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範小王子
-
2 # 靈爽心語
父母的愛是無法超越的,子女在在他還沒有子女的時候,他根本就理解不到父母的愛,他只會覺得父母不給他自由,父母只會罵他,他要什麼父母就應該給。
我記得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他快三十了平時都是花父母的錢,那天他和我們一起討論子女的問題,我們說以後還得給子女賺錢結婚買房用,結果他說他兒子會有出息不需要他操心,不會讓他掏錢結婚買房的,我們只是笑了笑,你想想你自己快三十了還花你父母的錢,你卻想著自己子女不會花自己的,怎麼可能。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很高,然而子女卻對自己的子女期望高,有事情從不想想和自己的父母溝通,遇到什麼事就知道埋怨父母,有的甚至家境不好也怪父母,那自己本身咋沒想過自己努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
所以因為他的心思和愛已經全身心投入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女,所以對於父母,那十分之一就是父母身體有樣的時候多多照顧一下。
-
3 # 餘生有你都是晴空
孩子對父母的愛與父母的愛相比較,不用說這其中的差距之大可以自己好好感受一下。
都說不養兒不知道父母恩,我覺得結婚生了孩子的人都不會反駁這句話。當我們當了父母以後更能深深的體會到自己對孩子的愛,總是覺得自己還不夠愛孩子,還要給他更好的。而與此同時父母的關懷你也已經是無心關注。你只知道你做了爸爸或是媽媽,你要每天好好愛自己的寶貝,不能受一點委屈。你可曾注意過你的父母也是一直在這樣守護著你,守護著你守護的寶貝。不論我們長到多大,只要父母在,我們總有機會回到小時候,因為在父母面前我們總是可以為所欲為,所有的情緒都不必壓抑。
父母的愛深似海,父母的恩無以報。同為父母的我們是怎麼包容和溺愛自己的孩子的,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但是又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去傾聽父母的“嘮叨”。我們一直都認為父母整天就是嘮嘮叨叨,可曾想過這是我們最不在意卻是最珍貴的話語。
把對孩子的愛分十分之一給父母,父母會多麼高興,結果會令你吃驚。
-
4 # 月歸西山
從呱呱墜地,到上學,到畢業,到就業,到成家,到生子,再到哺育下一代,父母爹孃傾注了一生的精力,而子女對他們的付出不足萬分之一。不信,不信你就想想算算。
-
5 # 雲中雨燕
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父母會把所有的愛給自己的子女,有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子女不吃,愁的,都吃了,反而高興, 把最好的教育給了子女,經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把能力範圍內最好的衣服給子女穿,而子女不是不想給父母全部的愛,是因為當今消費高,掙錢能力有限,自己買房買車,有的工作在農村,想進城,有的在城裡工作,想進步,不光託人辦事,最起碼還要有足夠的錢,子女上學,壓力真的太大,我覺得現在作為子女的,在父母遇到困難,第一時間趕到的,逢年過節回去陪伴父母的,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問寒問暖的,成家立業不在拖累父母的,已經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了,很多人恐怕連這些都難做到。
-
6 # 活捉一隻仙女
每個人都有兩個身份,即使現在不是以後也會是,就是為人父母和為人子女。子女對父母或者父母對子女,絕大部分人看待子女確實是比看待父母重,但是這個應該是十分之八吧,十分之一我是不認同的。做為父母的可能看到這句話會覺得不公平,但是回過頭來想想,誰不是這麼過來的呢?如果只剩下最後一口吃的,大部分肯定是先給孩子吃,再給父母吃,最後是自己,而父母肯定是捨不得,也是要留給自己的孩子,就是我們。有一句話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親對子女的愛,這句話既心酸又讓人心疼。
-
7 # 王年平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世上的愛,唯獨有二種愛是真愛,最愛,無比的愛。
一是父母與子女的愛。
二是夫妻間的愛。
這是世上最親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發自內心的愛。
先講父母對子女的愛,當孩子出生從小不能自立,就需要父母的關照,步步操心,小孩淘氣,稍不注意就易了碰磕。父母又年青,精力旺盛。孩子需要呵護,父母又有能力,所以就顯的父母對兒女付出多。
當孩子成人後,父母的關愛就明顯的沒有兒女小時侯的關愛多啦。
後講兒女對父母的愛,當父母八十歲左右,兒女也近六十歲了。身體,能力也差了點。但兒女對父母的孝心是永存的,不可質疑。
但決不能要求兒女,用怎麼照顧他們的子女的標準來照顧父母。
你想兒女們照顧他們的孩子時,正是年青力壯,能力強。可現在兒女們己近六十歲,怎能相比呢?
再說愛應該是不求回報的,愛不是等量交換。
萬不能說兒女對父母的愛沒有父母愛他們的十分之一。
-
8 # 生活錄透攝1
這種情況,不是有人說的,而是古人們已經完成、今人們正在完成的事實,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這種事實的存在,是人的天性、本能以及社會文化背景造成的。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身體內流淌著父母的血,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愛護,就好像本能的愛護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一樣,無任何條件的,不求回報的。不僅人類如此,動物也是一樣,“虎毒不食子”、“舐犢情深”,說明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就是一種天性,一種本能。
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思想,加之近40年來計劃生育造成多數獨生子女家庭,更是拿孩子當成寶貝養,父母把愛都給了孩子。
再看孩子對父母的愛,當孩子沒有成年的時候,童年是他享受父母愛的時候,青少年是生理叛逆期,只想掙脫父母的管教,長大後結婚生子,把愛都傾注在自己孩子身上,無暇顧及父母,待父母老之將至,能床前盡孝就算回報父母了。
正如汪國真的詩說的 “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
-
9 # 福塵兒
我不認可這句話!
兒女從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他就在享受"父母的愛"。從胎兒時期一直到長大成人之後,都在享受"父母的愛"。
父母在有兒女的那一刻,就在不斷的照顧著兒女,吃飯怕燙著,穿少了怕凍著,不願看到兒女受到傷害。甚至有的父母看見,孩子磕著,碰著,父母也會怨恨自己半天,怪自己沒有照顧好兒女。
父母從兒女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他們就在給予兒女"父母的愛",從胎兒一直到長大成人之後。這種"父母的愛"就沒有間斷過,他們只習慣了給予,從沒想過得到"兒女的愛"。有什麼好東西都記掛著兒女。
但是,同樣的,兒女在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們也在給予父母"兒女的愛",只是這種愛,很難理解。比方說,當孩子很小的時候,看到父母受委屈,他就會哭,會流淚。他也知道為父母傷心和悲慼。在兒女長大的過程當中,他們都在給予父母"兒女的愛"。比方說,有個好東西好事情都知道先告訴父母,他知道父母知道後肯定會開心,這也是"兒女的愛"。當父母再次受委屈的時侯,他會去安慰父母。當父母受欺負的時候,他也敢站出來,甚至說:"長大了給你們報仇"之類的傻話,這也是"兒女的愛"。再比如"白寶山被捕時,他準備朝警察開槍,這時看見了自己的母親,而沒有開槍"這也是"兒女的愛"。
愛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而不是物質層面上的。
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在愛著兒女,兒女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父母。
兩種愛都是一樣的無私和偉大!!
-
10 # 使用者1242188364479
不是有人說,事實就是這樣的,父母疼子女是無限的,而子女疼父母是有限的,作為父母也是能理解的,因也曾兒女過,所以一代一代就是這樣往下傳的。
-
11 # 藤椒小朵朵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一部分年輕人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與生俱來的權利。卻不知道進行愛的反饋。認為父母平凡,沒有給自己更好的條件。但這些年輕人不知道他平庸的父親也曾是一個追逐夢想的男孩,市儈的母親也曾是一位怕黑,怕蟲子,會掉眼淚的小女孩。
都是從年前時代走過來的。他們可能對父母給的愛,只有享受卻沒有反饋。等到他們結婚生子以後,有了自己的孩子,才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歡愉和責任。慢慢的帶大嗷嗷待哺的寶寶,從中會體會到自己父母的不易。慢慢的會反哺父母對自己的愛。
很多時候,愛是被動的。慢慢也要教會孩子愛父母,愛生活的能力。不能只接受不付出。
孩子慢慢長大,讓孩子們慢慢學會愛別人,也愛自己的能力。兒女不知道反饋對父母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給予的太多,讓孩子覺得習以為常。父母和孩子都是慢慢磨合的。做一個成熟的父母,教會孩子愛的能力。
-
12 # 高靜68754888
因為兒子、女兒結婚了,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美滿的還可以顧及父母,如果是生活不順,連一點都顧不上父母。我的兒子考上大學就開始漸行漸遠。連十分之一都無有
-
13 # 使用者3655681280454
這個沒有標準,這要看年代,50,60年代的人吃過點苦的人這代人應該對父母還是有點良心的。而我們下一代80,90後就差遠了,他們只會索取,相當自私,不論男女,未來可以予見有十分之一的回報就算好的,所以說我不抱有很大希望回報。
-
14 # 使用者2704696927346
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是把無私的愛給孩子 而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對父母的愛都不可能也是無私的 但對他們的孩子會給予無私的愛 就這樣一代一代往下傳
-
15 # 吉祥一家y龍
兒女回報給父母的愛1/10可能少了點,應該有1/3吧,個別極端的現象暫且不說。一個孩子在沒結婚前,全部的愛是給父母的,不管多大的孩子一進屋都說:我媽那?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這種愛就分化了,差不多一半的愛給了孩子,因為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一部分給愛人,一部分給父母。還有就是中國的父母給予孩子過分的溺愛,大包大攬,這也與老祖宗的傳承有關。
回覆列表
恐怕有的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吧。父母高齡真達到最後不能自理的十年,有多少人能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父母?能做到的就算孝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