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匯社
-
2 # Maybe可能
很簡單的,因為本身喜歡古詩詞,所以興趣我感覺是比較重要的。其次聽老師講解和自己理解,老師的講解往往是對其中精要的一個概括,對於我們理解有很大的幫助;理解這首詩詞所描繪的意境,給自己充分的想象,有利於記憶和學習是計劃,這點對於每個人都適用。限時限量的完成背誦和默寫也可以加深對這首詩的印象;最後就是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學習檢查。
-
3 # 大橘子侃古詩
如何學好古詩詞?
古代的古詩的創作是吟誦出來,而不是讀出來的,也不是寫出來的。
想要學習好古詩詞,首先最好要學習吟誦,現在首都師範大學每年都在教吟誦,網上也有很多教程。
其次,要大量泛讀古詩,從杜甫全集的詩開始,然後李白的全集,王維的全集等等,大量泛讀才有詩感,泡在詩裡面,才知道什麼是好詩,什麼是不好的詩。
再次,要精讀一些好詩。學習一首古詩,先了解這個古詩的作者是什麼樣的人,這個詩在什麼背景下的。古詩中有很多詞彙是有意象的,是有言外之意的。
有一個學習詩詞的網站叫搜韻網。
最後,嘗試著自己創作古詩,從創作近體詩開啟。
-
4 # 半世飛仙
重要的還是用心,慢慢發現古詩詞的美。
如果你不喜歡古詩詞,無論怎麼作他都不可能真正的打動你的心。
真正喜歡古詩詞的心,是可以跟著每一個字,每一句詩來產生共鳴的。
-
5 # 海七
如何學好古詩詞?
中華民族的古詩詞是非常優美的。那麼最開始學習首先就要培養出對於古詩詞濃厚的興趣,每一個古詩詞中背後都一定有它的歷史故事和背景,也蘊含著大量詩人的心理情感,那麼透過背誦古詩理解這種情感的表達,對孩子的情商以及心智發展也是很大幫助的。
·第一點:瞭解背景,培養興趣
如果是青少年兒童剛剛接觸古詩詞,可以透過讓他們觀看一些中華上下五千年這類的動畫片,瞭解古代的社會背景,人文風貌,再到詩人寫作時的場景,心裡感受,瞭解到這些之後,背誦古詩詞也會容易的,經過了這些瞭解,在今後的運用中也能夠更恰到好處。
·第二點就是積累,透過這種學習方式,再加上平時孩子的一些古詩詞背誦,大量的積累古詩詞,培養孩子的語感,習慣並享受於古詩詞的環境,切實的積累和濃厚的興趣,也就是能夠學好古詩詞重要的兩點。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國詩詞大會上的才女武亦姝,那樣的成就和對詩詞的瞭解,絕非僅僅是單獨的背誦,必須要對通篇文章有一定的認識。就如同現在很多學習英語上的方式,透過閱讀文章來學習其中的陌生單詞和句式,大題的道理是一樣的。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
Abeunt studia in mores.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願我們在詩詞中學到的人間道理都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詩意。
-
6 # 小A的書袋
古詩詞跟現當代詩詞不一樣,注重錘鍊語言和意境的營造。可以多讀多背誦,閱讀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鑑賞:
1.讀懂標題
例如: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由 《楓橋夜泊》的標題,我們可推知詩歌所描繪的為楓橋的夜 間景象,“泊”字可知詩歌表現的是一種羈旅情懷。
2.瞭解詩人
汴河曲
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 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 風起楊花愁殺人。
讀這首詩,就要先了解詩人李益。李益屬於中唐時期的邊塞詩派,擅長絕句,善寫風景。在中唐時期,唐朝已經逐步走 向衰敗,所以,中唐詩人普遍存在一種感時傷今的情調。 把握住這些,本詩的思想感情就有著落了。 “汴水東流無限春”,這情景多麼美好呀!但河邊 “隋家宮闕已成塵”,兩相對比,巧 妙襯托,抒發了弔古傷今之情。“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愁就像楊花一樣漫 天遍地,怎會不傷人呢?後兩句詩作者借勸阻行人抒發了昔盛今衰的歷史感慨。
3.閱讀註釋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註釋:乾元二年 (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南,登岳陽樓 而作此詩。
詩人從俯視岳陽樓周圍景物的邈遠、開闊、高聳等情狀落筆,突出岳陽樓的 “高”。 頷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群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 互相映襯。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詩人的情感是歡樂喜悅、超脫豁達的。詩人為何如此 高興? 請看詩下面的註釋:乾元二年 (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南,登岳陽樓 而作此詩。看了註釋,這首詩的思想情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4.展開聯想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出陽關無故人”,無中見有:再見不到故人,只見到黃沙、西風、夕陽殘照,只有 綿綿無盡的思念之情……
5.體會意境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從 “何人不起故園情”看,這首詩抒寫的是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由聽到 “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柳”這一意象營造了惜別懷遠的意境。
為什麼聞 “折柳”這首曲子會引起思鄉之情呢?原來 “折柳贈別”是唐代著名風俗,唐代有一首 《折楊柳》,為贈別、鄉思名 曲,因此 “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6.體會情感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透過 “彩雲”、“輕舟”、“千里”、“一日”等表達詩人喜悅暢快 的心情,快船快意,豪爽駿利。
7.抓住詩眼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詩詩眼是什麼?
這首詩 “綠”字詩思深沉,情思浩蕩:既生動形象地寫出 了江南春風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之景,又在這盎然生機中展示出作者當時奉詔回京的喜悅,還流露出作者經歷第一次罷相之後,雖被再次徵召回朝,但不能不產生的重重憂慮。“綠”字表現力生動,讓人稱道。王安石曾經 改寫了十多字,才定為 ‘綠’”。
8.分析手法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襯托、對比、象徵、用典、對偶、 誇張、虛實結合等。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此首詩首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 “華年”。
9.辨認類別
詩歌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按音律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根據表達方式分為抒情詩、敘事詩和哲理詩;根據藝術表現形式 (有無格律)分為格律詩、自 由詩和民歌體;根據詩歌的審美特徵和藝術風格分為意象詩、象徵詩、朦朧詩;與不同文 學樣式結合分為散文詩、寓言詩、童話詩;根據內容分山水田園詩 (寫景詩)、詠物詩、 邊塞詩、詠懷詩、詠史詩;按照創作時間分為古典詩、現代詩;按照作者的國別分為中國 詩、外國詩等。不同種類的詩有不同的特點和創作規律,瞭解並掌握了這些特點和規律, 有助於我們欣賞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寫景詠懷之作,前四句描寫景物,後四句抒懷志言。
從藝術表現形式 (有無格律)上看,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律詩講究起、承、轉、合:首聯點題,用自嘲的方式寫出詩人滯留江漢的困境;頷聯承接首聯寫眼前自然景物;頸聯轉入寫人或抒 情,詩人運用借喻手法寫出了自己雖然身處逆境但依然壯心不已的精神狀態;尾聯總結全詩,詩人自比為 “老馬”,意在表明自己雖然年老多病,但還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 作為。
-
7 # 手機使用者崔永方
這可難說,有心鑽研者,首先自己的漢字功底得過硬,字無法正確使用,其它再無法談起了。而且要能夠把握住,不能書到用時方恨少。光認識不行,還得能及時從自己腦海字.詞庫裡能及時調得出來。
有了這點基礎,多讀唐詩宋詞吧,浸淫其中久了,肯定受影響不小。到臨頭,自會有靈感一現,這就得靠天份了。五份努力五份天份吧。沒天份,讓北師大十個教授輔導也白搭。
-
8 # 聞聲36
我對古詩詞不是內行,只是略知皮毛。就此談點感受:
俗話說得好,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偷。這是學好古詩詞的捷徑,是快速學會古詩詞的一種最佳方法。
特別是當你已步入社會,身負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學習古詩詞是一種愛好,你只能在業餘,閒暇之時學習,所以背誦,熟記古詩詞是學好古詩詞最好的一種方法。
在學背古詩詞中力求"學好"。學好是關鍵,什麼叫學好呢?就是你在熟讀,熟記每一首詩詞時必須瞭解詩詞的出處,作者是何人,是在什麼背景下寫作的詩詞,這樣有利於我們對其意境,含義的瞭解。
對一些冷闢字詞,文言實詞,文言虛詩,舊地域名稱,可藉助《字典》等工具書弄懂,
關於平仄問題,詞性問題,短語問題,這是語法知識包括的層面,學習起來並不難,在實踐中可以逐步完全掌握。
關於格律問題:如平仄交替,平仄相反,詞性相同,節奏相應,什麼合掌,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對仗問題,對偶等問題,就需要學習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實踐的寫作也會讓你對其應用自如!
關於聲韻問題,是平仄問題的關鍵所在,不懂的聲韻平仄就無法正確地運用,古詩詞是古聲韻,我們也叫它平水韻,現在說得是普通話,你若要寫詩在運用平仄問題上可用新聲韻,這是詩詞界已經認可的。
關鍵是文化功底,需要博覽群眾,博聞強記。是你寫出高水平詩作的主要條件。這叫作心有靈犀一點通!
我想,以上所述,你均已具備,你就是一位寫作古詩詞的行家裡手!
-
9 # 志在江湖7
如何學好古詩詞?
現時生活中用到詩詞的地方.,也不多,我個人認為在大概-懂得一些古詩詞的韻律的基礎就行,主要學習古人用詞,用字的技巧,層次,古人作詩用字很推敲的,很精練,一字就可千層意,寓意深厚,一個字就能表達很深,很廣的意境,,仔細探討古人用字的技巧,才能寫出朗朗上口的好詞篇,如果再能熟記一些經典古詩詩句,在寫文章時能靈活引用幾句.點石成,金,那-文章.的效果就會不一樣,所以要學好古詩詞,重點是研究.古人用字的技巧。
-
10 # 慈音1
謝邀!如何學好古詩詞?古典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現在學習古詩詞的人非常少。大學裡邊的中文系也作為一個學科進行了解。也沒拿入到主要的課程之中。那麼,如何學好古詩詞呢?一是對古詩詞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要有一定的文學和歷史的知識。二是要有文學的功底,結合詩詞的註解,進一步瞭解創作者的歷史背景。瞭解詩人的生平和經歷。特別瞭解作者的歷史地位如何,他是什麼心理狀態寫出的詩詞。三是弄清詩詞意象的象徵意義。它與現實社會的意向是不一樣的。要琢磨她當時的歷史背景。四是要善於利用詩歌的結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特別是少數民族的詩歌更有它特殊的內涵。按照行家來說,要抓住詩眼。詩眼就是一首詩詞的綱,綱舉才能目張。既要了解詩詞的內含,又要跳出詩詞之外來了解詩詞。
-
11 # 包絮
孔夫子教育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一個人不學習詩詞,你就不會說話,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不學習禮義,你不可能修身養性,在社會上就沒有立足之地。
這說明學詩學禮對一個人來講,是何其重要。
中國歷史上,唐詩宋詞,唐朝連打油郎都會寫詩,是詩詞最興盛的年代。相傳許坡兄妹喜笑怒罵皆文章,蘇小妹三難新郎,雖史無可考,但代代相傳,演義至今,活靈活現。
:"雙手推開窗前月”"碎石擊破水中天",真乃佳句。
學習古典詩詞,要從小培養,還要本身愛好。單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
學詩,第一要多讀,熟讀塘詩百首,不會吟詩也會瀏。另外《詩經》、巜千家詩》丶巜唐詩別裁集》、《唐百家詩選》等都可找來一讀。
《三百首》是啟蒙詩,隨口而出,來自生話,不做粉飾,所以流傳甚廣。是學習作者基本讀物。
多讀多看多學,然後還要多寫多練,寫詩要立意,言之有物,不做無病呻吟。要用周密的思維來做觀察事物的補助,遣詞造句,結構方法,剪裁和佈局,結構方法方式,五言或七律,辨別四聲,掌握"韻"的觀念,要充分領略詩的意味,最好年幼時學習,比較容易掌握。
總之句話,學詩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亦難,有了好句,便亦可不去追求韻率,要真實發表心中真情實感,讓人讀來感動,好詩好句才可傳世。
淺薄之見,一笑了之,不對之處萬望海涵。
-
12 # 佩玉的爸爸
如果急功近利的話,那麼就做一個計劃,利用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比如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等等來加強自己的學習效果。
建議的是用一種休閒的態度去學習古詩詞,一天讀一首,讀的時候用點心放鬆的讀,讀完之後看一看翻譯,瞭解一下背景,能記住多少記多少,記不住算完。
其實古詩詞給我們很多的內容,不僅僅是天文地理情感,風土人情,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一些心裡體會。
來一個簡單的例子望廬山瀑布,知道的廬山在哪裡,現在還有沒有這個瀑布,如果我們瞭解了這些畫面,新聞對於學習或許更有興趣,那麼下一個就是我們要了解一下李白,李白這個人為什麼被稱為詩仙,全國各地跑來跑去,最後啥官也沒混上,看起來也是不太理想。
然後就是日照香爐生紫煙,對於這一首詩我們現代文章給他演繹出來過多的涵義,有些涵義讓人感到尷尬,在這裡我們就不再解釋了。
遙看瀑布掛前川,其實這一句給我們的感慨是最多的,遠遠望去瀑布就掛在前面像一條大河,其實每個人對於詩句的翻譯和理解都不太一樣,有時候我們簡單的把它翻譯出來,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味,如果我們產生一種代入感的話,想象李白站在某一個位置,已經看到了廬山和這個瀑布,感慨一下,如果自己站在李白的身邊,能不能寫出這麼優秀的詩呢?
後面兩句我們就都知道了,又是個誇張又是個修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其實每個人對於詩歌的理解不太一樣,我覺得這兩句可能還不是這首詩裡面最好的。或許你感覺這兩句是最好的。
上面的方法是休閒的學習方法,對於一些急功近利的學習方法,可能就失去了學習古詩的樂趣,一般不太建議,但其實方法也是有的,主要的就是咱們從西方人學過的那個宮殿記憶法,快速的記憶幾百首。
學習古詩詞,其實應當學習的是古人那種豁達那種瀟灑。
-
13 # 柳緣閣主
對於古詩詞的學習,基本需要掌握三點,一個是古人的生活常識,比如天文曆法,醫藥占卜以及日常飲食等,如杜甫的“動如參與商”這就涉及到天文知識。另一個就是掌握古詩詞的做法,需要知道古人在詩詞創作的格律規範以及意境等方面的要求。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於古詩詞的理解,需要研究者具備大量古詩詞的背誦和儲存。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詩詞儲備,才能使得研究者,更加準確合理的理解古人的情感!
-
14 # 老張35536
七律,仄起平收,
氣熖囂張的所長太太!
有詩為證:
美女操驅寶時捷,
叫花駕馭瑞版爺。
猿擊草帽隨風舞,
花砸瓦缸與地斜。
豪宅光輝明蜀夜,
沙石旺火動李舌。
打擊黑惡官人鬥,
厲懲貪汙百姓揭!
學好古詩詞,顯然要用平仄了,按格律要求寫,還要研究比照古人的思維方式。
-
15 # 秋暮煙雨
如何學好古詩詞?
關鍵詞有3個:嚮往、享受、提升。
一、所謂嚮往,就是古詩文會給你無限的文學魅力。徜徉於中國古詩文,猶置身瑰麗的海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自信”,而中國古詩文乃“文化自信”最堅實的底氣所在!向而往之,不亦說乎!
二、何謂享受?《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年僅16歲的武亦姝獲得冠軍,究其原因,自然與她喜愛古詩詞,日積月累分不開。她說:“比賽結果都無所謂,只要我還喜歡詩詞,只要我還享受詩詞帶給我的快樂就夠了。”
雷海為,一個在杭州騎著電摩送外賣,雖然一間房都租不起、只能每月花700元租一個鋪位。然而這個湖南邵陽伢子,在這個簡陋而低廉的床位上,他用一顆高貴的心仰望星空。生活艱難,但並不苟且,因為他把《唐詩三百首》揣在懷裡,沒有人可以搶走。正如19世紀愛爾蘭作家、詩人王爾德“吾輩皆身處溝渠之中,然必有人仰望星空。”
終於,他在2018年4月4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在冠亞軍對決中擊敗北大才子文學碩士彭敏,一舉奪冠,獲得總冠軍。他一舉成名,夢想成真。此後不少企業以年薪百萬聘請他,他都婉言謝絕了。他選擇來到成都一所堅信“只要用心,花就會開”、堅持良心教育的——心田花開學校教學詩詞,引領孩子們走上誦讀詩詞、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路,終身享受中國古詩文的美妙、精彩、絢麗。
三、何以提升?就是透過學習古詩文,你氣質、你的素養、你的境界得到全面提升。
套用蘇軾名句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萬首可通神。”
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提出的三境界,也就是我們學習古詩文漸入佳境、無限享受的過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學古詩文亦如此,首先應該登高望遠,鳥瞰路徑,瞭解概貌,“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學習古詩文也必須付出艱辛,一如既往,一往情深。“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說要像渴望戀人那樣,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人瘦衣寬亦不悔;“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經過反覆追尋、研習,終於迎來豁然開朗之境地,亦如陶淵明所描述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6 # 梧桐樹邊羽
如果以前,碰到這個問題,我肯定會認為題主是問:如何寫好古詩詞?
這種態度,個人感覺不太對。
我不知道作為舶來品的“美食家”這個稱號在國外是否真的就只管吃,不管做。但是我知道在國內,真正的“美食家”都是大廚。你沒有大廚的身份還真沒人當你是“美食家”,你的評論沒人在乎。當然,咱們普通人大都以為自己是美食家,但是拿到美食專業人士裡去扯淡,就是個笑話。
但是糊弄不了懂的人。
閒話扯完,實際上就是把題主這個問題歸結到“如何寫好古詩”上來了。會寫的人,必然經過大量賞析閱讀的前期痛苦時期,自然會賞析詩詞,如能成文,比那些只會拾人牙慧、不會作詩的所謂專家要高杆許多。
那麼,要如何學習寫好古詩詞?說難難,說易易。
一,學習古詩的語言規則,掌握平仄。不要相信“平仄格律是詩歌創作的鐐銬”這種懶人藉口,而格律是一套近體詩的規範,你可以不學,也可以學而不用。但是你如果不會格律,不會近體詩,等於自動放棄了中華詩歌文化傳統中最高階文學體裁的欣賞,自動放棄了近千年來近體詩人浩如煙海的創作源泉。
古體詩不講平仄,不講格律,大概押韻,相當於文言文版的現代詩。但是,古體詩最深處的東西就是當時代的古樸、古拙。
這是如何從形式上學會寫詩。
二,大量閱讀,提高古詩詞鑑賞能力。好的鑑賞力是技巧和意境結合提升的表現。
鑑賞能力一方面來自於大量的閱讀,來自於對古詩發展變遷的理解。鑑賞力提高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對古詩寫作技巧的提高。
當我們有了很高的鑑賞力,能可以立刻分辨出一首古詩的好壞,明白它要表達的內容,瞭解它構建的意象。當我們的靈感到來的時候,腦海中自然會有積累的經驗解構感情,重新組合,用古詩特有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是如何在內容上學會寫詩。
形式和內容上的步驟都是可以同步進行的。
三,虛心求教,創作交流。學習規則,大量閱讀,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學會詩詞寫作”,所以創作交流對水平的提升是必須的過程。我們的學習能提高我們的鑑賞力,而我們的鑑賞力能夠讓我們分清楚交流中的批評和建議的合理性。
要虛心求教,但是也要有自己的標準,不盲目認同,不盲目追求被認同。
當我們在前人的規則和技巧之上形成自己獨立的風格的時候,我們就學會了如何寫詩詞,如何寫好詩詞。
回覆列表
上學的時候讀唐詩宋詞是一種亨受,通常以熟讀記背為目標、再則就是理解透徹意的大意和詩人的情懷……對於真正的體會和深度學識並沒有那麼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