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臣本布伊
-
2 # 呢空空
我覺得如果赤壁之戰曹操沒有敗,曹操是極有可能一統天下的。首先來談談赤壁之戰的意義:孫劉聯軍大敗曹操,使得赤壁之戰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這次戰爭之後,曹操便退回了北方,在今後的征戰歲月中,他再沒有機會像赤壁之戰這樣大規模的南下攻打荊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赤壁之戰曹操沒有敗,三國鼎立的局面也將不復存在。那時候將只有曹操一個人獨大,他一統天下是早晚的事。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三個方面能說明曹操可以一統天下。
第一方面:曹操的軍事實力充足。赤壁之戰前,曹操的兵力多達八十萬,赤壁之戰中他只出兵二十萬。如果當時他能夠聽從謀士賈詡的建議,等待時機成熟再南下攻打荊州,或許赤壁之戰便能夠反敗為勝。獲勝的曹操軍事實力大增,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第二方面:曹操的謀士忠心耿耿。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得人才者得天下。對於曹操而言,雖然沒有獲得周瑜、諸葛亮等人的協助,但他身旁的許多謀士都充滿了智慧,荀彧、郭嘉、賈詡、程昱、荀攸、董昭、劉曄、蔣濟這八個人都是曠古奇才,有他們在曹操的身邊出謀劃策,曹操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統一天下的。
第三方面:曹操早已統一了天下的大部分領土。赤壁之戰前,曹操便已經在許多戰爭中取得勝利,他接連消滅了袁紹、呂布等割據勢力,在統一國家大部分領土的同時,也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所以赤壁之戰他如果取勝,相當於拿下了南方的大部分領土,這也就意味著他很快便能消滅其它割據勢力,成為一統天下的英雄。
-
3 # 江湖秋意濃
即便有火燒赤壁之戰,曹操原本也能一統天下,曹操兵強馬壯,雄視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雖赤壁一戰敗北中計,損失慘重,但恢復也很快,因為根基很深厚,最終還是魏國這邊的司馬懿及其子孫統一了天下,這都是站在魏國先主曹操建立的基業上的成果。
曹公文治武功,膽識手段,雄心氣度等都遠超劉備孫權,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奈何天命不隨人願,壽命時間有限,後來又患上了頭風病,每每發作時頭痛欲裂,無法工作,痛苦不堪,這極大的削弱了曹公的身體精力,才溘然長逝,一代梟雄,令人扼腕。讓我們共同回顧一下曹公的詩詞,感受一下他的情懷氣度!
<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4 # 青燈古誠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不用論點,以大局觀來分析也許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
關於赤壁之戰,傳統的說法都是:赤壁之戰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其言外之意也就是說,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勝利,中國就統一了!
我有些別的想法,僅供參考
其實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及各歷史現狀不難發現,不是赤壁之戰導致的分裂,而是分裂導致得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也可以說是促進了大一統!
曹操統一北方後南下,赤壁之戰失敗後建立強大水師;劉備、孫權勝利後都在逐步擴張,二者可以說在一個大區域內取得了統一。
說到這裡不難看出,全國性的大一統具備了條件!
所以說沒有赤壁之戰,南北對抗,三足鼎立不會有以後的大一統!
-
5 # 卯時一木
即使沒有火燒赤壁,曹操在當時也不可能一統天下。
從赤壁之戰背景來看,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荊州,九月裡,劉琮舉州投降。劉備無力抵抗而渡漢水,西南而走,過當陽,逃夏口,曹操緊追不捨。劉備派諸葛亮往九江聯合東吳。後雙方對峙赤壁南北。
我認為即使沒有火燒赤壁,曹操也不能在當時一統天下,原因有以下幾點:
(1)北方並未大定,加以關西還有韓遂、馬超,曹操的急兵不能做長久之計;
(2)北方的人不善水戰,加之剛攻下的荊州人心不服,而孫權卻早有準備;
(3)大寒之際,缺乏馬草,天時亦不相宜;
(5)孫權不肯居於江東一隅,若投降再無發展的空間,必奮力一戰;
綜上幾點來看,曹操的赤壁之戰缺乏天時、地利與人和,即使赤壁之戰戰勝了孫劉雙方,也不可能再進一步做進取之策,統一天下為時尚早。 -
6 # 物來則應
如果沒有火燒赤壁之戰,就表示曹操的二十萬大軍(對外號稱八十萬)成功渡過長江,進入孫吳境內,當時孫權和劉備的聯軍大約有五萬,按照字面資料對比,孫權和劉備沒有了長江天險,正面作戰的話,基本是擋不住曹操大軍的。
那麼最壞的結果就是孫權和劉備的聯軍被曹操大軍橫掃,孫權要麼投降,要麼戰死,孫吳政權崩潰,曹操佔據了東吳。
至於劉備,百分之八十不會選擇跟曹操死戰,能跑就跑,不過不管跑沒跑的了,劉備都失去了佔據荊州、竊取蜀地進而三分天下的機會,最後只能泯滅於亂世,翻不起浪花了。
如此一來,曹操掌控北方和東吳兩地,天下大半盡落入曹操之手,只剩下了蜀地劉璋和更北方的馬騰、韓遂、公孫瓚之流。
這些諸侯,除了蜀地劉璋,其他諸侯在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情況下都能被曹操打敗,更不用說是統治了東吳的曹操。
那麼最後天下只剩下蜀地,是根本擋不住曹操的大軍的,理由很簡單,三分天下的情況下,諸葛亮主持蜀地都擋不住曹魏,更別說劉璋這種平庸之輩,以一郡之地來對抗坐擁天下的曹操了,只會跟投降劉備一般,直接投降曹操。
所以一路推斷下來,如果赤壁之戰曹操勝利,百分之九十九會統一天下。
為什麼不說百分之百呢,因為凡事無絕對,曹操帶兵攻打東吳的時候,瘟疫也是一個隱藏的大隱患,就算沒被火燒戰船,但是到了吳地,一旦軍隊爆發大規模瘟疫,曹操也只能撤兵,不過這種機率不大,頂多百分之一吧。
-
7 # 熱飲室老闆
沒有火燒赤壁,曹操統一天下的可能性會變得很大。
我們先來看一下公元208年的地圖,也就是赤壁之戰發生時的地圖。
根據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江南一帶已基本形成了以孫劉兩家為主的局勢了。倘如赤壁一戰,孫劉聯軍兵敗長江。那麼江東的長江天險就化為烏有,曹操的軍隊就會踏上江南大地。
那麼,如果在江東鏖戰,曹操的勝率又如何呢?根據資料,我們得知曹操出征時兵力約15-16萬,佔領荊州後,收7-8萬荊州軍,再加上一些後勤之類的,曹軍總兵力約26-27萬。能用於赤壁戰場的約15萬。孫劉聯軍總兵力約5萬。再加上赤壁之戰後的一些損失,本來就兵力少的孫劉聯軍此時會更顯得捉襟見肘。
並且,倘若赤壁一敗,孫權內部必會產生軍心動搖。畢竟在赤壁之戰開始之前,就有許多江東大臣是主和的,這次兵敗肯定會使得主和派的聲音再度興起,周瑜等主戰派可能會被針對報復。所以在軍心方面,曹操軍相對孫劉聯軍是更勝一籌的。
但有一點存在變數的是,曹操的北方軍隊在深入江南地區後能否適應環境,戰鬥力會不會大幅下降。而且,曹操縱橫中原的騎兵在南方丘陵地帶並不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所以,踏進江東大地後的戰鬥依然是存在變數的。
所以,赤壁之戰的成敗對雙方都是具有極大影響的。
孫劉若勝,則是我們看到的那段歷史,這場戰役也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勢。
曹操若勝,他定會“宜將剩勇追窮寇”踏上江南大地。此後,孫劉的形勢將會變得岌岌可危。而蕩平孫劉之後,西邊的劉璋張魯也不足畏懼了。所以,曹操一統天下的可能性將變得非常之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的情緒是何等的高昂。他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因為他彷彿可以看到,此戰勝利之後他統一天下的結局。
回覆列表
赤壁之戰,
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
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實力迅速壯大,進而謀取益州,孫權屢次親率大軍進攻合肥,數戰不利,損兵折將。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五年,平定關中後才大舉南征孫權。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赤壁之戰曹操損失了多少兵力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甚至是世界歷史上罕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此戰中有些許迷團到現在還沒有揭開,今天小編就關於歷史記載和自己的推算來對各方軍力實力對比和曹操軍損失情況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曹操許都出兵號稱50萬實際最多25萬人馬。
關渡之戰時曹操5萬出戰+俘虜袁本初5、6萬+北伐河北及幽州各地收編近3萬+許都駐軍4萬多+,南征前可徵召來的3-5萬的新兵(估計、因為戰前必定是要徵兵的)。攻打劉備,博望之火,火燒新野,白河之水,三戰皆敗,也要損失 2-3萬。
赤壁之戰,曹操若不失利,以曹軍此時兵力,完全有可能統一江南,進而改寫歷史。