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個謎案,秦國沒得到所有的鼎是肯定的,不然秦始皇不可能讓人潛入泗水去找鼎。結果還是沒找到,鼎去哪了?如果秦國得到了八個,那秦朝滅亡後,再也沒人見過了,會不會是被秦始皇放墓裡了?
46
回覆列表
  • 1 # 哇哦你好美

    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鑄造了象徵王權的九鼎。儘管王朝在不斷更迭,九鼎卻始終從一個國王的手上傳到下一個國王的手上。沒有九鼎,就不能算是個真正的國王。然而,到了秦漢之間,九鼎卻不見了蹤影,由此人們懷疑九鼎到底真的存在嗎?

    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又鑄九鼎。這不僅表明中國青銅鑄造技術是十分高超的,而且還可以看到大禹是違反了部落聯盟的傳統,建立了家天下的國家,因為天子九鼎,九鼎是王權的象徵。後人將爭奪政權稱為“問鼎”,建立政權稱為“定鼎”,就是因為三代以來,九鼎一直被視為王權象徵的緣故。

    根據《左傳》魯宣公三年記載,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貢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後,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往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據說此舉深得上天的讚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其實,透過神話因素,就不難看出它的政治價值。夏以九州之銅鑄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徵九州,無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實現了天下一統。此後,九鼎便成了三代傳國之寶。傳說夏亡之後,鼎遷於商,商亡之後,鼎遷於周,表明天命之所歸。

    據說,秦滅周後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也有史學家認為,九鼎並非是九個,而是隻有一個,因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簡稱九鼎。

  • 2 # 農夫就是園丁

    其實,事實是這樣。

    九鼎是運送途中被劫,但是秦軍殺退了敵人,可悲的是一個鼎落入了水中,打撈無果之下眾人選擇了神化九鼎,說是那天天氣突變,颳起了黑風,鼎被颳走了一個,幸好他們拼死護衛,才保住了其他的八鼎。

    至於泗水撈鼎,那是項羽滅了秦國後搜尋到的一個,後來運送到了彭城,沉在了泗水中,畢竟項羽到關中之後的確掘了始皇陵,至於有沒有得到寶物,沒有人知道。

    反觀兵馬俑的姿勢,他們的手裡肯定是有兵器的,但是發掘兵馬俑的時候並沒有發現,而且很多傭是散亂的,項羽來過秦始皇陵,兵器沒了。

    在那個兵器奇缺的時代,那些兵器到了哪裡毋庸置疑,那麼項羽運走一個鼎或者幾個鼎誰也不知道。

  • 3 # 路遙知

    先擺明一個觀點,在那個答案裡我就說過,我認為到底有沒有九個鼎是很成問題的。史料上的記載前後矛盾不一,真假難辨。

    九鼎真的存在嗎?

    首先,九鼎的數量很成問題。相傳大禹造九鼎,並沒有說是不是九個鼎,很有可能是一個叫“九鼎”的鼎。因為對於如此重要的寶物,常理應該對每個鼎都有命名的,可在眾多史書中一直找不到每個鼎的具體名稱,這是不太正常的。從來都是統稱九鼎,那麼是不是這個鼎就叫做九鼎?

    其次,九鼎的大小重量也是問題,後世的記載就彼此矛盾。《戰國策》提到當年齊王替周朝解圍,於是向周君討要九鼎作為報答。周天子的謀士對齊王說周武王討伐殷紂王得到了九鼎,運送一個鼎就用了九萬人,九個鼎一共用了八十一萬人,現在離齊國路途遙遠不好運送,於是齊王作罷。而《東周列國志》裡又說秦武王要一個人舉起九鼎中的一個鼎,最後失手而亡。這些都是虛構的故事,從這裡可以看出九鼎的大小重量根本沒有定論,都是後世小說家們杜撰。

    再次,春秋戰國這麼多年,真的有諸侯見過九鼎嗎?史書一直都記載楚王問鼎、秦王問鼎、齊王問鼎,春秋戰國眾多諸侯們都想知道鼎的大小和樣式,但彷彿真正見過的只有周王室,這也很奇怪。

    九鼎是不是在秦始皇墓裡呢?

    同樣是史記裡,一下子說“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狐”,這麼來看秦朝是在滅西周後得到了九鼎;一下子又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意思是周滅之前九鼎已經沉入了泗水,所以後來才有秦始皇出巡時在泗水撈鼎的事情。史記本身的前後矛盾,說法不一。那後人只能牽強附會強行解讀成九鼎中的一個鼎落入了泗水,其他八個鼎都被秦朝得到了,可即使如此,其他八個鼎仍然下落不明。

    有人說東西周時周天子已經融了九鼎用來鑄幣支撐王室的財政支出,所以諸侯問鼎時才搪塞拿不出來,因為一旦說出真相,周天子簡直顏面丟盡;也有人說九鼎已經被秦始皇收天下刀兵鑄十二金人時給一起融了;更有人說九鼎已經隨秦始皇陪葬,從此不見天日。那我們再來看一下是不是放墓裡了呢?

    九月,葬始皇於驪山,下錮三泉;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有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史書裡把秦始皇驪山墓裡的情況描寫得十分詳盡,連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這些都寫了,怎麼可能不提九鼎呢?更何況假如九鼎真是如之前《戰國策》說的那麼誇張,這麼浩大的工程,不可能能藏得住吧?

    結語

    綜上,我認為九鼎被藏在墓裡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是真的,那我簡直要開個腦洞編個小說的橋段了。

    秦始皇經常出巡,大費周章,其實是為了找齊九鼎求長生。而後期焚書坑儒、誅殺方士,修驪山墓時把運輸九鼎的相關工匠、民夫一起封入墓穴陪葬,都是要隱藏這個驚天秘密。一切的一切,都是他這位千古一帝想死後透過九鼎復生的大陰謀。

  • 4 # 史道驛站x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一路同行,這也就讓很多的人和事,隱隱約約,撲朔迷離。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大秦王朝,於是想把代表權力的九鼎運到秦都城咸陽,據說在運輸途中有鼎飛入泗水,是飛了一鼎,還是九鼎呢?這真是一個帶有神話色彩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九鼎的源頭來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我們很小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為了治理好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他的努力下,終於馴服了滔天洪水,大禹也因此名垂千古,並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為了表達他統治權力的至高無上,命人鑄造了象徵王權的九鼎。九鼎便成了王權繼承的信物,沒有九鼎的支撐,就不能說明王權的正統,因此九鼎就好比後來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一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不過九鼎和玉璽的命運是一樣的,現在的我們也只是想想他的樣子而已,真容到底怎樣,現在沒有人見過。不過鼎這個字,倒是在後來的文化裡一直很有高度,如一言九鼎,問鼎中原,鼎鼎大名等等,都表達了它至高無上的文化符號。

    大禹鑄鼎在史著《左傳》魯宣公三年裡,有明確的記載:夏朝初期,夏王詔令天下九州州牧獻上青銅,用來鑄造九鼎,把天下的山川奇畫繪成圖形,刻於鼎身。九鼎寓意也無非是祈求上天保佑,統治永固,這也代表了統治者的思想,九鼎象徵九州,九乃數字中老大,因此問鼎九州是很多人的心願,九鼎在夏亡後,遷於商,商亡後,遷於周。

    既然九鼎代表正統,到了週末年,諸侯覬覦九鼎也就理所當然啦。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八年(公元前606),楚莊王就率兵攻打陸渾之戎,途經洛邑,顯示自己強大的武力,並向周定王詢問九鼎大小輕重。周天子回答道:“在德不在鼎”。可見九鼎在當時諸侯心中的位置,“問鼎中原”一詞由此而來。九鼎也成了諸侯相爭之物,東周最後被秦所滅。

    秦滅東周後,九鼎到底去了哪裡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九鼎彷彿消失一段時間,直到劉邦攻進咸陽,秦三世子嬰也只是獻出了傳國玉璽,並沒有提到九鼎。難道九鼎根本就不存在嗎?

    《戰國策》曾記載周朝在得到九鼎時,每一隻鼎動用了九萬多人來搬運,可見每一隻鼎的龐大,其重量到底有多重,算算就知道。這樣說,後來的項羽舉的鼎又是什麼鼎呢?我覺得《戰國策》記載的可能不是事實,九萬人搬運鼎的事不存在,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雖說我們的考古人員在夏都城,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發現了青銅製品,但都是一些小銅器,如土銅爵、銅鑿等,這也只能說明夏朝已經開始製造青銅器了,但對於體型巨大的九鼎是否有能力製造,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九鼎作為權力的象徵,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銷燬它,消失的原因,就是根本沒有,所以我覺得九鼎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存在過。關於秦運九鼎,有鼎飛入泗水,也只能說是民間的一個傳說,秦始皇自己也根本沒有見過所謂的九鼎,飛入泗水是一隻鼎,還是九隻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九萬人搬運的鼎,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了呢?

    因此我認為,大禹並沒有鑄造九鼎,如果有,也只是大禹辦公桌上的小擺件,後來的統治者為了說明自己地位的正宗,不斷的神話九鼎,以至於九鼎飛入泗水的傳說代代相傳,其實這只是一個古老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車的盲區不換成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