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島主說事

    如果二戰中納粹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蘇德戰爭形勢會發生根本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德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那蘇德戰場形勢將發生重大變化,1942年的東線戰場對蘇軍來說將極其危險。

    一方面,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是為佔領高加索作牽制作戰。本身,德軍在1941年6月閃擊蘇聯開始時,其戰略目標是先佔領列寧格勒、莫斯科第二、基輔第三,後來由於北方集團軍群進度太慢,影響了整體部署,希特勒不得不親自飛抵前線,督促老勒布元帥加緊進攻列寧格勒,他的目的很明確,只有佔領了列寧格勒,才能打通波羅的海三國通道,從而與北面的芬軍南下匯合,給莫斯科合圍創造條件。

    但是,由於北線進攻受阻,南線德軍又進展非常順利,並在基輔突出部給德軍圍殲創造了戰機,所以,希特勒暫緩了中線進攻,獲得基輔包圍戰勝利後,才發動了莫斯科戰役,但此時已到冬季,加上莫斯科軍民頑強抵抗,並打破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從而將德軍攆到了勒熱夫-瑟喬夫卡一帶作頑強防禦,同時也給蘇軍一個錯覺,德軍可能還要進攻莫斯科。

    但是,當蘇德雙方都在圍繞1942年夏季攻勢作準備時,蘇軍和斯大林判斷德軍不可能放棄莫斯科,所以,在莫斯科周邊集結了大量的防禦兵力,也把防禦重點放在了莫斯科方向。不料,到1942年5月份,曼施坦因率領的第11集團軍佔領克里米亞,使南線戰場出現重大轉機,至6月28日,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第2集團軍突然發動對沃羅涅日的進攻,一下子讓南線局勢緊張起來。直到這時蘇軍才明白,德軍搞了個暗渡陳倉的戰術,目的是要在南線展開大規模進攻。

    憑當時蘇軍的判斷,他們一直認為德軍在中線進攻,沒想到德軍將南方集團軍群一分為二,A集團軍群進攻高加索,B集團軍群進攻斯大林格勒,其目的非常明顯,A集團軍群佔領高加索就可以與克里米亞打成一片,南線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巴庫油田就可落入德軍手中,這樣不僅斷了蘇軍補給後路,也迅速緩解了德軍補給困難的困境。而作為進攻斯大林格勒的B集團軍群,如果佔領斯大林格勒以後,不僅可以阻止中線蘇軍南下,還可以斯大林格勒為中心,佔領頓涅茨平原和沃羅涅日等重要戰略資源,對蘇軍形成釜底抽薪的重大作用。

    從這個層面講,如果德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那蘇德戰場形勢相比佔領莫斯科可能還要嚴重,畢竟莫斯科指揮中心早就作了轉移部署,換個地方還可以繼續作戰,但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等於切斷了蘇軍對南線的聯絡,整個烏克蘭地區就會完全落入德軍之手,而且這裡有蘇軍最重要的補給和能源基地,更有巴庫油田等戰略資源,德軍佔領南線以後,就可往南發展與土耳其聯絡上,整個東線局面就完全打開了。

    另一方面,如果德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不僅莫斯科岌岌可危,而且同盟國的打贏信心要受到影響。由於德軍發起高加索戰役之時,已經想好了進攻步驟,一旦B集團軍群佔領斯大林格勒成功,那麼,第6集團軍會同第4裝甲集團軍就可揮師北上,對莫斯科形成夾擊態勢,加上莫斯科西面在勒熱夫防守的莫德爾第9集團軍,以及北方集團軍群的部分部隊,這三支大軍就可對莫斯科形成三面包圍之勢,這樣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而且,在莫斯科戰役打響以後,美英盟國就擔心蘇軍能不能守得住的問題,一旦斯大林格勒戰役失利,就會極大地影響盟軍的打贏信心,從一定程度上講,盟軍也會考慮是否對蘇進行軍事援助和開闢第二戰場的事。

    更重要的是,德軍之所以敢把南方集團軍群一分為二,就是對進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有了充分的把握,說實在的,如果德軍統帥部不將B集團軍群的第4裝甲集團軍抽調出來支援A集團軍群,恐怕這個計劃真就讓他們得逞了。

    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之所以打敗,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輕敵和分散了兵力,實際上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的防禦並沒完全做好,而且剛開始也沒想到會將一個次要戰場打成主戰場,都是隨著德軍在戰場上分兵佈陣的失誤,才使斯大林和朱可夫下了決心,以斯大林格勒為中心,集中兵力圍殲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從而把一盤棋走活了。

    從上面分析看出,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成敗也是在此一舉。如果德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就可以完全切斷蘇軍南線部隊的退路,整個南線就完全被德軍控制,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正因為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重要性,斯大林醒悟過來以後,才在7月27日下達了著名的不準撤退一步的命令,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成了二戰當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也成為了蘇德戰場甚至二戰戰場上的重大轉折點。

  • 2 # 老威觀史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最為重要的戰役,也是二戰的轉折點。這一戰不只是改變蘇德戰爭戰場形勢的問題,而是直接關係到戰爭成敗的問題。如果德國獲勝,那麼蘇德戰爭最終將以德國的勝利而告終。不過事實是蘇聯獲勝,此戰之後蘇聯便逐步開始了戰略反攻,並最終打敗了德國。

    要說明這點,就要先說明一下德國在此戰中的戰略目標。

    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戰略目標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分成了三個部分: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是攻佔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攻佔莫斯科,而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是攻佔俄羅斯南方大草原到伏爾加河,同時攻佔高加索地區以獲取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德軍進展很順利,北方集團軍群攻到了列寧格勒(圍困列寧格勒長達2年),南方集團軍群獲得了基輔戰役勝利之後繼續進軍。在戰爭的頭一年也就是1941年底,中央集團軍群攻到了莫斯科,然而卻在莫斯科戰役中遭遇了慘敗。

    就戰爭的整個局勢來說,如果1941年德國中央集團軍群能拿下蘇聯首都莫斯科,那麼德國就直接能獲得戰爭的勝利,雖然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了,但是莫斯科還是要攻佔的,不然德國也無法結束戰爭。於是在1942年,德國將進攻重點放在了南方,計劃由南方集團軍群擔任主攻,在攻佔了斯大林格勒後,從莫斯科的側翼包抄莫斯科,這一作戰計劃被希特勒命名為“藍色計劃”。

    如果“藍色計劃”能夠順利實現,那麼德軍不僅能夠切斷整個蘇聯南面與中央和北方的聯絡,從側翼包抄莫斯科,還能奪取南部高加索地區的油田資源。接著莫斯科就會遭到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兩個方面的進攻,其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因此按照“藍色計劃”,德軍的第一目標就是奪取斯大林格勒,其次是高加索地區的油田。

    “藍色計劃”的失敗

    “藍色計劃”一開始進行的非常順利,但是德軍在進軍斯大林格勒的途中,希特勒突然改變了想法,在主攻的部隊中分出了一部分去進攻高加索地區,如此一來德軍的兵力就遭到了分散,進攻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力量也就減弱了。當然,希特勒進攻高加索地區也有他的一定的道理,就是那裡有德國急需的豐富的石油資源。

    到了1942年9月份德軍攻到了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後,德軍就對斯大林格勒發動了猛烈的攻勢,整個城市的90%也一度被德軍佔領。蘇聯為了保住斯大林格勒也是豁出去了,不斷地把部隊派到斯大林格勒戰場,不斷地組織人馬進入斯大林格勒市區與德軍血拼,對此蘇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傷亡,經常是一個師的部隊派出去,打了還沒一天就全部打光了。當時在斯大林格勒戰場,蘇軍士兵的存活時間絕大多數不超過24小時,如果一位士兵能存活3天,他就能直接當上營長!(因為整個營的人都死光了)

    說白了,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時期為了拖住德軍進攻的步伐,蘇聯的戰術就是填肉戰術,把整個斯大林格勒變成了絞肉機,不斷地將士兵往裡面填,才最終拖住了德軍進攻的步伐。結果德軍一直到11月份也沒完全拿下斯大林格勒,而此時蘇軍已經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調集了大量的軍隊,乘著德軍疲憊的時候發動了反擊,一舉將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包圍,在圍困了德軍兩個月後,最終將這股德軍全部消滅,獲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如果“藍色計劃”能夠成功

    那麼按照題目的假設,如果藍色計劃能夠成功,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最終被德軍佔領,那麼戰場態勢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首先毫無疑問地說,莫斯科將會直接暴露在德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兩個方向的進攻之下,莫斯科將岌岌可危;其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投入了巨大的軍力,如果德國能夠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那麼這一戰中蘇軍大量的有生力量會被德軍殲滅,蘇軍會元氣大傷;第三,如果德軍能夠佔領斯大林格勒,那麼將會直接切斷蘇聯南部與中央和北方之間的聯絡,南部地區,尤其是高加索地區的油田會被德軍拿下,這樣的話,德軍就不會缺乏戰爭資源,其戰爭機器就能更有效地運轉開來。

    當然,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實現了對莫斯科形成了包抄的態勢。在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後,德軍一方面將會從中央方向對莫斯科發動進攻,而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將會得到兩個主攻方向,一個方向是由南往北直接進攻莫斯科,從南面包抄莫斯科。另一個方向是從斯大林格勒往東北方向發動進攻,從後背包抄莫斯科,很可能德國會從這兩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按照德軍閃電戰的尿性,有了這麼好的進攻路線,再加上德軍龐大的軍力優勢,以及接連勝利後士氣的高漲,蘇聯將很難抵擋住德軍對莫斯科方向的兩面甚至三面進攻,莫斯科的陷落將只是時間問題,最多到1943年的時候德國就能結束戰爭了。

  • 3 # 榮陽花

    個人觀點

    斯大林格勒如果丟了,蘇聯就完了,斯大林格勒這座城市的幾個重點,1:是蘇聯人的精神支柱,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都丟了,精神中心點就失去了。2:斯大林格勒是蘇聯的重工業基地,重工業代表著重型軍事武器的產量。3:斯大林格勒丟失了,蘇聯的大後方就暴露無遺了,希特勒就可以飆車到葉卡捷琳堡了,再向東走,蘇聯剩下的只有凍土和土豆子了。4:斯大林格勒的位置居於蘇聯的南部中心,丟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過了河,就可以向北,向南,向東,肆無忌憚的飆車了。所以居於以上幾點,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位置,是蘇聯的節點,一但丟失,蘇聯翻盤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 4 # 孫悟空144972747

    會的。蘇聯如果丟掉了斯大林格勒那麼將是東線戰場、也是整個反法西斯陣容的災難。因為一是德軍有效地將整個蘇軍戰線分割為兩段,使蘇軍南北不能呼應;二是德軍切斷了蘇聯的水陸交通樞紐,盟軍的軍援和巴庫的石油就到不了莫斯科,而美國的援助只剩海參崴經遠東大鐵路這一條路線了,而遠東鐵路當時的承載力本身已是極限了;三是德軍A集團軍群可以較輕鬆地拿下高加索地區,德國的石油供應將有了保障;四是土耳其這時就會加入軸心國一方參戰,這樣蘇聯的烏拉爾山以西地區就危險了,同時德土聯軍將長驅直入伊朗、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五是當德軍南下時那些英國殖民地國家如印度、埃及等國家將紛紛為尋求獨立而支援軸心國,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此產生,這時就算美國全力以赴參戰,也改變不了軸心國最終勝利的局面。因此,後人形容這次戰役“全世界都屏住呼吸注視著斯大林格勒”是有原因的,稱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是有根據的。

  • 5 # 落地的果子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遭遇的是戰略失敗(不是普通的戰役失敗),分兩點講。

    一,1941年末,美國加入了反法西斯聯盟,雙方實力天平直接傾斜。據說第二天希特勒召開高階軍事會議,長時間無人說話。從高層講,它們已經知道了自己必敗,只是時間問題。1942年美蘇援助的租借法案直接生效。透過這個法案,美國給蘇聯幾乎是無償援助了1"4萬架飛機,1.2萬輛戰車,45萬輛汽車,還有110億美元戰略物質,相當於現在1800億美元 ,大量戰略金屬,糧食,石油,煤,工業裝置,各型別材......可以說蘇聯完全放棄了戰爭初期死守一些戰略物資基地的佈局,變的更靈活選點作戰,殲滅有生力量為主。如果1942年德軍即使佔領了斯大林格勒,也不能維持雙方戰略力量的繼續對抗了。

    二,德軍第二年的戰略目標是佔領頓河流域的糧倉和工業基地,它們預測蘇聯會拼死堅守這些地方,它們便像1941烏克蘭戰役那樣,各個擊破,所以當時只給保盧斯27萬人進攻斯大林格勒,預計蘇方有30~50萬人防守,其它部隊去攻擊"更重要的"頓河平原和頓巴斯盆地了,因當年租借法案生效,蘇聯並沒有死守某個重要戰略基地,而是長時間的與德軍糾纏和選點攻擊,至1942年9月才確定主戰場為斯大林格勒,10月左右,蘇軍用於外圍阻擊援兵和後勤的兵力已達55萬人,而正面主戰場,蘇軍先後投入了210萬人。保盧斯的第六軍團是德軍精銳部隊,雖然被殲,卻殲滅蘇軍47.5萬人,俘虜與傷殘65萬人,困斃城中30多萬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民間抵抗力量。保盧斯已經出色的完成了當初制定的任務,只是不能扭轉戰略失誤造成的結果。

    這裡要說的是,德軍即使佔領了斯大林格勒,頓河平原,頓巴斯盆地.....也不能給蘇聯造成經濟厄頸了,因為租借法案已經生效,世界一邊倒的反法西斯聯盟已經形成。

  • 6 # 戰略論

    斯大林格勒對於蘇聯南翼戰場而言極具戰略意義,因為連線高加索和蘇聯內陸的鐵路線和航運線都必須要經過斯大林格勒,佔領這裡就意味著蘇軍無法向高加索和烏克蘭東部大量的輸送兵力和物資,也意味著高加索的石油無法迅速的運往蘇聯的後方。但是僅僅佔領斯大林格勒並不能決定東線的命運,德軍還需要做到在守住頓河-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河一線的防線的同時,派出強大的兵力去佔領高加索油田,只有佔領那些油田才能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斯大林格勒只不是整個行動的一個階段目標。

    其實在一開始的進攻計劃中並沒有說要必須奪下斯大林格勒,德軍的計劃是先以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包圍殲滅在頓河和頓涅茨河的南翼蘇軍主力,合圍點在斯大林格勒的西面,顯然德軍也是儘量避開殘酷的巷戰的,待殲滅了蘇軍南翼主力後,斯大林格勒自然也就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這時德軍將沿頓河和伏爾加河構建一條堅固的防線,作為進攻高加索的側翼掩護,主力向高加索進發。佔領斯大林格勒可以將頓河和伏爾加河的防線連為一體,更加有利於德軍的防守。

    但是實際情況是在頓河和頓涅茨河之間的鉗形攻勢沒能合圍殲滅蘇軍主力,蘇軍首次主動進行了戰略撤退,大量的部隊撤入了斯大林格勒,加上德軍提前開始了向高加索的進攻,使得透過奇襲佔領斯大林格勒的企圖也變為不可能,正面的強攻將不可避免,這需要大量的德軍兵力來完成,由此造成兩翼的掩護任務不得不交給四個戰鬥力不足的聯軍集團軍來執行,這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即使德軍第6集團軍成功的佔領斯大林格勒又能如何呢?致命的弱點仍舊沒能消除,僅靠兩個已經在進攻中嚴重削弱的德軍步兵集團軍無法加強四個聯軍集團軍的數百公里上的防線,蘇軍還是會在這些薄弱點上達成突破,而希特勒對於辛苦得來的斯大林格勒必然是捨不得放棄,仍舊會讓第6集團軍死守,被合圍的命運還是難以避免。唯一的選擇就是執行斯大林格勒作戰的B集團軍群再增加一個新銳步兵集團軍,才能徹底改善其防線情況。

    所以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僅僅是一個取得勝利的前提條件,蘇軍的大規模反攻已經迫在眉睫,德軍能否在進攻來臨前全面加強其頓河、伏爾加河防線阻止住蘇軍的突破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當然了這只是決定南翼戰場勝負的關鍵。

  • 7 # 陽城導航

    這要看德軍什麼時間佔領斯大林格勒。如果在1942年8月23日,德軍渡過頓河後一鼓作氣佔領斯大林格勒,德軍還有強大的突擊力量,可以趁勢渡過伏爾加河,向東北包抄莫斯科。

    那時蘇軍戰場還是一片混亂,德軍可以強力掃蕩蘇聯後方,也是希特勒希望的那樣。蘇德戰場有可能朝著有利於德國方向發展。

    如果德國在1942年10月期間佔領斯大林格勒,德軍還可能渡過伏爾加河,掃蕩河東地區。

    這時蘇聯的後備部隊還沒有準備好,德軍的進攻可破壞蘇軍的反攻誰備,延遲蘇軍的進攻,使德軍避免日後的大合圍,必要時還可及時撤退主力部隊。

    如果1942年11月佔領斯大林格勒,對於整個蘇德戰場己經於事無補。

    因為蘇軍已完全做好了戰役準備,主力部隊躍躍欲試,準備衝擊。這時德軍還是早日撒退為妙,再佔領斯大林格勒,只能是羊入虎口,徒增損失而己。事實上,德國第六集團軍也是在斯大林格勒市區被殲滅的。

  • 8 # 北玄武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以巨大代價擊敗德軍,此一戰役也成了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之後,攻守之勢易手,蘇軍佔據主動,開始壓著德國打。那麼德軍真要勝利了呢?可以說,德國優勢依舊保持,而且會得到加強,蘇德戰爭形勢會發生根本轉變。

    先看斯大林格勒位置,地處蘇聯南部,邊上就是伏爾加河,向北遙望莫斯科,同時莫斯科運河將斯大林格勒所在的伏爾加河與莫斯科河邊上的莫斯科相連,西南是黑海,東南是裡海,正南面是盛產石油的高加索地區。

    真要讓德軍佔領了,首先對蘇聯人精神上造成打擊,以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命名的城市陷落,必然讓德軍士氣高昂,而蘇軍則陷入消沉,沒準有更多的蘇奸出現。其次,可以溯河而上以及其他交通設施,側翼直取莫斯科,真要將莫斯科拿下來,可就不是蘇聯鬥志消沉了,而是整個抵抗意志的瓦解,再扶植個像貝當政府的傀儡政府,那德國就爽大了。可以徵集大批物資和兵源了。還有,剛才說了,斯大林格勒西南有石油,石油可是工業血液,也是戰爭的液體面包,得到石油的德國,會是什麼樣子?那必然戰鬥力又一次爆棚。而高加索的難免就是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地區,那裡可是又有不是石油的。西南是黑海,拿下伏爾加格勒,德軍也可以前出黑海,鞏固黑海制海權,東南是裡海,還可以經裡海,進一步蠶食蘇聯中亞領地,進而向中東拓展,而中東如上文所屬,也有石油....簡直對德國就是良性迴圈。

    然而,德國並沒有攻佔斯大林格勒,也就封死了自己進一步獲取各種資源的通道,被打敗,也是在所難免。不過,誰讓你是法西斯,該打。

  • 9 # 吾之榮耀即忠誠

    二戰吋期德國的戰敗不是什麼某一場戰役的成功和失敗造成的。其戰敗是因為其本身的反人類反和平,貪婪殘暴的性質註定的,所以就算當初德軍蠃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改變不了其失敗的命運,頂多是延遲幾年滅亡而己。要知道正義永遠不可戰勝。

  • 10 # 阿大22324427

    戰爭的要點並不在莫斯科,巴巴羅薩的計劃的戰略目標是秋明油田和高加索糧倉。如果不是元首腦熱在得到糧倉後改目標為莫斯科的話,蘇德戰場最少還得多打十至二十年。八十多萬鮑魯斯的中央集團軍如果不是因為寒凍投降,靠蘇軍用人肉填的話,恐怕在戰線上要拖段時間了。

  • 11 # springswallow

    二戰東線,德軍就算佔領了斯大林格勒,蘇德戰場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戰爭雙方拼的是資源,人力,工業生產能力和全國動員能力。蘇聯國土遼闊、 人口眾多、工業基礎雄厚完善, 掉失了一、兩個格勒,打輸了一、兩場戰役,對整個戰局影響不大,最多是戰爭程序會緩幾個月到一兩年。蘇聯軍隊就算在戰場上損失了一百萬軍隊,立即會變出二百萬,戰場上損失了一千輛坦克,後方很快會造出二千輛。 反之,德國的資源和人口都相對較少,加上蘇聯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德國在東線也無法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但如果是德軍在戰場輸掉了一兩場戰役,卻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北極熊跟豹子搏鬥撕殺,北極熊是皮堅肉厚,體積龐大, 讓豹子劃了幾道痕,咬了幾口,也不會致命;如果是豹子,隨便一個地方讓熊咬上一兩口都有可能只剩半條命。

    德軍在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時間是在基輔戰役和莫斯科戰役之後,德國當時就因先打基輔還是先打莫斯科這件事, 小鬍子和陸軍總部發生了嚴重的戰略分歧。小鬍子是主將是先打基輔然後是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佔領蘇聯的糧食基地和油田;陸軍總部的絕大部分參謀人員和元帥將軍的主將是先攻佔蘇聯首都莫斯科,小鬍子為此狂呼: 我的將軍們,你們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戰爭經濟學。

    德軍在1941年下半年的關於先打基輔還是先攻佔莫斯科戰後一直有非常大的爭議, 辜且不論那個正確與否, 我覺得小鬍子發明的這個戰爭經濟學在曠日持久的戰爭特別是大國之間的戰爭也確是很有道理。這個戰爭經濟學如果繼續運用在1942年冬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對德國的取勝也有非常重要作用。

    德國要想在斯大林格勒取得勝利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不過一定要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在發動這場戰役的前期要實行全國總動員,要有大量的兵源和軍事物質的補充。 以重兵集團佔領高加索地區, 不斷向高加索地區增兵,使蘇聯失去高加索地區的油田、糧食和鐵礦。 如果蘇聯失去這一地區的石油和糧食, 很有可能蘇聯龐大的軍隊和坦克就會癱瘓。 在斯大林格勒地區以消滅蘇軍有生力量為主,不以佔領為重;在高加索地區以重兵佔領為重,輔以殲滅蘇軍有生力量。因為高加索地區是蘇軍必爭之地,所以要在整個歐洲佔領區和整個德國動員起來,不斷向高加索和烏克蘭地區增兵,在高加索地區與蘇聯展開長時間的決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期間,美英還沒有對蘇聯實行大量的軍事物資援助,還是持觀望態度。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 美英看到蘇聯有取勝的可能才開始對蘇聯大量援助。

    因此,蘇德戰爭德國取勝的關鍵不是佔領斯大林格勒,而是在發動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實行全國總動員,要有大量的兵源補充和軍事物資的補充,像獵豹一樣強有力地緊緊咬住北極熊的咽喉之處,只要緊緊咬住這個咽喉之處,不但斯大林格勒的蘇軍戰鬥力和預備隊大減,其它各處的蘇軍會因坦克缺少燃油失去反攻能力,而北極熊的咽喉之處就是高加索地區。

    德軍在1942年同時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高加索戰役都因兵力不足完全潰敗下來,到1943年德國才發動全國總動員已經是遲了,因為蘇聯在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之後, 美英開始對蘇大量的戰略物資援助計劃,自此之後北極熊已經沒有咽喉的命門之處了,蘇聯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 12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由於希特勒在戰略上重大失誤,在戰略上決對不能進攻蘇聯,戰爭從1941年6日22日三路進攻,兵力也過於分散,並沒有集中全部兵力全力攻戰莫斯科,對蘇聯首都莫斯科展開斬首行動,擒賊先擒王,全面攻佔蘇聯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徹底打垮蘇聯反抗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扶植反蘇勢力,對敢於抵抗的蘇軍各個擊破,德軍在軍力上並不佔決對優勢,如不能在兩個月攻佔莫斯科,德軍就宣告戰爭失敗,應迅速退兵,就算德軍很順利佔領斯大林格勒,在整個戰略上也不會根本改變,如果德軍在不能在十天內迅速攻佔斯大林格勒,就宣告戰爭失敗,最高指揮部統帥希特勒就應馬上退兵,減少損失,為啥退兵,那就是德軍後勤保障得不到有效保證,其後備軍也不能有效保障,如希特勒有一千五百大軍,還有希望攻佔莫斯科,還必須在二個月內殲滅蘇軍有生力量,否則立即退兵回國,及時止損,事實希特勒就是輸在沒有一個戰前預案,輸在其後勤保障不能保障其前線作戰需求,結果蘇軍熬到了冬季,這就註定德軍戰敗,而且希特勒在8月22日就應該迅速退兵回國,希特勒在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不應進攻蘇聯,出現進攻受阻,又不及時止損出局迅速退兵回國,失敗也只是時期問題。

  • 13 # 海海遊戲

    不會有什麼改變,一座城市的得失對於蘇聯開說還有機會反攻,因為蘇聯地大物博,工業雄厚,相反德國資源匱乏,不能支援長期戰爭,最終會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王陽明和曾國藩各有什麼優點和缺點,並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