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宣之愛董老師
-
2 # 石頭點點記
之前在新聞影片中看到,一個小女孩在玩耍的時候被另外一個3歲的小男孩弄哭了,女孩的父親不問任何原有,直接衝過去,把小男孩拎起來甩出很遠。男孩的母親受採訪的時候說到,針對如此暴行,會採取相應的法律手段來解決。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在一起玩的時候被弄哭了,大人該怎麼處理呢?我認為這個問題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務必要妥善的處理。大人的處理方式,可能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
弄清楚孩子哭的原因,切忌急躁,過度“護兒”。
李玫瑾教授認為三歲以前的孩子哭鬧屬於正常現象,因為他們不懂如何表達自己,哭是唯一的表達方式。而三歲以後的孩子的哭鬧很多時候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當家長髮現孩子玩耍時哭了,首先要問清楚原因,不要一看見自家孩子哭,就覺得肯定受到了什麼傷害,然後不問青紅皂白再傷害另外一個孩子。哭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孩子為了想得到想要的玩具,有些孩子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有些孩子心理排斥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如此簡單的原因絕不可以成為傷害另外一個孩子的藉口!試想新聞中那個被女孩爸爸甩飛的小男孩,被如此暴力對待之後,心理和身體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作為父母,應該切身體會他人父母的感受。
如何處理孩子的哭鬧呢?
第一,不要責罵,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哭鬧不止讓自己難堪,從而喝令孩子停止哭鬧。孩子反而會哭得更厲害,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在外人面前責罵孩子,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不要打,孩子會有樣學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學習的物件。暴力對待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以後會危害他人安全和社會安全。
第三,不要離開,等待孩子情緒平復。冷處理孩子的哭鬧,給與孩子一定的時間平復情。不要走開,要讓孩子懂得遇到事情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懂得分享,這樣才會融入到團體中。
父母的負面影響會直接影響子女的性格養成,過於保護孩子,孩子會容易形成驕傲,自私自利,缺乏獨立的能力的性格。相反,遇事民主的家長會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大膽,親切和有團隊意識的性格。哪種性格會更加容易適應社會呢?答案顯而易見是後者。家長們,你們說是嗎?
-
3 # 鄭堃育兒經
這個得看孩子具體多大,小的話還是應該協助調解的,畢竟孩子如果動手的話沒有輕重,傷到誰都不好。
調解講道理,達成和解,寶寶大了,自然就會懂得和朋友相處了。
-
4 # 鵬哥闖北京
首先孩子間打鬧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遇到了過度玩耍應該讓孩子說出來,不要教育孩子憋在心裡。我們家長所能做的就是協助孩子處理孩子間的矛盾,教會孩子獨立處理朋友間的矛盾。
-
5 # 瓔珞累累
如果是同齡小朋友間在玩耍時起了衝突,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做到放手觀望。
小朋友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家長不必過度保護、大事小情都代勞出頭。
如果孩子哭了,向父母發起了求助,家長也應當多引導、少干預,給孩子獨立處理人際問題的機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勇敢、有辦法。
去年夏天的時候回來,我家孩子在小區廣場上玩,我和朋友在遠處聊天。不一會兒見到2個奶奶和2個4-5歲的小朋友圍住了他,大聲吵吵著不知在說什麼,我趕緊過去了解情況。原來是2個小朋友說,我家孩子在騎滑板車時,碾壓到了他們放在地上的玩具,並且弄壞了。
老人家說話的聲音很大,2個哥哥也在旁邊吵來吵去要我兒子賠玩具。我兒子一直沒有說話,好象快要哭出來的樣子。我趕緊走近蹲下來抱住了他,還沒來得及說話,他卻開口了:“我只壓到了一個放在地上的玩具,沒有壓到2個。而且只壓到了一點點邊,我看過了,沒有壞。你們的玩具應當收好放到桌子上,不應該放在路上。如果你們再說我,我就真正的壓壞你們的玩具。”
有理有據有氣場的一番話,弄得2個奶奶都樂了,說:“你們看現在的小孩子,多會找理由啊,我們都說不過他了。是我們放的位置不對,擋了你的路了。”
我跟2個奶奶和小朋友們說著對不起,在我們說笑間,3個小朋友就已經比拼上滑板車,開心地玩在了一起。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曾經進行過一個研究,結果發現:當一個孩子被給予過多指導,缺乏獨立自主的空間時,往往內心的焦慮感和憂鬱感都會增加。
家長是孩子生命的見證者、領路人,養育一個孩子的過程,就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走遠的過程。終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整個社會,越早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就越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
6 # 橙爸聊娃
小朋友們玩耍時哭了,讓孩子自己處理培養社交能力,這個願望是美好的,但實際上問題很多。
公共場所,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發生衝突,很難保證雙方家長都能保持冷靜,不干涉孩子。
孩子可以自己和其他小朋友進行社交,這是我們父母的期望,但不代表孩子就擁有這個能力。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需要父母培養和引導的,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離不開語言表達能力和同理心。
孩子們一起玩耍時發生衝突,最本能的處理方式,就是哭或者去推和打對方。發生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能只是簡單的,去阻止孩子不正確的行為。因為孩子發生衝突時,生氣、憤怒的情緒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父母的否定而改變。而且情緒感受是人的主觀意識,沒有對錯之分。
孩子間發生衝突時,父母首先應該認同孩子的情緒,同時告訴孩子正確的應對方式時怎樣的。
1、認同孩子的情緒,並將孩子的情緒感受言語化。比如孩子因為玩具被對方搶而生氣,並且動手打人。我們可以這樣
媽媽:“小朋友搶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氣對嗎?”
孩子:“嗯。”
媽媽:“玩具被搶確實讓人生氣,媽媽抱抱。”
當孩子的感受被媽媽用語言描述出來,並且得到媽媽的認同,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平復。
2、告訴孩子情緒沒有對錯,但應對情緒的方式有對錯當心情平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正確的應對方式。
媽媽:“即使是生氣,打人也是不對的。”
孩子可能沉默,可能回答。
媽媽:“你可以告訴小朋友,玩具我現在還沒玩好,你不可以搶。”
孩子可能幾次之後才能真正熟練掌握,所以前面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向對方要回玩具。
對小朋友說:“我家孩子還沒玩好,你不可以搶,你先還給我們,等會他玩好了,你可以再過來借。”
孩子的映象神經有很強的模仿能力,透過你的言語化和幫助他拿回玩具過程。幾次後孩子就學會玩具被搶正確的應該怎麼做。
社交中不僅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權力不被侵犯,同時也要讓孩子懂得不去欺負他人。而這需要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同理心,懂得傾聽他人,理解別人的感受。
具備同理心可以幫助孩子,剋制自己的攻擊性行為。
1、透過角色扮演或者覆盤的方式媽媽:“你玩具被搶的時候,是不是很傷心。”
孩子:“嗯。”
媽媽:“那同樣的,如果你去搶小朋友玩具,他一樣也許傷心的。”
透過語言讓孩子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感受,從而培養同理心,去體會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
2、即使給孩子反饋同理心的進步幼兒依然處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階段,思考和行為遵循“唯我主義”和“唯樂原則”。不容易去共情別人的感受,經過我們的引導,在觀察到孩子表現出同理心的時,我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和讚賞,促使孩子的同理心得到鞏固和發展。
孩子生而具備與人社交的能力,但在孩子還沒發現,自己這項能力之前,需要父母的引導。孩子的生長過程中,無法避開與他人產生連線。
孩子與這個世界接觸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早期與父母相處中,如果孩子的同理心、表達能力被充分的呵護和發展,那麼孩子就容易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受到其他人的喜愛。
-
7 # 兔子愛大米
我覺得有一定道理,如果孩子沒有什麼高危行為的話,還是讓孩子自行處理為好。
首先,這是小朋友們之間的事。這個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家長並不知道過程是什麼,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可能只是看到了結果,小孩子哭了;第二個意思是小朋友們間也許有自己的處事或者說社交規則。因而,大人貿然干預的話,很可能會破壞小朋友們間的規則,也會因為不知道事情首尾產生不合理的處理方式。這個也有點類似兩口子吵架,長輩來貿然干預是一樣的,很可能只是小吵怡情,家長參與後導致事情難以控制。
其次,容易引起小孩子的依賴心理。如果自家小孩子哭了,家長去說其他小朋友,那一個會導致自家小朋友心理產生認識,會有家長幫助自己,多哭就可以了。另一個會讓其他小朋友漸漸疏離這個小朋友,認為他愛哭,愛找家長,不再願意找他一起玩,即所謂容易破壞小朋友們間的社交規則。
碰到這種情況,建議家長觀察即可,瞭解清楚情況再做處理。小朋友們間的事情,很多都是他們自己可以解決的,你說是嗎?
回覆列表
我認為有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孩子們玩哭了,作為大人可以不急的上去問,先觀察觀察,看看孩子們什麼反應,是怎麼處理的,再出手不遲。
小孩的世界實際很單純,但大人就複雜了。雙方家長互相明白還好,否則引出更多麻煩。如果是你的孩子把別人孩子弄哭了,你不立刻訓斥會引起對方家長的不滿,這樣矛盾就升級了。所以看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