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陵野叟
-
2 # 沝生夢死
心事細膩,對任何身邊的人很在意,把別人收到的傷害加在自己的身上。我們在《人間失格》裡面可看關於他對世界的看法。在他小時候,他不理解別人的想法,為何要這麼做呢。但他從來沒有自己的看法說出來,而且迎合他人,雖然他這麼做不知道是為什麼,但看見他人高興,他也是很高興的。他是個溫柔的人,不太懂得拒絕他人。自殺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不理解,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無緣無故的傷害自己,他將所有的傷痛放在自己身上。他寫下了最具自己代表性的作品,半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人間失格的意思就是喪失作為人的資格,,生性懦弱的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在他的成長曆程中,遭受著親朋好友的打擊,感情生活的混亂,後來又吸毒,最後他只能一步步走向了墮落之路。
-
3 # 做書
不知道為什麼,提起太宰治大家總要臉一沉,拿出他一生自殺五次的例子,說他懦弱陰暗,小說也寫得特別喪。可是假如非要拿自殺五次說事,那我們也要看太宰治自殺時總有女人陪著一起死。其實,太宰治很有女人緣,不僅在21歲時和酒吧女殉情,和東京當紅藝伎私定過終身,又娶了另一個女人做老婆,接著婚內出軌,還生了個私生女,最後另有新歡,陪他殉情而死……難怪王家衛說, 我很喜歡太宰治,而梁朝偉總讓我想起他。
除了特別招女人喜歡,太宰治的人生也不缺笑點,例如他第三次自殺失敗,是因為上吊時繩子斷了。還有一次太宰治和他的老師井伏鱒二,也是一位日本很有地位的小說家,倆人一起爬富士山,中途老師放了個屁,太宰治把這件事詳細的寫進了散文《富嶽百景》,結果被編入了日本教科書。從此全日本都知道井伏鱒二在爬富士山的時候放了個很有特色的屁。我說這麼多,只有一個目的,我們認識太宰治很片面,說起太宰治,來回就那麼幾個形容詞,陰暗、抑鬱、頹廢,一眼就能看透,特別無聊,一個活生生的大文豪,被我們壓縮成教科書上的一頁紙片人。其實,太宰治沒你以為的那麼慘,他一生不缺女人,而且生於富豪之家,保證了從小就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起點比別人高的太宰治,二十多歲時已經成為日本流行的作家,被文壇肯定。
所以話說回來,太宰治最吸引人的,還是他在文學方面的魅力。雖然是一起並列前三的大文豪,但三島可以說用一生來黑太宰治。在三島還是個普通大學生時,見到了紅極一時的太宰治,三島直接告訴太宰治:我討厭你的文學。當時太宰治像被捅了一刀,然後緩緩地說:可你還是來了,所以還是喜歡的呀。三島當然不會承認,後來還在書裡寫:“我對太宰治文學所抱有的厭惡情緒是異常強烈的。第一,我討厭這個人的臉。第二,討厭這個鄉下人’洋氣十足’的趣味。第三,討厭這個人扮演了一個與自己不適合的角色。”身為都市貴族的三島,不僅特別討厭太宰治這個鄉下貴族來了大城市裝文藝的樣子,也瞧不上太宰治作品,覺得氣弱沒有男人樣,諷刺太宰治應該多洗幾次冷水澡,矯情病就能治好了。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暗中觀察了兩位前輩的恩怨後,總結說:雖然三島由紀夫討厭太宰治,可我覺得三島由紀夫的文章本身就很像太宰治的文章。 儘管我覺得很滑稽,但是不得不說,三島由紀夫是用太宰治的文體來寫東西的。
然而,雖然太宰治的作品位列日本戰後文學金字塔之巔,也是我們研究日本文學的重要物件,但這些光環背後也有相當齷齪的一面。太宰治標誌性名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其實是抄來的。當初太宰治從友人那裡聽來這句後,立刻據為己有,寫進《二十世紀旗手》,但原作者其實是太宰治友人的表弟,一位無名詩人。當無名詩人拿起太宰治的小說,剛讀第一句,就發現自己被人抄襲,據說詩人當時就瘋了,大喊:生命被偷了!害慘我了!最後,詩人申訴無門,深陷抑鬱,氣得離家出走下落不明。可能連太宰治也沒有想到,這句詩反而成了最能概況他的一句。
-
4 # 美國高娓娓
太宰治已經逝世70週年了,但是時至今日,依然在日本有著不同尋常的高人氣。太宰治是日本最重要的現代小說家之一,是日本文學“無賴派”代表作家之一。生平共出版超過約160部作品,並翻譯成20多種文字,太宰治已經不只是一個日本本土作家,其作品在世界文壇也有一定盛譽,而且作品特別受到各國年輕人的追捧。
與太宰治作品表現出的頹廢一樣,太宰治的人生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樣頹廢、無賴。太宰治出生日本名門,但一生卻自殺多達5次,最後也是在39歲的大好年華英年早逝。就如同他在其最知名的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中寫的那樣,他認為自己是“多恥”的。他大學時期就過著頹廢生活,大量飲酒,濫用藥物,對抗家庭,放縱自身。第一次自殺就發生在其20歲,而一般只認為其是因學習成績不佳而使其思想苦悶以致自殺。第二次是緊接著的21歲,是與女招待的情死。不過這次自殺太宰治得救,女方卻身亡了。第三次自殺是因學業掛科,找工作失敗。第四次自殺是在得知妻子與人通姦因而憤懣而起。第五次自殺時整個人已經徹底頹廢,在咯血完成個人代表作《人間失格》後,與情人自殺身亡。那個時候,太宰治已經徹底找不到寫下去和活下去的動力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太宰治卓越的文學才華。他自小就表現出了卓越的文學功底,中學時就創辦雜誌。其作品對讀者有非常強的感染力。很多人都被其作品中深深的孤寂所打動。讀太宰治的作品喜好用女性文體寫作,作品娓娓道來,感覺就在和他對話一樣。
所以,太宰治作為兒子,作為丈夫也許非常失敗,但是作為一個作家,卻是真正給讀者提供了無限的閱讀樂趣。
-
5 # 大悔憶智周
太宰治是怎樣的一個人,看看他的《人間失格》第一句話就知道了。
“這輩子丟人的事實在太多。”
寫完了這本書他就自殺死亡。
因此,首先,他是一個“人”。
知道羞恥,才配稱為“人”。
恥感文化相傳從中國傳入日本,被他們發揮到極致。
感到可恥就剖腹自殺——吃毒藥、安眠藥不至於太痛苦太恐怖不知道嗎?
這還不算,如果自殺不死,站在旁邊幫助的會揮刀砍下自殺者頭顱!
只有對恥辱無情,才能求得光榮?
太宰治自殺五次,最後終於成功,死年39歲。
160部作品,翻譯成20多個國家的文字,中學時創辦雜誌,二十多歲作品流行。
有這些成績,有些人會光榮得不要不要的。
還有一個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自殺的,川端康成。
還有一個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英雄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英雄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卻自殺的,海明威。
因為舊傷復發寫不出小說來了。
有人會說,傻逼。
聰明的人們,你們讓人生失去意義讓人貶值。
你們讓民族蒙羞!
-
6 # 蛋殼燒書
“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太宰治
一生都在嘗試自殺的太宰治,在第五次的時候終於自殺成功,是他三十九歲生日的日子,他的遺體在三鷹的一條玉川上水河上被發現。後來,人們根據他的小說《櫻桃》,將這一天稱為“櫻桃忌”。
這一天是6月19日,許多人會到三鷹市太宰治的墓前放下櫻桃,雙手合十,灑水,進行祭拜。他的作品《斜陽》《維榮的妻子》《goodbye》都有一種強烈活下去的慾望和一種活不下去的慾望,兩種力量在他的作品中鬥爭。
太宰治屬於“無賴派”,無賴是日文的漢子,對人生無可奈何地一籌莫展,一點希望都沒有那個狀態,還有一個“斜陽”。無賴派還有坂口安吾、石川純、織田作之助等人,這些作家也被稱為“下降型”或者“毀滅型”,他們都有著強烈的“叛逆性”。
太宰治就好比深淵,我們面對深淵,沒有底的感覺,他是一個沒有底的深淵。讀太宰治可以看到有人比我們更低,我們就會有所安慰。
回覆列表
太宰治既是文學巨人,也是社會廢人?我認為兩者都是。太宰治的文學,求真!他對文學之美的偏執有點像梵高對藝術,三毛對生活的追求。他們這一類人常常尋求把自己浸泡在靈性的泉湧中。至於酗酒、濫情、藥物成癮、幾度自殺這些都是太宰治求之不得之時的安慰和反抗。所以此處的“社會廢人”也不應帶有貶義色彩。不願面對人世的陳腐與規矩,這本身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啊。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半自傳式小說,小說寫成當年,太宰治投水自殺。你如果先看太宰治的其它作品,特別是《往事》篇、《維庸之妻》篇和《如是我聞》篇,再看《人間失格》就容易理解太宰治和他的《人間失格》了。《人間失格》差不多已成為狂人的囈語了。
作為日本無賴派的代表作家,太宰治一生嘗試過多次自殺,最終在三十九歲那年去世。他參加過共產主義運動,也經歷了幻滅,他受芥川龍之介賞識,卻被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批評。其中,三島由紀夫對他多少有種愛之切之、怒其不爭的矛盾態度,他曾評判道:“太宰的性格缺點,大概有一半應該是由於冷水擦澡和體操還有規律生活所導致的。我第一討厭這個人的臉,第二討厭這個人的鄉土性的嗜好,第三討厭這個人扮演不適合自己的角色。”可他又曾對朋友說:“對啊,我和太宰一樣,是一樣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