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ChenSheng45065626

    國家女隊一線選手朱雨玲陳夢劉詩文孫穎莎目前使用的球拍都是斯蒂卡碳素45,可以參考選擇,套膠正面狂飆三,反面蝴蝶t05或t64,防守進攻皆可以!

  • 2 # 拆吶格瑞特

    不知道您想問什麼。如果是不知道去哪配的話,告訴您,直接去專業的乒乓球用品店配,如果不知道價格的話請參照上一條去店裡面諮詢您需要的品牌和型號,如果想知道您該配什麼型別的底板和海綿膠皮或者套膠的話,那您是不是應該先把您的打法,打的是業餘還是專業,以及預備資金說一下?這樣別人才能回答您這個問題。

  • 3 # 乒乓雜誌

    題主說的問題比較籠統,所以在這裡,也只能給出乒乓球拍,底板和套膠搭配的一些大體思路。如果從業餘愛好者的角度來看搭配乒乓球拍的話,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幾點:打法風格、重量、價格區間。

    1、打法風格:首先要明確的思路是,我們常說的取長補短這個思中,在乒乓球拍的搭配上,本身是補短,對於個人的風格也是補短。怎麼解釋呢?就是底板和套膠是一個互補的過程,搭配好的球拍和個人打打法風格也是互補。比如底板本身比較硬,所以在搭配套膠時就需要考慮到容錯性,搭配硬度稍低一些的套膠。如果底板本身軟,則可以選擇硬一點的套膠,來增加球拍整體的剛度,提升擊球的質量。硬板加硬膠的搭配,雖然看似進攻能力強,但失誤會過多,軟板加軟膠看似好控制,但進攻的殺傷力又太過有限。

    回到個人的方面上看,如果打法比較兇猛,進攻能力強,不妨嘗試控制能力更好的球拍搭配,提高自身的命中率,反過來如果控制能力強,但是力量有所不足,就需要進攻威力大一些的球拍,來提升殺傷力了。

    2、重量:這也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每個人對於重量的敏感程度都不同,而直拍選手對於球拍的整體重量又特別的敏感,所以在搭配球拍時,以底板為主體,參與個人對於重量的要求,進行套膠搭配。我們中國人喜歡下手用狂飈,在底板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反手的套膠就是需要兼顧性和重量,對於整體的重量進行微調了。

    3、價格區間:乒乓球底板和套膠琳琅滿目,有著多達數千種,價格區間也從幾十元錢到上千元多不等,在自己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範圍內,選擇效能最好的器材是比較合理的。一般來說,專業的乒乓球器材和價格之間都是正常的正比關係,價錢越高,效能越強,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水平初階的愛好者,其實沒必要對於器材一步到位,因為越貴的器材,往往會強化效能中的某一點,在還沒弄清楚自己打法風格的時候,盲目選擇貴的球拍反而得不到好效果。

  • 4 # 廣西大學的小豬佩奇

    這個問題是看個人打球風格來決定的吧,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正確答案。有的人覺得球拍膠片越貴越好,其實不是的。關鍵在於你要了解自己的球風,球拍的型別,透過不斷的嘗試搭配最後找到屬於自己那塊配置。(我是屬於防守穩健型的人,我底板是光微子正手省狂反手64)

  • 5 # 愛球座談

    首先,你要確定自己的打法,以力量撞擊作主要進攻手段的為快攻打法,以磨擦產生強烈上旋作主要進攻手段的為弧圈打法。快攻適合用力量大、球速快的七夾底板或者碳素底板,而弧圈打法適合用吃球深、控制好的五夾底板或者纖維底。一般初學者建議只使用純木,因為純木對鍛鍊良好的手感很有幫助。

    樓主你雙面顆粒,這種打法在球館裡也很少見,因為顆粒打法雖然怪異,製造逆向旋轉,對方不適應的話是輸得很難看的。但顆粒由於觸球點不平整,自己在控制方面也很困難的,遇上一個適應顆粒的老手(不是高手),習慣了這些怪異旋轉就不會怕了,就算他不進攻,你自己也很難把球控制好,自己就丟球了。所以,建議最起碼有一面是反膠,否則你就會完全失去控球的先機。

    打顆粒的話,最好用一塊厚實硬挺的底板,一來顆粒極少可以發大力,只能借對方的來勢彈擊。二來硬挺的底板觸球時內陷較少,可以減少顆粒擠在一塊不好控制的尷尬。

    綜上分析,建議樓主用一塊厚實硬挺的七夾純木底板。初學就不要用玫瑰7之類的高檔貨了,500元以下的可以選擇斯蒂卡的CLCR,阿瓦拉的P700。300元以下可以選擇多尼克的奧恰洛夫。100元上下可以選擇世奧得的藍悅、銀河的U1等。

  • 6 # 淡淡d開始

    主要取決於你的打發和技術特點,水平高低也決定了你用的球拍的要求。對於初學者來說,選購一些基礎的純木地板會比較好一些,容易練手感,然後配的膠皮也適當的軟一點,或者容易脫板一點的套膠,初學者發力都不是很好,更多的聯絡來自於借力,所以說軟點的套膠容易控制,容易上臺。

  • 7 # 青峰乒乓教學

    首先握法有橫拍打法和直拍打法,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

    底板大多數分為純木底板和加碳底板,太細緻的內部結構理論就不說了,完全是靠自己多年訓練得出的感覺。有空心底板和實心,並不是全空心,而是拍柄處內部有一部分空心,這樣的拍子會使拍頭重量較大,出球力量更大,但並不是球拍重量就一定會輕。

    純木球拍個人認為比較好發力,且手感好控制,適合初學者用。加碳的底板觸球較硬,特別是新拍,那叫一個難打,對力量的要求較高,個人感覺中遠臺對拉時後勁足,也要看個人本身的力量。以前沒有退役時用的是斯迪卡紅黑碳王,現在不用這個了。

    膠皮上看個人選擇是正常弧圈打法還是顆粒打法,弧圈就是兩面反膠,也是最多的選擇,業餘的顆粒多一些,玩一下而且自己研發自己的套路也是很有意思的,說一下顆粒的選擇:正膠、生膠、長膠。

    正膠顆粒最大最扁,特點是球速快且微沉,要求使用者動作小,收小臂速度快,觸球時多是打擊少摩擦,甚至不摩擦。

    生膠顆粒略細長,特點是對上下旋的控制,這裡真的要多打才能感覺出來,球的路線飄忽不定,不瞭解的話打起來非常噁心。

    長膠顆粒最細長,在乒乓球中,長膠一般是削球選手使用的,近兩年削球用生膠的也慢慢變多,這裡看業餘愛好者的喜愛了。

    反膠最為普通,雖然沒有其他顆粒膠皮的套路打法,但反膠卻也能剋制所有顆粒膠皮的。

    底板初學者有729、拍里奧、銀河這些的,膠皮正手729、狂飆都可以、反手729就可以了,這是最基本的,狂飆要38°

    會一點的可以有:底板斯迪卡cr、紅cr、oc這幾個比較多,其實斯迪卡系列和蝴蝶系列500元之下的都可以,膠皮正手狂飆、天極,反手多尼克、紫尼、大巴、挺拔、尤拉,大巴比較貴,只是玩玩的話不怎麼建議,另外大巴64型號和05型號真的很好用

    再往上的話,玩玩就沒必要了,專業隊員會根據自己的技術、力量、速度、旋轉、手感等來選擇自己的球拍。

  • 8 # 百姓體育

    其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只是有條件的人會非常較真罷了。

    有興趣,又有條件當然可以“喜新厭舊”,可以不顧一切選擇自己心儀的球拍,這也無可厚非。但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球拍才最重要。

    不同效能的球拍有很多種,有的軟一點,有的硬一點,有的彈性大一點,有的彈性小一點,有的更結實耐用一點,有的更漂亮一點,有的便宜一點,有的貴一點。

    就像並不是貴的就更適合你一樣,不問價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才最快樂。所以瞭解球拍的同時還要了解自己。比如我經常退臺防守,甚至把比賽打成削球,所以我選擇比較偏軟一點的球拍和套膠,這樣容易控制球。

    其實選擇好了球拍還要選擇套膠,套膠可以彌補一下球拍所不能滿足你的需求,所以選擇球拍不需要那麼較真,新球拍適應一段時間也就得心應手了。

  • 9 # 乒乓臺

    首先,您提到的“乒乓球拍”一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定義。廣義上的乒乓球拍應該是一支完整的乒乓球拍,即包括底板和膠皮。狹義上的乒乓球拍應該是指乒乓球底板。對於選購乒乓球拍,應當以效能均衡為優,就算世界頂級選手們的球拍效能也是相對均衡的。貴的乒乓球拍各個維度的效能雖然強大,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所以千萬不要迷信貴的器材,自己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一支底板,我們衡量它的指標不外乎:厚度,重量,材質,層數,拍形,以及一些個人喜好的細節。下面我們從這幾個指標來分析一塊底板是否符合自己的球風和技戰術打法:

    1、厚度對效能的影響:

    簡單來說越厚的底板剛性越大,越薄的底板手感越通透。厚的脫板快,適合撞擊,因此更多見於快攻選手,薄的吃球深,旋轉好,受到廣大弧快選手的追捧。

    2、重量對效能的影響:

    重量越重的木質密度越大(相對而言,除了材質,脫脂工藝也會影響重量),密度大的木材強度就高,形變小,脫板就會快。擊打發力效果也越好。

    3、材質對效能的影響:

    此項要和厚度結合著看,軟而薄(5.3-5.6)的多為弧圈型/全面型底板,硬而厚的(6.5以上)多為快攻型底板,5.7 -6.5之間的厚度是快攻結合弧圈打法比較常使用的厚度,越薄越偏弧快,越厚越偏快弧。

    4、拍形對效能的影響:

    此項對直拍選手影響明顯些,如蝴蝶王的拍型就是明顯的圓拍型,擊球的甜區比較集中,適合撞擊多的打法。發力回球比較隱狠。

    找到適合自己的底板後,套膠就會相對更容易選擇。正手一般會比較推薦狂飆,狂飆作為粘套無論對訓練中練習摩擦,還是比賽中拉弧圈球都有很大的幫助。反手套膠的話,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技戰術水平相應選擇澀性膠皮,澀套能更好打出反手的速度,加強反手的撞擊發力。

    建議您結合自己的打法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球拍,如果就是隨便玩或者水平不夠高,選擇貴的球拍可能也會打不“透”,發揮不出球拍應有的效能。而且除了底板和套膠,刷什麼膠水,是否灌油,都會影響擊打手感。只有熟悉了自己的打法再去選擇一副適合自己戰術的球拍,這樣相信才是最適合您的。祝您早日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球拍!謝謝!

  • 10 # 乒乓網

      500元的橫拍配置可考慮以下方案:

      外接纖維的選狂瀾,手感通透,彈性好,速度快;純木的用斯蒂卡CLCR,底勁足,速度快。

      這兩款底板都不調膠皮,正手省狂39度,或者天極三;反手多尼克S2或X2。

      500元的直拍配置可考慮以下方案:

      左推右攻純木可以用CL,纖維板用狂瀾。

      正手配斯蒂卡氧氣單元M,速度快,手感控制也不錯,反手貼一塊天翼襯板就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調皮搗蛋後,你們被父親都用什麼“武器”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