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為什麼要更換
-
2 # 託尼米曼
上交根本不能算金融名校,金融是新設定的專業,在金融行業內人脈淺。清華兼併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院,原來的那些畢業生與人清華沒有什麼淵源。
-
3 # 李煥龍
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以下無金融這話毛病大了,北京大學就不說了,其他三校你叫人大、中央財大、對外經貿大學等多所高校情何以堪?
金融學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下的二級學科,根據國家教委第四輪學科評比,應用經濟學(金融學)第一檔為A+,三所學校霸佔,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第二檔為A有對外經貿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等幾所大學。第三檔為A-,有十幾所學校,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到第九檔C-,沒有看到上海交通大學的身影。
金融學是熱門專業,二級學科都蓋過一類學科應用經濟學了。名校開金融學的多,不是名校,譬如各地的財經大學也開金融學,水平也很高,也值得各位考生學習。
-
4 # 老胡要努力呀
因為有鄙視鏈 最高階的金融這話沒毛病 不過一般誰又會說自己是做金融的呢 說自己搞金融的真的很撈。。。
-
5 # Thintimes
第一檔:北京清北,上海復交
第二檔:北京人大,上海財大
第三檔:北京央財,貿大
第四檔:廈大,南開,武大,西安交大,東北財大,南大,中南財大
第五檔:地方強校,比如江西財大,浙江工商,上海對外經貿等
-
6 # 沙雕人生歡樂多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有實驗班和普通班吧,實驗班都是一些尖子生,普通版, 顧名思義,都是成績平平的學生。
但是那時候我們老師也經常跟我們說:三流的學校裡也有一流的老師和學生, 一流的學校裡也有三流的老師和學生。 所以,很多時候,其決定作用的不一定是那些客觀因素, 我們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 不管再什麼學校, 只要你喜歡的專業, 就去選擇, 去堅持,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 只要你想, 總會擁有, 加油!
-
7 # 零下R
我是學金融的,二本,當時選的時候聽說那個學校金融比較好。想想,當時覺得好是因為一個是覺得找工作比較好找,萬金油嘛。二是,當時會覺得金融=金錢。窮的選擇。
-
8 # 陳嘉鋆CFA
首先,是固有思維,金融,和錢打交道,來錢快。
第二,金融的媒介就是錢,你不像做東西,要把東西賣了換成錢才有收入,金融的“東西”就是錢,少了一步轉換。
第三,有的學就不錯了,清北復交也不是這麼好考的。還有麼就是一些學校,雖然級別不如清北復交,但是專業類院校還是可以一拼的,舉個例子,比如上海財經大學,或者華東師範大學的數學系等等,或者北京的中央財經等等。
注意我並不是在把這些例子和清北復交去比誰更牛逼。我想表達的是,這些例子中的學校和專業,在學成之後進入金融行業,也是可以一戰的。
至於普通院校,學了金融去到市場中,至少比啥都不懂強,而且學歷雖然是很重要的,但並不是全部,普通院校出來的,甚至其他專業的後來轉去金融,也都不是沒有。其中做得好的也並非不可能,只是比較難。所以不管院校好壞,擋不住就業前景更香,當然現在上層也在努力的規範化金融市場,野蠻生長積累了太多的風險(比如P2P這種,你懂的),金融的路,不管是學生還是市場,任重道遠。
-
9 # 呈昀
多數人錯誤的認為做金融就能賺大錢,這也是那麼多人選擇學金融的原因。金融是與錢打交道的行業,但是絕大多數人在入了行業才發現實際上自己就是個銷售。
學金融是以今後畢業做金融為目的的選擇,期望在大學打基礎,畢業後進入金融企業。那為什麼很多人學金融呢?主要是每年公佈的行業平均收入中金融總是高居前列,長期下來,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會以未來就業企業的收入高低作為自己選擇專業的參考。
平均收入讓非行業認識錯誤認為金融行業收入高。不走到金字塔尖,你就是平庸的普通人。平均數的概念坑人不淺,表面上看似金融行業收入高,但實際上結構極不平均。我舉個例子,我過去在某券商分公司任副職,因為企業是上市公司的緣故會公佈平均薪酬,那年行情不錯所以全公司的平均年薪50幾萬,但我非常清楚我們分支機構的員工收入,多數人底薪三千所有,加上績效和提成收入多數人在5-8萬之間。平均數高的原因是公司高管的收入極高,當年總裁年薪3000萬!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行業收入雖然真實,但集中在金字塔尖的精英佔據了絕大部分,如果你不能成為塔尖上的人,那麼你的收入就很一般。
我在金融行業做了20年,毫不誇張的說金融行業裡超過8成做的是銷售。我列舉下部分金融行業的例子:
銀行:
銀行的員工幾乎人人都有存款任務並且任務量很大,過去是金飯碗,但現在早已是藍領。辦信用卡的銷售、存款的銷售以及金融產品的銷售佔據企業員工近八成。
券商:
這個比銀行還恐怖,全員銷售!總經理都背任務,股票客戶與銷售基金是業務常態,公司90%都是銷售一點兒也不過分。
保險:
95%以上是銷售,可能我說的數字比較保守。
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通常在我們心中是比較高大上的金融企業,但也同樣都是銷售。很多工科博士進入基金公司本以為可以透過模型運作基金,結果一樣成為銷售,只是面對客戶全體不是散客而是機構。
其他金融行業企業無論做什麼,只要涉及產品那麼銷售佔比必然超過80%。多數都是民工,只不過是做金融的民工。
-
10 # 子歆投基說理財
1.首先很直白地來說,金融行業直接跟錢打交道,是來錢比較快的行業,當今社會也能提供很多很好的就業機會,這就吸引了很多人報考金融行業。
2.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都是國家非常非常有名的學校,能夠考上的不是萬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了,很多人考不上這麼有名的學校但是又非常想學金融專業,所以就退而求其次選擇不太知名的學校就讀金融專業了。
3.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在我們國人的固有思維裡面是比較好的比較穩定的就業單位,也是很多人有是心之嚮往的。能想明白為什麼很多人這麼熱衷於報金融專業了,哪怕是不好的學校的金融專業。
俗話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基礎是非常重要的,金融行業待遇比別的行業好這眾所周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考不上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的金融行業也要去不知名的學校學習金融專業了。
-
11 # 支付圈熱點
只要你肯學,自學都能成才,現在的書籍也好,網路查詢也好,各種知識無所不包。
如果你不願學,不肯上進,再好的學校也沒用。
不單是金融專業,任何專業都是一樣。
-
12 # 雜談金融
那人家普通高校、二本、三本院校既然有這個專業,當然就會有人就讀唄。
“清北復交以下無金融”的意思,泛指的是金融行業屬於高門檻行業,一方面需要有頂尖高校畢業的背書,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頂尖金融類機構對於人才要求的苛刻。
確實,我國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在招聘要求上,是很苛刻的。像一些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的總部,在招聘一些特殊崗位時,往往要求應聘者的第一學歷為國內985、211院校本科金融專業學歷,且最低學歷為碩士以上學歷。
但是,金融行業,不光是那些集團總部高大上的職位,與金融行業有關的職位還是非常多的。而且,大多數金融類職位對於學歷的要求,並不是那麼高。
比如說券商,總部的投行、保薦之類,對於學歷的要求很高,對於能力的要求也很高。而對於券商分支機構,像地區營業部裡的客戶經理、經紀人,往往具備本科學歷,甚至大專學歷,就可以入職。
再比如銀行,銀行的總行各部門對於應聘者的學歷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對於分支行的大堂經理、客戶經理之類的崗位,往往只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即可。而對於那些信用卡中心的銷售人員,有些甚至都不做學歷要求。
保險公司也是一樣。
你不能說,這些工作就不算是金融類工作了嗎?不能吧。
而且,儘管普通高校的金融畢業生,無法應聘那些高大上的金融崗位,但就算是普通的金融類職位,在傳統思想中,也是很好的工作,照樣有很多人擠破頭的想要進入。
而且,就算畢業後不準備做相關的工作,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對於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最後,對於那些在普通高校學習金融專業的同學,我們給出一些小建議,供參考。
不要自暴自棄,覺得自己的未來就業很渺茫,其實還是有很多金融類相關工作可以做的。不要眼光太高,你和那些頂尖高校金融畢業生差的,往往不僅僅是學歷。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如果對未來有所計劃的話,其實還是有很多可以在本科階段完成的金融類證書的,或者提前準備考個心儀高校的研究生也好。 -
13 # 貴格教育
很多人都說:炒股票的散戶是韭菜。。。為啥大家還在炒股
況且清北復交以下無金融這句話有點過於絕對,還有很多不錯的學校金融專業很出名的,而且整個市場對於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這幾所學校是滿足不了社會需求的。
-
14 # 燕園終身學習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敬請關注。
關於金融,確實流傳著不少說法,“北清復交之下無金融”,這個說法是有的,不過這是一個很“高階”的說法,是指要學金融專業,最好到北清復交這種頂尖名校去學,才能學到真本事,才能進入高大上的金融機構工作,也才有好的“朋友圈”,最終,才能大有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金融圈流傳著一個更廣泛的說法:西財之下無金融。意思是,要學金融,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就是底線了,這個其實是結合學校名氣、實力與專業實力,從就業的角度來說的。從專業實力看,西財金融是比較強的,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但學校整體實力一般,綜合來看,金融專業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還不錯。但如果再往下的學校,金融畢業生的認可度就差了。
(西南財經大學校園景色)
以上兩種說法,都是基於金融專業的“高大上”來說的,都充分透露了金融專業就業需要學歷背景“高大上”的特徵。其中的原因,是不難理解的。
金融這個行業,總體而言,屬於虛中有實,以虛為主。一方面,高階的金融崗位,比如金融工程類的設計開發工作,所從事的工作比較複雜,需要接受過良好教育和嚴格訓練的人才,才有能力做好,無疑,一流名校的畢業生是最合適的了;另一方面,作為服務性行業,也需要良好的學歷背景獲得客戶認可乃至青睞,所以金融業從業的特點就是高學歷和名校化。
然而,就讀名校的畢竟只是少數人,而金融這個行業的重要性,決定了它的前景廣,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大。
從宏觀經濟執行的角度說,金融是經濟的血液,是將社會冗餘資金聚集起來,然後投入到最佳的資金需求的領域,以此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經濟增長,最終增加社會的總福祉,因而,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成為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關鍵性要件之一。
從學科和專業的角度來說,金融是應用經濟學下面的一個分支,一個很熱門的專業,這是基於其學科特點和對於現代經濟的重要性而言。由於中國的金融行業尚處於初期階段,可以預計,在未來,隨著金融行業的進一步做大做強,需要的人才會越來越多,學金融專業的人才也將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學習金融專業,能進入名校當然是很好的,但畢竟競爭很大,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進去的。如果想學金融,怎麼辦?當然只能是進入非名校了。
由於金融的熱門,加上行業可以預見的廣闊前景,更重要的是,前些年“金融從業人員待遇優厚”的說法到處流傳,受到這種誘惑,很多人對金融充滿了憧憬,很多學生念本科選擇了金融,或者考研跨專業考了金融,使得學金融專業的人數迅猛增加,名校的容納量是很有限的,大部分人也就只能進入非名校學習了。
其實這樣是好事。金融作為一個重要行業,需要多層次的人才,它當然需要大批名校的精英,但更需要一般的金融從業者,名校畢業生固然可以在行業裡發揮較大作用,非名校畢業生同樣也會有自己的位置。學金融,能進入名校,當然是很好的,但即使進入了非名校,只要你喜歡這個專業,喜歡這個行業,一樣可以學好,一樣可以做好。名校不是,也不會是學習金融的唯一途徑。
-
15 # 人文社會學者李新峰
提問者,你把華人民大學置於何處?
金融學屬於應用經濟學下面的二級學科(又叫“專業”),應用經濟學A+高校有三所:北京大學、華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
-
16 # 尚小仙的賊船
北清復交之下無金融這種說法不能說不對,但也不能說對。畢竟金融專業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是北清復交之下無好人脈的話可能更貼近一點。而且金融專業在校期間學習的內容並不全面,只是基本知識與概念,相對細分的知識體系還是要靠工作中與實際相結合以後再完善自身。
學校出身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金融學雖然知識體系相對固定,但也會與時俱進不斷有變化,而且因為金融學知識體系太龐雜根本不是4年大學可以學完的,還是要靠自身在工作中不斷的補充。
-
17 # 天財資訊
這個問題說明:
1,真正的金融是需要智商的,智商不夠,學也白搭。
2,非名校的學生學金融,還是因為有用唄。
一是權貴子女需要這張門票進門,至於學沒學會不重要,實在幹不明白活,還可以幹管理,當行長,經理啥的嘛。
二是說明我們的大部分金融機構還處於低階階段,需要勞工,其實學不學金融不重要,根本也用不上,拿個金融文憑,好歹顯得對口一點,好聽一點嘛。
三是金融這個高大上的專業讓一些不知內情的人心生嚮往,稀裡糊塗就上了賊船,等到找工作的時候才知道麻煩。前幾天看了一個有關中央財經的就業情況報道,竟然就業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多,這個雖然不一定真實,但一個影響力巨大,國內數一數二的專業財經院校尚且如此,其它院校的金融專業可想而知。
回覆列表
很多企業招聘的時候都有個基本框架,或明或暗,比如非985不招,男生優先等等,金融行業也一樣。非清北復交不金融的最開始在參加四大等著名企業招聘學生中流傳,而後就越來越多。可是凡事無絕對,金融行業的企事業單位那麼多,每年畢業的學生也沒聽說幾個找不到工作的,而且金融行業的平均工資一直名列前茅,大家都不傻,當然會趨之若鶩。能考上頂尖學校固然好,其他學校也未必差,更何況讀研、出國留學都有更多的機會獲得認可,謀求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