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國年間那些事

    1、都頭

    武松景陽岡打虎後被知縣任命為本縣都頭,這個都頭究竟是個什麼職務?先看一下《水滸傳》原文。

    書中說鄆城縣縣尉管著步兵和馬兵兩個都頭,分別是朱仝和雷橫。步兵都頭管著40個土兵,馬兵都頭也管著40名土兵,這土兵在宋代是最下層的部隊,屬於地方部隊。縣尉是知縣的主要部下,負責一縣軍事和治安,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局長兼武裝部長,而都頭又是他的下級,由此可見,宋代的都頭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公安局治安或者刑警大隊的隊長。朱仝、雷橫所擔任的都頭與武松的都頭一個性質,所以武都頭相當於今天的陽穀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

    2、教頭

    《水滸傳》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有好幾個,其中林沖和王進是比較有名的。先不要探究一些,我們從林沖和王進的家庭就可看出,他們並不富裕,只是普通的小康之家,相當於今天的公職人員家庭——從這方面就可看出他們的職務並不是很高。那八十萬禁軍教頭相當於什麼職務呢?

    宋代軍隊分禁軍和廂軍,禁軍是野戰軍,廂軍是地方部隊,全國禁軍無定數,有時30萬,有時90萬,但宋徽宗時期大約80萬人左右,這一點小說說的沒錯。

    所謂禁軍教頭就是教練官,相當於今天部隊或者軍校裡的戰術教官,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校級軍官,說具體點,也就是團級左右吧。

    3、提轄《水滸傳》中有兩個提轄,一個是小種經略相公手下的提轄魯達,也就是人們熟悉的花和尚魯智深;另一個是山東登州府的兵馬提轄孫立。提轄是北宋徽宗年間特有的官職,全稱是“提轄某路兵甲公事“或者“提轄某州兵甲公事”,在這裡“提轄“是主管意思,這個職務一般也是由經略使或者知州兼任,類似於 今天的省軍區或者軍分割槽司令員,屬於高階武官。至於小說中所說的魯達和孫立,他們只是低階軍官,他們這個提轄是施耐庵杜撰的。

    4、員外

    員外本名“員外郎“,是中國古代中央機關六部中的一箇中級職務,六部長官稱尚書,這是部長;副部長叫侍郎,司局長叫郎中,副司局長就叫員外郎。

    後來人們將退休回家的官員稱為員外,以後又將一些城鄉富戶稱作員外,中國民間有個習慣,喜歡拿官名稱呼別人,含有討好、奉承之意,只不過這時的員外已沒有任何官場含義了,盧俊義的員外就是這個含義,只是一富戶而已。

    5、太尉

    太尉是秦漢時期掌管全國軍事力量的最高武官,有時候也叫大司馬,與司徒、司空合稱三公。一句話,太尉是當時職務最高的武官,相當於今天的中央軍委會主席。但秦漢以後無太尉,如果有也是實職之外的榮譽性職務,高俅的太尉就是如此。

    高俅的本職十年殿前都指揮使,後來被宋徽宗加封太尉官銜,這個太尉是虛銜。也就是說,高俅享受丞相待遇,北宋年間設定太尉一職也是從此開始的。

    綜上所述,按照單純按職務高低排序,應該如此:太尉、提轄、教頭、都頭、員外。

  • 2 # z山海

    官位排序:高階軍官太尉高俅,地方軍中級軍官提轄魯達(魯智深),中央軍下級軍官教頭林沖,地方下級軍警長官都頭武松。

    但武松管轄百八十的土兵,較林沖有實權,出行有土兵護衛、挑擔行李伺候服務,林沖一個兵都木有,家裡一個丫頭伺候還是自費的。

    盧俊義木有官職。

    一、武松的縣都頭,地方下級軍警長官,是縣政府地方軍隊領導,相當於今日縣武裝部長,兼有縣公安局長的部分職能,如緝匪捕盜等。

    二、林沖的教頭,宋代軍隊都教頭為中級軍官,教頭則為下級軍官,木有統兵、指揮權,相當於今日連級的下級軍事教官。

    三、魯達(魯智深)的提轄,屬於地方軍中級軍官,相當於今日的營連級軍官。

    四、盧俊義的員外,不是政府官職的員外郎,是民間對富商豪紳大戶的尊稱。

    五、高俅的殿帥府太尉,可是不得了的大官,為古代最高官職太師、太傅、太尉尊號“三公”之一,軍事高官,掌控宋朝中央軍----禁軍。

    宋代的中央軍----禁軍總司令,當然是皇帝,下設殿帥、馬帥、步帥統領,相當於三個副總司令,高俅的殿帥府太尉可以說是三個副總司令之一!

    僅供參考。

  • 3 # 耙醬追劇

    水滸裡面的武松、朱仝、雷橫、李雲都在做過都頭,這個職務應該大致相當於縣公安局刑警隊長,屬於公檢法系統裡面級別比較低的官職。

    教頭這個官職在軍隊裡面不高,“80萬禁軍教頭林沖”中的這個80萬也是個虛數,實際上沒有那麼多的。這個職務最高相當於“國防部士兵訓練局中校教官 (副團級)

    提轄也不是大官,除了魯智深外,索超、孫立等也做過提轄,另外,楊志到大名府同索超比武后也被提拔為提轄官。根據水滸的描述,提轄應為少校正營級,下轄四五百人馬比較合理。

  • 4 # 冷清先生

    水滸傳裡武松武都頭、魯智深魯提轄、高俅高太尉、林沖林教頭、盧俊義盧員外,根據官職大小職級高低排名如下。

    高俅、太尉府太尉,正三品,正部級。

    盧俊義、兵部員外郎,從五品,候補委員。

    林沖、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正六品,副師級。

    魯智深、經略府提轄,正八品,正營級。

    武松、陽穀縣都頭,正九品,副科級。

    查詢《宋史•職官》的相關內容,北宋實行三省六部制,宰相是百官之首,直接向皇帝負責。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禮部。三省名義始終存在,但是已經混同為一省。同時由於樞密院、三司的設立,宰相的軍權、財權被剝奪,三省制度名存實亡。

    北宋對軍隊控制主要透過樞密院、太尉府、兵部,樞密院、太尉府、兵部相互制約。軍隊的指揮權在樞密院,設有正副樞密使,童貫是樞密使。樞密院直接向皇帝負責,管理帶兵的將領,制定作戰計劃,具體實施對內對外戰爭,但是樞密院沒有練兵的權力。太尉府有練兵權,但是沒有軍事指揮權。兵部不指揮訓練軍隊,但是兵部有調配軍隊資源的權力。

    太尉歸屬於門下省,北宋的太尉有好幾個,都是文官編制。太尉的職責是武選,武選是個大概念,主要有三大功能,包括軍隊的招募、軍隊的訓練、主持武舉考試,太尉以下有52階官職。《水滸傳》裡出現了三個太尉,洪太尉、宿太尉、高太尉,高俅是主管軍隊訓練的太尉,洪太尉是主管武舉考試的,宿太尉主管招募軍隊兵役。

    兵部主要負責軍隊的編制、駐紮區域、軍事物資調配、後勤保障等工作。兵部設有正副部長,既兵部尚書、兵部侍郎。兵部下設四個司,司的主管是御史。御史臺以下是郎中令、員外郎,郎中就是兵部委員、員外郎就是候補委員,皆是五品以上的級別。

    員外郎是候補官員,當郎中令缺少時,就由員外郎替補。盧俊義是兵部員外郎,在兵部工作時,和樞密院的童貫意見不和,童貫排擠盧俊義,盧俊義就乾脆回家去了。盧俊義回家後經營自己的家族企業,雖然不再拿朝廷的俸祿,但是他還掛名在兵部,所以,社會上稱呼盧俊義為“盧員外”。

    高俅是負責訓練軍隊的太尉,軍隊的訓練有兩大塊。一塊是培訓下級軍官和禁軍教師的,一塊是訓練士兵的。太尉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培訓、輪訓下級軍官以及禁軍的教師,軍隊士兵的訓練,靠的是成千上萬的下級軍官和禁軍教師。太尉府很像某個軍事大學,大學下面設有若干個分院(系),分門別類的有三四百個教頭。

    【宋史、鄉兵、保甲篇】節選:“元豐二年十一月,始立《府界集教大保長法》,以昭宣使入內內侍省副都知王中正、東上閣門使狄諮兼提舉府界教保甲大保長,總二十二縣為教場十一所,大保長凡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藝,置教頭一。凡禁軍教頭二百七十,都教頭三十,使臣十。。。。。。三年,大保長藝成,乃立團教法,以大保長為教頭,教保丁焉。”元豐二年是公元1079年。

    八十萬禁軍教頭,是有多個級別的,都教頭是正職,四品的正軍級幹部;副都教頭是副職,四五品的副軍級幹部。八十萬禁軍槍棒、刀劍等等有頭銜教頭,是專業管理教頭,從五品或正六品的正副師級幹部。沒有頭銜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屬於專業訓練教頭,從六品或七品的正副團級幹部。林沖是有頭銜的教頭,全稱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水滸傳》中有個叫王文斌的,也和林沖一樣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掛銜為鄭州團練使,正師級的軍隊幹部。

    北宋的經略府相當於一個軍區,經略宣撫使相當於軍區司令。魯智深在渭南小種經略种師道手下,軍職頭銜是提轄官。《宋史職官》中,提轄不是正兒八經的官職,意思是提轄一隊官軍,宋史中提轄的正式官職是都頭。由於,都頭被軍隊和地方混用,衙門裡的捕頭被習慣叫成“都頭”,正規軍隊的都頭,為了和地方衙門的都頭區別,乾脆大家就稱呼為提轄。

    提轄一路(一隊)官軍,有多少人呢?軍隊的編制五個人有伍長(副班長),十個人有什長(班長),三十個人一小隊,有小隊長(排長),一百人有百夫長(連長),管理二三百人的就是都頭(提轄官),軍隊裡的提轄官是正副營級軍官,衙門裡的都頭是正副科級幹部。魯智深魯提轄、孫立孫提轄等,都是正副營級軍官。

         《宋史》中對縣級分成好幾種,開封府管轄的中都、洛陽兩個縣是北宋最大的縣,人口都在幾十萬,所以這兩個縣享受的正五品的待遇。外省的縣級單位,一萬戶以上是大縣,七千戶以上是中縣,四千戶以上是小縣,四千戶以下的縣皆在邊遠地區。

    大、中、小縣的官員設定不一樣,萬戶大縣享受六品的待遇,七千戶中縣享受從六品的待遇,小縣享受正七品的待遇。大縣設有縣令(縣長)、縣丞(副縣長)、縣主簿(常務副縣長)、縣尉(政法委書記),小縣不設縣丞。縣尉是主管治安、司法、刑獄的官員,相當於縣政法委書記,兼任縣公安局局長。縣尉的下面有好幾個都頭,幾十個到幾百個衙役捕快,根據這個縣人口的多少確定。

    宋江所在的鄆城縣是個大縣,都頭有好多個,朱仝是馬軍都頭,雷橫是步兵都頭。他們兩人都是正職的都頭,手下還有副職的都頭。武松所在的陽穀縣是中等縣,武松打虎以後被任命為陽穀縣的都頭,應該是副職的都頭,相當於陽穀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的副大隊長。有些鍾愛武松的人認為,武松的都頭職位相當於縣公安局長,這是完全錯誤的。縣公安局長是縣尉,公檢法司都由他一人兼任,武松武都頭相當於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的副大隊長,享受的是副科級待遇。

  • 5 # 大霖論歷史

    1、殿帥府太尉高俅

    作為三公之一的太尉,正二品武官。嚴格根據宋史來講,並不存在殿帥府這一機構,軍權一般在樞密院。而且自從王安石變法改制後,太尉只是武職裡一個最高級別卻無調兵實權的散官。但是《水滸傳》裡說到高俅可以帶領十位節度使率13萬大軍征討梁山,由此可見殿帥府太尉是有統兵實權的。這就類似於傳統兵部的職能,而書裡又沒提到兵部這個機構,所有軍事相關事宜都是透過樞密院和殿帥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殿帥府應該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高俅相當於國防部長。

    2、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

    禁軍相當於宋朝中央軍,教頭相當於教官,按照宋朝軍制一般由士兵中直接選拔。另外根據《宋史》記載,駐防首都汴梁的禁軍教頭編制在270人左右,教頭上面還有都教頭,而且是個從八品官,放到現在也最多就是副營級,職能就是操練士兵。

    但是根據書裡對林沖的描述,能夠和堂堂國防部長混個臉熟,而且隨手能拿出1000貫錢買把刀(梁山軍征討方臘回來,普通士兵退伍費才200貫),這應該不是個普通軍官可以辦到的事情。再根據林沖後來在梁山位列馬軍五虎將第二的排名來說其能力之不俗。所以綜合各方面因素來說,林沖即便作為270個教頭之一也至少相當於今天某知名特種兵部隊的總教官,軍銜應該在中校一級。

    3、提轄魯智深

    全書中提到提轄的有三處:西北老種經略相公處、大名府留守司、登州。前兩個是宋朝邊防軍重鎮,登州則是土匪橫行無忌,所以這個官職應該作為野戰部隊的軍事主官一類。孫立作為登州兵馬提轄,手下兵少了不夠維持治安,兵多了也不太合適。據此推測一下,提轄應該類似於當今部隊營級軍事主官。

    4、都頭武松

    靠著酒後偶然打死了危害一方的老虎,武松受陽穀縣縣太爺賞識,被破格提拔為本縣步兵都頭。這個步兵都頭又是個什麼角色呢?在智取生辰綱那段,鄆城縣的步兵都頭雷橫、馬兵都頭朱仝維持地方治安,並且緝拿了醉臥靈官廟疑似罪犯的劉唐。生辰綱案發後,也是這兩個人帶隊在由中央和地方成立的聯合專案組領導下第一時間出動到本縣管下的東溪村捉拿犯罪分子。無獨有偶,李逵在沂水縣殺了了人,也是由當地的步兵都頭李雲帶隊捉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縣步兵都頭的職能就是維持地方治安、破獲刑事案件、緝拿犯罪分子,應該不屬於軍隊建制,更像是今天縣公安局刑警隊。都頭則應該屬於刑警隊長的角色。

    5、員外盧俊義

    說盧俊義之前先說說大名府。作為宋朝四京之一,又是地處宋遼兩國邊境線,曾經是作為宋朝防備遼國的北方軍事重鎮。到水滸那個年代宋遼戰爭已經結束近百年,雖然還有重兵駐守,但實際上也已經是經濟貿易區。因此,這個地方兼具政治、軍事、經濟三重職能,作為地方主官的梁世傑,是當朝宰相蔡京的女婿,每年光是生日禮物一項就價值10萬貫,這就足以說明這裡的富庶。盧俊義能成為這裡的知名富豪,就足以說明其資產之巨。所以,員外一詞對應當下應該是可以作為能夠榮登國際知名富豪排行榜人物的稱呼,屬於商界類稱呼。

  • 6 # 國平軍史

    古代文化燦爛多姿,讓我等後世之人,都能獲益匪淺,一部《水滸全傳》洋洋灑灑上中下三卷本,總共有96萬字之多,讓讀者沉浸在英雄俠義的豪邁氣概之中,久久不能平靜。

    突然感覺似寄生蟲一般,憑藉一部《水滸全傳》就收穫了粉絲、收穫了閱讀量、收穫了人民幣,謹向作者施耐菴、羅貫中致敬!都頭:武松,是作者極力塑造的英雄人物,在景陽崗上赤手空拳就打死了一隻大蟲,陽穀縣縣太爺愛惜人才,除了賞賜金銀以外,還委任武松為縣衙門的都頭。

    北宋的都頭,襲用了五代舊制,都一級統軍官,馬兵是軍使和副兵馬使,步兵則是都頭和副都頭。

    但書中武松的都頭官職,並非正規軍隊的官職,而是負有治安責職,類似當今的縣公安局刑警隊長的職務。

    但網上也有人認為武松的都頭,相當於當今的縣公安局局長,個人認為不妥,應該是縣公安局下屬的刑警隊長。

    教頭:林沖,出場時就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貌似頭銜非常大,說出來得嚇死人。

    其實,八十萬禁軍,只是個稱謂而已,北宋鼎盛時期的總兵力,事實上,護衛皇宮和皇室的軍隊,根本就沒有八十萬規模的軍隊存在。

    禁軍,是宋代宮廷的正規軍;教頭,指的是操練士兵武藝的軍官。因此,教頭實際上就是一箇中下級軍官,按資歷不等,相當於當今的團、營、連、排級別。

    所以林沖在軍中的地位並不高,與高俅的太尉級別,相差真是太過懸殊了,高俅這廝才敢明目張膽地陷害林沖。

    提轄:魯達,擔任的軍職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在山西五臺山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提轄,是北宋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為“提轄兵甲盜賊公事”的簡稱,主管本區軍隊訓練,督捕盜賊等職務。

    魯智深的提轄職務,相當現代的縣處級別,軍隊和武警中的上校團長,屬於軍隊和武警中的中級軍官。

    太尉:高俅,是北宋末年權臣,宋徽宗時期的官員,曾管理北宋禁軍,在軍隊訓練上玩了不少花架子。

    北宋軍中的第二號人物,相當於現在國防部長級別,也有可能是總參謀長級別,屬於軍中位高權重之高階將領。

    歷史上的高俅,並非書中所描述的一無是處,崇寧三年,吐蕃趙懷德等叛宋的事變中,高俅指揮得當,獲得大勝,並使趙懷德等復降。

    大觀二年,高俅、童貫、劉仲武等大臣,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徵僕哥,收復了積石軍。

    員外:盧俊義,人稱河北三絕,棍棒天下無雙,北京大名府富商,大財主、員外。

    被吳用等人利用李固與賈氏的姦情,使計賺上了梁山泊,後來成為山寨第二頭領,招安後,作為副先鋒,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

    員外,原指正員以外的官員,後世因此類官職可以捐買,故富豪以及鄉間豪紳皆稱員,北宋時,已非正式官員,只是民間對有錢人的稱謂而已。

  • 7 # 一綹春風79682225

    殿帥府太尉應該是宋朝最高級別的職位了!可與太師,丞相比肩,能參議國家事宜,似乎和吏部,刑部最高級別差不多!禁軍教頭,都頭不象是真正的官職,只算是吏職吧!提轄應該是兵部中下級官位!兵部最高級別應該是司馬!員外應該是對上等人員(以前有功名或者是官員離休人員)的尊稱!

  • 8 # 傅世偉

    隋朝三省六部制(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和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基本確定了以後封建朝代的行政機構框架。宋代也基本沿用。根據宋代吏制與兵制,按照職位高低,排列如下:

    第一、高俅。高俅位列太師、太傅、太尉三公之一的太尉,正二品,是宋代中央軍~禁軍的統帥。宋代重文輕武,以文抑武 ,最高軍事機構是樞密院,文官樞密使是最高軍事長官。禁軍是宋代的正規軍,直屬朝廷,宋仁宗年代,禁軍達到80萬人,這就是80萬禁軍名稱的由來。地方部隊叫做廂軍,另外,還有蕃兵、土兵等。比如,縣一級地方武裝計程車兵就叫土兵,在水滸傳中,武松管領的就是土兵。

    第二、林沖。禁軍中有若干教練士兵軍事與武藝的教官,分為都教頭、副都教頭、專職教頭、輔助教頭等多個層級。林沖是80萬禁軍槍棒教頭,屬於專職教頭。從水滸中太尉高俅點卯,點到禁軍教頭王進;陸謙與林沖喝酒時,說到:太尉又看承得好;禁軍教頭王文斌兼任團練使以及林沖中等的家境等細節看,林沖的級別雖然不會很高,但也不會很低,應該相當於團級或副師級,屬於中級軍官,但沒有兵權,不能指揮部隊。

    第三、魯智深。魯智深是老種經略屬下的提轄官。宋代的州一級地方武裝有提轄官設定。提轄的下一級是正牌軍、副牌軍,上面還有校尉、牙將、統制、統領、團練、指揮使、都監等多層。因此,提轄屬於級別較低的軍官,相當於營級。

    第四、武松。武松景陽岡打虎,得到陽穀縣知縣賞識,任用他為都頭,也就是負責巡邏捕盜的捕快頭兒,相當於現在的治安大隊長。知縣就能任命的官,其實屬於吏,進不了官員序列,沒有品級。

    第五、盧俊義。員外本來是六部職司部門的副職官員,一般為正五品或從五品。但後來,只要出錢,就可以買一個員外的頭銜。因此,員外成為鄉紳地主的統稱和尊稱。盧俊義是一個富商,其實,沒有任何官職。水滸中,祝家莊的祝員外,收了魯智深救的歌女做外宅的趙員外等都屬於這種人。

  • 9 # 北門猿

    《水滸傳》的官職略微有點複雜,不完全是按照正史來的。所以本回答不涉及真實歷史,只按小說來。

    這裡面最高的是高俅的太尉,這應該沒有問題。太尉是這幾個官裡頭,唯一在中央掌握大權的。

    最低的是武松的都頭,應該也沒有疑問。武松是步兵都頭。在縣裡頭,縣尉負責治安,手下有馬兵步兵兩個都頭。如果說縣尉是公安局長,武松這個官職應該相當於公安大隊長。

    盧俊義的員外不參與排名,他只是個北京城裡的財主,“員外”只是尊稱,並不是一種官職——雖然這個詞是從官職演變來的。

    魯智深和林沖都是軍官,不過書裡出現過不止一個教頭,林沖應該算是下層軍官。而魯智深在延安府地位不低,是個中級軍官。

    所以從高到低排名,應該是:

    太尉>提轄>教頭>都頭(>員外)

  • 10 # 步武堂

    儘管小說《水滸傳》裡面的有些官銜和歷史上的不一樣,但是大致上說,高俅這個太尉還真是個正經的“高官”。

    高俅是宋徽宗親自提拔的“殿帥府”太尉。就是那個“八十萬禁軍”的總司令。

    宋朝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很嚴,按道理高俅管理軍隊,但是不帶兵打仗,一旦需要打仗,會有別的專門帶兵打仗的將領替代管理軍隊的官員來指揮,這就叫“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儘管如此,高俅的官職和其它那幾位相比,要高N個檔次。

    官階第二的是魯達,也就是後來的魯智深。

    魯達是延安經略府的“提轄”,本來提轄這個官職在《水滸傳》裡面就有大有小,魯提轄的官職就趕不上孫提轄——病尉遲孫立。但魯智深至少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現役軍官”,比不上統兵的病尉遲孫立,但是比武松還是綽綽有餘。

    武松是陽穀縣的“都頭”,但是實質上只是縣衙的一個“僱員”。因為他只是陽穀縣令“聘用的”,不屬於官僅屬於“吏”。

    武松這個“吏”,大體上相當於“治安大隊長兼縣令的保安隊長”。

    武松的“吏”趕不上魯智深的那個“官”。

    盧俊義的那個“員外”,和官階無關 。“員外”本身是對“候補官員”的統稱,通常那些考不上功名的“舉人”可以透過“花錢捐官”的方式,得到一個“候補官員”的名額,故稱為“員外”。

    盧俊義這個“員外”,不是這麼回事,“盧員外”這個稱呼,是老百姓對地方富戶士紳的“尊稱”而已。除了好聽,沒什麼實際意義。

  • 11 # 豆子人民藝術家

    眾所周知,明代《水滸傳》雖以宋代為背景,實際上是描繪的明朝的市井風俗。我們為這幾位主要人物的官銜排序,也要依據實際情況,而不能憑空臆測。

    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實際上只是從八品武官

    林沖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他實際上根本不是“八十萬士兵教練”這個意思,而是從八品的普通教練員(當然武藝很高是肯定的),負責一些禁軍士兵的訓練。

    高俅:位列三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高太尉位列三公,開府儀同三司,為特進,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國公,享有很高的榮譽和地位,做到了從一品。“八十萬禁軍教頭”和“太尉”,聽起來都很厲害,然而這裡頭差著十多級呢,如同鄉領導和國級領導的差異。

    武松:“都頭”,縣尉(縣公安局長)旗下佐官

    我們再說武松的都頭,其實就是縣裡負責治安的頭頭。按照《水滸傳》自己的解釋,縣裡有兩個都頭,一是步兵都頭,管著二十個使槍的、二十個土兵;一是馬兵都頭,管著二十匹弓馬手,二十個土兵。可見武松的確是官,否則當上了都頭也不會請那麼多人一起慶賀,也不會說上官(縣令)見愛。這個官職,至多是從九品,甚至沒有品味。因為按照規定,州縣裡的縣尉(即治安總官)才是從九品,武松可能隸屬其下。

    魯智深:“提轄”,地方部隊營長級別

    魯智深這個提轄,是朝廷設定在各地負責安保的武官,隸屬於禁軍,直接由朝廷管轄,不受地方官員約束。平日裡負責本地禁軍的訓練校閱,率領兵士緝捕盜賊。“渭州經略使种師中帳下提轄官”,證明他是地方上的提轄,地方上的提轄,在比較混亂的時候,往往多達二三十人,往大了說,略相當於軍隊上的營長。

    盧俊義:員外,是古代富翁的常用稱呼,無官職

    盧俊義這個員外,是沒有官職的,古代將大財主、富翁,都叫做員外,意思就是“正員以外的官員”。

    綜上,個人認為,只論官職,上述人物的排序為:

    高俅高太尉>>>>>>>>>>>>>>林沖林教頭>>魯智深魯提轄>武松武都頭>盧俊義盧員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判斷冠心病與肋間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