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這段話大家都不陌生。漢初之時,人們在問劉邦為何能夠成功之時,劉邦用這段話回覆了他們。同時,也揭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人才的重要性。
用劉邦的話來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就是張良的作用。
有一句老話,叫上馬殺賊,下馬也殺賊。
什麼叫做戰績,什麼叫做指揮。不是非要金刀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不一定非得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也不需要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這些都是上馬殺賊的手段。
殺賊也有下馬殺賊,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周瑜不親臨戰場,也可以讓曹孟德於赤壁丟盔卸甲;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更是手無縛雞之力,誰又能說他不是名將;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的王陽明,也不是在兩軍陣前指點江山。他們是下馬殺賊的人。
若說親臨戰場,指揮萬馬千軍,戰必勝,攻必克,守必堅,那張良確實不是韓信的對手。可誰說“軍事”的表現方式只有一種。
劉伯溫,標準的“讀書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給元朝幹活的時候KO方國珍,跟了朱元璋就幫他建立了大明,說他不懂軍事,那豈非是笑話;曾國藩可以訓練鄉勇,從格局上制定圍困太平天國的計劃,要說勇他抵不過曾國荃,可要說軍事才幹,誰說曾國藩不行;蔣百里先生不親臨前線,可一紙國防論,從戰略到佈局,把對日作戰預測了個七七八八。
軍事有親臨前線的戰將,但也需要幕後經營的參謀。戰將固然重要,參謀也不可替代,張良就是一個參謀,還是參謀中的參謀。
張良是劉邦身邊第一個專業型人才。在張良到劉邦身邊之前,用販夫走卒來形容劉邦身邊的人毫不為過。那個時候的劉邦憑的是一時之意氣,和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挑起了反秦大旗。
沒有規劃,沒有目標,沒有宏大的理想,如果沒有張良這可能就是秦末眾多勢力中的一個,到時候終將被歷史所淹沒。正是因為張良的到來,改變了劉邦和他的命運: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讓劉邦成為反秦義軍的關鍵之戰是入關中。此戰之後,劉邦的羽翼豐滿,政治上也有了話語權。最關鍵一點,此後的劉邦,永遠的掌握了道德制高點。
而劉邦在關中之戰最焦灼、無奈要走錯路之際,又是張良一語點醒夢中人:
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彊秦在前,此危道也。”
被項羽壓制的劉邦,只能選擇去老老實實當漢王的時候。這個時候,還是張良用“奇謀”,為劉邦“鋪”了一條未來逐鹿天下的辦法:
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一個鎖有一把鑰匙。張良在韓王成那裡的表現雖然不是很好,但問題不在張良,而是韓王成開不了張良這把鎖。
劉邦打開了這把鎖,因此張良給劉邦獻的每一謀,每一策,都讓劉邦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他的獨一無二性無可替代,同時他的這些策略又都是與軍事息息相關之策。
武廟十哲,這是中國歷史上,軍事領域的最高榮譽。
進入武廟基本就是“半仙之體”了,更何況最早的武廟十哲呢。
武廟的主祭是姜子牙,張良為配享。其餘的人分別是:
左手邊: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季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唐英國公李勣。
右手邊: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能夠進入武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立功。
白起:
伊闕之戰,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2] 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韓信:
韓信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平定魏國,拿下代國,背水一戰,擊敗趙國 ,派人降服燕國 。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奇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攻打齊國,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
諸葛亮:
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攻取益州。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五次北伐中原。
李靖:
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李勣:
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
田穰苴:
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子孫後世稱司馬氏。
孫武:
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在柏舉之戰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吳起:
在魏國的時候,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築城。到了楚國,在楚國執行變法,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充套件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
樂毅:
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齊國七十餘城。
若說功,武廟十哲所立之功,在他們所處的那個位置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僅僅以此功績而進入武廟十哲那還是不夠的。
武廟十“哲”。這個評價的重點最終還要落在“哲”上。
要說僅以立功而言,在中國的軍事史上,功績高的人很多。平定六國的王翦,威迫匈奴的蒙恬,大漢雙子星衛青、霍去病,“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投筆從戎經略西域第一人班超,這些人無一不是功照古今。
但他們都沒有被列入武廟十哲,關鍵就是在“哲”字上面。
“哲”者,智也、知也。能夠進入武廟十哲,是因為他們在領域當中是“智者”。說白了,這些人基本都在理論上有過貢獻。
姜子牙有《太公兵法》傳世,孫武子有千古名著《孫子兵法》。那麼其他人有什麼著作呢?
白起曾著有《白起兵法》,雖沒有傳世,但卻有“十七字”的核心用兵方針。
韓信與張良合著兵法三篇,沒有傳世,但被人傳得卻是神乎其神,“天地人”兵法三篇,得之可安天下。
諸葛亮有《兵法二十四篇》,更有著名的《便宜十六策》能夠治軍治國。
李靖著有《衛公兵法》,《唐李問對》更是千古流傳。田穰苴的著作是《司馬法》,吳起則是有《吳子兵法》。
在武廟十哲中,只有樂毅和李勣是沒有兵書傳世的。
當然,除了“兵書”之外,“哲”還代表著他們把軍事理論提高到了一個高度。
他們有的著重於謀略,有的關注於練兵,有的經營吞併策略,有的讓人初次見識了快攻快打,有的讓人知道什麼叫圍而不攻。
總而言之,他們在軍事領域都有一定的創新。否則不可能被稱之為“哲”。
“武廟十哲”,突出的不僅僅是一個“武”,更重要的是後面的那個“哲”。
從“武”的方面看,張良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本就是“武”的另一重表現;而從“哲”方面看,張良與韓信一同總結前人兵法,要著書立說,也可稱一個“哲”。
在這一點,張良屬於“道家”與“兵家”合一的人物。僅這一個特點,他就在崇通道教的李唐王朝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因此,無論是從貢獻、能力,還是從情感上出發,李唐王朝把張良放入武廟十哲,都是合理的。
炒作得來的!後人替他鼓吹而成的。張良,智不如陳平,武不如周勃,樊噲!而且野心勃勃,劉邦得江山之後,第一批要殺的人裡面,就有他。故此,他就逃跑了。
引言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這段話大家都不陌生。漢初之時,人們在問劉邦為何能夠成功之時,劉邦用這段話回覆了他們。同時,也揭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人才的重要性。
用劉邦的話來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就是張良的作用。
分析有一句老話,叫上馬殺賊,下馬也殺賊。
什麼叫做戰績,什麼叫做指揮。不是非要金刀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不一定非得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也不需要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這些都是上馬殺賊的手段。
殺賊也有下馬殺賊,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周瑜不親臨戰場,也可以讓曹孟德於赤壁丟盔卸甲;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更是手無縛雞之力,誰又能說他不是名將;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的王陽明,也不是在兩軍陣前指點江山。他們是下馬殺賊的人。
若說親臨戰場,指揮萬馬千軍,戰必勝,攻必克,守必堅,那張良確實不是韓信的對手。可誰說“軍事”的表現方式只有一種。
劉伯溫,標準的“讀書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給元朝幹活的時候KO方國珍,跟了朱元璋就幫他建立了大明,說他不懂軍事,那豈非是笑話;曾國藩可以訓練鄉勇,從格局上制定圍困太平天國的計劃,要說勇他抵不過曾國荃,可要說軍事才幹,誰說曾國藩不行;蔣百里先生不親臨前線,可一紙國防論,從戰略到佈局,把對日作戰預測了個七七八八。
軍事有親臨前線的戰將,但也需要幕後經營的參謀。戰將固然重要,參謀也不可替代,張良就是一個參謀,還是參謀中的參謀。
淺說張良的貢獻張良是劉邦身邊第一個專業型人才。在張良到劉邦身邊之前,用販夫走卒來形容劉邦身邊的人毫不為過。那個時候的劉邦憑的是一時之意氣,和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挑起了反秦大旗。
沒有規劃,沒有目標,沒有宏大的理想,如果沒有張良這可能就是秦末眾多勢力中的一個,到時候終將被歷史所淹沒。正是因為張良的到來,改變了劉邦和他的命運: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讓劉邦成為反秦義軍的關鍵之戰是入關中。此戰之後,劉邦的羽翼豐滿,政治上也有了話語權。最關鍵一點,此後的劉邦,永遠的掌握了道德制高點。
而劉邦在關中之戰最焦灼、無奈要走錯路之際,又是張良一語點醒夢中人:
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彊秦在前,此危道也。”
被項羽壓制的劉邦,只能選擇去老老實實當漢王的時候。這個時候,還是張良用“奇謀”,為劉邦“鋪”了一條未來逐鹿天下的辦法:
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一個鎖有一把鑰匙。張良在韓王成那裡的表現雖然不是很好,但問題不在張良,而是韓王成開不了張良這把鎖。
劉邦打開了這把鎖,因此張良給劉邦獻的每一謀,每一策,都讓劉邦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他的獨一無二性無可替代,同時他的這些策略又都是與軍事息息相關之策。
武廟十哲之功武廟十哲,這是中國歷史上,軍事領域的最高榮譽。
進入武廟基本就是“半仙之體”了,更何況最早的武廟十哲呢。
武廟的主祭是姜子牙,張良為配享。其餘的人分別是:
左手邊: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季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唐英國公李勣。
右手邊: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能夠進入武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立功。
白起:
伊闕之戰,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2] 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韓信:
韓信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平定魏國,拿下代國,背水一戰,擊敗趙國 ,派人降服燕國 。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奇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攻打齊國,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
諸葛亮:
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攻取益州。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五次北伐中原。
李靖:
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李勣:
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
田穰苴:
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子孫後世稱司馬氏。
孫武:
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在柏舉之戰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吳起:
在魏國的時候,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築城。到了楚國,在楚國執行變法,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充套件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
樂毅:
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齊國七十餘城。
若說功,武廟十哲所立之功,在他們所處的那個位置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僅僅以此功績而進入武廟十哲那還是不夠的。
進入武廟的另一重原因武廟十“哲”。這個評價的重點最終還要落在“哲”上。
要說僅以立功而言,在中國的軍事史上,功績高的人很多。平定六國的王翦,威迫匈奴的蒙恬,大漢雙子星衛青、霍去病,“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投筆從戎經略西域第一人班超,這些人無一不是功照古今。
但他們都沒有被列入武廟十哲,關鍵就是在“哲”字上面。
“哲”者,智也、知也。能夠進入武廟十哲,是因為他們在領域當中是“智者”。說白了,這些人基本都在理論上有過貢獻。
姜子牙有《太公兵法》傳世,孫武子有千古名著《孫子兵法》。那麼其他人有什麼著作呢?
白起曾著有《白起兵法》,雖沒有傳世,但卻有“十七字”的核心用兵方針。
韓信與張良合著兵法三篇,沒有傳世,但被人傳得卻是神乎其神,“天地人”兵法三篇,得之可安天下。
諸葛亮有《兵法二十四篇》,更有著名的《便宜十六策》能夠治軍治國。
李靖著有《衛公兵法》,《唐李問對》更是千古流傳。田穰苴的著作是《司馬法》,吳起則是有《吳子兵法》。
在武廟十哲中,只有樂毅和李勣是沒有兵書傳世的。
當然,除了“兵書”之外,“哲”還代表著他們把軍事理論提高到了一個高度。
他們有的著重於謀略,有的關注於練兵,有的經營吞併策略,有的讓人初次見識了快攻快打,有的讓人知道什麼叫圍而不攻。
總而言之,他們在軍事領域都有一定的創新。否則不可能被稱之為“哲”。
結語“武廟十哲”,突出的不僅僅是一個“武”,更重要的是後面的那個“哲”。
從“武”的方面看,張良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本就是“武”的另一重表現;而從“哲”方面看,張良與韓信一同總結前人兵法,要著書立說,也可稱一個“哲”。
在這一點,張良屬於“道家”與“兵家”合一的人物。僅這一個特點,他就在崇通道教的李唐王朝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因此,無論是從貢獻、能力,還是從情感上出發,李唐王朝把張良放入武廟十哲,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