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奶爸王琦

    “窮家富養”,我不知道是不是隻有中國才有這種現象?也不知道窮家到底富養出了幾個富一代?但是窮家富養出的白眼狼卻經常以各種匪夷所思的行為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以前談起“富二代”,大家眼裡總是充滿鄙夷,認為這些嬌生慣養的紈絝子弟除了炫富敗家,就是遊手好閒做出各種出格的事兒,簡直就是社會毒瘤。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越來越多新中產的崛起,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富二代“比你有錢還比你更努力”,他們正在變的謙虛、低調、努力、踏實,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而在不斷奮鬥。

    相反,那些從小窮到大的家長,因為自己的“補償心理”,不想虧欠孩子,讓孩子再承受自己小時候的苦日子,拼了命的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 “窮家富養”便由此而來。

    可是這些窮人家“富養”的孩子反而卻沾染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他們穿著最潮的衣服,玩著最新的電子產品,過著享樂的生活,卻四肢不勤,五穀不分,也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和感恩心。

    不能說這些家長不愛孩子,不愛孩子他們不會傾其所有的超量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只能說這些家長的錢沒花對地方,有些錢該花,有些錢不該花。哪些錢該花?

    1.除了日常生活和學習,也需要為孩子的社交花錢。

    孩子在學校需要社交,需要朋友,如果有的東西班上大部分同學都有,這還是應該給孩子買的。

    比如男孩子喜歡玩的玩具槍、滑板車,女孩子愛玩的芭比娃娃、過家家玩具什麼的。這不是什麼“別的孩子有,我們家的孩子也應該有。”的理念,而是因為孩子們透過這些玩具才有共同的話題,才能玩到一起。如果沒有這些“道具”,你的孩子可能會被排擠在圈外,不能融入到同學中去,會有被孤立的感覺。

    2.有適合孩子的線上課程、專輯、有聲書、故事,都值得為孩子花錢。

    不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成績多好,而是為了拓展他的知識邊界,激發他對世界的好奇心,還能幫他養成為別人的知識和價值買單的習慣。雖然不是孩子自己付的錢,但是我們付錢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是別人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讓他能學到新的知識、聽到新的故事,等他長大了,也可以用自己學會的知識為別人服務,可以更輕鬆的賺到錢。

    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他會覺得只有每天出去苦哈哈的上班,給人打工才能賺到錢,賺錢就是得非常的辛苦,沒有用自己學會的知識輕鬆賺錢的概念。哪些錢不該花?

    至於孩子用來攀比和滿足虛榮心的物品,比如最新款手機,最潮的球鞋,這些錢一律不該花!

    因為攀比是條沒有盡頭的不歸路。

    你有錢,班級總有家長比你更有錢,班級沒有,學校其他班也總有人比你家更有錢吧?不停滿足孩子的虛榮心,不僅會讓家長疲憊不堪,更容易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認為要想比別的同學更牛隻要有錢就行了,而賺錢並不需要自己的努力,只要找家裡人要就行了,很簡單就能達到人生的巔峰。

    這會讓孩子喪失自身努力成長的價值感,而把物質作為評判成功與失敗唯一的標尺,徹底淪為金錢的奴隸。

    個人認為家長們富養孩子不應該把眼光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更應該對孩子的人格和精神層面花更多心思進行富養。那麼,如何才能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和富足的精神呢?

    首先,第一重要的就是誠信。

    曾經有人採訪過富豪榜上的企業家們,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哪些要素?統計下來排第一位的就是誠信,第二是務實,第三是勤奮。特別是在做企業的初期,大家起跑線都差不多,這個時候誠信就是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客戶交代的事情你最終可以兌現你的承諾,那麼下一次就很有可能簽下更大的專案。

    英國一個貴族學校,曾經因為一個學生偷了同學5英鎊而被直接開除!雖然偷的錢金額不大,但是校方認為這個涉及到孩子誠信的問題,證明這個貴族學校對於培養孩子價值觀方面是非常看重的。

    誠信是個人品格的靈魂,誠信可以帶給孩子尊嚴,沒有誠信是不可能培養出孩子高貴的人格的。

    第二,獨立。

    這裡的獨立包括兩個方面:

    ① 獨立生活

    我們都知道,孩子遲早是要離開我們獨自去面對世界的,獨立生活是一個必備的生存技能。這個能力要從孩子小時候吃完飯自己收拾碗筷開始;從自己動手洗小內衣開始;從給他一點錢讓他自己從便利店買些小東西開始;有條件的最好能在孩子上初高中的時候,找個校風好的寄宿制學校去鍛鍊一下,自己安排規劃學習和生活,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作為一個父親,我非常能理解父母想要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對,處處想為孩子打點妥當,不想讓孩子受苦的心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我們能在一起互相陪伴的時間也在逐年減少,更不捨得讓孩子提前離開家門去面對生活的艱辛。

    可是回過頭想一想,我們有哪些能力是在某一個成長節點一蹴而就學會的?獨立生活這麼重要的生存技能,如果不從小培養,等到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從象牙塔出來,面對陌生人不知道如何去社交;面對茫然的未來不知道如何去擇業;面對陌生的城市不知道怎麼去生活;這對孩子來說,會不會太殘忍了一些?

    ② 獨立思考

    獨立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就是能夠獨立思考,它是深度學習的體現。

    無論什麼社交圈,有獨到見解的人總是能迅速吸引別人的目光,在職場上,對自己的工作有獨立思考和更高一層認知的人,也會更加容易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的環境,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去面對挑戰。

    你可以嘗試從下面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2.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出國或者寒暑假去農村待一段時間,不同地方的生活體驗可以讓孩子變的跟本地小孩不太一樣,見識決定了思考角度是不同的。

    3.家長可以嘗試放慢生活的節奏,每天工作回來花一個小時陪孩子看看書。

    讀書是價效比最高的提升認知、培養獨立思考的方式。

    4.讓生活有點小變化。

    偶爾帶孩子走一條不同的路回家,去一家從來沒去過的餐館吃頓飯,跟孩子一起去逛一個很有意思的展覽,或者去一個很有調性的書店坐一下午。新鮮的環境會給大腦帶來新的刺激,帶來新的體悟和靈感,這也是一種培養獨立思考有趣的方式。

    第三,競爭精神。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而且競爭體現在方方面面。有競爭社會才會進步,透過競爭,可以讓一個人充分發揮出巨大的潛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

    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生活上基本都被事事包辦,在學校除了學習也沒有其他什麼“競爭機制”,缺乏鍛鍊競爭意識的機會。因此很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過度依賴他人的個性,這樣很容易在以後的社會競爭中受挫,進而產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

    你可以教育孩子做一個優雅謙虛的人,但是也要學會他如何優雅的去競爭,贏得第一。

    如何培養孩子的競爭精神?你不妨嘗試下面2個方法:

    1.鼓勵孩子參加一些競技類的體育運動,來培養孩子的競爭精神。

    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這些團體競技類的體育運動都是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去競爭的,球隊和球隊之間有比賽勝負的競爭,同一個球隊中不同球員之間也有水平高下的競爭,是非常適合培養孩子競爭精神的方式。

    2.跟孩子一起看一些日本高校熱血運動類動漫,比如《灌籃高手》、《排球少年》、《棒球英豪》等等。

    少年們對夢想的執著、面對挫折不服輸的鬥志、對勝利的渴望、對友情的珍惜,日本動漫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非常的細緻,每每看了都會讓人動容。我們80後大部分人的青春都曾經被《灌籃高手》的情節所感動過,為什麼不把我們認為好的作品也介紹給孩子看呢?讓孩子學會如何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去跟他人競爭,贏得勝利,達成自己的夢想。

    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雖然說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很重要,但是也要讓孩子明白,“第一”不是競爭的唯一目的,別人的優秀可以激勵自己去努力奮鬥,但是“嫉妒”是不可取的。 嫉妒之心是人與人相處中的一種陰暗心理,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危害性很大。因此,我們在培養孩子競爭精神的同時,更要注重孩子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良好品質,比如遇事沉著冷靜、性格開朗、堅毅、不怕挫折等等。

    第四,勇氣。

    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堅強和勇敢,同時我們又很害怕孩子會遇到危險或者受到傷害,這實在是讓我們很矛盾。即便如此,我們也要想辦法幫助孩子鍛鍊勇氣,讓他敢於承擔一定的風險,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去控制風險。

    沒有摔過跤就學不會騎車,沒有嗆過水就學不會游泳,沒有受過傷就學不會跆拳道,人生中總有一些必備的技能必須經過挫折和風險才能習得。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學輪滑,剛學不久那會兒有一次摔倒了,好像摔的還挺重的,孩子當時就坐地上大聲哭了出來,但是老師並沒有馬上過去扶他或者安慰他,而是叫他自己站起來繼續練習輪滑,不然以後就會害怕輪滑,很難再學會了。

    朋友跟我說起這事的時候滿是氣憤與心疼,認為老師不夠愛護自己的孩子,沒有盡到保護學生安全的責任。我卻覺得這個老師做的挺對,家長就是應該告訴孩子,即使摔倒了,也要自己站起來去戰勝失敗,否則以後一碰到失敗就會害怕再次嘗試,很難把一件事做好。在一次次戰勝失敗的過程中,他們會變得更加的堅強,更有勇氣。

    前幾年有一句話特別火,“怕,就輸了一輩子!”,但這並不是要我們教孩子無論什麼事都一根筋,一條道走到黑,而是要先幫孩子確定明確、可行的目標。目標明確,能為孩子的行動指引清晰的方向,目標可行,能激發孩子行動的興趣和自信。跟孩子一起確立好目標之後,我們就要在孩子前行的路上不斷地給他指導和鼓勵,為孩子加油打氣。

    一旦孩子養成了自信、積極向上的性格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志氣,他們長大之後就能克服艱難困苦,更容易獲得屬於他的成功。

    第五,尊重。

    這裡的尊重也包括兩個方面:

    ①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基本的修養,是一種文明社交的方式,別人只有感受到了你對他的尊重,他才會願意與你交往甚至合作。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養寵物,透過讓孩子參與到養寵物的過程中,可以幫助他學會理解動物、理解與自己不同的個體,平等的看待一切事物,與動物交朋友、與其他的小夥伴做朋友,這對培養孩子尊重他人是很有幫助的。

    ② 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也叫自尊,是有自主意識的體現。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教育要聽話、要助人為樂、要大方、不要與別人起衝突、受了委屈要懂得忍讓...慢慢的,我們就習慣了壓抑自己真實的情緒和需求,也逐漸喪失了自尊和自我意識。這種缺乏自我的心態,讓我們一直都不敢積極爭取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總是不自覺的先照顧別人的情緒、別人的需求,為別人付出了太多,最後還得不到別人的重視與尊重。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人,別人又憑什麼尊重你?

    雖然現在父母們學了很多新的育兒理念,但是教育的大環境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如何教會孩子學會尊重自己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但這也是獲取別人尊重非常重要的前提。最後

    有很多家長盲目崇尚西方精英教育,勒緊褲腰帶也要給孩子上很貴的夏令營和各種班,甚至不惜重金送孩子進貴族學校,吃穿用度也是不在話下,無非就是想讓孩子過上富足的生活,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其實這些都只是物質形式上的“富養”。

    在孩子漫長的人生道路中,能支撐他成長的更好的是良好的人格和富足的精神,它包含了誠信、獨立、競爭精神、勇氣和尊重。

    如果你的孩子精神富足,內心充實,可以在追求自身成長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他就不會把注意力只放在和別人比較吃穿上,也不會用別人的眼光來判斷自己的價值,他會成長的自信而獨立。
  • 2 # 母雞愛蛋

    如果“富養”兼顧"物質"和"精神”層面雙修,“富養”在孩子教育上,不僅不會毀掉孩子,還可能給孩子一個超越家族命運的未來。

    以英國王儲威廉王子的妻子凱特王妃為例。很多人覺得她是現實版的“灰姑娘”。如果研究一下凱特王妃的成長經歷,會發現她的父母就是“窮家富養”的典型代表。

    凱特王妃是徹頭徹尾的“平民王妃”,她出生在英國南部一個名叫Bucklebury的小鎮。外公曾是礦工,後來南下搬到倫敦,從而開始了這個家族的社會階層上升之旅。再一次大大改變家族命運的,則是凱特的父母。父親Michael和母親Carole三十年前都在英國航空公司工作,分別擔任航空排程員和空姐。結婚七年後,兩人決定做生意,銷售聚會用品,這使得他們成為百萬富翁。早在凱特父母商業上取得成功的初期,他們就把家中的三個孩子都送進了莫爾伯勒學院讀書,甚至不惜為此貸款。要知道,莫爾伯勒學院可是英國最昂貴的學校之一,每年的學費達到3萬英鎊。這所首開600餘年英國貴族公學史上男女同校先河的頂級學校,培養出了無數人才,這就為凱特日後升入聖安德魯斯大學和威廉王子成為校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正是在這裡,凱特小時候有幸就認識了威廉王子,他們當時拍的照片一直掛在她房間的牆上。

    從家族的發跡史看,凱特王妃算不上社會名媛,只能說是平民起家生意人的後代。在英國對於階級的界定非常分明的國度,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行為模式,說話方式,乃是詞彙的運用。如果不是從小到大貴族學校言傳身教,茫茫人海中,如何能與真愛相遇?首先,他們要有趨同的價值觀、許多相同的興趣愛好。其次,再加上一場看似可遇不可求的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為校友相互間驚鴻一瞥的邂逅。

    由此可見,正確的“窮家富養”應是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大禮物,是寬廣的眼界、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素養,與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有限的家庭條件下,投資孩子教育如同投資“潛力股”,比起買房置地、給孩子留遺產,是眼光更長遠的選擇。

  • 3 # 御風者談育兒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傳統。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量對孩子好一點,給孩子提供相對好一點的成長環境,這符合華人的文化習慣。現在越來越多條件並不優越的家庭正在向子女提供超負荷的物質供養,因此有人感慨,本想培養個印鈔機,結果卻成了個碎鈔機。

    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夫妻兩個都是農民,家裡有幾畝地,靠打工為生。獨子學習成績一般,職業學院畢業後當了海員。他們傾盡全力為兒子在縣城繁華地段買了一套房,冰箱、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而他們自己農村的家裡至今唯一的家電就是一臺電視機,甚至為了省錢,冬天連爐子都不生。

    按照他們的說法,不希望孩子再吃一遍自己吃過的苦,按說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可奇葩的是,這個男孩子就這麼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爹媽的供奉,房貸不管,工資也不上交,出海回來上網、健身、談戀愛,餓了點外賣,每天在新房子裡優哉遊哉,他媽媽下了夜班頂著烈日給棉花打藥,他躺在空調屋裡睡大覺。

    窮人家養出“富二代”,是家庭教育出了偏差。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普遍實行獨生子女制度,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這一代成了父輩祖輩的“掌上明珠”,家裡再窮困,也不能窮了孩子,“窮家富養”,成為流行於全社會的一個時髦觀念,使得他們從小就養成了養尊處優的習慣。

    如今,“小皇帝”們已經長大成人,當年人們的憂慮正在成為現實。近幾年,“校園貸”一度很猖獗,一些大學生為了滿足高消費慾望輕率借貸,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而他們的家庭大多並不富裕。這些學生只要稍有對家庭的一份責任心,就不會透過借貸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是他們往往只想到自己快樂,並不會考慮父母的辛苦。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這些挨窮挨怕了的父母,不讓孩子做家務活,只需專注讀書,而這些不曾也不能吃苦的孩子,因沒有嘗試過勞作的辛苦,會變得好吃懶做,只顧享樂,沒有擔當和不知感恩。

    總之,窮人家富養孩子,只會培養出白眼狼和啃老族,只能會讓家庭變得更窮。

  • 4 # 一友良言

    窮家富養只是一個重要原因,還有溺愛,過度關注,不幹家務,是非不分等,這些都能夠使孩子成為一個所謂的巨嬰。二十幾歲了,啥也不懂啥也不會幹,以我為中心考慮所有的問題,很難融入社會。從而毀掉了一個孩子。巨嬰的產生,家長應該負主要責任。另外,巨嬰本人等也有一定的責任。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杜絕巨嬰的產生,使每個孩子都能正常順利的成長,長大成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 5 # 平安幸運10

    這種現象相當普遍,不管是家經濟條件好與不好,孩子要啥給啥,甚至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我的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先說一個歲數大點的,我家族的兩個侄子,從一出生,是個男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把這個孩子當成“皇子",享受特殊待遇…久而久之,把孩子慣的沒樣,一個還好,又來小弟,又是那樣養…現在兩個孩子到成家立業的年令,可孩子一點出息都沒有,哪家女孩能嫁這樣的男孩?父母現在後誨當初的做法,但已晚了…

    這種現象家家可見,不用舉例了,從孩子一出生所準備用品看,太全了太多了,一個孩子,五個孩子就用不了;孩子吃的,啥貴!啥是名牌就用啥;孩子一上學,爺爺奶奶接爸媽送…凡是孩子吃的用的應有盡有…到孩子大了,不知道錢還需掙,用就跟爺爺奶奶父母手中拿…甚至離開家,孩子如何生存呀…

    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為了下一代!為人父母該醒悟了!想一想!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生活本領!扶著走!鬆開手,讓孩子自已走!別再害自已親身骨肉了?

  • 6 # 想交朋友731

    謝謝邀請。是啊,在現實社會上,許多家庭的經濟來源都是靠上班或打工所得,反而把孩子嬌寵的一點擔當、一點責任也沒有,只是一味的寵、慣,要啥給啥,要星星不敢給月亮,這樣嬌慣的結果就如同“養了一頭豬”,二十多歲了什麼也不懂,只知道花錢,玩遊戲,稍不如意,就立即暴力相向,啃老族、暴力群、小殺人犯便由此而來,這是一種社會現象,家庭的悲哀,做父母的悲哀!

  • 7 # 人生如詩14

    我的家是比較貧困的家庭。幼年失去母愛,父親總覺得虧欠自己的孩子什麼,從來不申斥我們。而我的姐姐和弟弟對自己的孩子與我父親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孩子很大了,姐姐還給她繫鞋帶……弟弟的孩子從小身體不好,弟弟更是什麼都不讓她做,上高中了,還要爺爺去接。長大後能勉強工作,回家任何事都不做,孩子也是父母給帶……

    更有甚者,我的內弟也是普通工薪階層,孩子因為不接受社會快30歲了還在家待著……

  • 8 # 我高興18

    毀掉孩子最主要原因不是富養而是溺愛。都說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為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學習條件並沒有錯,錯在重養輕教。過去老輩人曾經有一句話:容雞上灶容子不孝。子不教父之過。現在不少父母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往往解讀成學習成績不能輸,掌握才藝必須多,因此為孩子報很多課外培訓班輔導班,卻忽略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這不利孩子健康成長。

  • 9 # 獎勵特別

    窮家富養說白的是窮家慣養,就是家裡雖然窮點但是孩子要什麼總想辦法給他,生怕孩子受不了被別人看不起。

    什麼都慣著孩子,最後長大了,家裡再也無力給孩子想要的東西,比喻車子,豪宅。最後孩子還怨恨家裡。

    有人說女孩要窮家富養,但是很多卻變成嬌生慣養,沒有小姐的命卻得小姐的病。

    所以不能老想著富養,而是要有教養,才能成才。

  • 10 # 泠子英語

    窮家富養如果是精神上的富那是對孩子孩子成長非常有利的。可在中國,很多父母往往是物質上的富養,哪怕再窮孩子不能委屈吃穿用都是給最好的,新聞裡就有不顧家庭經濟逼著父母買蘋果手機的孩子,我們常常說孩子出現問題絕對是家庭教育出問題了。毀掉一個人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物質上無條件滿足事事包辦,多少孩子毀於父母的無知的教養方式,周圍這種例子非常多。

  • 11 # 馥郁幽香

    窮家富養,大多認為是家窮卻嬌慣,這確實會毀了孩子。如果正解,窮家更應該富養,本來起跑線就不一樣,讓他和別人競爭,就更要好的家教、儘量提供好的學習條件,儘量給孩子拼搏的機會,反正是光腳,沒傘,那就光腳快跑,野蠻生長!

  • 12 # 國學興道場

    這個問題我不直接回答,我只能告訴如何培養孩子,感覺才是最最最好的老師,沒有之一。

    你所給予的為他好,都是你自己覺得的,真的我們該問問我們的孩子他需要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道,父母一定別把孩子帶偏了。

  • 13 # 柴文燦

    我特別愛孩子,女兒被我寵的沒樣子了;一放下就哭,非得讓我抱著她悠著睡覺。大點了,看電視要坐在我腿上。打針一哭就喊爸爸。鄰居老大爺說,“筷頭出逆子,棒頭出孝子”,孩子不能太寵著。女兒有了兒子,寵的更厲害了。孩子沒出生就先買了各種玩具,嬰兒車,幼兒腳踏車,電動汽車,摩托車,還有小遊泳池,花了好幾萬。女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兒子說買,小到幾十上百的玩具,大到上千的直升機,電子寵物狗,有求必應。最過分的是,孩子都快一米六了,只要有空就要抱著轉一轉。十歲的外孫了還不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如今在紐約上中學,十五歲的他一米八幾的個子,一百七八十斤體重,學習還好,就是很任性。經常吃外賣,不好好喝水,天天離不開可樂。雖然智商還可以,獨立性很差。我曾經勸過女兒,不能這樣慣著孩子,可是無濟於事。只能聽天由命了。但願外孫能體諒父母愛子情深,能學有所成。

  • 14 # ZBS楓志

    個人觀念,用我自己的眼睛看

  • 15 # 偉心透明

    我所喜歡的生活模式是,窮堅志而勤快,生活樸素,奮鬥不止。窮有千富,當食一面而不易。

  • 16 # Hy_007

    想讓孩子具備什麼,自身請先擁有。

  • 17 # 碧伶居士

    現實證明不了什麼,因為現實充滿了幻象。

  • 18 # 常常學

    現實證明毀掉孩子的方法之一是窮家富養,過於溺愛,百搬遷就,使孩子從小養成不良習慣,躺在百搬依賴的溫床上,見不得Sunny,經不起風雨,溫窒的花朵很快就會凋謝。須知,父母在時會盡力照顧他,父母不在時他怎能自立於社會?因此窮家富養表面是愛孩子,實質是毀掉孩子!

  • 19 # 晨曦在雲端看悟空

    窮家富養養的是精神品格,不是錢堆的物質!

  • 20 # 王家的大娘子

    “窮家富養”?有的人家說的“富養”是“學富五車”的“富”是養知識,養教養,養能力,而有的人家的“富養”是“富貴”的“富”,是“嬌生慣養”只“富養”享樂、懶惰,“富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奉行的是“拿來主義”,而把最最重要的“學識、教養、努力、勤懇……”等美德丟掉了。試想一下,這樣的“富養”能不毀掉孩子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教師適度地體罰一下學生有何不可?玉不琢不成器!你贊成這觀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