,缺乏想象力的原因。
回覆列表
康德固然是好,歷史地位固然重要,但是康德並不是適合入門哲學的教材。
既然作為入門,我認為要考慮能培養哲學興趣的同時,要為以後的哲學學習打基礎。
首先,建議要梳理出西方哲學的時間脈絡,思想流派,清楚地瞭解到各個哲學家的相互批判,和思想進步,這樣也才能更深入全面的學習西方哲學。
其次,我認為康德的著作非常深入,如果不瞭解之前的哲學,就不能知道之前的哲學家給康德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也就很難理解康德是怎麼構建自己哲學的過程,一味的學習會非常枯燥,容易喪失興趣。
因此,我覺得,首先要對哲學主要的下屬分支有大概瞭解,可以先看一看《西方哲學史》,大致瞭解之後再按部就班的從古希臘開始,慢慢學習的同時,培養閱讀興趣,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深入學習康德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